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下簡稱《幹部任用條例》)。這次修訂的《幹部任用條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堅持精準科學選人用人,堅持將從嚴要求貫穿始終,吸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選人用人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實踐成果,銜接近年來出臺的相關新政策新法規,回應幹部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推進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3月18日 澎湃新聞)
「事業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就是要選拔幹部要人崗相適、各得其所。人崗相適,就是科學配置領導人才資源,使幹部能力水平與所承擔的任務相統一,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事競其功。這是科學發展觀關於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實際運用,是科學用人的必然要求。
以「人崗相適」政策伯樂選準用好「千裡良駒」。人才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合理使用才是關鍵。不同幹部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就要放在與之相適配的事業中去「施展才華」。有的幹部抓經濟工作「信手拈來」,但對黨建工作卻未必得心應手;有的幹部對基層政策了如指掌,但可能處理起宏觀決策問題便「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的幹部適合公文寫作「行雲流水」,但處理起繁雜的事務卻有些「力不從心」…… 因此只有把事業需要、崗位需要跟幹部的個人秉性、成長規律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人事相宜、人崗相適,才能提高選人用人的精準度,為黨和國家的事業集聚中堅力量。
以「人崗相適」政策伯樂選準用好「千裡良駒」。「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想要人盡其才,我們必須要客觀評價人才,完善人才的評價體制,堅持事業需要什麼人就配什麼人,崗位缺什麼人就補什麼人,綜合考量學歷經驗、性格愛好、專業特長等特徵,最大化提升人才與崗位的匹配度、契合度。用好「人崗相適」政策,為更好地覓得人才千裡馬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打破幹部成長「天花板」,穩定基層幹部隊伍的同時,也激發了幹部幹事創業激情。
以「人崗相適」政策伯樂選準用好「千裡良駒」。選出好的苗子,就要有好辦法。要近距離觀「察」,了解幹部對重大問題的思考、對群眾的感情、對名利的態度和處理複雜事務以及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要關鍵時刻「看」,看幹部是否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具有政治定力,是否在重大困難面前具有勇挑重擔的能力,是否經得起權力名利的誘惑。要深入群眾「聽」,了解群眾的看法和心聲,了解幹部為群眾做了哪些實事,贏得的群眾口碑好。選準用好優秀幹部,使他們各得其位,各盡其職,各施其能,促進人崗相適,營造幹部健康成長環境。
文/曹瑞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