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科技無國界,但就目前情況而言,事實並非這樣的。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們所遇見的情況就是我們因為晶片的問題被美國卡脖子了。世界上能夠製造晶片的廠商不多,而能夠製造出更加先進位工藝晶片的廠商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就包括臺積電和三星。
光刻機被壟斷
對於所有的晶片廠商來講,最先進位程的工藝是最為核心的技術,為了能夠保持在製造工藝上的技術優勢,這些企業往往會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發出更加先進的技術。目前擁有最先進工藝技術的晶片代工廠就只有臺積電。
但是就算是這麼牛逼的臺積電也離不開荷蘭的ASML,我們都知道光刻機是晶片,知道過程之中最為重要的設備,而光刻機又是整個晶片流程之中最重要的一個部位。決定了晶片的性能以及先進程度。
可是目前全球能夠生產出三個機的廠商就只有幾家,前面講到過,臺積電是非常依賴於荷蘭的阿斯麥的,這便使得在全球範圍內,阿斯麥在光刻機領域上處於一種壟斷的地位。而其手中掌握的應用於高端光刻機技術更是獲得了很多人的青睞。
阿斯麥的EUV光刻機主要是用來生產七納米以上職稱的晶片,目前來講臺積電和三星都已經分別擁有了幾十臺。而臺積電和三星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的地位,就是因為擁有購買阿斯麥光刻機的優先權。
其實早前我國也曾經想向阿斯麥買過EUV光刻機,但是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受到某些瓦森納協議的影響,阿斯麥只能夠向我們出售普通的duv為光刻機。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晶片的突破上才會非常的困難。
國產光刻機傳來好消息
但如今隨著晶片禁令的不斷發酵,華為遇見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全國上下都開始進軍半導體領域,希望能夠在這一領域上有所功課。那麼中國真的沒有能夠製造出框客氣的廠商嗎?其實是有的。
上海的微電子雖然在名氣及實力上都不如荷蘭的阿斯麥,但是在國產光刻機中卻是最高水平,2002年上海微電子正式成立,距今為止才僅僅只有18年的時間。目前來講,上海微電子已經能夠生產出28納米精度的光刻機了,預計將會在明年正式投入使用。這就意味著我國目前最高能夠製造出28納米的晶片。雖然在比起三星和臺積電的5納米,甚至是2、3納米差距還很多,但至少我們是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28納米晶片的製造。
而最近國產光刻機又傳來了好消息,上海微電子方面表示,很有可能將會在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下一代的光刻機,提高28納米晶片的產能。而我們所研發的光刻機使用的零部件全都是來自於國內廠商以及日本廠商,那麼這時候就意味著國產光刻機回憶徹底擺脫美國的零部件。
龍頭老大阿斯麥雖然地位非常高,但是到現在阿斯麥都沒有辦法擺脫美國的束縛,所以在EUV光刻機的出口上才會受到重重阻礙,如今上海微電子已經去做到了去美化生產光刻機,對於國內的晶片事業而言是一個好消息。相信徹底告別美國的零部件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總有一天我們能夠做到百分之百地去美化國產化。而中國晶片以及將會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