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徵服的乃蠻部,來自哪裡?漢朝名將李廣的後裔!

2021-02-13 每日漢字

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高原的過程中,徵服了乃蠻等多個部落。那麼,乃蠻部來自哪裡?是不是蒙古族?

徵戰匈奴

11世紀的時候,乃蠻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爾泰山之陽,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鶻。成吉思汗徵服克烈部後,又徵服了乃蠻部。那麼,乃蠻部來自於哪呢?經過學者考察,乃蠻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區,其族源是唐代南下的黠戛斯人。那麼,黠戛斯是一個什麼樣的部落呢?

黠戛斯是唐代西北民族,地處回紇西北三千裡,約當今葉尼塞河上遊,也叫做堅昆。這個部落首領自稱是漢代名將李廣的後代。

黠戛斯

 我們先說說李廣孫子李陵的歷史。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鐵騎出徵匈奴。兩軍在天山相遇,為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騎都尉李陵主動請纓,要求領五千步卒從居延海以北深入敵境,開闢第二戰場,牽制匈奴軍隊。李陵部隊行軍一個月後,與匈奴單于率領的八萬騎兵在浚稽山展開激戰,十天共斬殺匈奴騎兵一萬餘人。最後因寡不敵眾,矢盡糧絕,李陵被俘投降。

李陵投降匈奴後,與他不和的漢將公孫敖有一次出徵匈奴無功而返,便誣陷李陵傳授兵法給匈奴單于,準備侵犯漢朝。漢武帝一聽勃然大怒,下令將李陵一家滅門,李陵母親、妻子、兒女和兄弟全部被殺。直到後來漢朝遣使匈奴時,才弄清楚教給匈奴兵法的並非李陵,而是另一位降將李緒。滅門之痛,使李陵決意留在匈奴。由於李家世代都是漢朝名將,匈奴單于對李陵十分器重,不僅把女兒嫁給了他,還封他為右校王。 

後來,匈奴被漢朝趕走,部分區域就變成了黠戛斯部族的屬地。公元648年,黠戛斯部族的首領俟利發·失缽屈阿棧抵達了唐朝首都長安。自稱是漢朝李陵的後裔,與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認親」——李陵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西漢名將李廣之孫。而唐朝皇帝的先祖也出自隴西成紀,亦自稱是李廣之後。

黠戛斯酋長一行受到了唐太宗的熱情款待。宴會上,認親成功的黠戛斯酋長開懷暢飲,請求歸屬唐朝。唐太宗當即同意在黠戛斯轄地設立堅昆都督府,隸屬燕然都護府,封黠戛斯酋長俟利發為左屯衛大將軍、堅昆都督。此後百餘年,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著友好關係。

唐太宗

那麼,黠戛斯酋長說的有道理嗎?根據資料記載,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后,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徵服的堅昆一帶地區,而堅昆正好。另外,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為黑髮黑瞳,明顯具有同漢人混血的特徵。因此,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因為黠戛斯部落南遷,部分人就成為乃蠻部的祖先,最後成為蒙古高原的勁旅。當時,乃蠻已脫離了原始的部落階段,具有簡單的國家機構,其國君專稱為太陽汗。太陽一詞來源於漢語的大王,可能是乃蠻首領從遼朝得的「北面屬國職名」。

那麼,乃蠻部的後裔如今生活在哪呢?乃蠻部被成吉思汗徵服後,大部分乃蠻人跟隨其王子屈出律西遷至今哈薩克斯坦東部,並與當地的其他突厥語部落融合,後成為哈薩克民族的主要部落之一。今天,哈薩克族乃蠻部主要分布在哈薩克斯坦東部和中國新疆北部。【參考資料:《元史》、《蒙古秘史》】(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徵服的乃蠻、克烈、汪古、蔑兒乞等部,後裔都去哪了?
    熟悉成吉思汗歷史的人,都知道成吉思汗在起家的時候,曾經消滅了蔑兒乞、克烈、乃蠻、汪古等部落。那麼,這些部落的後裔如今都生活在哪?
  • 鐵木真是如何徵服乃蠻部的!
    克烈部被徵服以後,草原上唯一還有力量與蒙古部抗衡的,是西邊以「國大民眾」著稱的乃蠻部。乃蠻部在蒙古草原各部中,經濟、文化水平較高,從來看不起那些「歹氣息,破衣服」的蒙古部人。現在聽說克烈部的結局,受到很大的震動,意識到鐵木真的目標是想統治整個草原。
  • 成吉思汗進入乃蠻部皇宮,立即趕走眾人:我要和太陽汗的皇后談心
    成吉思汗在徵討敵人的時候,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緋聞最多的是和乃蠻部太陽汗的皇后,一位名叫古兒別速之間發生的故事。當乃蠻部被成吉思汗消滅後,他大搖大擺進入乃蠻部的皇宮,立即將跟隨他的眾人趕走,同時命令手下:去把那個身有異香的美女請來,我要和太陽汗這個戀戀不忘的皇后談心。
  • 【蒙古文化】蒙古帝國可汗——「成吉思汗」的一生!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徵伐西夏的時候去世。1206年成吉思皇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擁有皇帝和大汗的雙重身份。明初官修《元史》,書中只多次出現過「成吉思皇帝」一詞,從未出現過「成吉思汗」一詞。
  • 成吉思汗的四傑四勇
    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蒙古對其最強大的敵人金國的徵服,是在1217年才真正開始。成吉思汗手下能獨當一面的將領一大把,但能獨自挑起如此重任的恐怕只有木華黎一人。木華黎,蒙古名將,蒙古大軍攻打金朝的統帥。蒙古札剌亦兒部人。他作戰沉著冷靜,足智多謀。幫助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功卓著,被稱「四傑」之一。
  • 成吉思汗的原名為孛兒只斤·鐵木真,來自於他父親的一個俘虜名字
    >成吉思汗的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1134年~1170年)為蒙古族乞顏部首領,其母訶額侖夫人為出生於弘吉剌部,嫁給蔑兒乞惕部後,被也速該搶親的斡勒忽訥氏。~約1224年)和蔑兒吉角·納牙阿等徵服天下的得力助手;1203年(南宋寧宗嘉泰3年、金章宗泰和2年)秋,鐵木真襲擊了一直與自己爭戰不休的王汗的金帳,被打敗的王汗在投靠蒙古草原上此時唯一還有力量能與鐵木真對抗的乃蠻部時,被當作奸細殺死,其子桑昆也身死異鄉;1204年(南宋寧宗嘉泰4年、金章宗泰和4年),駐紮在按臺山(今阿爾泰山
  • 成吉思汗系列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遊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
  • 蒙古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可能就在那時,成吉思汗的仇敵和他孩童時代的迫害者、泰赤烏惕部首領塔兒忽臺乞鄰勒禿黑被勇敢的赤老溫將軍親手殺死。根據《元史》記載,由於乃蠻部和泰赤烏惕部的失敗而感到驚恐的許多部落接著組成了聯盟,或者說陰謀集團:參加者有哈答斤部、散只兀惕部、朵兒邊部、弘吉刺惕部和塔塔兒殘部。他們刑白馬,宣誓要襲擊成吉思汗和王罕。但是,成吉思汗得到他嶽父弘吉刺惕部德薛禪的及時通報,在捕魚兒湖附近大敗聯盟軍。
  • 〖史海鉤沉〗成吉思汗長子朮赤——聞名世界的金帳汗國之祖
    朮赤(1177~1225年),成吉思汗長子,蒙古名將。成吉思汗建國後,以蒙古百姓分封子弟,朮赤分得9000戶百姓,又分得軍隊4000人。1225年,成吉思汗劃分了4個兒子的封地。成吉思汗與朮赤父子倆為蒙古帝國的奉獻相互默契,沒有寬廣偉大的父愛滋潤,成就不了蒙古帝國戰功赫赫的功臣將領朮赤。     1204年,朮赤27歲時,受成吉思汗之命,掌管蒙古右翼軍出徵乃蠻部,配合各路大軍,大敗乃蠻軍於納忽山(位於鄂爾渾河東土拉河西),擒殺其首領太陽汗。大戰之後,帶領駐軍在阿勒臺山(今阿爾泰山)鎮守。
  • 《成吉思汗之歌》徵稿啟事
    [4]  [5-6]十三翼戰鐵木真18歲時,昔日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又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打敗了蔑兒乞人。1184年前後,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4]  [7]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結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這是鐵木真一生所經歷60餘場戰爭中唯一一次戰敗。
  • 靠手下的四大名將,成吉思汗徵服了半個地球,有的還是奴隸出生
    《大哥成吉思汗》第2期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徵服半個地球,與他善於認人識人有很大關係,在他的手下,有四大名將,被稱為「四傑」,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成吉思汗用人,有一個特點,他只看能力不論出生,因此,他的大將有的還是奴隸出生。
  • 成吉思汗是偉大的蒙古徵服者,他建立了遠跨歐亞的大帝國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徵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諡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諡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諡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 成吉思汗的後代現在都分布在哪裡?
    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他不守婦道,但是她卻辯稱道:這三個孩子是自己和一個金色天神的後裔,乃是上天之子。三個兒子的後人建立了乞顏部孛兒只斤氏、主兒乞氏、泰赤烏氏三大部落,而蒙古的大汗也基本上都是出自這三個部落當中,比如說成吉思汗就是來自於乞顏部孛兒只斤氏,因此三個部落也被稱作黃金家族。但是自從元朝建立之後,黃金家族只包括了忽必烈和託雷等人的後代了。
  • 成吉思汗連環畫
    在成吉思汗與其子孫的卓越領導下,蒙古人的鐵蹄沿著絲綢之路幾乎徵服了整個歐亞大陸。與恐怖的屠殺同樣為人熟知的,是蒙古人統治世界的智慧。他們用低稅率鼓勵絲綢之路上橫跨歐亞的貿易,用軍事統治消除了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隔閡,促進東西方文明的融合,用寬容的政策造就了絲綢之路上宗教信仰的自由與繁榮。1 公元12 世紀,廣闊無垠的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間掠奪奴隸、牲畜和牧地的戰爭無休無止地進行著。
  • 鐵木真統一漠北,稱號成吉思汗
    激戰三天三夜,擊潰了王汗的軍隊,徵服了地廣人多的克烈部。王汗和桑昆敗逃。王汗逃至西邊的乃蠻部,被乃蠻邊將所殺,桑昆在新疆庫車一帶被殺。九、會戰太陽汗草原上,泰赤烏部,塔塔兒部,克烈部等先後被鐵木真消滅,這些殘部逃到乃蠻部,希望藉助太陽汗的力量奪回自己的地盤。
  • 《成吉思汗》讀書筆記
    與王罕合作的鐵木真堪稱「如虎添翼」,對泰赤烏氏貴族、札木合軍、塔塔爾部、乃蠻與蔑兒乞部聯軍的對抗「如魚得水」,鞏固了鐵木真的地位。王罕不是永遠的同盟,矛盾激化、戰爭開始,合蘭真沙陀之戰鐵木真與蒙古草原上最大的貴族勢力進行了較量,雖然結果失敗,卻絲毫不失魄力。最終還是把強大的克烈部一舉「吞下」。此時的他就像年輕雄壯的獵鷹,不斷的豐滿羽翼,壯大勢力。
  • 【成吉思汗的故事】連環畫
    在成吉思汗與其子孫的卓越領導下,蒙古人的鐵蹄沿著絲綢之路幾乎徵服了整個歐亞大陸。與恐怖的屠殺同樣為人熟知的,是蒙古人統治世界的智慧。他們用低稅率鼓勵絲綢之路上橫跨歐亞的貿易,用軍事統治消除了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隔閡,促進東西方文明的融合,用寬容的政策造就了絲綢之路上宗教信仰的自由與繁榮。1 公元12 世紀,廣闊無垠的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間掠奪奴隸、牲畜和牧地的戰爭無休無止地進行著。
  • 【圖史】成吉思汗前無古人的,十個世界之最
    在徵討乃蠻部之前,成吉思汗對其軍他委任了千戶之官、百戶之官並組建了千員中軍;委任了脫侖、朵歹等六名扯兒必(官名,即常侍),這是最初的總參謀部。1204年與乃蠻部戰,蒙古軍進至薩阿里之野,共議:何以處之。就是朵歹扯兒獻計紀念品成吉思汗,使用了增火法,「凡有性命者,人各火五處,以火之驚」。
  •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成吉思汗墓詛咒顯現
    尤其是成吉思汗之墓,更是霧中之謎,幾百年來,後人到處探究至今一無所獲。成吉思汗,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世界歷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投奔克烈部王汗,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復實力。約在金大定未建立宮帳,稱汗。
  • 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
    成吉思汗時期,作為汗廷的四大斡耳朵分布於蒙古高原­,每個斡耳朵,是由上千座營帳組成的帳幕群。每個斡耳朵均由成吉思汗的夫人掌管。成吉思汗和幾位夫人相繼去世後,這些斡耳朵變為祭祀宮帳,於十五世紀中葉守護斡耳朵的部將四大斡耳朵遷至鄂爾多斯供奉,成為成吉思汗八白宮(室)的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