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嚴謹求實
發揚學術精神
一腔熱血投入科研領域
他們,堅韌聰慧
奮勇拼搏在科創的路上
克服重重困難
奔向更遠大的目標
他們就是
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
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
丁方強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劉勇鋒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李圳鈺
醫學院
吳祺琳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汪 洋
醫學院
張遠航
土木工程學院
陳淮博
汽車學院
宗永碩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孟詩喬
土木工程學院
項天宇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日前
學校組織開展了
「學術之星」評選活動
一批優秀青年脫穎而出
其中十位優秀同濟人
榮獲本科生「學術之星」稱號
今天
讓我們一起
走進學霸的世界
1
吳祺琳
「從圖紙走向土壤
從紅樓走向世界
締造城市的明天」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學2017級本科生, 中共黨員。曾任同濟大學英語翻譯協會會長,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副書記,2017級建築一班團支書等職位;
連續三年五學期,所有課程成績保持滿績點(5.0/5.0),專業排名第一(1/101);
曾獲得過國家獎學金、聖戈班獎學金、駿地旅行獎學金、校優秀學生標兵、校優秀學生幹部等;
完成國家級創新項目《關於傳統裡弄和社區消防問題的智能化解法》、設計建造項目獲得過「風語築」國際高校建造大賽銀獎,UIA-CBC國際高校建造大賽銀獎等國際大獎,暑期實踐項目獲得「設計激活鄉村」支建系列實踐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特等獎。國際交流及訪學三次、並於愛園鎮實地設計建造鄉村梨園小屋。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2
項天宇
「賞既得之風景
攀未攀之高峰」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2017級本科生,專業排名第二,曾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啟迪獎學金以及校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積極參與科創競賽,曾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等共12項獎勵;並參與完成上海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得全國大學生創新方法應用大賽二等獎;
科研之餘,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曾代表同濟大學龍舟隊參加上海市龍舟錦標賽並榮獲第三名,累計並組織並參與10餘項志願服務活動。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3
張遠航
「把努力當成一種習慣」
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曾參與數學科學學院數理強化班創新試驗區,綜合成績排名專業第一,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多次獲校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同濟大學「數學外賣」團隊高等數學組組長,2020年美國土木工程競賽鋼橋項目隊員。學科競賽表現出色,合計獲得國際級2項、國家級5項、省部級6項與校級7項等20餘項競賽獎勵。曾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第二名、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全國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競賽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團結師友,熱心交流。曾多次受邀參加學術交流講座,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4
孟詩喬
「志存高遠 學求博深」
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結構防災減災工程方向排名年級第一,並輔修人工智慧專業。曾獲得國家獎學金以及校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曾獲競賽獎項20餘項,其中國際級獎項1項,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9項。包括全國大學生周培源力學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人工智慧組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等獎項;
現為土木工程學院周穎教授課題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研究人員,從事智能防災方向研究,現以第一作者發表2篇學術論文,獲得2項軟體著作權。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5
陳淮博
「對於一名學者,最重要的不是早早嶄露頭角,
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投入」
汽車學院2016級本科生,現研究燃燒學與計算流體力學。學業績點為4.71,發動機方向第一名,曾獲國家獎學金以及校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在國際期刊雜誌發表論文2篇,其中一作1篇,發表於燃燒學頂級期刊《國際燃燒學會會刊》,擔任SAE technical paper審稿人。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6
汪洋
『革故鼎新,挑戰未知』
醫學院臨床醫學2017級本科生,曾多次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並帶領班級連續兩年獲同濟大學優良學風班;
發表文章2篇,申請專利6項,在挑戰杯、網際網路+等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項,省部級獎項3項,校級獎項8項。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7
李圳鈺
「潛心學術
赤誠熱愛」
醫學院2017級臨床醫學一系本科生,中共預備黨員。曾獲同濟大學「優秀學生」、 本科生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NITORI國際獎學金、泰禾獎學金「文化新銳獎」等榮譽;
曾擔任中國抗癌協會學生會員,參與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行業臨床研究專項1項,並在國際期刊雜誌發表論文4篇。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8
宗永碩
「予AI以人性」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系2017級本科生;
發表多篇論文,擔任多個國際期刊雜誌審稿人,並與多個國內外實驗室合作過科研項目。
「分割、分類、可視化,檢測、增強、預診斷」。他認為將計算機視覺融入醫學圖像處理,能為護士疏憂解難,能為醫生再添妙手。致力於用AI之力,增添醫學之美。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9
劉勇鋒
「熱愛難以藏住
夢想不可辜負」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四本科生,獲國家獎學金等獎學金三項,校優秀學生、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曾是長江環境樣品庫YESB志願者、五星級社團金音笛藝社主要負責人;
累積參與3項國家級重大科技支撐項目,在國際期刊雜誌發表論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申請國家專利2項。曾獲節能減排國賽三等獎,網際網路+市賽銅獎、校賽金獎,挑戰杯省賽一等獎,上海市知行杯二等獎等科創比賽榮譽9項。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畢業之後,他將選擇去新疆成為一名西部志願者,用一年不長的時間,服務西部,尋詩和遠方!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10
丁方強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017級本科生,總績點排名專業第一(1/127),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及同濟大學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曾在計算機視覺領域頂會CVPR和機器人領域頂會IROS累積發表/被錄用四篇論文,並擔任IROS審稿人,另有多篇頂會、頂刊在投,並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作報告;
曾在各級競賽中累計獲獎八次(六次市級及以上),含第八屆「上圖杯」創新設計競賽一等獎,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上海市二等獎等獎項。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徵途漫漫,唯有努力奮鬥
同濟青年們帶著對科研的熱愛
將繼續一路向前
發光發熱
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
來源:校團委、同濟學生科協
原標題:《最強大腦集合!這群同濟人都是明日之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