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即將到來,印度軍隊在高原高寒地區的後勤保障能力備受印媒關注。然而在近日,印度媒體「Indian Defence Review」卻刊登了一篇印度退役將領摩爾的文章,稱印度從沒像現在這樣,在邊境的「東拉達克」部署如此多的部隊,導致了冬季前的軍需儲備空前忙亂。文章指出,海拔5000米左右、零下30攝氏度低溫的複雜情況,已經成為了印軍面對的主要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12月11日,印度《電線報》也發布文章指出印度軍隊在邊境附近高海拔地區面臨以下四大嚴峻考驗:物資運輸問題、營房等物資設施問題、水資源問題和高海拔併發症問題。
從印度媒體「Indian Defence Review」刊登的這篇文章來看,印軍部隊確實面臨著諸多考驗,例如「道路簡陋,運輸困難」。文章指出,「拉達克地區」當地的道路十分簡陋,列城前往楚舒爾—班公湖一線的道路只有一條,目前冬季降雪已使道路無法正常使用,卡車擋路或事故會讓道路停擺數小時,導致楚舒爾和班公湖的印軍士兵在零下30度的環境裡饑寒交迫,而其他替代道路則因距離過長也難以發揮持久輸運效果。事實上,當地的供應能力本已複雜,簡陋的道路基礎設施更是雪上加霜。
不僅如此,和印度《電線報》刊登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樣,水資源問題也是印軍前線部隊的頭等大事之一。《電線報》和「Indian Defence Review」均表示,由於該地區許多河流和支流已經結冰,飲用水、基本日常用水和做飯用的水也將短缺,而飲水及其他用水也需要車輛運輸。更何況,來自班公湖和其他在這一荒涼地區的大型水體是半鹹水,無法飲用。此外,「前線醫療資源緊缺、後送難度大」的難題也困擾著印軍前線部隊。目前,印軍從前線向列城的醫院後送傷病員就極為困難,空運傷員至旁遮普省更是因為天氣原因而難以達成。嚴寒天氣導致的傷病不僅造成了人員傷亡,還在心理上衝擊著其他印軍士兵。
當然,邊境地區惡劣的天氣影響的不止是人,還有裝備。根據印度媒體「Indian Defence Review」的說法,印度軍隊將大批重裝備運到「拉達克」地區,坦克、火炮、裝甲車、雷達、無線電裝置等,需要溫控維修棚保修,但當地沒有這樣的設施。而且相關設施需要電力維持,但當地用電匱乏。另外,保修重裝備的各種潤滑油也是難題,因為都是進口貨。鑑於這種情況,不少印度網友紛紛出招,有的甚至揚言可以在危急時刻向對面求助,因為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對面一向不會見死不救。不過,與其說求助,不如先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印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儘快在現地脫離接觸,以實際行動推動邊境局勢緩和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