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身體很「嬌氣」,要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發育完善,所以一方面孩子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生活活動和成長,另一方面還要養護好脾胃,一旦超過了脾胃的承受能力,孩子容易消化紊亂、食欲不振不說,還會阻礙營養素的吸收運化,耽誤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體質差、不長個等更多的健康問題,家長可別大意。
俗話說「十孩九脾胃」,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飲食極大的豐富,孩子們脾胃消化問題已經很普遍,只是前期的表現不劇烈,寶寶又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尤其是3歲以內的嬰幼兒,只能讓家長多上點心,注意觀察孩子睡眠、飲食、排便、情緒等方方面面的表現:
孩子2個部位愛出汗,可能是脾胃虛!記準「3不要」,脾胃漸漸好
1、手心潮熱、愛出汗
寶媽經常要牽著孩子的小手走路,如果發現寶寶的手總是發熱,而且潮乎乎的出汗多,就要考慮是脾胃不好了,體內的水溼不能及時運化出去,沿著手足的方向遊走,孩子就會手心潮熱、出汗多,還伴隨著食指上有青紫的細線、小便少、怕冷。
2、頭上像「水庫」,睡下就出汗
寶寶睡前劇烈活動,剛睡下後熱量一齊散發,額頭就容易出汗,這只是暫時的,等寶寶睡熟後汗就消下去了,但是也有的寶寶明明沒有劇烈活動,天氣也不熱,睡下後一直大量出汗,紙巾一擦就能溼透,還伴隨著睡不安穩、驚醒哭鬧、頻繁翻身等,這就要考慮是脾虛引起的「非正常出汗」了。
家長帶娃記準「3不要,別再傷害娃的脾胃了:
一、葷菜不要多:
現在的生活水平別過去強多了,但還有很多老一輩帶娃,生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飽,喜歡給孩子「塞肉」,餵各種肥膩、油炸的食物,「油水多」肯定吃起來香,但是這些食物也難消化,青菜攝入少,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也不夠,勢必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二、寒涼不要碰:
天氣越來越熱,春天來了,夏天還會遠嗎?夏季是冰淇淋、冷飲「稱霸」的時候,但是提醒家長,寶寶不到6歲,最好遠離雪糕、冰鎮飲料、冰鎮西瓜,就算吃也要極少量,否則脾胃很容易受到寒氣入侵,導致水溼運化不暢,孩子濁痰多、咳嗽,脾胃功能也削弱,食物消化不良、積滯在中焦,營養也不運化了。
三、運動不要少:
過去沒有電視、手機、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孩子們都是出門「瘋玩」,三五成群地做遊戲,每天跑跑跳跳,體質反而很好,現在的孩子活動量大大減少,整天窩在家裡不出門,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養成了溫室裡的花朵,腸胃消化能力差,免疫力也低下。
不想孩子脾胃差, 發育受影響,從兩個方面健脾和胃:
1、先清積食:0-6歲是孩子最快的時期,營養需求量大,但是脾胃功能弱,食物就容易消化不完,除了要求家長儘量飲食合理,還可以給孩子喝點焦胗棘,來加速腸胃的發育,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提高消化液分泌效率和消化酶活動,清空腸道積食。
2、後調脾胃:小兒推拿來調理脾胃是備受歡迎的一種方法,實際上,家裡有小孩子的,最好都學幾手,例如捏脊,速成「擀皮」,通過捏提背部脊柱兩側的皮膚,可以刺激到200多個穴位,疏通與臟腑相關的經絡,達到強健脾胃,改善孩子體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