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趙挪亞 觀察者網
► 文 觀察者網 趙挪亞
迭戈·馬拉度納,這位曾用「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幫助阿根廷捧得1986年世界盃冠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離世了。據阿根廷多家媒體報導,馬拉度納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
突如其來的消息,令世界震動,阿根廷總統府當天發布公告稱,因馬拉度納去世,阿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
而那些與馬拉度納直接或間接產生過聯繫的人們,紛紛對他的悲訊表達悼念。老東家博卡青年深情表示:「永遠的感謝,永遠的迭戈」。馬拉度納的繼承人,現阿根廷當家球星梅西則寫道:「馬拉度納並沒有離開,因為他是永恆的。」千裡之外的那不勒斯,球迷們在球場外掛上「國王」的橫幅,悼念這位為俱樂部帶來兩座獎盃的傳奇。
各大媒體也紛紛在體育版的頭版,悼念這位球星。專業體育媒體ESPN在頭版標題上準確地寫道:「人們將會記得馬拉度納這位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這位運動史上終極有缺陷的天才。」
ESPN頭條將馬拉度納稱為「有缺陷的天才」
馬拉度納還是一個拉美左翼的支持者。2016年5月,當巴西左翼領導人陷入犯罪指控之際,馬拉度納用實際行動,對他們表達了支持。阿根廷國內足球氛圍濃厚,而英阿馬島戰爭後,率領國家隊擊敗「宿敵」英格蘭,並最終捧得世界盃的馬拉度納,也因此被譽為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永遠的感謝,永遠的迭戈」
馬拉度納10月30日年滿60歲。生日當天,他還前往其執教的拉普拉塔體操擊劍足球俱樂部主場參加了比賽,但是因為糟糕的身體狀況,他只在球場上呆了幾分鐘就離開了。11月2日,馬拉度納因為健康問題入院。3日,檢測結果顯示,馬拉度納患有硬膜下血腫,起因有可能是頭部受到了不明原因的撞擊,需要進行緊急手術。
馬拉度納的私人團隊透露,馬拉度納是25日早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蒂格雷的家中逝世的。他本月3日接受頭部手術後,11日被轉移到該處住所,並開始接受醫生的戒酒治療。
馬拉度納和阿根廷球會博卡青年有著深厚的淵源。1981年,馬拉度納從青年人隊轉會至博卡青年,正是在這裡,他受到歐洲球會的關注,並逐漸走向世界舞臺。而在1997年,馬拉度納又是在博卡踢完了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
因此,當馬拉度納的悲訊傳來,博卡青年隊也第一時間送上悼念,在推特上寫道:「永遠的感謝,永遠的迭戈。」短時間之內,這條推文就收穫了22萬多個贊,上萬條評論加轉發。球迷們紛紛在這條推特下,用文字和圖片表達對這位球星的悼念。
隨後,馬拉度納在歐洲待過的球會,也紛紛送上悼唁。1982年7月,馬拉度納以創足壇轉會費紀錄的12億比塞塔(900萬美元)的身價從博卡轉投巴塞隆納。儘管在效力巴薩的2年裡,馬拉度納共休戰近7個月,但他還是在巴薩留下了出場58次、打進38球的驕人紀錄。
巴塞隆納在推特上寫道:「謝謝你所做的一切事,迭戈。」配圖中,是馬拉度納身穿巴薩紅藍戰袍的舊影。
那不勒斯是馬拉度納在歐洲鑄造的一段傳奇。1984年,馬拉度納以創紀錄的750萬美元轉會費加盟義大利那不勒斯隊。1987年5月10日,馬拉度納率隊歷史上首次加冕意甲冠軍。讓那不勒斯從一支保級弱旅到意甲冠軍,馬拉度納只用3年就帶來了質變。
那不勒斯官方推特說道:「你永遠在我們心中。感謝你,迭戈。」還有不少那不勒斯球迷聚集在球場外,掛上了「國王」的橫幅,悼念這位幫助球隊斬獲隊史首次冠軍的傳奇球星。
那不勒斯球迷悼念馬拉度納 社交媒體圖
國家隊生涯,是馬拉度納的另一段傳奇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86年世界盃,當年他在八分之一決賽中,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並且裁判判定進球有效,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
同一場比賽,他還狂奔50多米連過6人攻入了第二個進球,這就是著名的「世紀進球」。2002年,球迷在國際足聯官方網站中投出18062票,幫助這個進球成為世紀最佳進球。
「上帝之手」是世界盃上的經典鏡頭。後來南美地區有首歌叫做《如果我是馬拉度納》(If I were Maradona),其中一句歌詞便如此形容這個進球:「生命就如同黑白之間的賭博,生命在賭博中衍生......」
後來,當馬拉度納再次談到「上帝之手」時表示,如果用現在視頻裁判技術(VAR),那麼他當時「應該已被逮捕」。
為此,阿根廷足協向馬拉度納的悲訊表達了「最深切的哀悼」,還表示「他將永遠在我們心中」。
馬拉度納「接班人」,現阿根廷當家球星梅西說道:「馬拉度納離開我們了,但他並未離去,因為他是永恆的。我會記住所有和他一起共度的美妙時光。」
貝利和馬拉度納都被譽為「球王」,兩人雖處不同時代,但也私交甚好。貝利也在表達悲傷的同時,還動情寫道:「希望有一天我們能一起在天上踢球。」
馬拉度納的影響力早已延伸至足球之外。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是你把我們帶到世界之巔,帶給我們無數快樂,你曾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同日,阿根廷總統府宣布,該國因馬拉度納去世進入為期三天的全國哀悼。
現任教皇方濟各出生於阿根廷,他也在馬拉度納去世後發文悼念。梵蒂岡的官方新聞網站頭條則將馬拉度納稱為「足球詩人」。
「終極有缺陷的天才」
各大主流媒體的體育版,都以馬拉度納的悲訊為頭條。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體育版版面上,前三條都與馬拉度納有關。有意思的是,BBC的第二條標題為《馬拉度納戲弄英格蘭隊,如何幫助他在阿根廷「封神」》。
這裡指的是馬拉度納1986年世界盃上,用「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淘汰英格蘭的故事。英格蘭和阿根廷本來就在1982年爆發了英阿馬島戰爭,再加上1986年世界盃上的這場比賽,也讓兩支球隊成為了「宿敵」。而馬拉度納在球場上擊敗英格蘭的舉動,讓他成為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馬拉度納連過數人的「世紀進球」,以及「上帝之手」
馬拉度納的表現贏得了英格蘭球員的尊敬。英格蘭隊名宿加裡·萊因克爾悼念馬拉度納時形容,他對足球有著「不可思議的熱情」。「他非常受人尊敬,在阿根廷被人崇拜。他身邊經常有一大群隨從。我去看了博卡青年隊的比賽,他有自己的小包廂。他站在那裡,氣氛令人難以置信。當他俯身在看臺上尖叫時,他的一個女兒緊緊地抱著他——以免他從看臺上摔下來。」
專業體育媒體ESPN的頭條,也是馬拉度納,標題在讚揚他的同時,也點名馬拉度納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終極有缺陷的天才」。
文章回顧稱,馬拉度納在1986年世界盃上的表現的確稱得上傳奇,這也讓他成為了阿根廷的「救世主和英雄」,但他用手球進球的方式無異於「欺騙」。同時,毒品、酗酒、淫亂和犯罪這些詞,也與這位傳奇球星如影隨形。
這也導致了他的悲劇。由於常年的酗酒和毒品,馬拉度納晚年的身體狀況相當糟糕。
但ESPN也總結道,可能馬拉度納就是「永遠的孩子」,他有時有時勇敢地反對戰爭和貧困,但有時任性地在事情沒有按照他的意願發展時,愉快地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2016年5月,巴西左翼勞工黨推舉的兩任巴西領導人盧拉和羅塞夫深陷犯罪指控之際,馬拉度納站了出來,他高舉印有巴西前總統盧拉名字的巴西球衣,在臉書用西、葡、英三種語言寫下,「盧拉和羅塞夫的戰士」。
雖然也有人批評,馬拉度納的政治觀幼稚、經常自相矛盾。但毫無疑問,當人們談起拉美左翼,這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
哪一球最神?
一代球王馬拉度納職業生涯留下的經典瞬間不勝枚舉,簡單截了幾個動圖和大家分享下~
最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1986年世界盃1/4決賽,阿根廷對陣英格蘭的比賽中,馬拉度納留下的飽受爭議的「上帝之手」和連過6人的「世紀進球」兩大名場面。
「上帝之手」
「世紀進球」
來源|觀察者網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上帝收回"上帝之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