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再亂跑了,健康跑步的跑量標準,你認真了解過嗎?

2021-01-14 花老師健身

日常生活中正常適度合理的運動能帶來最佳的健康收益,但是要明白並不是運動量越大收益就越大,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在一定安全範圍內,運動量越多,健康收益越大,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個安全範圍內我們鼓勵大家多運動。把運動量保持在合理限度範圍之內,並且配備好必要的專業運動裝備,不僅能取得最佳的運動效果,也能有效避免傷痛。

跑步是很多人喜歡的運動方式之一,他的好處有很多,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等,對於絕大多數大眾跑者而言,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合理的安排跑量,在保持健康、提升耐力、避免傷痛等方面實現最佳平衡才能獲得最佳收益。

今天我就和大家解釋一下健康跑步的最少、最佳、最高跑量標準,希望大家適度合理做跑步運動,獲得更佳的運動收益。

1、保持健康的最低跑量

根據201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世界衛生組織身體活動指南的一致要求,普通人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低運動量標準為:每周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或者75分鐘大強度活動,走路慢走是最常見的中等強度活動,而跑步通常來說屬於大強度活動的範疇,也就是說每周跑步總時間達到75分鐘就足以有益健康。

75分鐘對於很多熱愛跑步的老將來說,也就是一次跑步的運動量,但是對於大多數跑步者來說,每周三次左右,每次20-30分鐘的跑不量已經很不錯了。

2、提升健康的最佳跑量

同樣根據上文2019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要求,如果能達到最低跑步活動量的一倍,那麼就能夠獲得理想的健康狀態,由於建議活動量是每周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或者75分鐘大強度活動。那麼提升健康的最佳跑量標準就是每周積累300分鐘中等強度或者150分鐘大強度活動,對於跑步來說每周運動150分鐘左右就是最佳跑量。

每周跑步150分鐘,您可以通過多次少量實現,例如每次跑步運動30分鐘,每天一次,但是不建議為了追求最佳跑量少次多量實現這個數值。

3、健康跑步的最高安全跑量

要知道,運動量並不是越大越好,對於跑步者來說過量的跑步運動不僅容易導致傷痛發生,對於心臟也有可能是一種過度負荷。經過研究,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大眾跑者安全跑步的最高跑量標準:每周跑量不超過90-100公裡,換算為月,也即月跑量達到360-400公裡是安全跑量的上限。

對於這個月跑量達到360-400公裡,大部分普通人是達不到,這個跑不了意味著每周要跑100公裡左右,這個運動量可謂相當大了。

4、3個60的含義

國外有一種流行觀點:60/60/60的安全跑步標準。歐美習慣於用於英裡表達,最高跑量用英裡表示周跑量不要超過60英裡(1英裡等於1.6公裡)。這三個60分別代表周跑量不要超過60英裡;跑步時心率不要長時間超過60%最大攝氧量;每次跑步時間一般不建議超過60分鐘。這是安全運動的60/60/60法則,很具有指導意義。

5、跑步運動設備

跑步是一項高輕度且枯燥的運動,對於一個愛好跑步者來說,配備專業的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專業的運動設備既能記錄一些我們運動時的身體數據,又能抵消跑步的單調和枯燥。

智能運動手環

跑步的時候隨身攜帶手機非常不方便,這款智能運動手環是不錯的選擇,它既是一款計步器,也能測量跑步時的距離、卡路裡、脂肪等數據;還可以和手機、智能耳機等智能設備連接;更有人性化的防水功能,運動過程中出再多的汗也不怕。關鍵是還非常時尚輕便。

跑步運動必要裝備之一運動手錶,有需要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獲取即可。

總之,跑步對於身體有很多益處,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拒絕跑量崇拜,把運動量控制在一個合理安全的範圍內,只有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持之以恆,才能對身體和心理進行一個很好的重新塑造。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再亂跑了,健康跑的跑量標準你符合了嗎?
    跑量越大,跑得越快,似乎能夠受到更多跑友的膜拜,也會更有成就感。而跑量低,速度慢的人,難免會感到自卑,只好以「跑渣」自嘲。跑量真的是越多越好嗎?跑步速度越快越好嗎?並不是這樣的,跑量如果太多、速度太快的話,會使得身體過度疲勞,反而容易受傷。
  • 千萬別再亂跑了!健康跑步的最少∣最佳∣最高跑量標準
    從跑量上計算,每周150分鐘跑步積累的跑量大約在20-30公裡左右,月跑量在85-125公裡左右,也即100公裡左右。這個跑量對於初級跑者還是不太容易能達到的,對於成熟跑者來說,實現起來難度中等,而對於馬拉松跑者來說很輕鬆就實現了。難道真的100公裡就能實現最佳健康了嗎?
  • 千萬別亂跑了,只有這樣才是健康跑步
    所以,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千萬別亂跑了,只要做到這些才算是健康跑步。01了解提升健康的最佳跑量從獲得健康收益角度上來說,我們每周只需跑步150分鐘,大約跑20-30公裡,就很好的達到提升身體素質的要求跑步是單一動作不斷重複的運動,過量的跑步,會讓身體承受和修復能力的時候,不僅容易導致傷痛發生,還對於心臟也有可能是一種過度負荷,所以說,千萬不要為了拼跑量而丟失健康。
  • 秋天來了,你認真跑步了嗎?
    秋天已至,又是一個容易貼秋膘的季節,你怕了嗎?你認真跑步了嗎?想要保持健康,你知道每個月的跑量要達到多少嗎?所以,保持身體健康的最低跑量就是:每周跑步75分鐘;想要獲得理想的健康狀態,每周跑步150分鐘;
  • 千萬別跑步!因為跑了............
    千萬別跑步!因為跑了,你會發現你無法和同齡人一起變老。經常運動,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增多,可以延緩衰老。同是四十歲,跑步和不跑步的人看上起能有10年的差別。因為跑了,你會發現你再也無法享受孤獨,因為一起跑過步聊過天,各行各業的朋友都有了!
  • 跑了這麼多年的步,你知道跑步的6個雷區嗎?危險,千萬別踩
    導語:隨著人們對健康認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運動的行列裡面來了,而運動項目最普遍的就要數跑步了。很多人都是堅持了很多年的跑步愛好者,並且收穫了健康的身體和苗條的身材。但有些人卻跑步跑出了一身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跑步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別一不小心進入了雷區,反而害了自己。
  • 別再這樣跑步,別再這樣傷害自己了
    跑步,畢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急於求成,只會適得其反。有句話說的是:無人問津的叫過程,惹人注目的叫結果。我們想要收穫成功,就必然會經歷一段無人過問的過程,我們只需要暗自努力,時間自會給我們答案。所以跑步不要再天天跑了,別再傷害自己了。先了解當下的自己,才是最為重要的。1、天天跑步,你以為你是誰?
  • 健康跑、提速、備賽…不同跑者,跑量區別真的很大
    怎麼確定跑量,對每個跑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健康跑、提速、備賽…不同跑者,周跑量都有區別。它決定了你的訓練成果是否有效,也和你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跑量不夠達不到效果,跑量太多反而有害於身體。咚妞知道這會兒可能有些人坐不住了:我啥類型都不是!我是佛系跑者!
  • 越跑越喪?別什麼都怪跑步
    一入跑坑深似海,從此不再是完人。想必你也聽過這句話吧?很多不跑步的人認為,跑步這項運動似乎自帶「煞氣」,只要一沾上,你就傷病纏身。最可怕的是,很多跑者自己也認為,跑步本身就容易導致傷病,一旦受傷就說:「越跑越喪,早知道不跑了。」但是,小野人告訴你:別什麼都怪跑步!讓你受傷的不是跑步,而是跑步方法。你是怎麼跑傷的?
  • 跑得越多不一定越好:保持健康的最少跑量你知道嗎?
    運動是積極健康生活方式(Active Lifestyle)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跑步因其簡單、不受場地限制、有足夠鍛鍊強度而理所當然成為大眾第一運動。縱然朋友圈以曬跑量為榮、縱然許多深度跑友以拼跑量和不斷刷新個人PB(最好成績)為目標,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跑友而言,為了健康而跑步仍然是大家跑步的第一目標。
  • 69歲王石:跑步是為了健康快樂,不要過於追求跑量和馬拉松
    王石提醒說,跑步不要忘了初心,初心是從跑步中獲得健康,樂跑目的是讓人們通過跑步達到理性、無傷、健康、愉快。「過於追逐馬拉松,過於追求跑量,給自己制訂不切實際的目標、不重視休息和營養是切忌的。每年進行體檢特別是心臟健康檢查是必須的。」
  • 69歲王石:跑步是為了健康快樂,不要過於追求跑量和馬拉松
    跑步需要感性的熱情,同時也不能缺少理性的克制。跑步其實是一個入坑、痴迷、瘋狂、再到回歸理性的過程。很多跑者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跑步幾年之後,你就會發現,回歸健康,才是真正的跑步。因為過度訓練,對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對於跑步也是一樣,適量跑步可以延緩衰老,促進健康,而跑步過量往往會導致傷病,破壞身體線粒體,讓人加速變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月跑量很大的跑者,看起來精神狀態並不好的一個原因。
  • 千萬不要「瞎」跑,跑步應該從這些方面來評估自己
    如果沒有,就放棄在馬拉松的賽場上拿冠軍的想法,哪怕你付出天大的努力,或許都不如別人的隨便一跑。跑步天賦真的很重要,你別不服氣,相信你應該也見過那些隨便一跑就能破4分配速的人吧。如果經常跑步受傷,就別刻意追求速度訓練了,人的身體都有自我保護功能,當你的跑步強度過大時,身體自然就會發出疼痛信號。所以要循序漸進,莫要過於追求PB,畢竟跑步是為了健康,而不是受傷!3.目前體重是否超重?
  • 千萬不要「瞎」跑,跑步應該從這些方面來評估自己
    一、身體方面評估 1.你有跑步的天賦嗎? 如果沒有,就放棄在馬拉松的賽場上拿冠軍的想法,哪怕你付出天大的努力,或許都不如別人的隨便一跑。跑步天賦真的很重要,你別不服氣,相信你應該也見過那些隨便一跑就能破4分配速的人吧。
  • 拒絕垃圾跑量!先跑時間,再跑距離,最後才是速度
    跑步不管訓練還是包括後期參加比賽,我覺得都應該先跑時間,再跑距離,最後才是速度。有些時候雖然跑量是增加了,但是跑步能力卻見不得提高,那就是無用的垃圾跑量。那到底什麼才是垃圾跑量呢?又該如何判斷?1.起跑後狀態就差,整個過程是硬撐著跑完。
  • 跑步的終極意義:不是跑量,而是健康和陪伴
    做一個長久的跑者,讓堅持融入平淡的生活,讓自己身心更健康,這才是跑步的最大意義。之前,資深跑者王樂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過一個概念,就是用馬拉松比賽跑量/總跑量,來判定你屬於哪一類跑者:以賽代練型跑者▼高效敢拼型跑者▼穩紮穩打型跑者
  • 平哥帶你一起了解垃圾跑量
    在跑圈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堆跑量不一定能提高跑步成績,因為很多跑量是垃圾跑量,這種說法靠譜嗎?對於垃圾跑量,估計每一位跑者對它的認識和判斷都不盡相同,配速快的人可能會認為跑得慢就是垃圾跑量,看重心率的人可能會認為跑步時心率不在目標範圍內就是垃圾跑量,注重身體感受的人則認為感覺不到累的跑步才是垃圾跑量,從不同的立場來看,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可能都只說對了一半。
  • 5公裡跑用時多少算合適?除了跑量和速度,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並沒有標準答案,但奉勸你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剛開始進行跑步鍛鍊千萬別一來就要求自己要跑多遠多快,其實更多的是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適應能力5公裡,可不是一個短跑,它可不像我們在學生時代運動會上的800米接力賽,即使你非常年輕,平時也不是經常進行跑步鍛鍊的人也是難以勝任的,能不能跑完都是個問題。
  • 每天多少跑量稱得上跑步高手?試試這個數,一年後你也可以是!
    第一階段:1-3個月以身高175㎝體重75㎏的中年男子為例,他的身體健康指數為24.5,大於亞洲男性的標準22.9,屬於偏旁體型。從第一個月到第三個月,他最好成績能達到平均每天3㎞的跑量。由於體重偏大,配速自然上不去,大約是800(8分鐘)。
  • 晨跑和夜跑,究竟哪個更健康,跑步達人給出幾點建議:別再跑錯了
    晨跑和夜跑,究竟哪個更健康,跑步達人給出幾點建議:別再跑錯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都是以國人身體健康為代價獲得的,因為這兩年人們把絕大部分精力以及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面,所以平時很容易忽略對身體健康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