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們通過睡眠身體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其實人在睡眠的時候也是身體最放鬆的時候。你會發現每個人睡覺時的習慣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喜歡仰著睡,有的人喜歡側身睡。特別是對小孩而言,他們的睡姿就更千姿百態,其實孩子各種奇葩的睡姿,或能體現孩子長大以後的性格。
今年暑假的時候,琳琳覺得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於是強制女兒跟自己分房睡,剛開始的時候女兒並不同意,但是她發現媽媽態度堅決,也不得不同意自己睡。其實對於孩子單獨睡,琳琳的心裡也很捨不得,但是為了孩子以後能夠獨立,她也不得不狠下心來。
女兒自己睡的第一個晚上琳琳特別不放心,並偷偷溜進女兒的房間,觀察女兒的動態,進入女兒房間後,她發現女兒團縮在一起,像一個小刺蝟一樣,琳琳覺得女兒可能是有點冷,於是便給孩子加了一床小被子。等到下半夜琳琳再去看女兒的時候,女兒依然保持同樣的睡姿,還是團縮在一起,而且她發現孩子的頭上出了薄薄的一層汗。
這讓琳琳感到非常納悶,女兒通常與自己睡的時候總是四仰八叉的,當時她還覺得女兒的睡姿特別不雅觀,沒想到孩子第一晚自己睡,睡姿就變了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後來琳琳諮詢了一位醫生朋友,朋友告訴他,孩子睡覺時之所以會團縮在一起,主要是因為孩子離開了父母,缺乏安全感而造成的。同時朋友還告訴她對孩子分房睡,家長切不可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階段,如果讓孩子過早的與父母分房睡,還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琳琳聽了朋友的話恍然大悟,當晚她便邀請自己的女兒與自己同睡,沒想到女兒與自己睡在一起後,睡姿又回到了原來「不雅」的樣子。
孩子的睡姿能夠間接的透露出孩子的性格,您的孩子是什麼樣的睡姿呢?如果是第2種,家長應該偷著樂,這是孩子高情商的表現。
孩子的3種睡姿,或與性格有關,如果是第二種,父母該偷著樂
立正睡姿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睡姿,孩子通常都會將雙手緊緊的貼住自己的身體,雙腳也自然的併攏,和站立時的姿勢差不多,有這樣睡姿的孩子,通常都會剛正不阿,性格比較耿直。但是這樣的孩子通常也會比較保守和固執,因此當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時,千萬不要硬碰硬,而是應該採取迂迴的戰術,以免孩子因為太愛面子而和父母發生正面衝突。
成大字形睡姿
孩子睡覺時喜歡仰面朝上,手腳都自然地伸展,開成「大」字形,這時家長應該偷著樂,這樣的孩子通常都比較樂觀,而且內心安全感十足。呈現這種睡姿的孩子,通常都能得到父母的關愛,他的內心並不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們通常屬於樂天派,情商也比較高,而且善於與別人交往。但是父母也不要,太過大意,還是應該時刻注意孩子情緒的波動,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成小青蛙一樣的睡姿
有些寶媽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睡覺的時候更喜歡趴著,雙手和雙腳蜷縮著,像小青蛙一樣。如果孩子不是因為肚子難受而呈現這樣的睡姿,通常這種孩子都比較內向,而且長大以後膽大心細,而且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比較強,當面對這樣的孩子時,家長儘量少批評多表揚,而且要經常跟孩子談談心,時刻了解孩子的心理動向。
孩子的睡姿也透露著孩子的性格,雖然孩子的性格與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但是大多數還是由於後天的培養和教育養成的。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擁有第二種樂天派的睡姿,家長平時或許更應該多關心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對孩子長大以後養成良好的性格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