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聶北茵)今天,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王京清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高翔主持會議。
王京清指出,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和學術諮詢委員會的成立,是中國歷史研究院建設中的大事、喜事,也是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展進程中的大事、喜事。中國史學界有了一個學科融合、創新發展、共謀未來的參謀部和顧問團。「兩委會」要在推動中國歷史學堅持正確的政治、理論和科研方向,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史學發揮作用。要緊緊圍繞統籌協調指導全國史學研究力量、促進跨學科融合發展、發揮史學經世致用功能這三項中心任務,在打通古今、打通中外、打通地域、打通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上著力,在不斷豐富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展的新思路上著力,在努力開創新時代中國史學新境界上著力。
王京清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兩委會」委員要始終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科學的重要論述和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精神,在審議新時代中國史學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史學領域學術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協調歷史學科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發揮史學經世致用等方面,發揮出建設性作用。二是,「兩委會」委員要把研究和回答新時代中國史學重大前沿問題,研究和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和回答新時代中國與世界交流互鑑、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理論問題作為主攻方向,發揮出引領方向、推動創新、促進融合的關鍵性作用。三是,「兩委會」委員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堅持為人民做學問,堅持優良學風,繼承和弘揚老一輩史學大家們嚴謹求實的傳統,為全國史學研究和教學隊伍樹立典範,發揮示範性作用。
高翔指出,「兩委會」的成立是中國歷史研究院2019年1月3日成立以來又一值得紀念的重要時刻,是中國歷史研究院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賀信精神和組建方案的又一重大舉措,是發揮統籌協調指導全國史學力量、促進學科融合、推進創新發展的又一重要制度安排。中國歷史研究院一定要發揮好「兩委會」在新時代中國史學發展中的重要職責,為新時代中國史學的繁榮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戴逸表示,中國歷史研究院面臨新形勢,成立學術委員會和學術諮詢委員會,在課題方向、重點、研究方法和組織等方面,廣開言路聽取各方面專家的意見,採擇施行,才能緊跟形勢,完成使命。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鄭師渠認為,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會的成立,不僅充分體現了對史學界年長學者的高度重視,同時更體現了對史學學術傳承自身規律的充分尊重。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教授陳春聲認為,中國學者基於中國經驗,建構出能與國際學術界主流體系有效對話的中國特色歷史學話語體系,讓世界傾聽以中國的概念和話語體系講述的中國故事,是中國歷史學發展的內在訴求,也是增強國家軟實力的現實所必需。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表示,作為學術委員,必須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學術前沿、以主人翁精神開展工作。只有腳踏實地,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重託,不辜負人民的厚望。
與會專家委員們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賀信精神、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融合發展、更好地發揮兩委會功能等談了體會,對共同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展提出建議。成立大會結束後,召開了中國歷史研究院首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據介紹,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負有統籌中國歷史學研究、做好重大研究項目規劃與評審、指導歷史教科書編寫等方面的重要職責,具有推動中國歷史學發展規劃、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項目評審、成果鑑定的重要作用。
會場現場
學術委員和學術諮詢委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