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企業就是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為客戶、員工、夥伴創造價值、贏得競爭的一種全新範式,是差異化競爭的優勢所在,它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實現組織業務全價值鏈、管理全層級的深度融合應用,從而使自身成為高洞察力、高應變力、高創新力的自適應性組織。而智慧企業下的員工是知識型員工,組織是自適應的組織,企業是自生長的企業,而這一切都是知識在支撐,是知識智慧化運用的效用體現,是知識中臺的效用體現。知識中臺是全周期、智能化的企業知識賦能平臺。知識中臺可以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識生產、組織和應用能力,滿足業務場景智能化的需求,解決大多數企業缺乏構建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痛點。知識中臺,是要打造企業的知識大腦,把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數據、顯性、隱性的知識進行多元採集、智能入庫、學以致用和運營推廣,形成閉環構建企業的知識大腦。
一般意義上的「中臺戰略」更多聚焦於業務中臺,其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前端觸點數位化、核心業務在線化、運營數據化、供應鏈智能化的端到端的平臺支撐;而對於組織內部管理而言,如何更好地以員工為中心,實現連接員工、高效協同、智能工作輔助等,這樣的「組織中臺」能力打造也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一環。企業應該有三個中心,一個是以用戶為中心,用業務中臺來解決問題;一個是以員工為中心,用組織中臺解決以員工為中心的問題,組織中臺封裝共享管理服務,快速響應組織變革和員工需求;而企業知識中臺,實現知識與業務的有效融合,在業務不斷滋養下,不斷將將自身技術和業務能力沉澱為一套綜合知識體系,形成知識與業務互哺的生態循環,以知識為基礎,以業務為運用,以組織為保障,知識賦能,打造起賦能員工、賦能組織的賦能內生成長機制。三者的關係是知識中臺是業務中臺、組織中臺的基礎,是業務中臺、組織中臺的底層架構,三者進行價值連結和能量置換,激活組織活力,共創企業更大價值。

知識中臺為何是組織中臺和業務中臺的底層架構,因為無論是信息化時代、數位化時代,還是知識經濟時代,其共同點都是基於原始數據不斷進行加工以場景化運用,而數據、信息的場景化運用就是知識的價值體現。因此知識中臺是基於對數據、信息的治理,場景化運用,是激活組織活力,賦能員工,為業務績效賦能的關鍵。知識中臺要持續發揮企業發展的原生動力的效用,知識中臺就不能脫離組織的環境,不能脫離業務的土壤,否則會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知識要來源於業務、服務於業務,構建「以業務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貼近作戰一線、使能業務發展」的知識管理體系,在以業務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的過程中,打造出領先的知識賦能平臺,打造出優秀的專業隊伍,從而更好地實現業務績效。

企業運營過程中從來不缺數據、知識,企業積累了很多流程運營的數據、員工行為的數據、知識學習的數據,隨著數據的不斷豐富,數據之間的關聯整合不斷完善,能夠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但是企業缺乏的是對數據的管理和知識的沉澱的環境。 因此知識中臺要基於企業原有的信息化基礎、目標方向、戰略重點,以問題為導向驅動業務轉型,以知識資產的積累為基石,面向員工、團隊、業務、組織等不同的場景更好的賦能、精準賦能,以此來打造智慧企業。並通過持續深化職能&業務數位化場景以及行業數位化場景的創新,幫助企業以增量變革方式不斷引入和豐富新型數位化能力,以便在這個不確定是唯一確定的時代裡,更好駕馭不確定性,將自身打造為洞察、應變、創新的自適應性組織。
知識賦能化意味著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不再僅僅是管理,而是賦能。在VUCA時代,企業更需要通過打造知識管理體系,來構建企業知識中臺,並通過知識與業務的融合幫助企業有效實現賦能落地,即個人賦能精準化、組織賦能協同化、管理支撐賦能服務化以及業務賦能智能化,通過知識中臺的搭建其洞察和賦能能力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從而實現客戶資本和員工資本的持續增值,強化組織的價值創造能力,實現價值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