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中國工廠全部將使用縫紉機器人

2021-01-11 OFweek維科網

1個裁剪系統,4個智能化的縫製生產系統, 4個包裝系統,"1/6"分揀系統,阿迪中國服裝代工廠要在美國開智能工廠,全部使用縫紉機器人,27個員工年產400萬件!

每22秒生產一件T恤

天源董事長唐信宏稱「從面料的裁剪到成品製造,縫紉機器人大概只需要 4分鐘。我們將安裝 21 條生產線。全面運作時,每 22 秒就能生產一件 T 恤。每天將為 adidas 生產 80000件 T 恤」。這預示著服裝製造業將迎來大增長,更加廉價的高質量服飾出現,當然也意味著會有不少人員失去他們的工作崗位,以後想賣體力都賣不出去了!

接近裁縫的工作模式

與一般的紡織自動化技術不同,縫紉機器人(Sewbot)模擬了縫紉工人的生產方式。「我們儘可能接近裁縫的工作模式」

「首先他們使用眼睛觀察,然後他們基於眼睛的觀察,使用手、手肘和腳在布料上做微觀或宏觀的操作。機器人完全複製了這些功能」。

縫紉機器人(Sewbot)用相機「觀察」面料,機器臂代替手腳,縫紉誤差可以控制在半毫米之內。


相關焦點

  • 運動裝備的未來工廠?珞石機器人攜手匹克締造品牌變革!
    通過「未來之門」,我們看到一臺珞石機器人正在進行鞋底塗膠自動上下料, 不僅輕鬆實現上料和送料,而且十分高速精準。我們也從中窺到了問題的答案:在未來工廠裡,你將會看到一臺臺智能機器和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工作,從數據接收、產品備料、製作、包裝和運輸,實現全程無人化。
  • 揭秘阿迪達斯機器人工廠,是否是一個昂貴的情懷故事?
    該公司最近推出了新的商店和工廠,就選擇了高科技作為最大賣點。機器人製鞋、掃描定製羊毛衫、能應對90度拐彎的運動鞋……然而這些到底是真槍實彈的革新,還是只是情懷、噱頭,還有待考證。日前Wired記者走進阿迪的科技工廠Speedfactory,深度探訪,揭秘了這家老牌體育運動服裝商在轉型路上的探索、願景以及困惑。
  • 機器人取代人工?看完阿迪達斯血的教訓再說話,含淚關閉智能工廠
    當然凡事都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人工智慧被如此頻繁地使用,頻繁地出現在生活之中,但是在帶來便利的同時,還讓很多的人工勞動被取代,尤其是在一些工廠裡,流水線上的枯燥生產成為了機器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人工的工作機會,就業率下降。那麼機器生產製造出來的就一定能降低成本,就一定能快速高效嗎?在今年四月份,阿迪達斯正式關閉了兩家智能工廠,四年的「未來之路」被迫畫上句號。
  • 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工廠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我看來,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正在向單位工程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工廠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廠->智能化生產集群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現代機器人將為客戶實現智能化工廠提供幫助,我們的機器人自動化、物流倉儲無人移動系統、智能工廠解決平臺以及遠程管理系統,都將在智能化工廠的建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崔正旭表示。
  • 推出定製跑鞋和機器人工廠,阿迪達斯找到未來的方向了嗎?
    推出定製跑鞋和機器人工廠,阿迪達斯找到未來的方向了嗎? 今年 10 月,阿迪達斯發布了一款專門為倫敦用戶設計的跑鞋 AM4LDN。
  • 使用小型工業機器人提升任何工廠的生產力
    主流製造商已長期使用專屬的工業機器人,以提升生產線的效率和產量,因而擁有其他小型企業無法匹敵的成本優勢。但是,工業機器人已經不再是大規模生產作業專屬的工具。現在也有較小型的一般用途機器人,可幫助多種企業提升生產力,能在最小僅兩平方英尺的工作場所中與操作人員互相合作。
  • 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在滬落地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規模更大、研發力量更強、智能化水平更高……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昨天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園開工奠基。作為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佔地431畝,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8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工廠,將集智能製造、研發、展示、銷售和系統集成中心及服務總部於一身,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流水線是機器人操作,產品也是智能化機器人,將帶動上海機器人產業迭代升級,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創造更具未來感的數字生產新體驗。
  • 【震驚】特斯拉官方首度曝光上海超級工廠:數百個機器人齊上陣...
    在視頻畫面中首次曝光上海超級工廠壯觀場景,這是特斯拉目前在全球唯一一家還在運營中的汽車工廠。視頻的每一幀都極具規模,汽車製造的每一個環節都十分熟練、有序、極具素養,場面令人嘆為觀止。短短一分二十三秒,足以看清上海超級工廠的內外配置,這段新的視頻顯示了特斯拉現在的生產能力,工廠內部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在車身製造流程中,幾乎不需要人工幹預,全部由機械臂完成對應工序,科技感十足。
  • 耐克阿迪搬離中國後,為什麼質量下降?年輕人不買帳了?原來如此
    耐克阿迪搬離中國後,為什麼質量下降?年輕人不買帳了?原來如此很多年以來,阿迪和耐克作為運動裝備界的兩大領軍品牌,只要亮出它們的品牌就讓廣大消費者非常相信它們的品質。但是自從耐克把工廠從福建的莆田遷址東南亞之後,鞋子的質量就比之前的差了很多,經常在網上看到網友爆料,耐克阿迪的鞋子出現開膠和溢膠的問題相當嚴重。但是,由於福建莆田製造出來的鞋子不管是從工藝還是品質上面都遠遠高於東南亞製造的鞋子,所以他們兩家還是把自己品牌下的高端系列放在福建莆田代工。
  • 實地探訪庫卡機器人上海工廠:佔地9千平,機器人也有「健身房」
    一進大門看見的是一個展廳,展廳裡簡單介紹了庫卡集團從1889年成立以來的關鍵年份與歷史,還展示了六臺庫卡著名的六軸機器人,其中五臺被塗成了庫卡標誌性的橙色、還有一臺被塗成了白色——這是根據客戶需求或使用場景所定製的,白色的機器人通常用在醫療等領域。除了顏色之外,客戶還可以定製機器人的型號、負載等不同方面。
  • 特斯拉工廠被曝光,只有150個機器人的工廠超震撼!感覺要失業了
    更是因為特斯拉的超級全自動生產工廠,當你看完之後,就會知道為什麼叫「鋼鐵俠」了!特斯拉的這個號稱全球最智能的全自動化生產車間裡,從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的組裝,全部生產過程除了少量零部件外,幾乎所有生產工作都自給自足……
  • 縫紉之王傑克股份
    ;工業縫紉機發展歷程:手搖式縫紉機》》腳踏式縫紉機》》電動式縫紉機》》智能縫紉機站在服裝品牌商或者代工廠也樂於見到縫紉機械設備智能化,一是因為隨著現在國內的經濟高速發展,用工成本也不斷抬升,另外,新一代在較好環境成長起來的90後在吃苦耐勞方面比不上老一輩,對工廠工很排斥,招人難,特別招熟手工更難,使用智能化縫紉設備能大大節省用工成本,一般兩年內就能收回設備的成本
  • 總投資15億元,上海發那科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建設
    上海發那科總經理錢暉致辭儀式致辭中,上海發那科總經理錢暉表示,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工廠。23年發展中,公司將機器人和全球最好的資源與中國市場對接,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三期項目的建成將會為公司聚集更多的優秀人才、極大地激發本土智能製造的研發力量,進而促進中國智慧服務中國的目的。公司將繼續聚集智能機器、智能機械、人工智慧等領域,為企業提供高效率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經濟發展作出公司應有的力量。
  • 推進工廠完全自動化武藏精密推出質量控制機器人
    一直以來,全球的製造商們都會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機器人,生產完成後則由人類員工負責尋找瑕疵。但是由疫情帶來的社交隔離措施卻促使這些工廠實行新的運作方式。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使用機器人和其他技術來進行質量控制,包括遠程監控技術。在日本,這種方法與豐田生產體系中的「現地現物」(genchi genbutsu)截然不同。
  • 珞石機器人攜手匹克締造品牌變革!
    我們也從中窺到了問題的答案:在未來工廠裡,你將會看到一臺臺智能機器和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工作,從數據接收、產品備料、製作、包裝和運輸,、尺碼、公差的布料裁片,縫製大小不一的布料時,機器人很難確定縫製軌跡;此外,工業機器人和縫紉機的運動速度不一樣,前者持續運動,後者則是一走一停地縫紉,兩種設備配合時容易出現拉扯布料的問題。
  • 阿迪達斯將放棄電視廣告,依靠數位化業務與潮流趨勢掘金00後
    阿迪表示,公司尋求到2020年將其在線業務營收提高三倍,目標額為40億歐元,同時著力進行數位化領域的投資,擴大3D列印技術及智能製造方法的使用。羅思德在阿迪2016年年報中表示,數位化將會在未來幾年內給集團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從研發、生產、銷售各層面對原有業務模式進行顛覆。對於阿迪來說,下一個戰場與其說是廣告、產品、明星代言,不如說是在電商領域。
  •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機器人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建 總投資約15.8億元
    該項目是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由全球機器人巨頭髮那科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合作,是發那科集團在日本之外最大的機器人基地,堪稱機器人界的「超級智能工廠」。項目建成後,將帶動上海機器人行業邁上新的臺階。發那科是全球裝機量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最大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商。
  • ...中國工廠共有78.3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同比增長21%。IFR主席...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蟬聯最大機器人市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在其年度報告中稱,得益於智能製造和自動化,世界各地工廠內正在運行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超過270萬臺,創下新紀錄。全球範圍內,2019年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名前五的市場分別是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
  • 機器人能否替代人工?阿迪達斯付出血的教訓,含淚關閉未來工廠
    事實上,在4G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探究人工資呢個以及機器人領域,但是受到網絡傳輸速度的限制,並未得到廣泛的應用。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人工智慧將會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且會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那麼機器人到底能否完全替代人工?至少在短期內,答案是否定的。
  •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正式開工,將打造「超級智能工廠」
    發那科作為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機器人行業的領先企業,具備先進的智能製造研發能力和生態系統。此前,上海發那科已經在2010年和2014年分別建成一期和二期工廠,合計擁有約6萬平佔地面積,其中近4萬平面積專門用來進行系統集成的研發製造、安裝調試以及出廠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