(國際)俄安全會議秘書:美媒有關俄「懸賞」塔利班的報導荒謬

2020-12-23 中國台州網

  新華社莫斯科7月7日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7日表示,美國媒體有關俄羅斯「懸賞」阿富汗塔利班襲擊駐阿美軍的報導是荒謬的,希望美國政界不要靠損害俄利益來謀求競選加分。

  俄《論據與事實》周報7日援引帕特魯舍夫的話報導說,俄羅斯從未與塔利班有過合作,俄官方已於2003年將塔利班認定為恐怖組織。只有不了解阿富汗局勢或故意歪曲當地真實情況的人,才會有所謂「懸賞」襲擊的說法。

  帕特魯舍夫表示,俄方一貫致力於協助阿富汗政府打擊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販毒活動。俄美兩國在反恐合作方面取得過成果,任何關於俄「懸賞」塔利班襲擊駐阿美軍的說法都沒有依據。希望美國媒體更加負責任地進行報導,不要故意造成俄美關係進一步緊張,希望美國政界不要靠損害俄利益來謀求競選加分。

  帕特魯舍夫說,俄方歡迎美國在儘快結束阿富汗國內政治紛爭、啟動戰後重建對話方面採取實際行動。俄方將繼續支持阿富汗人民解決本國問題,為此俄正參與阿富汗問題多方磋商和多邊解決機制。

  《紐約時報》6月2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美方情報顯示,與阿富汗塔利班有關的武裝人員去年襲擊包括美軍在內的駐阿聯軍後,收到俄情報部門「賞金」。報導說,美國總統川普知悉該情報,且美方相關部門在今年3月底曾討論此事並制訂政策選項,但白宮至今未批准採取任何措施。川普6月28日在社交媒體上說,情報部門認為該情報不可靠,因此未向他匯報。(完)

責任編輯:楊能勇

相關焦點

  • 俄安全會議秘書:美媒有關俄「懸賞」塔利班的報導荒謬
    俄安全會議秘書:美媒有關俄「懸賞」塔利班的報導荒謬新華社莫斯科7月7日電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7日表示,美國媒體有關俄羅斯「懸賞」阿富汗塔利班襲擊駐阿美軍的報導是荒謬的,希望美國政界不要靠損害俄利益來謀求競選加分。
  • 美媒稱俄羅斯「懸賞」塔利班,俄方:希望美媒對自己的報導負責
    然而俄羅斯稱認定塔利班為恐怖組織後,從未與其有過任何的合作,這些歪曲事實的報導可能會造成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緊張。作為有影響力的媒體,在報導重大事件的時候,更應該實事求是遵循事實。俄羅斯否認「懸賞」襲擊,從未有過合作俄羅斯支持阿富汗人民通過正確的方式解決本國的問題,對於俄羅斯「懸賞」塔利班襲擊駐阿聯軍的說法,俄羅斯表示荒謬至極。
  • 美國防部:無確鑿證據證明俄"懸賞"塔利班襲擊美軍
    (原標題:美國防部:無確鑿證據證明俄「懸賞」塔利班襲擊美軍)
  • 俄媒:美在烏克蘭等地參建生物實驗室引擔憂
    新華社莫斯科5月28日電據俄新社報導,美國軍方在烏克蘭、喬治亞參與建設了多個生物實驗室。俄外交部表示,美國在世界各地開展「軍事生物學活動」,俄方需從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對相關問題「予以思考」。俄新社26日轉載烏克蘭新聞通訊社報導的消息稱,烏克蘭衛生部日前表示,在2005至2014年間,美國基建施工公司博萊克·威奇經美國國防部下屬部門同意後,先後在烏克蘭利沃夫州、外喀爾巴阡地區和克裡米亞地區等地建設並完善了8所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存有非常危險的微生物感染樣本。美國國防部下屬有關部門為部分實驗室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並參與了一些實驗室的現代化改造。
  • 《紐約時報》招聘駐俄記者不忘抹黑 俄外交部女發言人回應絕了
    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扎哈羅娃(塔斯社) 海外網11月23日電 大約一個星期前,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個「奇葩」的招聘廣告,要尋找一個「不怕死」的駐俄記者這家美媒對這份工作性質的描述充斥著敵意和抹黑。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扎哈羅娃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諷刺性評論:這個工作編瞎話就行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2日報導,《紐約時報》對於駐俄記者工作是這樣描述的,未來有機會穿越11個時區,報導世界上最具魅力的領導人之一——俄羅斯總統普京,但接下來卻變味了,列出這位記者可能碰到的「遭遇」,包括神經毒劑、私人軍事承包商、網絡特工和新冠肺炎患者。
  • 俄駐美大使館:美媒毫無根據地指責俄黑客攻擊美國政府部門
    俄駐美大使館:美媒毫無根據地指責俄黑客攻擊美國政府部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2-14 15:00 來源:
  • 俄官方和媒體怎麼應對美媒惡意抹黑報導
    該廣告「誠招」一位駐俄記者,並宣稱這份工作要求應聘人員前去報導有關「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等熱門話題。這則招聘廣告的特別之處在於,惡意醜化俄羅斯社會是其主要內容。 長期以來,受國際利益衝突、地區問題糾紛和西方國家輿論渲染等因素的影響,俄羅斯一直面臨著嚴峻的國際輿論環境。
  • 俄媒稱美演練摧毀俄制防空飛彈系統太兒戲
    俄媒稱——美演練摧毀俄制防空飛彈系統太兒戲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據俄《觀點報》報導,近日,針對美媒有關美空軍在演習中模擬摧毀俄S-400防空飛彈系統的報導,俄軍事專家伊戈爾
  • 美國財政部「被黑」與俄羅斯有關?俄駐美使館:美媒說法無根據
    俄駐美使館在Facebook上發表聲明稱:「我們注意到美國媒體又一次毫無根據地試圖將黑客攻擊美國政府機構的行為歸咎於俄羅斯。我們負責任地聲明:信息空間的惡意活動與俄羅斯外交政策、國家利益和我們對國家間關係的理解相矛盾。俄羅斯不在網絡領域進行攻擊性行動。」
  • 《紐約時報》:毒販走私者是俄羅斯與塔利班「勾結」的中間人
    關於此前《紐約時報》援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情報官員的話,俄羅斯在阿富汗的情報機構以獎金懸賞方式激勵極端組織塔利班武裝分子襲擊美軍士兵,該情報官員還具體描述了俄羅斯情報機構給予殺死一名美軍士兵獎勵3000美元-5000美元(這在阿富汗當地堪稱一筆天文數字酬勞)。
  • 俄政府全體辭職後 梅德韋傑夫的新職務是幹啥的?
    俄羅斯問題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偉告訴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聯邦安全會議是俄羅斯安全決策最高諮詢機構,總統普京擔任主席,副主席這個職位是增設的,排在其它職位之前,這說明梅德韋傑夫辭職並非「事發突然」。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梅德韋傑夫政府集體辭職顯然是俄政壇主動規劃的調整,普京或在考慮對自己的接班問題。
  • 俄媒:疑似中毒的俄反對派人士體內檢出酒精和咖啡因
    俄反對派人士體內檢出酒精和咖啡因。(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20日早上在飛往莫斯科的飛機上疑似中毒後昏迷,22日被空運至德國查利特醫院接受救治。俄媒23日消息稱,納瓦爾尼的主治醫生稱,並未在其體內檢測出有毒物質,但在其尿液中發現了酒精和咖啡因。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納瓦爾尼的新聞秘書基拉·亞米什暗示,他是因被投毒才昏迷的。不過,納瓦爾尼此前就診的俄羅斯鄂木斯克第一急救醫院的醫護人員稱,納瓦爾尼是因為代謝紊亂、血液中血糖水平急劇下降才失去意識的。
  • 俄媒稱美國恐俄症已歇斯底裡,回懟:美國是偽裝成一個國家的戰爭機器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1日報導,美國已故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曾經挑釁性地將俄羅斯描述為「偽裝成一個國家的巨型加油站」。美國前總統候選人兼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近日在美國媒體上引述這一言論。
  • 俄總統新聞秘書:因納瓦利內事件俄羅斯制裁歐盟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曉東】據法新社22日報導,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的盟友表示,將於當天就納瓦利內「中毒」事件狀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俄總統新聞秘書周二稱,納瓦利內患了「被害妄想症」,並宣布因為納瓦利內事件制裁歐盟。
  • 美媒招聘駐俄記者不忘狂抹黑,俄美女發言人火力全開,反擊漂亮!
    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大國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微妙的政治關係,「反俄情緒」在多家美媒的刻意渲染下已經成了一種「政治正確」。近日,美媒又開始打著奇葩的幌子「內涵」俄羅斯。大概在一個星期前,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份「特殊」的招聘廣告,聲稱自己正在招募一個「不怕死」的特派駐俄記者,同時還不忘瘋狂的抹黑俄羅斯。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1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諷刺性評論稱,「這個工作編瞎話就行了」。
  • 美國從挪威撤軍與俄羅斯有關?俄媒:大可不必迎合俄羅斯
    美大選臨近,川普一邊含沙射影中國可能會阻止其連任,另一邊也要提防有心人士將他和俄羅斯重新聯繫在一起,此前的親俄表現讓川普深陷「通俄門」困擾,不過最近又發生的一件事讓人不免再度聯想川普的用意。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綜合多家媒體報導可以確認,美國駐挪威的700名士兵將撤離該國,僅僅留下20人繼續駐紮,為之後在挪威舉行的北約軍演提供保障。針對美國撤軍一事,挪威國防部強調未來演習期間北約以及美軍會有超過千人參加。有媒體指出其做法是有意給美從挪撤軍事件降溫。
  • 美國經過2月調查 仍未發現俄懸賞塔利班殺美軍證據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RT新聞網報導,據《紐約時報》報導,經過兩個月的挖掘,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政府向塔利班武裝支付了賞金,以殺死駐阿富汗美軍。美軍的調查已經審查了過去幾年來對駐阿富汗美軍的每一次襲擊的情報,沒有一項與俄羅斯的懸賞有關。"我只是沒有看到任何縮小和真相差距的東西,"麥肯齊說。 報導稱,《紐約時報》早在6月份就援引了身份不明的情報來源報導了這一賞金指控。這瞬間引爆美國輿論,並批評川普不對這一事件進行處理。但川普和被點名的情報和軍事官員表示,這些情報尚未得到證實。
  • 美高級官員點名《紐約時報》報導假新聞,表示無證據表明俄羅斯與...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網6月30日消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表示,媒體在報導中指責俄羅斯與塔利班相互勾結,但是美國情報部門沒有這方面的證據,因此也沒有向美國總統川普匯報。
  • 俄媒:德媒稱普京是「狗」引俄不滿 主編致歉風波平息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 俄媒稱,德媒侮辱普京風波平息。據俄新社9月14日報導,《焦點》周刊主編打電話給俄使館致歉,該刊也在臉書網頁上發表致歉聲明。報導稱,《焦點》周刊最新一期刊登了一篇關於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文章,其中談到她對俄羅斯領導人的態度。文章寫道:「她害怕普京的狗,但不怕普京狗。」華格納解釋說,德語「hund」(狗)可以指「harter hund」(難對付的人)。她說:「很遺憾,這篇文章的諷刺語顯然沒有被翻譯成恰當的俄語。」
  • 美媒曝:美國家安全顧問突然中止出訪緊急回國,為了處理一件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據美國「政客」新聞網報導,美國政府一名官員表示,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當地時間15日縮短了他的出訪行程,返回華盛頓,以協調處理「美國政府機構遭遇網絡攻擊」事件。報導稱,奧布萊恩15日從巴黎飛回了華盛頓,幫助解決美多個政府機構遭遇的網絡攻擊事件。「政客」新聞網:奧布萊恩縮短了歐洲之行,(回國)解決(美政府)機構網絡遭攻擊事件上述美政府官員表示,奧布萊恩原本計劃在歐洲待到周六(19日),但考慮到政府機構遭遇網絡攻擊的規模,他決定提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