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鎏金佛像:馬踏書案詩意濃,鎏金良駒有古風

2021-01-19 看見古董聽見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看見古董,聽見故事

銅鎏金佛像:馬踏書案詩意濃,鎏金良駒有古風

銅鎏金工藝,遺留下來了眾多的精美藝術佳作。今天就來聊聊銅鎏金以及銅鎏金工藝的收藏品。

鎏金——是中國古代金屬工藝裝飾巔峰技法,呈現我國博大精深的冶煉文化,亦是永不退去之璀璨。鎏金,亦稱「塗金」、「鍍金」、「度金」、「流金」。是一種傳統手工藝技術,用來在金屬表面貼金。簡單地講就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

鎏金,鎏原意為美麗的金屬,銅、銀器用鎏金技術裝飾美化其表面的,即稱鎏金器。從歷代發掘的鐘鼎器、兵器、車器、錢幣與璽印等文物看,鎏金工藝始於春秋戰國,到了漢代已能熟練的應用,在青銅器上先鑄制或雕刻花紋,再交錯鎏以金、銀,成為當時銅器加工的特徵。

隋、唐時鎏金技藝精益求精,廣泛應用於宮殿、寺廟、塔臺及佛像等的裝飾上。宋代造詣更深,並且將其傳至日本。

在古代冶煉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古代的能工巧匠利用有限的技術文明,缺創新革命出許多存世千年的精美藝術品,銅鎏金佛像就是其中璀璨奪目的一個類別。

佛像的類別繁多,組成一個龐大的精神世界空間。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是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臺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

鎏金佛像泛指一切以金屬為質地的佛教造像,材質可以是純金、紅銅、黃銅、青銅、鐵、銀等,但一般特別指鎏金的銅佛像。金色是鎏金佛像為彰顯光耀燦爛的神性所不可或缺的,因過於珍貴,鮮有純金佛像,絕大多數以汞鍍金在銅佛表面貼金。鎏金佛像始於兩漢,盛於隋唐,一直延續至明清,跨度兩千多年。

金銅佛像 是佛教造像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品中,佛教雕塑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與佛教在整個社會的盛行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有關。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佛教教義能夠起到對民眾進行精神控制的作用,因此得到歷代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其間除了在國家走向衰落時,統治者感到佛教寺院經濟的發展已經出現「與國爭利」的局面而引發的幾次「滅佛」運動以外,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一直暢通無阻。

佛教傳入中國,普遍的認為是洛陽的白馬寺。

伴隨著佛教的傳播,佛教藝術也在全國各地盛行起來,自魏晉南北朝開始,佛教徒們在歷史上掀起了無數次製作佛像的熱潮,信徒們將自己對佛的信仰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寄托在鑄造、雕塑、繪畫及印刷的佛像之中。

請一尊佛像,欣賞銅鎏金工藝佳作,美不勝收。

銅鎏金佛像:馬踏書案詩意濃,鎏金良駒有古風

看見古董,聽見故事

相關焦點

  • 銅鎏金藥師佛像鑑賞
    歷代流傳下來的各類佛像,在材質上不僅有金銅佛、石雕石刻佛、木佛,還有泥塑佛、玉佛、瓷佛乃至用紙制的夾佛,而其中又以金銅佛、石佛最受後人珍視。明清之前的佛像稱為高古佛像,也常被稱為漢傳佛像;而明清佛像,則常被稱為藏傳佛像。佛像市場上,藏傳佛像的收藏遠好於漢傳佛像。深圳立信近期有幸迎來一尊銅鎏金藥師佛像,螺髮青紺,肉髻圓隆,面龐豐腴,目光下斂,表情深沉內斂。
  • 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怎麼樣 鎏金彌陀佛像詳情介紹
    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怎麼樣,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是個SSS級品質的貴重物,那麼它的屬性如何,有什麼樣的背景故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相關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大中華銅鎏金觀音佛像介紹及收藏價值 盛世皇廷拍賣
    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單尊或組合式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類佛像的生產,當初是供宮廷、寺廟等所使用的;它的出現始於東漢,究竟什麼是金銅佛像? 行於隋唐,延續至清末民初。如今,金銅佛像仍然被亞洲廣大地區的信佛人士所供奉,同時亦為收藏家所珍藏。
  • 開皇三年,極致精美的銅鎏金觀音立像
    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開皇三年 常聰造銅鎏金觀音立像 高18.5cm 隋文帝楊堅最為隋代的開國皇帝,統一全國後,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
  • 「真男人的象徵」——唐代銅鎏金力士像賞析
    有兩種意思,一指大力的男子,二指大力的種族,他們住在拘屍那揭羅城。受唐代對外貿易的影響,唐代的佛教雕刻巧妙地結合本土文化和外來藝術,使得當時的佛像藝術已經完全區分於南北朝時期的「寫意」風格,而更加注重於「寫實」,也讓唐代佛像藝術達到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 銅鎏金觀音像,青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是拍場新星
    >「鎏金銅佛像」指的是用銅或者青銅鑄造的,表面鎏金的佛造像。從藝術層面上來說,鎏金佛像主要展現其光輝燦爛的神性,且在大眾眼力,佛像大部分給人呈現的都是金色的視覺,因為過於珍貴,所以也很少有純金佛像,大部分都是用汞鍍金在銅佛表面上貼金。始於兩漢時期,隋唐時候盛行,明清時期傳承,一直到民國。明朝時期,士大夫都熱衷於修建寺廟,而且動不動就會立碑興造寺院。在士大夫的觀點裡,佛教是儒文化的核心,對普通民眾有很好的教化意義。
  • 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獲取方法 屬性先介紹
    最近玩最強蝸牛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鎏金彌陀佛像怎麼獲得?鎏金彌陀佛像是「最強蝸牛x西安博物院」聯動活動中的橙色SSS貴重品,很多玩家還不知道這個貴重品怎麼得,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獲取方法了。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怎麼獲得
  • 唐代 銅鎏金力士像精品賞析
    漢傳高古佛像大多是含蓄、內斂、慈祥的,唯有力士、天王這類造像表情誇張、充滿力量感,被稱為「真男人的象徵」。 世家藏品 唐代 銅鎏金力士像 高8cm 唐代的力士像,它最大的特點是吸取了希臘造像寫實的特點,一改往日寫意的風格,大家看,這件圓雕的力士像寫實感非常的強
  • 用之美—- 虔誠的力量 ▎佛教徒珍藏的鎏金銅佛與舍利塔型供器
    今天《用之美》再次分享幾件來自藏傳佛教地區的精沒佛像,其中有一尊鎏金銅度母菩薩坐像以及一件貴氣華麗的鎏金舍利塔型供器,透過這些器物,我們不但可以欣賞到藏區的精湛工藝,而且可以由這些製作得非常講究的佛像與祭祀用品
  • 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獲取方法獲得方式 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
    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獲取方法獲得方式 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時間:2020-12-21 12:45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強蝸牛鎏金彌陀佛像獲取方法獲得方式 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 最近玩最強蝸牛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鎏金彌陀佛像怎麼獲得?
  • 隋代造像精品-董欽造鎏金銅阿彌陀佛像
    董欽造鎏金銅阿彌陀佛像  隋開皇四年(584年)通高41釐米  座長29釐米  寬24釐米1974年西安雁塔區八裡村出土中國佛教造像出現在東漢後期, 真正把佛像作為神人來供養始於十六國時期。那個時期出現了最早的石窟造像(甘肅臨夏永靖炳靈寺169窟),用於觀禪供養的單體銅佛像也在這時出現,南北朝時期佛教迎來進入漢地的第一個高潮,開窟建寺造像之風大興,隋唐時期達到鼎盛,佛教造像則經歷了從摹寫印度樣式到實現漢化的過程;五代宋以後的千年,石窟開鑿減少,寺院數量和規模有所下降,造像藝術發展停滯但各朝漢式造像仍各具特色。
  • 絲路百館百物|鎏金銅犀牛和訓犀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組文物是西漢的鎏金銅犀牛和訓犀俑。犀牛生動的造型讓人覺得,古代工匠一定見過真的犀牛,若不是親眼目睹,又怎能如此寫實。它不僅身材「有料」,顏值更是不低,鑲嵌著黑色料珠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雙耳後傾豎立,似乎隨時聽令於訓犀者的指揮。旁邊站著憨厚的訓犀大叔,雙手抱於胸前,頗為威風。「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在古人心目中,犀牛是有美好形象的靈獸。這組器物出土於江蘇盱眙大雲山江都王劉非的墓葬,他15歲時就參與平定過歷史上著名的「七王之亂」,是一個很勇武的諸侯王,他還喜愛豢養一些域外珍禽。
  • 2020龘藏冬拍佛教藝術專場下半場封面視頻|清代康熙宮廷銅鎏金嵌寶石雙身金剛持
    51; 2、文物出版社《金色如來:水月軒藏金銅佛像》,編號8;3、文物出版社《藏傳佛教金銅佛像圖典》,第360頁,圖344;4、金申,《康乾兩朝宮廷造佛像的鑑別要領》,收藏家,1996年第02期;5、王躍工,《一尊康熙朝四臂觀音造像》,紫禁城,1993年01期;6、烏爾裡希·馮·施洛德,《印度與西藏的銅造像》,第540頁,圖152A
  • 7-9世紀渤海國銅鎏金羅漢立像
    7-9世紀渤海國銅鎏金羅漢立像高約17.5cm,寬約5.2cm
  • 董欽鎏金佛造像:祈福聲裡人長久
    董欽鎏金佛造像。遊客在董欽鎏金佛造像展櫃前駐足觀賞。董欽鎏金佛造像側面的銘文。董欽鎏金佛造像背面的銘文。在西安博物院,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展廳:「寶相莊嚴——長安佛教造像藝術專題展」。因為這尊佛造像不但通體鎏金,而且每個部件都鑄造精良,連佛像面部的表情都刻畫得十分細緻,這樣精湛的工藝只有在皇家的佛造像上才能見到。可佛造像的供養人董欽只是一個縣丞,想要供養這麼一尊造價高昂的佛造像,是非常奢侈的行為。帶著疑惑,專家們翻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並沒有找到更多有關供養人董欽的信息。如果董欽確實只是一個縣丞,那他為何要耗費巨資來打造一尊鎏金佛造像呢?
  • 金銅佛像材質淺析
    佛像雕塑的製作材料自其產生就有多種選擇:石材、木材質、陶土材質、金銅材質.其中尤以金屬材質為重。金屬材質中絕大多數為銅質,也有少量的銀質、金質以及鐵質、錫質造像。這些金屬在歷史上同時是貨幣的製作材料,所以用金銅材質製成的佛像尤顯珍貴。今天我們就來對金銅造像的材質進行細緻的研究歸納。
  • 7-10世紀 銅鎏金毗溼奴造像
    7-10世紀 銅鎏金毗溼奴造像 H:24.5cm
  • ZAM展覽浙江美術館即將舉辦「漢風藏韻——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特展」
    浙江美術館館長斯舜威向媒體記者介紹了浙江美術館為迎接G20峰會,精心策劃的四大展覽:「我織我在——第二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漢風藏韻——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特展」「子曰心書——浙江書法篆刻名家作品展」「水·印千年」啟動展之「湖山勝概」。這四大展覽內容豐富,結構合理,既有優秀傳統文化,又有多元當代藝術,充分體現了浙江杭州的文化魅力。
  • 聯合共鑑:各個朝代佛像不同的特點
    以下是中國各個時期的佛像特徵:十六國(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這一時期遺留至今的多為金銅佛像,且大多是青銅佛像。尤其是其背光不再是同心圓,而是多呈蓮瓣形;頭光多為圓形,外面有一圈蓮花瓣。佛像的衣飾也越來越多樣化,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帶式,更多的是方領下垂式,衣料質感柔和輕薄,衣紋流暢,下身衣褶懸搭於座前,就像臺布一樣。 佛像的臺座多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圓形或花口形底邊。 這一時期的佛造像如果鎏金,則鎏金泛紅,這也是當時特有的。
  • 清代銅佛像,價值超出想像
    【古董鑑定方法:每天早上8點更新】 清代銅佛像,價值超出想像 為避免清代銅佛像投資失敗的陷阱,首先要自我充實,謹慎選擇投資的清代銅佛像並要了解其清代銅佛像投資的禁忌,才方能增加成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