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我達:即時物流最後一公裡的領跑者

2020-12-26 36kr

「你有一份驚喜麻煩查收一下」「你的餐品到了,祝你用餐愉快」……

即時物流配送使得同城當日達、一小時內配送貨等成為現實。即時物流的「提出者」點我達近日公布,點我達已有400多萬人次眾包騎手,2019年平臺新增註冊騎手120萬人次。過去一年,點我達騎手人均日裡程達到77公裡,相當於每天繞西湖跑5圈。

點我達如何實現騎手與訂單的雙增量?點我達CMO楊璐透露,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來提升物流服務速度與質量,採用眾包模式提供運力,實現跨區域、跨場景的運力復用,是實現點我達持續增長的核心原因。

外賣配餐到多元業務

突破即時物流場景邊界

2009年,在點我達還是「點我吧」的時候,「即時物流」概念由創始人趙劍鋒提出,在業內是一個新名詞、新場景。當時,即時物流指的是不經過倉儲和中轉而實現端到端,且送達時效為兩個小時以內的物流服務。即時物流突破了傳統物流的計劃性,以實時需求來匹配實時運力,從而實現訂單的上門服務和第一時間送達。

楊璐介紹,2009年成立的點我吧以外賣場景切入,成為第一個實現自動派單的外賣平臺,搶佔了上海、杭州兩大外賣市場份額。不過自2015年起,外賣市場巨頭入場,美團、餓了麼、百度三家獲得巨額資本注入。成於滬杭兩地的點我吧,也因專注「滬杭」受到打壓,一度陷入絕境。

生與死的邊界在於如何打破常規,尋找新的增量市場。

2015年,基於積累的即時物流運營能力,點我吧開放物流能力,成立點我達。而這一判斷,也獲得了市場和資本的支持,僅成立4個月就突破了35萬單/天,並獲得螞蟻金服和創新工場的投資。

「其實從2016年開始,即時物流因為應用場景的拓寬,也引申出了新的內涵,即基於數據,通過實時全局調度的方式以匹配實時需求與實時運力的配送服務。」

楊璐表示,點我達作為「眾包模式的即時物流平臺」,利用AI賦能物流,以to B的末端配送服務為主,應用於外賣、快遞末端攬派,生鮮超市等新零售配送以及toC的物品取送和商品代購等多個業務場景。

融資方面,2016年6月,點我達獲得阿里巴巴的1.5億美金融資,正式加入阿里巴巴生態;2018年7月,點我達獲得菜鳥網絡的2.9億美金現金以及眾包業務和其他業務資源的融資,成為菜鳥新物流賽道的生力軍。

AI賦能物流

精細化運營

2019年7月,點我達聯合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達到134.4億單,行業規模達到981億元,並預計2019年訂單量將達到185億單,規模突破1312億元。

千億市場面前,「開宗立派」的點我達又是如何與不斷湧入的新對手們拉開差距,建立自己的行業壁壘?

「智能化調度系統」「眾包模式」「跨區域、跨場景的運力復用能力」是楊璐給出的三個關鍵詞。

「相比較to C市場分散、隨機的訂單源,to B市場更加巨大穩定,點我達最早的圈地行動,就是以to B業務為主。但to B市場業務量大,背後是對實現訂單與運力對實時精準匹配的高要求。」

楊璐表示,AI技術和大數據是發展智能調度、提高調度水平的基礎,點我達由於前期積累了大量數據,具有技術應用上的先發優勢,首創了即時物流行業的智能調度技術。

具體來說,其智能性可用於預測模型、騎手畫像、智能管控和智能運營。比如在預測模型上,該系統可預測商家準備貨物的時間、訂單送達時間,作為運力調度的參考。

「而騎手的畫像刻畫,也能進一步優化了運力服務水平。」楊璐舉例,畫像刻畫包括年齡、性別、載具、歷史配送質量、行進速度、等級等數百個運力標籤。

眾包模式並不鮮見,這是一種通過網際網路將配送任務分配給社會閒置運力完成,並利用系統對運力進行扁平化管理的模式。楊璐表示,通過「系統管人」取代「人管人」,可以更加高效、低成本、精細化地管理配送員,目前點我達用近1000名員工管控了全國數百萬騎手。

談及運力復用能力,這和騎手的畫像,即騎手的配送能力的精準分析相關。點我達以騎手標籤篩選出運力池,最後根據多個維度,根據訂單的數據、騎手當前的軌跡和接單意願等,進行最佳匹配。

「2019年雙11期間,點我達在快遞配送新增的臨時運力,七成來自外賣、新零售等場景的復用運力。」楊璐說道。

網購和新零售藍海

實現全品類即時物流能力

據《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食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超7萬億元,對於末端配送運力的需求增加,部分快遞企業開始尋求即時物流作為其「最後一公裡」的運力補充。與此同時,外賣、商超、生鮮、鮮花等新零售市場的擴張也對即時物流提出了更多需求。

目前,點我達已成為即時物流領域的頭部企業,但想要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必須突破舊有天花板。在新地盤拓展上,點我達與大趨勢不謀而合,切入網購和新零售市場。

在網購市場,點我達和菜鳥裹裹合作開展同城配送業務,並為丹鳥、通達系、EMS等快遞企業提供末端即時物流的支持和補充。

在新零售領域,點我達為盒馬、多點、百聯、每日優鮮等生鮮商超平臺提供服務,2018年,與屈臣氏、淘寶心選、INTERSPORT等品牌商達成合作,提供美妝、百貨、服飾等品類的定時達服務;此外,點我達還和阿里健康達成合作,提供24小時的藥品即時配送服務。

至於去年火熱的市場下沉,楊璐也透露,點我達正不斷探索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業務,目前已經在三亞、馬鞍山、潮州等數十個下沉市場開展業務,幫助這些城市在不斷消費升級過程中,解決物流行業「最後一公裡」的配送難題。

「未來十年,物流公司一定是科技公司;未來十五年,科技物流公司一定是機器人公司。物流公司一定是人機融合、升級的過程。點我達在很多場景已經在嘗試了,包括和菜鳥深度的合作。」談及未來,楊璐充滿期待。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

相關焦點

  • 「即時零售+物流」提振「在線新經濟」 北國超市「即時零售」增長3...
    618 大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 零售 + 物流 " 成績單。達達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 618 單日銷售金額刷新歷史峰值,同比去年翻倍增長。達達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配送單量也迎來爆發式增長,618 當日截至 15:20,配送完成單量超去年全天。
  • 淘寶上線「小時達」服務 即時配送網絡成「新基建」
    在達達衝刺美股的關鍵階段,阿里巴巴又在即時配送領域落下一子。今日,阿里方面表示,淘寶App已在全國16城率先上線「小時達」服務,北京、上海等多地消費者將刷新「分鐘級」新零售體驗。業內普遍認為,即時物流配送網絡的建設,不僅支撐著疫情期間新零售的發展,也正在像高速公路、鐵路一樣,成為我國的新基建之一。而從近期的行業動態中也能明顯看出,行業各玩家無一不想要在即時配送領域紮根立足。
  • 從達達上市,一窺豐巢、美團「最後一公裡」血虧足跡
    落子即時配送賽道,達達的馬蹄,託起京東「最後一公裡」。鯨商(ID:bizwhale)原創作者 | 劉愉近日,達達集團赴美上市有了新進程,公司向SEC遞交招股文件顯示,計劃融資1億美元,但有消息稱會是5億美元。
  • 星亞太國際物流——最後一公裡配送是什麼意思?
    最後一公裡配送是指通過電子商務途徑購物之後,購買的物品到達配送點以後,通過分揀,用運輸工具將貨物運送到顧客手中,實現門到門的服務,配送的最後一公裡並不是真正的一公裡配送,是指配送中心最後的階段,將貨物運送到顧客手中,距離也是不一樣的,俗稱最後一公裡配送,這個環節是物流的末端,跟顧客接觸的環節
  • 突破行業難點痛點 打通跨境物流「最後一公裡」
    記者 王莉莉 見習記者 金華珊通訊員 武長虹 跨境電商飛躍式發展,跨境物流也成了一個「風口」。快速、精準、門對門的物流服務不僅解決了跨境電商企業最頭疼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也提升了消費者的跨境購物體驗。而在國內快遞「大佬」們紛紛布局海外之前,有些物流企業已搶佔先機,在這個領域耕耘多年,杭州的佳成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 2019年即時物流市場規模1312億元 用戶規模達4.21億人
    信息時報訊(記者張柳靜)6月30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物流科技行業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即時物流市場規模1312億元。  據了解,即時物流將物流物流配送從「隔日達」邁入「分鐘級」,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儘管較於2019年有明顯跌幅,但整體看來前景依舊向好。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網際網路開放、高效,信息即時可達,一旦建立電商平臺,可減少中間環節,促進農民增收,使交易雙方均受益,何樂而不為?「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
  • 海外倉,打通跨境物流「最後一公裡」
    隨著跨境電商迅速發展,中國企業加快搭建包括海外倉在內的跨境物流體系。目前海外倉數量已超過1800個,成為支撐跨境電商發展、拓展國際市場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跨境物流對接本土配送近日發布的《跨境電商藍皮書: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2020)》指出,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2020年有望達到2800億元人民幣,繼續實現跳躍式增長。
  • 杭州商超力推即時配送 線下門店悄然變身物流「前置倉」
    「每家店可覆蓋的範圍是周邊10公裡,目前這5家開通後差不多主城區可以覆蓋。其他店鋪也在陸續開通中。」  「以前買菜可以快速送達,沒想到現在買包包也可以即時配送了。」杭州市民金女士感嘆,從沒想到自己可以這樣「逛」銀泰。  實際上和銀泰的合作,並不是菜鳥第一次嘗試「網上下單、門店發貨」。
  • 打通生鮮物流最後一公裡 看數字冷鏈如何「織網護冷」
    12日下午,由羊城晚報承辦的分論壇活動「數字冷鏈賦能最後一公裡」冷鏈物流數位化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論壇匯聚來自冷鏈物流領域的企業代表,共話冷鏈物流產業與數字農業的雙向賦能。張湘輝指出,冷鏈企業可以打造三級物流體系,通過統一規劃、集中配送,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為數字農業提質增效。「除了提高物流效率以外,提升農業物流信息化水平、專業化服務水平等也能夠以數位化賦能農村物流發展,提高物流運輸操作效率。」「不用的行業和客戶有著不同的『玩法』,也有著不同的『最後一公裡』。」
  • 價格高如閃送,韻達入局即時配送想當跑腿者,可用戶會買帳嗎?
    外賣平臺「點我吧」也轉型為即時配送「點我達」,並獲得阿里、餓了麼重金注入;餓了麼張旭豪也曾認為,即時配送將是下一個十年人工智慧領域的機會。在此情況下,百度外賣、美團、餓了麼相繼推出跑腿業務。其中美團甚至將業務擴展至為海瀾之家送服飾,並稱未來會涉及到更多品牌。在快遞公司中,順豐也涉及這一業務,其於去年7月與百度外賣展開合作,在午間高峰送餐時段,順豐將負責部分百度外賣訂單的配送工作。
  • 阿里巴巴的物流版圖
    菜鳥驛站經過多年來的大規模鋪建,已經成為「最後一公裡」領域不可忽視的基建設施。此外,全球物流網絡也被菜鳥認為是最具戰略價值的布局的核心之一。近年,菜鳥開始大量布局海外倉,自建e-WTP物流樞紐,依託海外倉在全鏈路(清關、末端攬收/配送、國際/區域幹線運輸)提供的服務,帶動了收入規模的加速提升。
  • 布局智慧物流平臺 居然之家用數位化打通家居大件「最後一公裡」
    萬億級的家居物流市場迎來一位超級玩家。2020年12月19日,在居然之家新零售成果暨數位化戰略發布會上,居然之家智慧物聯總經理楊明表示,隨著天津寶坻智慧物流園投入使用,居然之家將以智慧物流平臺為基礎,探索家居物流新模式,開啟用數位化解決家居大件「最後一公裡」服務的徵程。
  • 途虎養車物流慢?做好最後一公裡的汽配物流配送途虎運輸體系完善
    但在汽車後市場,做好汽配物流配送服務,用完善運輸體系打破「途虎養車物流慢」不實言論,養車效率和服務體驗都走在同行前頭的途虎養車還是一如既往地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對養車平臺和供應鏈平臺而言,它們的目標就是不斷擴大規模和完善服務,這也是它們融資的主要方法。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平臺來說,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坎,那就是最後一公裡汽配物流配送。
  • 達達集團聯手聯想來酷 「零售+物流」打造3C數碼「一小時生活圈」
    他說:「這次是我第一次在京東到家上購買電腦,沒想到送的這麼快,之前在傳統電商平臺購買最快也要一天時間。」達達快送信用騎士在聯想來酷智生活門店取貨2020年8月,達達集團與聯想來酷正式達成合作,全國近千家聯想來酷直營及強加盟門店將陸續上線達達集團旗下的本地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
  • 智工廠倉配和你分享:電商物流中「最後一公裡」的意義!
    今天智工廠倉配管家小編給大家講講智工廠倉配和你分享:電商物流中「最後一公裡」的意義!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其實就是末端物流配送,直接送達給消費者的物流活動,同時這最後一段配送距離也是目前物流配送最為關鍵的環節。
  • 即時配送:巨頭廝殺正酣
    消費者搜索某商品後,可以進入「小時達」入口,選擇分鐘級配送商品,實現「即買即得」; 6月5日晚間,達達集團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赴美上市「即時零售第一股」; 物流公司也開始了積極的布局。順豐同城再次跨足餐飲外賣,上線「豐食」小程序平臺,為企業員工提供團餐服務。
  • 加速即時配送網絡建設,曹操送助力美好生活
    傳統零售商及電商求破局,要將線上與線下緊密結合,就離不開一小時達、甚至幾十分鐘送達的即時配送。因此,在新零售模式的快速推進中,即時配送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迅猛發展的即時配送,吸引了諸多「玩家」的進入,其中就包括曹操送這類獨立第三方配送平臺。曹操送是國內即時物流配送平臺,為企業提供網際網路+配送解決方案,同時聚焦同城, 為個人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專人直送服務。
  • 打通「最後一公裡」!永泰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有新進展
    努力打通農村電商產業發展的「最後一公裡」2020年,永泰縣委、縣政府委託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永泰縣分公司開展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搭建「一縣一倉配中心、一鄉一中轉站、一村一網點」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
  • 打通最先一公裡到最後一公裡,每年百萬噸生鮮將直供全國餐桌
    從最先一公裡到最後一公裡,買菜這件「小事」正在受到了越來越多巨頭的關注。記者1月5日獲悉,餓了么正力推「餓鮮達」服務打通生鮮配送最後一公裡。而阿里巴巴正加大在「最先一公裡」的投入,已建成5大數位化產地倉,今後每年將可把100萬噸生鮮農產品直供全國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