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坦白局。
大力,我,微博認證「運動博主」,已經在家做了一個多月「豬」,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花時間最多的事是坐著碼字,妥妥「久坐少動黨」。
講真,運動我是喜歡的,但還是很容易犯懶。(Jordan說我假喜歡,ok,fine~♀️)
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會:
出完一身汗的時候,真是巨爽啊!運動什麼的!真的太美好了!
但是要出汗前(運動前),又感覺阻礙重重:
哎呀一會兒一身汗又得洗澡。
運動加洗澡化妝至少兩小時就沒了。
昨晚沒有休息好感覺沒什麼精神運動。
啊好不想動……
到底是誰?是誰在阻礙我運動?!
大概所有人都認同,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吧?
減肥、增肌、為了獲得健康和好身材,都需要靠運動。
但是這麼多年,我只遇到過一個,我認為他是真正發自內心熱愛運動的,就是Jordan。尤其愛籃球,真讓我有一種《灌籃高手》裡面人物的感覺。
有一次我問他,其實你也就是因為教練的工作,每天去健身房,健身很方便吧?你回東北的時候是不是也不動?
「回家我也動了啊。」
作為一個在家極易躺屍的懶漢,對在家仍然保持健身的人,我必須服氣。
不過說實話,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成年人來說,要「愛上運動」實在是太難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認為體育課是不重要的,除了語數英之外,這些都是「副科」。除了體育生(許多還是因為成績不好被迫學體育),其他同學的運動時間都少得可憐。
運動其實也跟彈琴、畫畫、舞蹈一樣,應該從小培養興趣。只是現在的培訓班,運動方面的還比較少,或者家長並不是很重視。
說來比較殘酷,要我們這些老人真正熱愛運動,恐怕是來不及了。
但培養下一代的運動細胞,還是有希望的。將來我的小孩,我就想讓他在運動中長大。
雖然愛上運動很難,但好消息是,你不需要愛上運動,也可以運動。
我的方法是:內動力不足,外部環境來湊。
簡單來說就是——買課/買卡。
「錢都花出去了,不動不是虧了!」
我從2018年末開始練瑜伽,雖然沒上幾節課就懷孕,但整個孕期都沒有停。截止上月初我回老家,一共上了170多節課。
大致算一下,如果除去當中生孩子休息的兩個月,以及回老家的四個月,每個月平均上12節課左右,一周3次,加上偶爾還有力量訓練,頻率不算低了吧?
畢竟是年卡呀,上得越多我不是越賺哈哈哈。
我喜歡在健身房/瑜伽館鍛鍊,比起在家裡,練得更有感覺,而且不會偷懶。
對於在家運動困難的人,不管是主觀上困難(懶)還是客觀條件不允許(熊孩子什麼的),不妨走出去,現在便宜的健身場所也是有的,比如一些團課、社區健身房等。
花了錢的比較容易珍惜——這也基本是大家的共識了。
最近在看一本書《自驅型成長》,我覺得Jordan就屬於「自驅型運動者」,我不一樣,我屬於「外驅型選手」。
自驅力不夠,只能尋找外驅力,雖然錢包痛一點,但其實這是最容易的方式。
找個好老師,是最高效的運動方式,最容易獲得正向反饋,也最容易堅持。而且我臉皮薄,長時間不去,都不好意思跟老師交代。
btw,《自驅型成長》這本書推薦給當了爸媽的朋友,培養孩子的自驅力,絕對是養娃長期來看最值得的的投入。
不過呢,現實中也不乏「不差錢」,或者「不為沉沒成本哭泣」的人:
買卡花的錢屬於沉沒成本,我去不去錢都回不來了,何必還要再付出時間成本去辛苦鍛鍊呢?
這個思路也沒法反駁,健身房可就指著這些人賺錢呢。
如果你恰好是這種「買卡=練過」型選手,我想來想去,給你出兩個主意:
1⃣️ 別買卡了,買幾節私教課吧,至少還有教練惦記你來鍛鍊;
2⃣️ 別健身了,去學點別的運動吧,比如舞蹈。
Jordan就有兩個會員去學了街舞,雖然他們關係還保持很好,不過健身很少來了,舞跳得又颯又酷。朋友圈看得我都心動了。
運動的方式太多樣了,跳舞、遊泳、羽毛球、滑雪、滑冰、拳擊、單車、登山、跆拳道等等等等,並不僅僅局限在那一排啞鈴上,或那一塊小小的瑜伽墊上。
我們前面說,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減脂增肌為了健康都需要運動。但我們還忘了很重要的一點,運動也可以單純只是為了快樂。
壓力大的時候,去遊泳,把苦悶的情緒沉在水裡;
空氣好的時候,去登山,把糟糕的生活拋在腦後。
哦,親愛的老夥計,這樣積極又快樂的生活方式,你真該嘗試一下(翻譯腔)
之前還有一段時間,我運動得很積極,基本上一周也有四五次,那時是我下班後去Jordan工作室,練完再和他一起下班。
那段時間我刷脂的動力非常強,除了工作,其他時間基本都服務於此:用來健身和準備三餐。
成果也是非常顯著,腹肌塊都出來了。
在那之後,我基本就養成比較健康的生活方式了,雖然後來運動頻率沒有一直保證,吃東西也「無禁忌」,但再也沒有胖回去過。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減肥/想運動,那麼接著看下一部分:
對於「一直在減肥,從未成功過」,「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胖友們,我有個建議,就是一鼓作氣,先瘦下去再說。
你不需要愛上運動,把它當成任務,當成這一月/季度的工作,去完成。
沒有什麼人去工作是因為熱愛吧?但每一個KPI不還都是完成了嗎?
認真規劃一下,選一個時間段,把其他的興趣愛好放一放,除了必須的工作之外,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減肥這件事上。
當然方法一定是健康的,不能通過節食。也因此需要你投入很多,減肥需用腦。
但相信我,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當你看到過好看的自己,你再也不捨得胖了。
而且,在這一段時間之後,你也學會了怎樣吃得健康,怎樣吃不胖,心裡已經有一把尺。
將來哪怕不經常運動,不自己做飯,外食也會更聰明的選擇,吃多了也會知道如何補救。
如果一鼓作氣養成了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那就真的這輩子都不會再胖了!
最後一個小貼士:把運動放在早上起來第一件要做的事。
如果運動在白天,很容易有生活「被打斷」的感覺,無形中會增加這件事的難度。
但如果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做完,會覺得一天完成了一件大事,心情會很輕鬆。
以上,一些經驗和想法分享,祝大家假期的最後一天愉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