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曾有三次直接軍事衝突,第二次中國險遭核武器攻擊!

2020-12-14 飛花逐月大帝

曾經強大的超級大國蘇聯早已經灰飛煙滅,但你知道蘇聯和中國發生過多少次武裝衝突嗎?那些衝突對中國乃至世界發展進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蘇聯建立以後,和中國發生過三次直接軍事衝突,第一次是發生在1929年7月的歷史上著名的中東路事件。

中東鐵路

東北軍的張學良以武力強行收回了當時為蘇聯掌握的中東鐵路部分管理權。在威脅無果的情況下,蘇聯遠東特別集團軍於當年9月至11月對東北軍發動了進攻。

中東路事件歷時5個月之久,雙方動用的一線兵力超過20萬,其中蘇軍八萬餘人,使用了重炮、坦克、飛機和軍艦等重型裝備。這場戰爭由於雙方力量懸殊比較大,最後以東北軍失敗和談而告終,此戰導致黑瞎子島被蘇聯強佔,中東路事件也成為中蘇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武裝衝突,其規模和持續時間遠遠超過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

兵員方面,東北軍損失很大,失去了兩個成建制的旅,傷亡2000名,被俘7000餘名,蘇軍被擊斃143人,失蹤4人,受傷665人。

中東路事件中,張學良視察部隊

中東路事件雖然東北軍失敗了,但在當時國力羸弱的情況下,這樣敢於直擊遠遠強大於中國的蘇俄軍隊,勇氣和精神絕對是值得稱讚的,這也是張學良一生中的閃光點之一。

從中東路事件結果來看,後來蘇軍能夠碾壓日本關東軍也就可以理解了,日本不服氣也不行。

在說中蘇之間第二次武裝衝突之前,先簡單談談第三次武裝衝突,那就是發生在1969年8月13日的鐵列克提戰鬥,在蘇軍的突然襲擊下,我方的主陣地(無名高地,後改為「忠勇山」)人員幾乎全部陣亡,28人犧牲,包括3名記者。蘇軍僅付出2人陣亡,10人受傷的代價。

這場戰鬥我們損失嚴重,直到後來上來一個團的兵力,蘇軍才被迫從

無名高地撤退,這個地方就一直被我方控制。蘇聯解體後,對面變成了哈薩克斯坦,雙方也解決了邊境劃界問題,此次衝突的地方也歸屬中國。

為什麼先說第三次呢?這裡面是有原因的。有人說這是蘇軍對珍寶島之戰失敗的報復,包括官方,但也有人說並不是,而是中蘇之間另外一場幾乎沒有報導的巴音布魯克68年路的衝突,因為蘇方完敗而導致的報復行動。但無論是那場戰鬥,第三次衝突都是因為蘇方失敗,我軍勝利,蘇軍要找回面子。

現在回到重點,中蘇之間第二次直接武裝衝突,就是發生在1969年的「珍寶島事件」。當年的3月,中蘇雙方在珍寶島共發生了三次戰鬥,最後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終,但也險些導致蘇聯對中國發動核武器襲擊,中國在被核毀滅的邊緣轉了一圈,其過程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的驚險駭人。

新中國建立以後,中蘇在經歷了一段蜜月期以後,由於蘇聯極力幹涉中國的內政,導致兩國的關係急劇惡化,一方面蘇聯撤出了援助中國的專家,另一方面加緊了對中國的圍堵和邊境侵擾,尤其是不斷入侵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地區。據統計,在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蘇聯邊防軍先後16次侵入該島,幹涉中國居民的正常通行和生產活動,阻止中國邊防部隊執行正常巡邏勤務,打傷中國邊民和邊防戰士多人。

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侵入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將入侵的蘇軍逐出珍寶島。15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發起猛烈進攻,並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激戰近9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挫敗了進攻。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並繳獲T62坦克一輛。

在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邊防軍犧牲71人,斃傷蘇軍230餘人,蘇方被毀坦克、裝甲車17輛,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蘇軍死58人,傷94人。其中包括被擊斃的蘇聯邊防總隊長列昂諾夫上校、楊辛中校。

珍寶島衝突,蘇軍損失很大,感覺吃了大虧的蘇聯,當然不肯善罷甘休,他們策劃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危險動作,我們看看蘇聯方面的反應與應對措施。

在珍寶島事件發生之前,蘇聯在中蘇邊境上部署了12個師,總兵力不到20萬人,在蒙古境內蘇聯只駐紮了2000多人。中國此時駐紮邊境的比蘇聯多一點,但也僅有14個師。

蘇聯遠東部隊

珍寶島事件發生後,蘇軍在邊境地區的兵力部署和策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邊境地區增兵。在中蒙古邊境地區,蘇軍由原來的2000人增加到了12個師,中蘇邊境的東西段也增加到了43個師,除此之外蘇聯的空軍與防空軍也在中蘇邊境大量部署,並且建立了33座飛彈基地,部署空軍飛機3400餘架,海軍艦艇800餘艘,據統計當時一共部署了79個師,由1964年的70萬人增加為114萬人。

在部署兵力的同時,蘇軍不斷進行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1969年6月,曾在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亞、後貝加爾和遠東等4個軍區的範圍內進行方面軍規模的演習,炫耀武力,進行侵華戰爭準備。

崔可夫

另一方面,也是最危險的,蘇軍高層的強硬派甚至叫囂要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瘋狂計劃,這裡面包括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他們妄想著主張使用核武器「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為此,蘇軍準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飛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人說,蘇聯敢對中國丟核武器嗎?中國不是已經有核武器嗎?就不怕中國的核反擊嗎?按照毛子的一貫秉性,在看到美國在日本投的兩顆原子彈巨大的殺傷力以後,他是很有可能冒這個險的,對中國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因為中國已經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了。

至於核反擊,那個時候中國運載核武器的手段還很弱,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根本就談不上,所以這方面蘇聯是有點肆無忌憚的,根本不擔心中國的核反擊。要知道,1965年中國成功試爆一顆由東風3地對地飛彈發射的核彈,射程才1500公裡;在1966年10月27日,中國用中程彈道飛彈攜帶當量為2萬~2.5萬噸的原子彈,從數百千米外的雙城子發射到羅布泊的一次實彈實戰性原子彈爆炸。這說明,我們也具備了一定的核反擊能力,但和蘇聯比起來還是有很大不足的,蘇聯對這個也未必看到眼裡。 

鑑於中國實際核反擊能力的不足,面對蘇聯赤裸裸的核威脅,中國感到到了極大的危機。當年9月份,全軍進入了緊急戰備狀態,隨時準備迎擊蘇軍的大規模進攻和可能的核武器攻擊。年紀稍長的人,估計腦子裡還有一些印象,比如那個時候放映電影前,都會加演一些紀錄片之類的,其中就有如何防止原子彈傷害的內容,這些都是當時局勢之嚴峻的反映。

中國原子彈試驗成功

所以,當時的背景下,就產生了兩個猜想。

一、蘇聯會不會針對對中國進行核武器攻擊?

二、如果蘇聯大規模進攻中國,我們能扛得住嗎?蘇聯能贏嗎?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看看當時的情況。1969年的時候,世界上真正拿得出手的核大國也就是蘇美兩國,他們都有毀滅世界的能力,其他的幾個核武器擁有國比如英法中並不具備這種大規模的毀滅與反擊能力。

所以,蘇聯如果要想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那他就得聽聽美國的意見了,萬一美國不同意,會不會因此爆發世界性的核戰爭?如果是這樣,那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就發生了後面的一幕。

1969年8月20日,老資格的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就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報了蘇聯準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並徵求美方的意見。

蘇聯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他們認為,經過韓戰,中美兩國可以說是死對頭,如果蘇聯動手,不說讓美國站在蘇聯一邊了,最起碼也要讓美國保持中立,這樣蘇聯就好下手對付中國了。

尼克森總統

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了白宮,這個時候尼克森已經有點急不可耐了。基辛格告訴尼克森,蘇聯人準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他們想用核飛彈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的威脅,多勃雷寧來徵求美國的意見。   

「我們能夠毀滅世界,可是他們卻敢於毀滅世界。」,這就是美國和蘇聯的差別,基於這種認識,尼克森在同他的高級官員進行緊急磋商後,認為西方國家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然會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到時,核汙染會直接威脅駐亞洲25萬美軍的安危,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這個世界誰也無法倖免。

美國認為,一是只要美國反對,蘇聯就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二是應設法將蘇聯意圖儘早通知中國,但做到這一點很難,美中30年來積怨甚深,直接告訴中國,他們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以為我們在玩弄什麼花招。最後決定「讓一家不太顯眼的報紙把這個消息捅出去,美國無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無法怪罪我們。」

1969年8月28日,美國小報《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飛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飛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則消息立即震驚了全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勃列日涅夫氣得發瘋。中國當然更不會像基辛格所說的「但願中共領導看到了這則消息,千萬不要隨後扔掉」。毛澤東聽取了周恩來的匯報後說:「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原子彈很厲害,但鄙人不怕。」同時果斷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很快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叄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開挖地下工事。

蘇聯人一看中國有了準備,美國人又立場不明,實在是心裡沒底,雖然兩國已進入戰爭邊緣,但畢竟還沒有爆發,於是蘇聯就有了緩和的姿態。當然,蘇聯的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難免在襲擊中國後遭報復,這些都是蘇聯人想緩和局勢的理由。於是就有了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借赴越南弔唁胡志明之機,提出在回國途中途經北京,同中國總理會談。

1969年9月11日,雙方在機場進行了叄個半小時的會談。這次會談表明中蘇關係略有緩和,但危機依舊。柯西金回國後,蘇聯又改變了態度,趨於強硬,反映蘇領導層內對華政策不一致,勃列日涅夫等人反對柯西金緩和對華政策的意見,繼續對中國保持高壓政策。   

9月16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實為克格勃新聞代言人的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稱「蘇聯可能會對中國新疆羅布泊基地進行空中襲擊」。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陰雲又一次籠罩中華大地。美國明白,維克多的文章是對美國的一個試探!更是對中國的示警。  

面對蘇軍的核威脅,我國在進行一系列的外交與軍事準備的同時,與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周年前夕,中國先後進行了當量為2萬~2.5萬噸當量的地下原子彈裂變爆炸和轟炸機空投的當量約300萬噸的氫彈熱核爆炸。這兩次核爆試驗,向蘇聯和世界發出了強烈的信號,膽敢對中國進行核攻擊,我們是有反擊能力的。美聯社就中國的這兩次試驗播發的一篇評論頗具代表性,「中國最近進行的兩次核試驗,不是為了獲取某項成果,而是臨戰前的一種檢測手段」。

中國氫彈爆炸

當然,我們的氫彈試驗是由強5強擊機空中投放成功試爆的,應該說是有實戰能力的,但在實際戰爭中能否突破蘇軍的防空系統,還是未知數,當然不但我們不知道,蘇軍一樣不敢打包票。

至此,中國的核武器體系已經基本成型,有了足以對蘇聯進行核反擊的能力。

蘇聯在對實驗評估後認為如果使用原子彈攻擊,蘇聯將在中國發動的核反擊中同樣遭受難以承受的巨大傷害。

針對美國向中國示警的好意,在這次核試驗後,中國表示,如果蘇聯對中國使用核武器,中國將同時向美蘇開戰,還會使用核武器轟炸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基地,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敢對中國發動核襲擊,大家就都別活了,誰也跑不了,都別想置身事外。

當時我們的策略或者說計謀就是,將我國的野戰部隊和武裝民兵,全部集結於中蘇、中蒙邊境一帶。一旦蘇聯動用核武器,那麼,我們數以百萬計的野戰軍便快速衝進蘇聯境內,全線進攻蘇聯,與蘇聯人攪在一起。隨後,地方獨立武裝和各地民兵也要跟進,武裝佔領蘇聯國土,來個全民「大搬家」,在蘇聯安家落戶,繁衍生息……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因為蘇聯用原子彈攻擊中國,中國的環境當然就不再適合居住了,所以就搬到蘇聯去住,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針對這個問題,毛主席說,我就不相信他勃列日涅夫是個瘋子,敢把原子彈投在自己的國土上!

那麼我們的核武器不投蘇聯境內,那要它幹嘛呢?當然有用。毛主席講,我們的那些核武器,可以全部投到包圍我們的美軍基地上去!在我們周圍,現在駐紮著近24萬的美國軍人,我們正好可以趁機徹底地消滅他們,免得他們在我進入蘇聯之後,背後捅我一刀。因此,假如蘇聯對我動用核武,我們就對美國動用核武。即使美國進行核反擊也不怕,我們還可以到美國去過日子嘛!

中國的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蘇聯和美國人耳朵裡。一方面令蘇聯人大驚失色,另一方面也為美國名正言順的公開介入其中提供了藉口。心有靈犀的美國立刻警告蘇聯,只要有一個核武器在蘇聯國境之外使用,美國就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蘇聯所有城市都將處於美國核武器的打擊範圍之內。

美國人具體採取了三個措施,一是立即恢復了已經中斷兩年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揀起來,於是就出現了斯託塞爾尾追中國駐波大使的戲劇性事件。二是利用齊奧塞斯庫和葉海亞與中國的親密關係,頻頻傳遞我們期望和解的誠意。三是為了遠水解近渴立竿見影,美國亮出了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中尚保留未及動用的一張牌──「用蘇聯已被破譯的密碼,發出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準備核打擊的總統指令。」

1969年10月15日晚7時許,蘇聯已經得到了中國全面進入戰備狀態以及美國將介入衝突的確切消息。

勃列日涅夫

針對美國方面提出的警告和針對措施,勃列日涅夫憤怒地喊道「美國出賣了我們」。他們確實沒想到,和中國有深仇大恨的美國,在這個時候居然站在中國一邊,不氣急敗壞才怪。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1969年10月20日,中蘇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由珍寶島事件引發的緊張對峙局勢開始緩和。20世紀中國的最後一次迫在眉睫的核危機隨之灰飛煙滅,蘇聯人再也不敢拿核武器來威脅中國了。

因為我們的正確策略,因為美國的堅定幹預,中國,躲過了一場生死劫,世界,也躲過了可能引發的核浩劫,人類的命運也能繼續按照固有的規律前行。

說完了驚心動魄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問題,如果蘇聯大規模進攻中國,我們能扛得住嗎?蘇聯能贏嗎?

首先我們看一下當時的兩國兵力部署,當時蘇軍的總兵力有340多萬人,但由於蘇聯還受北約與日本的制約,面對虎視眈眈的歐洲方面,蘇聯人還真拿不出來更多的軍隊,實際能進攻中國的也就只有前面說的114萬人。再看看中國的情況,中國當時的常備軍在500萬以上,兵力方面是中國領先。

雙方在差距在武器裝備方面,相對蘇軍,除了火炮和空軍方面我們和蘇軍有點旗鼓相當外,其它方面蘇軍要領先的很多,基本是機械化部隊。當時蘇聯甚至制定好了閃擊戰的方案,依託蒙古地區的草原,迅速向中國華北腹地推進。

在兵員素質與士氣方面,還是蘇軍佔優。當時中國正是特殊歷史時期,軍隊早亂了套,軍事訓練也不足,人員素質比較低。當時就有將領表示,如果蘇軍進攻,面對蘇軍浩浩蕩蕩的鋼鐵洪流,我們只能抵擋48個小時。

但因為中國的戰略縱深很廣,長驅直入的蘇軍也僅僅只能佔領北方地區,後續的推進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戰線太長了,蘇軍將會陷入戰爭泥潭。

蘇軍在阿富汗戰場的經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中國比阿富汗不知道強多少倍,而且中國還是遊擊戰與運動戰的專家,加上全民動員,蘇聯人也並不能得到多大的實際利益。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絕對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蘇聯在陷入中國泥沼的同時,在歐洲方面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曾將有人將當時蘇聯和中國的情況做了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蘇聯可以說是個武力值為90的壯漢,而中國是個武力值只有70的胖子,你可能打敗他,但是打不死,最後可能會被翻盤。

在這種情況下,進攻中國與否,蘇聯人會掂量的清清楚楚的,所以,和平談判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後來,藉此事件,中美之間也逐漸走上了接觸與建交之路。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的走向未來,願我們的未來沒有戰爭!

相關焦點

  • 51年前的今天,中蘇在新疆鐵列克提發生軍事衝突
    51年前,1969年8月13日,蘇聯與中國在新疆鐵列克提發生軍事衝突。 我方的主陣地人員幾乎全部陣亡。38人犧牲,包括3名記者。
  • 六十年代,中國單挑兩個超級大國,蘇聯是最大最直接威脅
    基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蘇聯在二戰後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加之美國從1962年開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到20世紀60年代下半葉,蘇聯在軍事領域開始佔據上風。 但由於美蘇都建立了龐大的核武器庫,形成了所謂「核恐怖平衡」,一時間誰也吃不了誰,雙方遂試圖緩和衝突。
  • 揭中蘇決裂:赫魯雪夫攻擊大躍進觸毛澤東痛處
    1969年中蘇兩國在珍寶島發生衝突後,國際上曾傳言蘇聯將對中國發起核打擊,引發了中國內部的高度緊張。直到近些年來,國內一些媒體還多見「美國曾保護中國免遭核打擊」的論調。
  • 中國承諾不先使用核武器,假如別國先用了,我國後用還來得及嗎?
    對此,不少人表示疑惑,既然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假如別國先用了,我國再用還來得及嗎? 首先,中國承諾不先使用核武器,但沒說永遠不使用核武器,也沒說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先使用核武器。如果別國越過了這三個底線,我國將會立刻開啟反制手段。
  • 印巴有核武器,做過核試驗,為何平時絕口不提?也不發出核威脅?
    況且在印巴分治的第二年,雙方就爆發了武裝衝突,國家安全成為了巴基斯坦面臨的最嚴峻問題。甚至在印度一手幹預下,東巴基斯坦直接從巴基斯坦獨立分離出去,成為了後來的孟加拉國。除此之外,印度不斷的在印巴邊境對巴基斯坦進行各種武力威脅和挑釁。此時的巴基斯坦面臨著兩個選擇,要不徹底震懾住印度,令後者不敢輕舉妄動,要不遲早被印度徵服。
  • 「寸土必爭」:中蘇邊界之爭,永遠銘記的珍寶島戰役
    然而凝望歷史,人們不會忘記上世紀60年代末期,在那個烏蘇里江上的彈丸之地——珍寶島上,曾經發生過一場激烈的軍事武裝衝突,從而引發了中蘇兩國嚴重的邊界之爭。在蘇聯政府聲稱要給予中國以摧毀性核打擊的歷史背景下,新中國據理力爭,誓死捍衛中國在珍寶島上的領土主權,向世界展示了不畏強權,永不屈服的新中國形象。那麼,珍寶島事件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這場軍事衝突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 若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率先攻擊的對象是誰?
    而縱觀整個人類歷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戰爭,當屬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因為規模大、死亡人數多、戰後影響深遠,尤其是這場戰爭不僅給世界各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驚人的傷亡,而且直接改變了世界格局。很多人認為,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期而至,那麼日本不會安分守己,還會在「三戰」中搞事情。那麼,如若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爆發,日本可能會率先對哪個國家發難動手呢?二戰戰敗後的日本,雖然接受了像德國一樣的嚴厲制裁,甚至本土直接被美軍佔領,至今仍有數萬美軍,監視著日本軍事發展的一舉一動。
  • 珍寶島戰鬥中的毛澤東:我們有百萬軍隊和數億人民,我們誰也不怕
    上世紀60 年代起,中蘇兩黨在意識形態上發生分歧,中國共產黨在蘇聯對史達林的評價問題、蘇共處理波匈事件中的大國主義作風表示不滿。隨著中蘇兩黨矛盾逐漸激化,中蘇邊界衝突逐步升級,最終演化為兩國在珍寶島爆發了較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 什麼情況下能使用核武器?對於中國來說,這3個底線絕對不能碰
    世界上的大國之間關係,遠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在足夠吸引人的利益面前,是沒有絕對的友誼的,尤其是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過程中,一旦出現無法挽回的利益衝突,瞬間展開戰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更何況世界上還有美國這個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局勢就更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了
  • 一旦爆發世界大戰,哪個國家敢直接攻擊美國本土?美上將:僅一國
    哪國有實力攻擊美國本土?當今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美俄之間的大國博弈越發白熱化,一旦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哪個國家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呢?對此美國陸軍上將曾坦言:放眼全球,只有一個位於東方的大國有足夠實力攻擊美本土,它就是「老對手」俄羅斯。為什麼俄軍能夠攻擊到美本土?一方面,俄軍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庫和最多的核彈頭,光這一點就足以讓各國忌憚。
  • 韓戰期間,美國曾6次計劃使用核武器,為何最後一直沒敢實施
    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巴基斯坦經濟實力並不強,為何能有核武器?
    怎麼形容核武器的威力呢?可能最直觀的就是美國曾在日本投下的兩枚原子彈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在那場戰爭中,這兩枚原子彈給日本帶來了很嚴重的打擊,導致日本在戰爭中走向失敗,可以說,這兩枚原子彈是日本戰敗的重要原因。到目前為止,這也是原子彈在實戰中的第一次露面,也是唯一一次。
  • 1969年蘇聯用核彈威脅中國,毛主席說了一句話,嚇壞蘇聯高層
    二戰後期,蘇聯發兵100萬幫助中國消滅了盤踞東北的關東軍,從那以後,我們總親切地稱蘇聯為「老大哥」。可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中蘇關係因為一些問題的摩擦而急轉直下,1969年,雙方在珍寶島發生了3次大規模的衝突。
  • 如果中國遭受核武器攻擊,普通百姓怎麼保命?專家:躲地鐵站裡!
    眾所周知,人類文明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而在古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並且那個時候世界也還算比較和平,就算是打仗,武器對士兵的殺傷力也不是那麼大。但現在不同了,各國經歷了工業革命之後,手中的武器一個比一個威力大,從上世紀初期到中期,中國經歷了一段十分黑暗艱難的抗戰時光,但其實並不止中國,其他很多國家都在經歷著非常殘酷的戰爭,而那個年代威力最大的武器要數原子彈了。自從原子彈被發明出來之後,戰爭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常還會將原子彈作為國家最終的底牌,代表著該國的軍事威懾力。
  • 這就是大國擔當,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有3種情況除外
    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屈指可數。如今,我們國家已經有研製核武器的相關技術。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就在我們擁有核武器後,向外界亮明中國不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一直以來,中國積極推進國際核裁軍進程,我們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積極推動建立無核武器世界,我國也不會參與任何形式的核軍備競賽。不得不說,這就是大國擔當。我們率先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有三個條件絕對不能觸碰,一旦觸碰將遭到反擊。
  • 若不是周恩來和柯西金總理,1969年就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蘇聯亞洲軍隊擁有14300輛坦克和4200架飛機,絕大部分壓在中蘇邊境。以當時的裝備計,蘇聯只有千把人的架子師,技術裝備也多於中國最精銳的衛戍師,兩國的裝備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極大的差異。計劃用搭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從蒙古起飛直插北京(中國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制措施),對北京實施核打擊。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事件讓你覺得「天佑中華」?
    1967年3月,中蘇珍寶島戰役後,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為首的軍方強硬「鷹派」,主張立即對中國開火,想要「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格列奇科也成功說服蘇聯國家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準備動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飛彈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 目前有9個國家有核武器,如此貧窮的巴基斯坦,核武器咋來的?
    這是戰爭中首次使用核武器,也是核武器展現出它恐怖威力最直觀的一次。為了提高軍事實力,許多國家都想研製出自己的核武器,不過,核武器的製造難度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並不多。經過不斷發展,核武器已經擁有不同的類型,殺傷力也在不斷增大。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它既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也沒有先進的技術,這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那麼,在為數不多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為什麼會有巴基斯坦呢?
  • 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有3種情況例外,一旦觸碰必遭反擊
    中國始終恪守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不過,有3條紅線不可逾越,一旦觸碰必將遭到反擊,到底是哪3條?眾所周知,核武器有巨大的殺傷力,早在二戰中,美軍向日本境內投下了兩個原子彈,核武器帶來的危害大家也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