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2020-12-15 王靜靜家常事

公元前230年韓國第一個滅亡,韓王安被抓,公元前226年,韓王安被殺。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趙軍,趙王被俘,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跑到代地自立為代王。公元前225年,王翦的兒子王賁水淹大梁,魏王投降,魏國滅亡。公元前223年,王翦帶六十萬大軍平定楚國,擊敗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楚國被平定。楚地比較大,比較複雜,很難算是完全滅亡。

公元前222年,王翦的兒子王賁滅掉燕國,同時又滅掉趙國公子嘉建立的代國,趙燕徹底滅亡。公元前221年,王翦的兒子王賁從燕國出發,滅掉齊國。

滅六國的順序是:韓——趙——魏——楚——燕、趙(代)——齊

功勞最大的自然是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及他的兒子。

讓秦軍吃過大虧的:

韓國是實力最弱的,所以滅韓還是很輕鬆的。趙國實力比較強,所以對付趙國用了反間計,讓趙幽繆王殺掉李牧,王翦輕鬆滅掉趙國。魏國也差不多,燕國包括後來形成的代國的實力也很弱,這些諸侯國都沒有讓秦國吃過大虧。

齊國是東方大國,本來是比較難對付,可惜當時後勝執政,此人接受秦國賄賂之後對其他諸侯國被滅都無所謂。直到五國被滅之時,齊王才醒悟過來。此時六國只剩下齊國,雖然調集了四十萬大軍也沒有用,很快齊國就被滅了。

總體上來說滅這些地方還是比較輕鬆,比較難的是楚國。楚國這個地方地域廣闊,戰略縱深,機動力量強大。當年伍子胥帶著吳國的軍隊攻破楚國都城也沒有滅掉。當時秦始皇有二個人選,一個是老將王翦,還有一個是年輕的將領李信。王翦說滅楚需要六十萬,李信說只需二十萬。於是秦始皇派李信帶著蒙恬等人去滅楚國,結果被項羽的爺爺項燕設計,當時秦國敗得很慘。

當時項燕採用誘敵深入的方法,先讓李信取得節節勝利,包括讓其攻下鄢郢,到城父與蒙恬的隊伍會合之時。此時項燕的反擊來了,楚軍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終於攻入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李信率殘部逃奔回秦國。

這是秦國在滅六國時敗得最慘的一次。秦始皇是大怒,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去頻陽找到已經告老還鄉的王翦,說服他出山滅楚。王翦滅楚沒有像李信這樣冒進,而是採用絕對優勢兵力,穩紮穩打,最終逼著項燕自殺,楚國滅。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滅六國順序是什麼?哪一國先滅亡,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秦始皇是首位完成華夏族大一統的古代帝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順序,按消滅順序為,先滅韓,之後是趙、魏、楚、燕、齊六國。趙國因在趙武靈王時期,施行胡服騎射,趙國成為東方六國最強大的國家,開始與秦國展開數十年的爭霸。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又是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秦始皇在正式滅六國之前,秦將司馬錯已經吞併了漢中、巴蜀、隴西、義渠,基本上是佔有了半個中國,白起佔領了楚國都城郢,楚國被迫遷都到壽春,白起在長平坑殺了趙軍40萬,又擊敗了趙魏聯軍。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把其他六國當做郡縣看待,只差最後一擊。
  • 秦始皇滅六國,哪一國最先滅亡,又是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秦國滅六國順序如下(先到後):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六國之中,秦國第一個滅亡的是韓國,秦率先滅韓的主要原因有如下:1、地理位置重要。秦國在經過變法以及幾代國君的苦心經營後兵強馬壯。決心要向東擴張。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哪國最難打?哪國又最難滅?
    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奮六世餘烈」的結果。 但是,六世中起決定作用是秦昭襄王趙稷。 這位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繼位第41年任命了一位新丞相——範雎。 這一年(前266年),距秦始皇統一六國,還有45年。
  • 秦始皇是如何一六國的?為什麼最後滅亡的齊國卻不堪一擊
    秦始皇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王,他統一了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萬裡長城,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完成了從未有人完成的使命
  • 秦始皇滅六國後,嬴政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結局讓人感慨
    秦始皇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皇帝,統一六國,結束了幾百年割據分裂的局面,但是,這個功勞不僅僅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這和他之前的幾代皇帝的殫精竭慮離不開關係,雖然秦朝之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但是對後世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六國國君下場如何?
    前言公元前221年,在經過十年的勵精圖治之後,秦始皇嬴政終於結束了長達五百餘年的諸侯割據戰亂紛爭不斷的局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大一統。在這十年中,秦始皇和其顧問天團制定了「籠絡燕齊,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戰略方針,相繼滅亡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使關內六國國君都成為了亡國之君。
  • 秦滅六國後,六國君主都是什麼下場?還有哪些國家得以倖存
    不過滅國戰爭並非是一帆風順,在六國破亡的同時,一些太子或六國宗室貴族還流竄到其它地區組織抵抗,如趙國滅亡後又出現的代國,燕國滅亡後又出現的衛滿朝鮮,楚國滅亡後又出現的荊王昌平君
  • 大秦賦劇透:秦始皇滅六國,一天下,都在這8張圖中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誰的戰績最大,又有哪些波折和啟發? 滅韓的將領是原韓國南陽郡的代理郡守內史騰,他率兵十萬,先破趙軍,轉而突襲韓國,韓王猝不及防,無奈之下只得與群臣親奉印信,大開城門迎接秦軍,韓王從此「委國聽令」入質秦廷,成為秦的屬國藩臣。七年後(前230年)韓國被廢。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六國國君最後是什麼下場?
    對於秦始皇這位皇帝,被後人譽為「千古一帝」。當然,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無疑是名副其實的。對於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說清楚。其中,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可謂最大的功績之一。那麼,一個問題來了,在秦始皇消滅六國的過程中,是如何對待六國的末代君主呢?韓國      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
  • 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對待六國國君的?你或許永遠猜不到
    前者主要講秦國怎麼從一個卑弱之國通過變法逐漸成為傲視群雄強國,後者主要講秦朝建立後的故事,短短14年,秦朝覆滅,楚漢相爭,劉姓取代嬴姓穩坐江山。如果秦始皇知道他辛辛苦苦繼承先祖遺志、滅六國、統一河山的千秋之功這麼容易就被胡亥揮霍掉,估計會氣得從始皇陵蹦出來。
  • 秦始皇在秦滅六國之後,是怎麼樣處置六國國君的?
    山東六國則恰恰相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歷史給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關於六國國君的下場,情況也不盡相同。一 先來看韓國國君 公元前二三一年,秦始皇正式發起的滅國戰役,第一站就奔向了最弱的韓國。秦始皇大兵壓境,韓王安馬上割地求和,讓出了南陽全境,秦國東出的門戶徹底打開。
  • 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順序有什麼講究?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將軍內史騰率軍攻打韓國,從而正式拉開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大幕。經過近十年徵戰,秦國先後攻滅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成功統一天下。那麼問題來了,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個滅國順序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 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可以說,秦始皇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在他的鐵腕統治下,這個信奉長生不老之人做下了不少的荒唐事,那麼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怎麼處置六國國君的呢?結果是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的答案。趙國與秦國一直是死對頭,兩國期間一直徵戰不斷、相互傾軋,而且秦軍在趙軍這裡還吃了不少的苦頭,老將廉頗就是秦國當時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長平之戰、邯鄲之戰讓兩國都消耗了大量的國力,戰爭一時陷入僵局,好勝的秦國怕其他鄰國趁虛而入而暫時與趙國談和。
  • 秦滅六國,領兵大將分別是哪些人?
    公元221年,秦朝掃滅六國,統一天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嬴政開始使用皇帝的稱號。
  • 18張地圖,還原秦始皇攻滅六國的整個過程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攻滅六國後,自稱秦始皇)在剷除權相呂不韋、平定嫪毐叛亂後開始親政,此時的秦國經過秦孝公到秦莊襄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的經營
  • 衛星地圖:秦始皇滅六國後最慘烈一戰 為中國圈回50萬國土 如今富得冒油
    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無疑是名副其實的,統一六國,建立秦朝,那麼,一個問題來了,秦朝滅了六國後,這些被滅的國家君王都去哪了。
  • 秦始皇掃平六國後,這六國的國君下場如何?
    圖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劇照 一、格局情況 其實,早在秦始皇成為秦國的國王以前,秦國吞併六國的大格局就已經形成 秦始皇的登基,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延緩了秦滅六國的歷史進程,早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就已經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 先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在長平之戰,把趙國40多萬精銳部隊全部消滅,這一事件意味著秦對六國最後的忌憚也都沒有了。
  • 祖龍秦始皇為什麼統一了六國,蘇軾的父親蘇洵告訴您答案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 1、韓 2、趙 3、魏 4、楚 5、燕 6、齊
  • 秦國滅六國的順序,韓趙魏楚燕齊,諧音「喊趙薇去演戲」
    故而在秦國滅國的順序上,採取了遠交近攻、先強後弱,又相機而變的順序。1.整體來看,秦國滅國的順序沒有大的差別,只不過在滅國的標準上有所區分從秦國滅國的具體進程上可以看出,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韓王安(公元前230年),建立為潁川郡;秦大破趙軍(公元前228年),俘虜趙王遷;秦攻下燕都薊(公元前226年);秦將王賁圍攻魏都大梁,魏王假降(公元前225年);秦將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