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印記|河北曲周縣前衙村:科技小院富農家

2020-12-14 河北新聞網

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科技小院外景。

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村貌。

2020年6月6日,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葡萄地裡,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在了解葡萄的種植情況。

「今年葡萄長勢很好,預計今年每畝產量又要增收。」正在田間忙著土壤取樣的李惠麗說。李惠麗是中國農業大學2018級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碩士研究生。她的研究生課程要在遠離北京400多公裡的冀南小村裡完成。

在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們在做實驗。

2020年6月6日,在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科技小院,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在為種植戶講解水肥一體化技術展示沙盤。中國農業大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除了入學後半年學習時間外,幾乎有兩年時間都在科技小院,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開展研究的同時搞技術推廣。

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葡萄文化長廊。

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葡萄種植基地。 

曲周縣前衙村種植葡萄2000餘畝。中國農業大學學生來到之後,辦夜校、搞觀摩,手把手培訓葡萄種植戶。目前,該村葡萄種植每畝增收2000多元,全村11個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科技小院」更是「扶貧小院」。

外國留學生來到曲周縣前衙村葡萄種植基地學習經驗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在向參觀的嘉賓們介紹科技小院。曲周縣前衙村自2017年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創建「科技小院」以來,以「大學+地方政府」的建設模式,將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融為一體,打造綠色、智慧農業生產生活方式,積極開展農民培訓,建立了科技長廊,指導農民生產實踐,將葡萄綠色生產新技術進行推廣應用,打造農技服務新模式。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影像記錄】扶貧印記 駿馬奔馳十八盤
    2020年7月10日,劉海林在自家的農家院裡晾曬床單,準備迎接周末的客人。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 攝  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 攝  2018年,淶源縣包括十八盤村在內的第一批村莊開始進行整村改造。一條6.8公裡長的公路直通景區,沿線5個貧困村的村民們再也不用為出行發愁了。與此同時,國網淶源縣公司4名退伍老兵組成的扶貧工作隊開始駐村幫扶。
  • 河北曲周「群眾文化大舞臺」宣講形式群眾喜聞樂見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天舟、朱文兵)「五中全會提出『鄉村建設行動』,村莊建設有規劃,基礎設施更完善,好日子更有盼頭!」近日,曲周縣前衙村戲樓上,利用文藝節目表演的間隙,宣講員為群眾帶來一場臺上臺下互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 邯鄲曲周縣前衙村:廟會日改為義務勞動日
    農曆二月初九(3月2日)是曲周縣安寨鎮前衙村的傳統廟會日,受疫情影響,該村加強疫情防控同時,將這一天改為黨員幹部群眾義務勞動日。
  • 農家書屋 富了腦袋
    □胡侍琦攝□連線主持人:本報全媒體記者/拍熱扎提·阿不都「農家書屋送知識,新型農民得實惠」「農家書屋真不賴,富了腦袋富口袋」……流傳在天山南北的順口溜,道出了我區廣大農牧民對知識的渴求。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遍地開花的農家書屋把知識送到了農牧民群眾身邊。
  • 故鄉的記憶:夏夜,難忘的農家小院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農村的小孩來說,白天太熱了,我們更喜歡夏天的夜晚,喜歡那溫馨而寧靜的農家小院。夏天的農村是忙碌的,人們白天都要在地裡忙活,回家也晚,一直要忙到看不到路才會回家,所以8點後吃晚飯是常有的事。我家晚飯過後,大家衝好涼,爺爺就雷打不動的端張小竹椅,坐到院子裡抽捲菸。我爸有三兄弟,我共有9個堂兄妹,住的是同一個客家屋。
  • 村民致富的敲門人種下一個「科技小院」
    育苗如育人,棵棵是希望2019年9月,由市委統戰部統籌部署的「北京科技小院(統農 031 號)」落戶大莊科鄉。谷繼成決定帶著技術入駐「科技小院」,擴大產業規模,讓更多的人受益。谷繼成成了「科技小院」的香草專家,還是大家口中的谷老師,更成為了村民致富的敲門人。
  • 河北圍場:精準扶貧 好了生活 富了頭腦
    河北圍場:精準扶貧 好了生活 富了頭腦 2020-09-30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市壽光:「扶貧小菜園」美了農家院 豐富了群眾菜籃子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3日訊今年以來,化龍鎮將脫貧攻堅和人居環境提升結合起來,幫助困難群眾建起「扶貧小菜園」,美了農家小院,又豐富了菜籃子,增強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變化源自扶貧包靠幹部的幫助,不僅院子乾乾淨淨,還整平了土地,定植上各類蔬菜,建起了這處「扶貧小菜園」。如今,蔬菜不僅能夠實現自給,崔慶堂還會拿去跟鄰裡分享。崔慶堂說,「這樣種上去乾淨了,出來心情也好了,願意吃什麼摘什麼。」
  • 河北廣平縣科技扶貧工作通過省考核
    近日,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組對廣平2020年科技扶貧工作成效進行考核。廣平縣在2020年科技扶貧工作中領導重視、措施有力、紮實工作、服務到位,實現零問題,順利通過考核。該縣制定《廣平縣2020年農業科技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意見》等4個政策文件,為紮實開展科技創新和科技扶貧工作提供政策依據、組織制度和行動指南。整合13名省市選派的「三區」人員和該縣具有中高級職稱農業專家組成縣級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籤訂科技服務協議,充分發揮團隊的智囊作用。
  • 農村圍牆大門是農家小院的臉面,尺寸多少最佳?你家怎樣設計的?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單門獨院的美麗農家小院,周圍都用磚塊建築起來的圍牆,變成美麗鄉村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然農家有了寬闊的農家小院,有了漂亮的圍牆,必須要有一個得體美麗適用的圍牆大門了,是農家小院的一張漂亮的臉面。~~農家圍牆的大門設計要美觀大方,不落俗套,還要與周圍的風景協調一致。
  • 冀南新區這所農家小院變身企業客服中心
    冀南新區林壇鎮林壇村農家婦女路翠芳,發揮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強的優勢,與廣東電商企業攜手在農家小院創建企業客服中心,走出來一條農村婦女創業就業新路徑。在這個農家小院的另一個房間,5名客服人員敲擊鍵盤,通過電商平臺為遠方的客戶答疑解惑,把遠在千裡之外生產的眼鏡銷往全國各地。
  • 河北遷西:集中表彰「文明旅遊景區」「最美文明農家院」「最美文明...
    河北遷西:集中表彰「文明旅遊景區」「最美文明農家院」「最美文明旅遊人」 2020-06-04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農家小院,不僅好玩,最重要美食太有特色
    今天是五一小長假的第四天,也是五一的倒數第二天,今天天氣突然變得涼快起來了,和前幾天37度以上的高溫,今天最高氣溫只有25度,瞬間的感覺渾身特別的舒服,就決定帶著家人去農家小院遊玩一下。畢竟出去玩,天氣是第一要考慮的因素,雖然現在交通工具很發達,能去玩的地方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去一些有特色的農家小院遊玩。之所以選擇去農家小院是因為那裡風景優美,遠離了城市的喧鬧,能給心靈一點寧靜,還有就是農家小院有特色的美食,如果說景能讓人心靜,那美食就是能讓肚子滿足,今天就重點給大家分享一下農家小院的美食。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鄉風美產業強共同富
    圍場把精神文化扶貧納入脫貧攻堅整體布局,與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落實。由縣文明辦對精神文化扶貧工作進行關鍵節點安排、重要環節調度、不定期督導,把精神文化扶貧工作這一「軟任務」變為日常工作的「硬指標」,真正形成落實精神文化扶貧工作的合力。
  • 河北曲周「四力合一」促科技創新
    該縣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創新型試點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組織科技、工信、稅務等部門,建立動態化「零時差」溝通機制,對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30家企業,選派科技骨幹和科技特派員一對一指導。每年投入數百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人才引進培養,並根據需要逐年增加10%。
  • 延吉一男子誤闖德銘賓館附近一座農家小院?!裡面正發生著……
    ▽店名:農家小院關鍵詞:東北農家菜(內含福利)可是小院還有那麼多好菜!▽親自來品嘗,每道菜都是精心烹製為的就是那股農家味道下面來看看小院的環境~▽大紅燈籠高高掛,紅火又吉祥~夏天開著空調,氣氛再熱鬧也不會出汗
  • ...同舟共濟思幫扶——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扶貧紀實
    在防控疫情之際,巴林左旗紅十字會攜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動捐贈物資,由公司黨支部書記史玉華代表公司,向左旗農牧局、交通局、交警大隊共捐贈口罩2000隻,助力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此舉在防控物資緊缺之際,無疑雪中送碳。
  • 科技小院大擔當 讓更多京郊農民嘗到科技興農興業興村的甜頭
    後來,經過逐漸摸索,聯繫點變成了工作站,全國第一家「科技小院」在白寨鄉政府對面一個荒廢已久的小院中誕生了。科技小院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全國多個鄉村安家落戶。2016年,張福鎖院士掛職任北京京糧集團副總經理,投入大量精力到全國各地科技小院調研指導,並在總結報告中提出「在北京低收入村建立『北京科技小院』,打造新型科技幫扶樣板」的建議。
  • 市縣動態|梧州市首家科技小院——廣西萬秀食用菌科技小院揭牌
    市縣動態|梧州市首家科技小院——廣西萬秀食用菌科技小院揭牌 2020-11-10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農家小院,別有一番風趣
    農家小院,不需要很大,關上大門,便是自己的天地。仲夏夜,躺在院中的搖椅上,聽蟬鳴蛐叫,觀月明星稀,時而微風吹過,甚是愜意!走出門,鄰裡們聚在十字口的路燈下說笑著,孩子們你追我趕,圍繞在大人身邊嬉戲,大地逗著小的,小的追著大的,一會兒笑,一會兒鬧,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