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國戲曲南戲故裡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南戲故裡、《琵琶記》作者高則誠的家鄉瑞安閣巷鎮舉行。數百村民觀看了溫州本土戲曲演員的精彩表演。 圖為永昆折子戲「舉步登高」。 趙用 攝
浙江在線06月01日訊 「中國一部戲曲史,一半在浙江,浙江一部戲曲史,一半在溫州」,作為我市2011年戲曲藝術百花齊放的一次展示,「中國戲曲南戲故裡行」系列活動昨日在瑞安市高則誠故居開幕。
啟動儀式以甌劇表演唱《中華甌韻》開場,咿咿呀呀間訴說南戲故裡的文化底蘊。在大型文獻電視專題片《南戲八百年》開機儀式、高則誠故居紀念館修繕動工儀式和祭拜南戲鼻祖高則誠儀式之後,市越劇團、市甌劇團、永嘉崑劇團等6大劇團分別上演了各個戲曲選段。國家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董偉,省文化廳副廳長楊越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國旗出席了啟動儀式。
南戲是中國戲曲的總根,發源於溫州。眼下全國300多個地方劇種,有不少是南戲四大聲腔迭相演化的結果,許多古老地方劇種,仍在上演沿襲南戲遺存的傳統劇目,音樂聲腔跟南戲有著千絲萬縷的歷史銜接,一些新興劇種也在不斷移植或改編南戲傳統劇目。
近年來,我市戲曲發展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據統計,在我市17個國家級(第一批、第二批)非遺項目中,傳統戲劇項目有5個,78個省級非遺項目中,傳統戲劇項目佔了11個。除了6個國有劇團外,我市還有70多個職業與半職業劇團,每年演出場次達2萬多場。(記者 華曉露 朱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