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1861年,Johnnie Gray(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 飾)是西部大西洋火車公司的一名員工,深愛著他的火車「將軍號」,還有他的未婚妻(Marion Mack 飾)。
南北戰爭爆發了,他的未婚妻讓他去從軍,軍方卻拒絕了他,認為讓他開火車更有價值。他的未婚妻很生氣,發誓除非看見他穿軍裝的樣子,不然再也不和他說話。
北軍正在計劃一個陰謀,準備劫走「將軍號」,給南軍來一次突襲。Johnnie發現了北軍的詭計,更意外的在北軍的陣營裡解救了他的未婚妻。他必須將北軍要突襲的情報帶回南軍的陣地,他一路上駕駛著「將軍號」,遭遇重重追擊。南北軍大戰一觸即發……
黑白
在黑白默片的世界裡不止有卓別林。
巴斯特·基頓作為與卓別林齊名的喜劇大師,他的《將軍號》,在聲音與色彩的限制下卻依舊擁有不輸於當今彩色有聲電影的魅力。
所有帶著對默片的偏見去看這部片子的人,最終都會被它折服。
《將軍號》褪去了所有色彩的粉飾,用最本初的黑白兩色展示了這個追逐與逃亡的故事,它也拋棄了聲音,使觀眾更注重於電影劇情本身。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部拍攝於1926年的片子,竟然能擁有如此高的完成度。
電影的前半部分,Johnnie駕駛著將軍號追逐偷走火車的北軍,意外地找到了被綁架的未婚妻,而後半部分,則是他和未婚妻一起駕駛著將軍號躲避北軍的追擊。短短78分鐘,卻凝聚了許多驚險刺激的鏡頭,甚至會讓人產生《速度與激情》的既視感,同時,巴斯頓作為一名偉大的喜劇大師,電影中也蘊含了許多笑料,Johnnie製造的種種烏龍足以讓這部影片妙趣橫生。
《將軍號》有著一場那個時代最昂貴的鏡頭。那個墜河的火車頭據說16年後才被打撈上來作為廢鐵變賣。而巴斯特為了這部片子,也是傾家蕩產極盡所能。但是,在那個時候,好萊塢沉迷於正開始發展的有聲電影,巴斯特這部佳作,就此被冷落,導演巴斯特也因為票房的慘澹頗受了一些損失。直到幾十年後,它才陰差陽錯被人重新翻出,進入大家的視野。
它曾被埋沒,但好在它最終還是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下,向我們展現了無聲電影也可以有趣精彩。基於筆者不太熟知如何描繪電影手法,特摘抄電影短評如下:
「人的身體與機械的運動以及鏡頭剪輯、故事敘述的流暢平滑,戰爭場面的駕馭,煙火效果、演員表演的精準生動,喜劇元素的運用自如……」
在沒有對白與色彩的情況下,故事情節變成了是否能抓住觀眾的關鍵。我認為,黑白默片的卓越之處在於,它把電影的劇情擺到了最首要的位置。你是否有一個好故事,你是否能把這個故事講好決定了這部片子的優劣,而非如當今某些電影那樣用一些場面上的絢麗和其他更微不足道的(比如演員的選用)元素來掩飾電影劇情的蒼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拋棄了演員對白的聲音的情況下,電影配樂的應用讓這部電影不至於變得沉悶。追逐戰時背景樂的激昂,隨著戰局的緊張樂點也逐漸加快,無需振臂疾呼,無需戰馬喧騰,觀眾自然能感受到戰勢的激烈。還有雨夜的林間竄逃,塵埃落定的溫情時刻……音樂代替對白起到了傳情達意的作用。
20年代的默片並不等同於無聊、落伍,它帶給觀眾的驚喜,也不止筆者以上描述的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