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地圖:秦始皇滅六國後最慘烈一戰 為中國圈回50萬國土 如今富得冒油

2021-02-23 3D衛星實景地圖

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無疑是名副其實的,統一六國,建立秦朝,那麼,一個問題來了,秦朝滅了六國後,這些被滅的國家君王都去哪了。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兵攻打韓國。以此為標誌,秦始皇正式啟動吞滅六國之戰。經過斷斷續續長達10年的戰爭,韓、趙、魏、楚、燕、齊這六個國家最終覆滅,劃入秦國版圖。

這樣就夠了嗎?並沒有。秦始皇的野心遠不止吞滅六國。他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嶺南一帶。

嶺南,在古代被稱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海南全境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國土面積在50萬平方公裡左右,還不含廣袤的海洋面積。雖然很早的時候,嶺南就有了人類活動的痕跡,可由於與中原地帶沒有什麼往來,其社會的發展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中原民眾多稱嶺南為「化外之地」。

吞滅六國後,秦始皇將徵服嶺南提上議事日程。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國尉屠睢率50萬大軍南下,徵服嶺南。

屠睢兵分五路,一路所向披靡。但是,由於屠睢生性殘暴,對反對他的越人動輒殺戮,這激起了越人的堅決抵抗。越人熟悉當地環境,而且善於爬山涉水,常常在夜間偷襲秦軍,搞得秦軍苦不堪言。後來,越人更是截斷秦軍的糧道,使得秦軍糧食匱乏。

秦軍來自中原,他們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戰鬥力大為減弱。越人趁機對秦軍發起了反擊,殺得秦軍大敗,傷亡慘重,「伏屍流血數十萬」。就連秦軍主帥屠睢,也在越人的襲擊下身受毒箭而亡。

這是秦始皇第一次攻打嶺南。結果是,慘敗而歸。

秦始皇當然不服氣啊。六國都被我拿下了,何況一個小小的嶺南「化外之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派遣任囂和趙佗率領大軍攻打嶺南。這次,秦軍主帥吸取了上次血淋淋的教訓,在使用武力的同時,採取了懷柔的手段,使得越人反抗的激烈度大為降低。同時,秦軍每攻下一地,就讓隨行的中原人居住下來,使得秦軍有了堅強的根據地。

這樣,反覆折騰了4年,任囂和趙佗終於將嶺南一帶5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圈進秦始皇的地盤。秦始皇在嶺南設置了三個郡: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任囂被任命為南海尉,趙佗被委任為南海郡龍川縣令。

此後,秦始皇不斷向嶺南移民。這些移民帶去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農業、手工業技術,讓處於相對閉塞、落後的嶺南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漸跟上了中原的節拍。

改革開放以來,嶺南地區的廣東、海南以及廣西一帶,領風氣之先,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經濟社會發展領先一步。

如今,嶺南地區的珠三角一帶,已經成為我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區域之一(另外兩個是長三角、環渤海),堪稱富得冒油。至於近在咫尺的香港,早就因為「東方之珠」的美名享譽天下。

衛星導航震撼的歷史畫面,頂級寶藏史詩級大片!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哪國最難打?哪國又最難滅?
    而且,韓國在七雄裡國土面積最小、軍事實力最弱,儘管輝煌時曾滅掉鄭國,但始終擺脫不了列國爭雄犧牲品的角色。最早夾雜在魏齊戰爭之間,左右為難;後夾在秦楚爭霸之間,被秦楚兩國所利用;又一度成為秦齊爭雄的緩衝國。 戰國末年,魏國更成為秦國進軍中原的戰爭火藥桶——前265年,秦國攻打上黨,上黨卻降於趙國,從而引發秦趙間的長平之戰。
  • 戰國七雄中,為何秦朝能統一六國,看看衛星地圖就明白了
    ,那麼秦國為什麼能夠統一六國呢?我們看看衛星地圖就知道了,這是為什麼呢?其次位置最差的就是魏國和趙國,趙國被匈奴、秦國、齊國包圍,雖然國土面積大,但是威脅還是很大,北方匈奴一直是最大的威脅,需要分兵對抗匈奴,而魏國的位置比趙國還糟糕,被四個國家包圍,基本上沒有喘息的餘地,只能被動挨打。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六國國君下場如何?
    韓王安:被軟禁後處死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先滅韓是李斯提出來的。自三家分晉之後,韓國由於分到的國土面積最小,成為了戰國時期國力最為弱小的國家。當時秦始皇並沒有將韓國放在眼裡,而是欲先消滅勁敵趙國,但是李斯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並分析了先滅韓國的必要性。
  • 18張地圖,還原秦始皇攻滅六國的整個過程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攻滅六國後,自稱秦始皇)在剷除權相呂不韋、平定嫪毐叛亂後開始親政,此時的秦國經過秦孝公到秦莊襄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的經營
  • 秦始皇滅六國後,嬴政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結局讓人感慨
    秦始皇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皇帝,統一六國,結束了幾百年割據分裂的局面,但是,這個功勞不僅僅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這和他之前的幾代皇帝的殫精竭慮離不開關係,雖然秦朝之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但是對後世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 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可以說,秦始皇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在他的鐵腕統治下,這個信奉長生不老之人做下了不少的荒唐事,那麼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怎麼處置六國國君的呢?結果是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的答案。韓國是六國之中面積最小的國家,被包圍在魏國、趙國、楚國和秦國之中,尷尬的環境讓韓國只能夾縫中生存,雖然韓國有最好的弩、最好的劍的,但也架不住旁邊圍著一群虎視眈眈的強國,為了盡可前的保證國運長久,韓國不得不首鼠兩端地討好各個國家。尤其在秦國已經露出吞併的兆頭時,韓國表面上和秦國修好,在私下裡卻和其他五國結盟。只是韓國畢竟國土太小,在強國的包圍下並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最終成為了最先被秦國滅亡的國家。
  • 秦始皇掃平六國後,這六國的國君下場如何?
    圖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劇照 一、格局情況 其實,早在秦始皇成為秦國的國王以前,秦國吞併六國的大格局就已經形成秦始皇擔任秦王的最開始數年,秦一直處於內斂保守的狀態,這一切,直到秦始皇長大成人親政以後,才發生變化。 秦始皇親政不久,就對六國進行兼併大戰,而他所擁有的這些條件,都是秦昭襄王留下來的家底。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秦昭襄王多活十年,那麼,統一中國的君主就會是昭襄王,而非秦始皇,從這個角度來說,秦始皇的統一,多少存在撿漏的成分。
  • 秦始皇滅了六國統一中國,唯獨一個小國倖免遇難,原因為何?
    秦始皇的戰鬥力自然是不用多說,可以說是最能徵善徵的一個帝王,不僅一併六國,還一度將中國的版圖,擴大到最大。只是,在秦始皇統領六國之時,竟然獨獨留下了一個小國,而且久攻不破,這個小國到底是有多厲害,連秦始皇拿他們也沒辦法。
  • 為什麼秦始皇滅了六國,最終卻沒能統一中國?
    秦始皇嬴政13歲即王位,一生南徵北戰鮮有敵手,在位期間先後滅了其餘六個諸侯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對內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廢除分封制,建立起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秦朝,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格局,功蓋三皇德高五帝自稱始皇帝,完成了歷史上不可一世的貢獻。
  • 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對待六國國君的?你或許永遠猜不到
    前者主要講秦國怎麼從一個卑弱之國通過變法逐漸成為傲視群雄強國,後者主要講秦朝建立後的故事,短短14年,秦朝覆滅,楚漢相爭,劉姓取代嬴姓穩坐江山。如果秦始皇知道他辛辛苦苦繼承先祖遺志、滅六國、統一河山的千秋之功這麼容易就被胡亥揮霍掉,估計會氣得從始皇陵蹦出來。
  • 《大秦賦》滅六國怎麼沒有蒙恬?秦始皇:朕要的不是六國,是天下
    蒙驁去世後,他的兒子蒙武成為蒙氏一族的中堅力量。當年王翦率60萬大軍滅楚,點名要蒙武來做自己的副將,就是看中蒙氏在軍中的威望。後來王翦和蒙武聯手,用一年多的時間打敗了楚國名將項燕,徹底滅楚。蒙驁、蒙武雖然厲害,但和蒙恬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 秦始皇滅六國不算統一天下,有國家存在900年到秦二世才滅亡
    說起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績,其中之一就是掃滅六國,一統天下。秦王嬴政即位之初,周王室剛剛衰亡。當時實力較強的諸侯國有七個,即「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國。從地理位置而言,秦國位於西北地區,因而其餘「六雄」就是東方六國。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用了十年,逐一攻滅東方六國,乃稱皇帝,是為秦始皇。
  • 秦滅六國後,六國君主都是什麼下場?還有哪些國家得以倖存
    不過滅國戰爭並非是一帆風順,在六國破亡的同時,一些太子或六國宗室貴族還流竄到其它地區組織抵抗,如趙國滅亡後又出現的代國,燕國滅亡後又出現的衛滿朝鮮,楚國滅亡後又出現的荊王昌平君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六國君主都是什麼結局?
    秦始皇雖然在位期間實施暴政,但是確實為我國後世的統治提供了基礎,雖然他的暴政不提倡,但是在漫長的古代封建統治中,成為了一個楷模式的帝王。
  • 秦滅六國,為何打楚國需要出兵六十萬?王翦:這事你們學不來
    當然,我們在這要問一個問題,當時秦始皇要滅楚國的時候,王翦為什麼要用六十萬兵馬就夠了?秦滅六國究竟用了多少兵力?而楚國也是秦國一統天下的另一個對手,自當年鄢郢之戰之後,楚國就幾乎失去了半壁江山,可是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在戰國前中期,我們從歷史地圖上就可以看到,楚國疆域有多大?幾乎是以一敵六,六國加起來疆土面積和楚國差不多,可見楚國的國土遼闊。
  • 秦滅六國,秦始皇統一了不少後宮佳麗,為何不選擇一個立後?
    秦始皇的一生迷霧重重,隱藏得最深的秘密之一就是他的後宮。幾乎歷朝皇帝後宮都有史書記載,唯獨秦始皇除外,有關他後宮,尤其是皇后的描寫則無史可查。這裡有幾個東西,需要我們注意。秦滅六國目的比較複雜,所謂「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這個宏偉戰略下是可以進行多種操作的,其中就包括對六國後宮「妹子」的掠奪。六國,即韓、趙、魏、楚、燕、齊,這些國家後宮多少妹子呢?這麼數字我們無法得知,即便在當時也難以統計,不過我們可以粗略推斷。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以能力和貢獻來排序,秦始皇團隊只能排第二
    秦始皇能夠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是因為歷代君主為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咱們聊聊嬴駟團隊、嬴稷團隊和嬴政團隊哪個更強?秦惠文王嬴駟秦惠文王嬴駟(公元前356—前311年),秦孝公之子,秦始皇嬴政的高祖父。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趙國公子嘉跑到代地自立為代王。公元前225年,王翦的兒子王賁水淹大梁,魏王投降,魏國滅亡。公元前223年,王翦帶六十萬大軍平定楚國,擊敗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楚國被平定。楚地比較大,比較複雜,很難算是完全滅亡。公元前222年,王翦的兒子王賁滅掉燕國,同時又滅掉趙國公子嘉建立的代國,趙燕徹底滅亡。公元前221年,王翦的兒子王賁從燕國出發,滅掉齊國。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又是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秦始皇在正式滅六國之前,秦將司馬錯已經吞併了漢中、巴蜀、隴西、義渠,基本上是佔有了半個中國,白起佔領了楚國都城郢,楚國被迫遷都到壽春,白起在長平坑殺了趙軍40萬,又擊敗了趙魏聯軍。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把其他六國當做郡縣看待,只差最後一擊。
  • 秦始皇是中國最偉大的皇帝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全國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幣制,統一度量衡,確認土地私有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命大將軍蒙恬,率領30萬大軍,開始對匈奴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