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不舒服父母如何得知?要加大這些觀察,孩子的身體會說話

2020-12-15 三清心理感悟

最近小編在新聞中看到一則新聞,趙先生一直樂呵呵的兒子,有時候總表現出極其苦惱的表情,還用手頻繁的去摸頭。可是趙先生仔細看了兒子的頭,也沒發現有什麼的問題。

剛開始趙先生的妻子懷疑他給孩子洗頭是不是沒洗乾淨?孩子總說有點癢,趙先生的妻子於是就增大了給孩子洗頭的頻率,可是孩子頭癢的現象並沒有所緩解。

趙先生的心裡感覺十分的疑惑,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以防萬一的決定去醫院去確定一下孩子是否有什麼問題。

檢查後,醫生跟她說"多虧你細心,這孩子是得了中耳炎,還好來的及時,要是晚了,後果不堪設想」。

在孩子的生活中,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照顧非常細心的話,那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就像新聞中的趙先生那樣,如果趙先生的妻子沒有帶孩子去檢查,孩子的中耳炎,如果加重的話,可能會造成耳膜穿孔的現象。

家長在生活中沒有照顧好孩子,出現的問題屢見不鮮,比如前不久新聞中安徽的一位母親,因為沒有看顧好她四歲的女兒,她四歲的女兒爬到了陽臺上,從陽臺上墜落下去,失去了生命。像此類後果都是不可挽回的。

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他的語言還沒有形成很好的表達,那父母又應該如何去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著安全問題?

其實無論是孩子的咿咿呀呀的叫,還是孩子的手舞足蹈,其實都是向家長在發令著信號,信號代表著孩子此刻的心情,很多時候的這些表現都會被家長所忽略,從而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很多未知的麻煩。

孩子都是天賜的寶貝,那我們的家長應該如何做去照顧好我們的寶貝呢?那小編就要在這裡給家長提出以下的三個問題,並進行粗略的總結來幫助各位家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家長們不要小看了,這些問題有的時候這些問題對於孩子的生命安全來說,非常的重要,那我們的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並且在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可以得到及時的有效的解決。

一、對於還不知道如何表達的孩子,孩子的哪些異常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01.孩子目光呆滯

平時看見人都會笑的,孩子突然間目光呆滯,這不是正常的事情,家長朋友們需要注意,孩子突然出現的目光呆滯的狀況,這種狀況的出現,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但是孩子又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所以他的臉上沒有了笑容,只是呆呆的看著寶爸或寶媽們,這時候的寶爸和寶媽們就要把孩子及時的送去醫院去進行檢查,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安全,萬無一失。

02.孩子突然開始吐奶,或者厭惡喝奶

年紀過小的孩子,在喝奶的時候都會出現吐奶的情況,這是因為孩子的胃還沒有發育的,完全這時候孩子胃就像是一個漏鬥,在孩子躺下的時候,奶就會隨著食道到達孩子的氣管,這個時候寶爸和寶媽們就應該非常注意了,因為孩子吐奶的現象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氣管堵塞,寶爸和寶媽們應該去有關的育兒機構去學習如何給孩子拍奶。

但是在胃部發育完好的孩子突然出現吐奶或者厭惡和奶的情況,那有可能是孩子的胃和身體出現了情況,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帶孩子及時去醫院檢查身體。

03.孩子頻繁夜醒啼哭

年齡過小的孩子在夜裡頻繁的醒來,雖然可能看來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在這個時候孩子太餓了,需要寶媽餵奶,但是孩子的夜醒和啼哭都是存在一定的定數的,如果寶貝晚上頻繁的夜醒和啼哭還有可能是他的發育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

二、這些異常,假如沒有及時發現,有哪些風險?

01.孩子會出現發育遲緩的現象

如果孩子出現目光呆滯,或者反應過慢的現象,寶爸寶媽沒有帶孩子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孩子可能會出現發育過緩等現象,重則會出現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

02.孩子會出現堵塞氣管的現象

我們成人都知道人的氣管和食管是長在一起的,孩子的食管和氣管並沒有很好的完全閉合,如果孩子出現吐奶或厭奶等現象,寶爸寶媽沒有及時的去解決,吐的奶奶可能會堵塞孩子的氣管,造成窒息。

03.孩子可能會出現反應過慢的現象

夜晚是分泌生長激素和身體發育的實際,孩子在這個時候應該有充足的睡眠,如果寶貝晚上頻繁的夜哭或者啼哭,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會造成他們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而造成後面一系列的問題。

三、父母在日常養育中,又該如何關注孩子?

01.關注孩子的任何一個表現

作為孩子的新手,爸媽來說,觀察是必備的技能,因為觀察可以發現孩子的諸多問題,所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無無刻關注著孩子的表現。

02.時常訓練孩子用固定的動作來表達他此刻的心情

新手爸媽可以嘗試著每天跟孩子做一個小遊戲,比如說在孩子面前表現難過的時候會大哭,開心的時候會大笑,難受的時候會捂著肚子等動作,在孩子難受的時候,他就會向家長發出信號,捂著肚子,那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將孩子送到醫院了。

小編覺得沒有不健康的孩子,只有不細心的家長,小編希望在這裡可以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家長在生活中都希望去理解和讀懂孩子的意思,但是我們跟孩子的表達方式又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小編希望在這裡的文章內容可以幫助到各位家長,歡迎各位家長在下面給小編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哭不停,父母不要著急,三個小技巧讓孩子安靜下來
    目前嬰兒使用的基本都是尿液不溼,很多寶媽覺得這很方便,但對嬰兒來說並不舒服,特別是皮膚比較敏感的那種。假如感覺尿不溼,或者是蹭到皮膚不舒服,那寶寶也會哭。此時應及時更換紙尿褲,而且還要為寶寶清潔和擦拭,確保他們的皮膚乾燥。三、有病。
  • 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或許是這些「攔路虎」導致
    剛遇到這些難題時,育兒專家認為孩子身體出現缺陷,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這些專家發現孩子並沒有任何問題,聲帶也是正常的,這時專家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孩子之所以不肯開口說話,是因為父母沒有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這些父母非常寵愛孩子,這就導致孩子失去說話機會。剛得知這個因素時,大多數父母保持懷疑,不過經過這些父母仔細思考後,他們發現自己確實沒有引導孩子。
  • 父母常常和寶寶聊天,和不怎麼跟嬰兒說話,會帶來哪些明顯差異?
    如今好多的父母逐漸開始注重孩子的教育與性格發展,故此早早就買了早教機、早教課,無論寶寶在做什麼就每一天在家裡一直放,那樣做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嗎?殊不知,相較於這一些動輒上百還很有可能不起作用的做法,最簡易最高效的早教方式卻被好多父母都給忽略了,那便是多跟孩子說話聊天。
  • 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學會說話?
    除了一些病理性的原因,大多數孩子說話晚都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有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是如何學習的》這本書中的觀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的語言發育過程:1—2個月:孩子開始會發出哼哼聲,能將頭轉向媽媽發出聲音的方向。
  • 揭秘嬰兒5大身體語言,小動作卻有大含義,新手寶媽值得學習
    尤其是寶寶一歲前,父母是非常辛苦的。因為在這一階段,寶貝不會說話,他們只會用表情和動作與父母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因此,新手父母讀懂嬰兒的身體語言顯得尤為重要。這些小動作不是特別明顯,還需要父母們仔細觀察、掌握規律。2、不停地哭鬧。這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表達方式,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一般來說,小寶寶們一天要喝八、九次奶,而不是成年人的一日三餐。
  • 孩子說話比別人慢,家長擔心是沒用的,用這些方法幫助孩子
    孩子們剛開始學說話,說的第一個爸爸媽媽會讓父母感到非常興奮,但有些孩子說話比別人晚,而父母不知道看到孩子說話斷斷續續是多麼的著急。雖然很多人會安慰這樣的父母,他們會告訴他們說,說話越晚,孩子就會越聰明,但這並不科學,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語言發展規則。
  • 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腦子裡的「語言」是什麼樣的?
    許多新手爸媽們都會糾結一件事:這孩子,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說話?人類嬰兒說話有早有晚,差異還不小。有的孩子1歲就成了話癆,有的孩子2歲還惜字如金。有的孩子會忽然飛速進步,也有的孩子一直停滯不前……有辦法在嬰兒開口說話前,就知道他們對語言的理解程度嗎?還真有。
  • 身體不舒服?父母要做到心裡有數
    至於具體如何分辨,需要家長們仔細觀察,不知你能get到嗎?01寶寶總吐舌頭是在傳達什麼信息?4、存在身體不適這種情況是少數,但以防萬一,不適的幾種反應要弄清楚,才能不錯過寶寶發出的「求救」信息。口腔裡有潰瘍或皰疹:如果口腔感到不舒服,舌頭無處安放,也會時不時往外吐,但月齡小的寶寶很少這樣。然而,育兒無小事,為防萬一,家長還是檢查下寶寶的嘴巴,別耽誤了。胃腸不舒服:這是中醫的說法,「弄舌」代表胃腸有熱。
  • 嬰兒吃奶總是不誠實的,可能是因為這些原因吧,媽媽們一定要知道
    嬰兒自己在那裡吭哧吭哧累得不行,大人這樣抱著他也很危險,一不小心就容易掉下來。聽到媽媽這番話,我想寶寶吃奶時如此不安,一定有他的原因,他是想向大人傳遞什麼信號,那麼媽媽們能否理解呢?臭不舒服嬰兒每天吃、喝、拉撒睡覺,都需要大人照顧,由於他不會說話,所以只能靠一些動作來告訴大人他的想法。餵它奶的時候,它的屁屁總是在那裡拱來拱去,媽媽還不時聞到一股臭味。
  • 小男孩模仿小女孩哭得惟妙惟肖,孩子超強觀察能力如何培養?
    菁菁媽回覆說:「對於孩子來說,初來乍到這個世界,他們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是有觀察模仿的意識,觀察模仿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父母要積極培養孩子觀察能力。」那麼日常生活中,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觀察,培養孩子觀察的能力呢?
  • 「小嬰兒,大心機?」研究表明嬰兒哭鬧求抱抱,並不是在撒嬌
    帶孩子的寶媽都知道,嬰兒啼哭的時候,他們會習慣性地張開雙臂,眼睛望著父母,似乎在等待父母的擁抱。寶寶只要出現這種現象,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在向自己撒嬌求抱抱。俗話說的好:"人小鬼大",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新生兒出生之後,他們的身體會自帶很多隱藏技能,這些技能就是他們保護自己安全生存的本領,所以寶寶在表現出求抱抱的姿態的時候,父母不要認為寶寶是在對你撒嬌,其實他們是想要更多的安全感。寶寶一哭就抱,這種做法對嗎?
  • 寶寶會說話不一定會表達,有些孩子經常「大喊大叫」就是這個原因
    寶寶會說話不一定會表達我們都知道,小嬰兒通常會用哭鬧來表達需求或情緒,隨著慢慢長大,有一段時間他們還會用喊叫來表達。這主要是因為寶寶還不會說話,詞彙量不夠,他們只能這樣表達。但是,有些3歲左右的孩子,甚至更大一些的孩子,他們很多日常用語都會了,已經會說話了,還可能會經常大喊大叫。比如:其他孩子動了他的玩具,他冷不丁的「啊」大叫一聲,能把人家嚇哭。此時,父母往往會用更高的分貝說:「你喊什麼喊?」
  • 如何提高孩子的大腦發育?這個時期很關鍵,父母們要用心用力
    讓孩子多交流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嫌棄孩子發音不準,然後對其大加批評,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多想法,錯就是錯,對就是對,經常批評孩子,會使孩子覺得自己總也做不對,自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 給寶寶選紙尿褲,尺碼不對5大危害會讓孩子受苦,父母需要知道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對於嬰兒的日用品,父母們平時挑選的時候都很注重質量和安全問題,但是有時候某些嬰兒用品還是會使孩子的身體出現敏感或者生病,特別是直接接觸孩子皮膚的用品,例如紙尿褲,衣服等。
  • 7個月大寶寶開口說話,寶爸卻高興不起來,眾人得知原因後笑不停
    一個小生命從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兩顆心就開始緊緊地系在了那個小人兒身上,TA的每一個成長中的進步都令父母無比激動。當然,孩子如果某一項大運動發展顯得偏晚一些,做家長就要開始擔心了,就會不自覺地陷入到焦慮的情緒之中。
  • 父母身高都不高,孩子如何長高?看林書豪父母是如何做的!
    作為父母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高高大大的, 但是自己身高不高,孩子該如何長高呢?孩子的身高可不僅僅取決於遺傳哦!林書豪父母都沒到一米七,他卻有著一米九的身高,這是為什麼呢?拋開先天因素,林書豪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身高的呢?1、注意補充優質蛋白林書豪在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吃牛奶和牛肉,這類食物不僅脂肪低、蛋白質含量高,還能夠為孩子成長提供豐富的鐵、鋅等各種微量元素。
  • 嬰兒早期教育 嬰兒早期教育 嬰兒早期教育
    嬰兒早期教育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0~3歲是一個人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但是這段關鍵時期應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並不清楚。那父母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1、音樂。聽一些高品質、很悅耳的音樂,通過這些培養他們的聽力,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心靈情操。2、讀書。
  • 不了解嬰兒睡眠模式的特點,父母和孩子雙雙被「折騰」
    文|全文共1920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朋友家的孩子每天睡覺前都要哭鬧,且睡眠時間短暫,常常睡一會兒就要起床,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非常影響家裡人的休息質量,但一時間也無法抓住該百年的契機,不知道從何下手,弄得家長很是苦惱。
  • 嬰兒撫養體會:少蓋,少穿,寶寶不生病,身體棒棒的
    出生後,不到7斤,哭聲沒有別的寶寶大,感覺身體素質一般,其它方面倒是都正常。至今,孩子身體很好,很結實,除了母乳餵養之外,這得益於穿蓋方面的正確方法。少蓋寶寶每天都在睡覺。資料顯示,剛出生的嬰兒,每天要睡十八九個小時。
  • 不自信的父母經常培養出不自信的孩子,父母要樹立好榜樣
    簡言之,只管父母們每天從冊本、雜誌、報紙專欄和電子前言上獲得大批的發起,不過他們貧乏為人父母的精華——自傲心。可憐的是,不自傲的父母時常培植出不自傲的孩子。自從認識到這個疑問後,我就想給我的兩個孩子建立個好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