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份驚喜麻煩查收一下」「你的餐品到了,祝你用餐愉快」……
即時物流配送使得同城當日達、一小時內配送貨等成為現實。即時物流的「提出者」點我達近日公布,點我達已有400多萬人次眾包騎手,2019年平臺新增註冊騎手120萬人次。過去一年,點我達騎手人均日裡程達到77公裡,相當於每天繞西湖跑5圈。
點我達如何實現騎手與訂單的雙增量?點我達CMO楊璐透露,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來提升物流服務速度與質量,採用眾包模式提供運力,實現跨區域、跨場景的運力復用,是實現點我達持續增長的核心原因。
2009年,在點我達還是「點我吧」的時候,「即時物流」概念由創始人趙劍鋒提出,在業內是一個新名詞、新場景。當時,即時物流指的是不經過倉儲和中轉而實現端到端,且送達時效為兩個小時以內的物流服務。即時物流突破了傳統物流的計劃性,以實時需求來匹配實時運力,從而實現訂單的上門服務和第一時間送達。
楊璐介紹,2009年成立的點我吧以外賣場景切入,成為第一個實現自動派單的外賣平臺,搶佔了上海、杭州兩大外賣市場份額。不過自2015年起,外賣市場巨頭入場,美團、餓了麼、百度三家獲得巨額資本注入。成於滬杭兩地的點我吧,也因專注「滬杭」受到打壓,一度陷入絕境。
生與死的邊界在於如何打破常規,尋找新的增量市場。
2015年,基於積累的即時物流運營能力,點我吧開放物流能力,成立點我達。而這一判斷,也獲得了市場和資本的支持,僅成立4個月就突破了35萬單/天,並獲得螞蟻金服和創新工場的投資。
「其實從2016年開始,即時物流因為應用場景的拓寬,也引申出了新的內涵,即基於數據,通過實時全局調度的方式以匹配實時需求與實時運力的配送服務。」
楊璐表示,點我達作為「眾包模式的即時物流平臺」,利用AI賦能物流,以to B的末端配送服務為主,應用於外賣、快遞末端攬派,生鮮超市等新零售配送以及toC的物品取送和商品代購等多個業務場景。
融資方面,2016年6月,點我達獲得阿里巴巴的1.5億美金融資,正式加入阿里巴巴生態;2018年7月,點我達獲得菜鳥網絡的2.9億美金現金以及眾包業務和其他業務資源的融資,成為菜鳥新物流賽道的生力軍。
2019年7月,點我達聯合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達到134.4億單,行業規模達到981億元,並預計2019年訂單量將達到185億單,規模突破1312億元。
千億市場面前,「開宗立派」的點我達又是如何與不斷湧入的新對手們拉開差距,建立自己的行業壁壘?
「智能化調度系統」「眾包模式」「跨區域、跨場景的運力復用能力」是楊璐給出的三個關鍵詞。
「相比較to C市場分散、隨機的訂單源,to B市場更加巨大穩定,點我達最早的圈地行動,就是以to B業務為主。但to B市場業務量大,背後是對實現訂單與運力對實時精準匹配的高要求。」
楊璐表示,AI技術和大數據是發展智能調度、提高調度水平的基礎,點我達由於前期積累了大量數據,具有技術應用上的先發優勢,首創了即時物流行業的智能調度技術。
具體來說,其智能性可用於預測模型、騎手畫像、智能管控和智能運營。比如在預測模型上,該系統可預測商家準備貨物的時間、訂單送達時間,作為運力調度的參考。
「而騎手的畫像刻畫,也能進一步優化了運力服務水平。」楊璐舉例,畫像刻畫包括年齡、性別、載具、歷史配送質量、行進速度、等級等數百個運力標籤。
眾包模式並不鮮見,這是一種通過網際網路將配送任務分配給社會閒置運力完成,並利用系統對運力進行扁平化管理的模式。楊璐表示,通過「系統管人」取代「人管人」,可以更加高效、低成本、精細化地管理配送員,目前點我達用近1000名員工管控了全國數百萬騎手。
談及運力復用能力,這和騎手的畫像,即騎手的配送能力的精準分析相關。點我達以騎手標籤篩選出運力池,最後根據多個維度,根據訂單的數據、騎手當前的軌跡和接單意願等,進行最佳匹配。
「2019年雙11期間,點我達在快遞配送新增的臨時運力,七成來自外賣、新零售等場景的復用運力。」楊璐說道。
據《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食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超7萬億元,對於末端配送運力的需求增加,部分快遞企業開始尋求即時物流作為其「最後一公裡」的運力補充。與此同時,外賣、商超、生鮮、鮮花等新零售市場的擴張也對即時物流提出了更多需求。
目前,點我達已成為即時物流領域的頭部企業,但想要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必須突破舊有天花板。在新地盤拓展上,點我達與大趨勢不謀而合,切入網購和新零售市場。
在網購市場,點我達和菜鳥裹裹合作開展同城配送業務,並為丹鳥、通達系、EMS等快遞企業提供末端即時物流的支持和補充。
在新零售領域,點我達為盒馬、多點、百聯、每日優鮮等生鮮商超平臺提供服務,2018年,與屈臣氏、淘寶心選、INTERSPORT等品牌商達成合作,提供美妝、百貨、服飾等品類的定時達服務;此外,點我達還和阿里健康達成合作,提供24小時的藥品即時配送服務。
至於去年火熱的市場下沉,楊璐也透露,點我達正不斷探索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業務,目前已經在三亞、馬鞍山、潮州等數十個下沉市場開展業務,幫助這些城市在不斷消費升級過程中,解決物流行業「最後一公裡」的配送難題。
「未來十年,物流公司一定是科技公司;未來十五年,科技物流公司一定是機器人公司。物流公司一定是人機融合、升級的過程。點我達在很多場景已經在嘗試了,包括和菜鳥深度的合作。」談及未來,楊璐充滿期待。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