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本科生「學術之星」、研究生...

2020-12-22 同濟大學新聞網

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本科生「學術之星」、研究生「學術先鋒」揭曉

來源:校團委、科研管理部   時間:2020-12-10  瀏覽:

12月8日,同濟大學2020年學生科創盛典在嘉定校區舉行。本年度我校共有9位教師獲評「我心目中的好導師」,10名本科生獲評「學術之星」,10名研究生獲評「學術先鋒」。校長助理彭震偉及校科協、校團委、科研管理部相關負責人等出席典禮,為獲獎者頒獎。

自今年10月起,懷揣科技報國遠大理想的70多個「學霸」經過自主報名、學院評選、學校複評、學校終評層層篩選,最終,來自10個學院的13名本科生進入複評,參加了盛典現場答辯。此次評選僅複評候選人就累計獲得10餘項專利,在頂級雜誌上發表論文27餘篇,在「挑戰杯」等海內外大賽上共斬獲120餘獎項,7個候選人長年是專業第一。終審現場,候選者們分享了科研路上的酸甜苦辣、學術之路的挫折與成功。有的候選人還參與了西部計劃,畢業即將踏上支援新疆建設的旅程。

典禮現場,不少新生院學生特意從四平路校區趕來一睹「學術之星」的風採。「有人點塔千層,始於暗處一燈」,研究生「學術先鋒」代表、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陳偉超這樣勉勵那些在科創路上奮發前進的朋輩。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導師的引路。今年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活動以「傳道授業,懷恩濟世」為主題,經過網絡投票和線上評選,最終9位教師獲評「我心目中的好導師」。

 

自2020年4月同濟大學學生科協技術協會成立以來,先後舉辦各類活動30餘場,形成同濟學生科創「傳幫帶」特色,樹立70個「未來科學家」榜樣,吸引3萬餘人參與。

 

附:同濟大學2020年度「我心目中的好導師」獲評者

姓名

學院

陳啟軍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劉海江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楊曉光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李博峰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許長海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陶濤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郝洛西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李國強

土木工程學院

史玉玲

醫學院

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名單

姓名

學院

丁方強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劉勇鋒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李圳鈺

醫學院

吳祺琳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汪洋

醫學院

張遠航

土木工程學院

陳淮博

汽車學院

宗永碩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孟詩喬

土木工程學院

項天宇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2020年度研究生「學術先鋒」名單

姓名

學院

陳偉超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王春堯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鄭雪瑩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陳御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張君會

數學科學學院

徐勇

醫學院

華煜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吳交交

醫學院

馬原

汽車學院

丁順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出爐!
    他們,嚴謹求實發揚學術精神一腔熱血投入科研領域他們,堅韌聰慧奮勇拼搏在科創的路上克服重重困難奔向更遠大的目標他們就是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日前學校組織開展了「學術之星」評選活動一批優秀青年脫穎而出其中十位優秀同濟人榮獲本科生「學術之星」稱號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學霸的世界1吳祺琳「從圖紙走向土壤從紅樓走向世界締造城市的明天」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學2017級本科生
  • 2020年度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產生
    近日,由校研究生會主辦的2020年度「我心目中的好導師」 最終評審在騰訊會議線上平臺成功舉辦。此次評選活動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號召,圍繞「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要求,以「傳道授業,懷恩濟世」為主題,展示我校優秀研究生導師的風採,旨在弘揚尊師重教、尊重科學的治學精神,抒發熱愛導師、熱愛專業的真摯情感,傳承自強不息、嚴謹求實的同濟精神。
  • 我心目中的好導師|一起來看看上海大學研究生導師的育人「秘訣」
    研究生導師,既是科研的領航者,也是人生的引路人。研途求知,最幸運的是學有良師,啟行明智。上海大學第七屆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系列活動開展以來,選樹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導師典型。為此,我們推出了「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欄目,帶大家一同領略「寶藏」導師的育人風採。
  • 學院陳詩一教授當選復旦大學第九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
    近日,學院黨組織書記陳詩一教授榮獲復旦大學第九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稱號。身為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陳詩一教授始終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陳詩一教授堅持要求各位任課教師在教學中秉持立德樹人理念,多使用豐富多彩的中國經濟案例教學來提升同學們對中國經濟現象、規律和理論進行科學量化分析的能力。
  • 同濟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徐維清表示,同濟大學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排頭兵,多年來在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和「雙一流」建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王平向教育部長期以來對同濟大學以及上海研究生教育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在教育部有力領導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同濟大學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豐碩成果,優勢學科和基礎研究的溢出效應進一步顯現,培養了一大批創新拔尖人才,有力支撐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 「我心目中的好導師」丨她說, 「願同學們心中有汪洋大海,專注地做好自己」
    研究生導師,既是科研的領航者,也是人生的引路人。研途求知,最幸運的是學有良師,啟行明智。上海大學第七屆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系列活動開展以來,選樹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導師典型。為此,我們推出「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欄目,帶大家一同領略「寶藏」導師的育人風採。
  • 同濟大學法學院深入開展2020級研究生新生「立德樹人」主題教育
    法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教師代表、2019級本科生及2020級研究生新生等150餘人參與開學典禮。法學院院長蔣惠嶺教授在開學典禮上代表學院向新生致辭。蔣惠嶺院長在致辭中回顧了同濟大學法學院的辦學歷史和學科發展歷程。他指出,同濟大學法學教育的發展源遠流長,並隨著祖國的發展,承載著艱巨的歷史使命。同時,蔣院長結合今天法學院的發展與定位,強調了學院國際化、職業化、注重實踐性和學科交叉性的辦學特色。
  • 還能說啥,上海財經大學2020年「學術之星」:把優秀打在公屏上!
    2020年研究生「學術之星」奮鬥的我,立學術志業承博學之志最美的國,聚育人初心寫奮進之筆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旨在通過評選工作,發揮朋輩引領的作用那麼,今天就先跟隨小編的介紹,粗略的了解下SUFE「學術之星」們的風採吧!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12月17日的2020年「學術之星」頒獎典禮哦,歡迎大家現場參與或通過直播觀看,將大牛學霸們的寶貴經驗收入囊中!
  • 復旦大學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上,張文宏當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張文宏獲評復旦大學2020屆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6月28日,復旦大學舉行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宏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張文宏獲評復旦大學2020屆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而在此前,他已經獲評第五屆、第六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在發言時,張文宏勉勵大家以復旦人的堅持、復旦人的團結、復旦人的創新應對挑戰,祝福大家前程遠大,祝福國家有更美好的未來。
  • 華北電力大學電力工程系2019年「電力之星」暑期網上學術夏令營...
    為了促進全國優秀大學生加深對我系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了解,定於2019年7月~8月,舉辦「2019年『電力之星』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網上學術夏令營」活動,評選為優秀營員的本科生將優先獲得我系免試研究生複試資格。
  • 這群同濟人都是明日之星!
    奔向更遠大的目標他們就是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丁方強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劉勇鋒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圳鈺日前學校組織開展了「學術之星」評選活動一批優秀青年脫穎而出其中十位優秀同濟人榮獲本科生「學術之星
  • 上海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學術節暨2020學風建設月正式開幕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培養廣大研究生的學術創新精神和科研報國使命,引領上海大學研究生成長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層次人才,12月3日下午,「德才兼備追卓越 篤志研學創一流」上海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學術節在寶山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嘉定校區和延長校區分會場進行實況直播。
  • 同濟大學: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讓學術之光照亮中國特色世界一...
    近年來,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引下,同濟大學遵循科學研究的規律,對學校的科技實施「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分類評價」,鼓勵同濟教師潛心問學、探索科學真理,做「頂天、立地」的科研,基礎研究瞄準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繼續鞏固傳統工科特色、繼續提升同濟人社會服務能力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進一步提升同濟教師的基礎研究能力,從而提升學校的整體學術實力。
  • 考取同濟大學研究生難度有大?2020年同濟大學研究生錄取情況分析
    因為今年的研究生擴招,社會上有不少質疑之聲,無非就是研究生擴招幅度這麼大,研究生學歷不值錢了,還有必要考研嗎?1946年回遷上海以後,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在1949年全國院系調整中,同濟大學原有的文、法、醫、理、機械、電機、造船、測繪等優勢學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體搬遷內地。同時,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築相關學科匯聚同濟,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
  • 【同濟•新聞】夢溯醫源 追求卓越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兩...
    ,通過激烈的角逐,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2015級本科生張萌萌和2017級博士生孟通分別榮獲「追求卓越學生獎」和「追求卓越學生(提名)獎」。「同濟大學追求卓越獎勵基金」於2010年設立(簡稱追求卓越獎),分設追求卓越教師獎、追求卓越學生獎、追求卓越學生提名獎和追求卓越服務(校友)獎等。每年評選追求卓越學生獎及提名獎各6人,是同濟大學學生的最高獎項。今年,經同濟大學各院系推薦,共有59名學生經過初審進入複評名單,其中本科生29人、研究生30人,同濟大學醫學院有本科生2人、研究生2人入圍。
  • 抓好導師管理六維度,構建師生學術共同體——聚焦全國研究生教育...
    2020年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此次會議規格之高、意義之重要,不僅意味著新一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啟動,也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即面向世界科技競爭最前沿、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國家治理大戰略。
  • 最新百強大學排行榜:東南大學17,同濟大學18,同濟錄取分數更高
    東南大學和同濟大學,都是我國兩所著名的名牌大學,這兩所大學都是原來老建築八校之一,因此它們的王牌專業,都包含有土木工程和建築學相關專業。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發布了最新的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其中浙江大學位於第3,復旦位於第4,而東南大學則位於第17名,後面緊跟著第18名的同濟大學。
  • 本科生有導師領航!揚大大一新生喜獲「夢想航班」機票
    交匯點訊 「當拿到導師為我們專屬定製的『夢想航班』機票的那一刻,我的心裡既激動,又有些忐忑,剛步入大學的我們,在專業素養、專業技能上幾乎還是零基礎,對未來充滿迷茫,有了導師的引領,讓我對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更加清晰。」
  • 去上海讀醫學專業,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如何選擇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有教職醫務員工31926名,專任教師683名,在職高級職稱3245人,博士生導師846人、碩士生導師1205人。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20世紀50年代醫學院整體從上海遷出至武漢,後來同濟大學在新世紀之初重建醫學。2000年同濟大學與原上海鐵道大學合併,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恢復設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學科的整體水平已躋身全國醫學院校前10%。
  • 年度|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
    學術之星 「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於2014年啟動,是為具有學術興趣的優秀本科學生定製的學術訓練計劃,先後邀請近60位光華教師作為學術導師,為學生提供最優的學術資源和系統性支持(如研究導師、「學術啟航」系列講座、學術研討、出國交流等),旨在達到激發研究興趣、培養批判思維、提升研究能力、積累研究經驗、樹立學術理想、助力學術發展的目的,為學生成為未來學術之星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