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女孩與家人爭吵後跳樓,青少年自殺事件頻發,並非他們太脆弱

2020-12-14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四川眉山一12歲女孩與家人爭吵之後跳樓,經搶救無效死亡。」

又是一則青少年兒童自殺的消息……

多麼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令人感到十分痛心與惋惜。

可是像這樣青少年自殺的案件並不是個例。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球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15~29歲的年輕人第二大死因就是自殺。

無論是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是家長的行為方式。究其原因,還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家長。不是往學校一送就萬事大吉的,我們家長一定要注重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如果要問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自殺,我想這跟大環境也有脫不了的關係。

01

現在的孩子壓力比以前大

以前的我們,活下去就好了,通過勞動就能有所收穫,而現在的事實是,活下去的條條框框多了,第一條就是一定要好好讀書……

每年都在呼籲減負,但總是越減越負……

居高不下的分數線,讓家長們被迫給孩子削尖了腦袋往前擠,即使老師總說不給學生布置過多作業,但是每一科加起來一點點的累積都不少了。

周六日還要上校外輔導班,有的還是老師組織的……

休息不好,睡眠不足,長期下去情緒必定受影響。

考試成績總不理想

就拿小時候的課來說吧,我們那時候也就考個語文數學,雙百是很常見的。

現在的孩子呢?

還多了科學、英語,雙百不多見了,有的孩子越學越不自信了,小學就這麼大的壓力了。

現在的家長壓力也很大

不光孩子有壓力,家長還要配合學校的教學工作。雖然家校合作很重要,但現在的一些老師過分強調家長在教育中的位置,以至於讓家長很累,連打掃個衛生都要家長到校,試問以前哪個老師會這樣做?

也難怪會有家長在網上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件事也引起教育界關注,紛紛下達硬性規定,不許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一經發現會嚴格處罰……

家長的壓力大、焦慮,這還只是學校的一部分,還有工作生活中的壓力,讓現在的年輕父母更累、更難。這樣的情緒難免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抑鬱……

各方的壓力,最終都會壓在孩子的身上,這讓小小年紀,閱歷還不豐富的孩子如何應對?所以他們也會有想不開的時候。

02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海宏曾在自己的課堂上提出孩子自殺的原因,講到一個「動機水平」的概念,而孩子自殺則是因為孩子活著的動機水平下降。

孩子活著的動機是什麼?

動機就是孩子的各種需求。當這些需求被滿足,孩子活著的動機水平就不會下降。

但如果不能被滿足,那麼孩子活著的動機水平就會一點點下降。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

孩子有審美需求,就會想要打扮的漂漂亮亮;孩子有成就需求,就會想要被周圍的人表揚;孩子有親和需求,就會想要被人關心和愛護……

需求有很多,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但如果一個個的需求都不能被滿足,那麼孩子就會覺得生活無光,活著的動機水平越來越低。

03

作為父母,關注孩子的心理髮育同樣重要。

一、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

當今社會,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大人在外面的壓力無處發洩,就會在孩子面前爆發。

雖然我們小時候也會經常挨罵挨打,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壓力。我們會找同伴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些不愉快也就被消化被遺忘了。

可是現在的孩子,作業多,周末還有補習班。所以他們在承受很多壓力時,沒有得到消化和釋放,就會變得極端。

還記得前幾年,一個上海高二男生因為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請了家長。男孩的媽媽就一直責備他,甚至把車停在橋上,下車罵他,甚至打了他一耳光。最後男孩當著媽媽的面,跳下了橋,當場死亡。

那一晚,不僅失去了一條生命,還會成為一個母親一生的夢魘。

這就讓我們意識到家庭溝通模式,父母教育方式,都很重要。不要一味的去責備孩子,要求他必須做出什麼。注重文化培養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心理教育,有一個好的態度是跟孩子有效的溝通的重要方法。

少一點責罵,多一分溝通。也許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了。因為你和孩子的溝通,就是給孩子留下的出口,幫孩子逃離困境。

二、尊重孩子,同時要制定規則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我們要尊重孩子。

可是尊重並不等於有求必應,這是溺愛。所以我們需要制定規則。

所以在苛責與溺愛之間尋找平衡。就需要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

這不僅能參與孩子的成長。還能與孩子拉近距離,消除隔閡。

我同學家有一個兒子十二歲了,叫亮亮。每次去他家,都很少看見他在學習。

我就逗他說:「亮亮,每次來你都在玩。你不好好學習,不怕考試考不好不怕,你媽媽打你啊?」

誰知這小傢伙挺著胸脯,理直氣壯的對我說:「我作業早做完了,我就可以玩了呀!這是我們家的規矩!」

他爸爸對我說,孩子的成績現在不錯。與其讓孩子做完作業之後,還要求他學習,不如和孩子一起制定個規則。

你可以玩。但是要寫完作業。

與其讓孩子坐在桌子上應付,不如讓他認真的完成作業,再開心的玩。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對於規則,我們要積極地做。但與孩子的溝通與尊重也是極其重要。讓孩子可以把所謂的大道理變成具體的可執行的方向的時候,親子關係才會融洽和諧。

三、陪伴孩子,參與孩子的成長

龍應臺曾經說過: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最依賴的十年裡用心教養,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長到青春期,父母再怎麼努力,也再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影響。

總是會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不親。

我一個同事,因為夫妻倆都要出差,所以小孩兒放到了他奶奶家。

同事好不容易結束工作,想衝衝地跑回家,想要得到女兒一個擁抱一個親親。

可當她衝進屋子,女兒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卻是是:「媽媽,我不想回家,我想和奶奶一起 。

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

區區幾天,就能讓孩子和家長產生距離。若是長期的缺席孩子的成長,孩子又怎麼能和你親近?

孩子從小後的對父母的疏遠,成年後想靠近,但是卻已經沒有這個能力了。怎麼努力都靠不近。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經常陪伴他的成長,不是長時間的陪伴,而是高質量的陪伴。

真正高質量的陪伴至少要做到單純的陪他玩,不去玩手機,做別的事情。在相處的過程中,孩子自會感受到媽媽發自內心的溫暖和關心,而且,也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溝通,是拉近孩子與家長距離的方式。尊重,是親子關係和諧的途徑。陪伴,是整個家庭教育的基礎。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不要讓他們在黑暗中枯萎,讓他們在陽光下綻放出光輝。

相關焦點

  • 大學生一個月跳樓10起,是他們太脆弱,還是社會太殘酷?
    可是,有些人卻不懂得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做出跳樓自殺的行為,讓人惋惜,更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12月4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東校區發生一起學生墜樓事件,警方排除它殺,墜樓原因仍在調查中。河南財大發生的這一齣悲劇讓人痛心,但更讓人痛心的是,這已經是一個月來發生的至少第十一起大學生跳樓事件。
  • 和家人爭吵後,12歲女孩縱身跳樓身亡,留下無限懊悔的父母咋辦?
    12歲女孩因與家人發生爭吵,縱身從家裡跳樓,經搶救無效後死亡。近日,四川眉山一小區發生一起慘案。一名12歲女孩周某某與家人發生爭吵,一氣之下,縱身從樓上跳下。救護車到達現場後,進行搶救,無奈女孩還是死去。當地派出所發出警情通告稱,經初步調查為因家庭口角引發跳樓自殺。
  • 學生自殺頻現,到底是學習壓力大還是心理脆弱?值得人們反思
    近來警察目睹某初中女生溺亡的事件引發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就連正常出警的警察也被質疑,幾乎沒有幾個人反思該女學生為什麼會一心赴死。其實,該女學生自殺不是唯一一例,近年來學校學生自殺頻現,從廣西某初中女生的跳樓自殺和某大學男學生的跳樓自殺到如今望江女學生的跳河溺亡已是多起事故了,如此多的學生自殺事件給廣大的父母們帶來了深深的恐懼,我們不得不感慨如今孩子們的心理實在太脆了,自殺人群逐漸年輕化,這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 安徽女孩溺亡事件持續發酵,17歲一心求死,少女自殺只因太脆弱?
    近日,安徽望江一個17歲的女孩投河自殺。接連幾天,輿論都集中在對警察救援責任和能力的討論上,然而這個事件的主人公——死去的17歲女孩,她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自殺,卻被忽視了。
  • 青少年傷己害人事件頻發:部分青少年抗壓能力弱
    「14歲少年跳樓輕生」、「16歲少年毆打母親」、「初中生暴打小學生」、「少女狂扇他人耳光」……近年來,類似青少年「傷己害人」事件已不再為公眾所陌生。不可思議的事件起因和手段方式,也不時令輿論譁然。  上述徘徊於脆弱與暴虐的孩子們,不禁引發公眾疑問:陽光少年、花季少女,為何會走上極端道路折磨自己、欺凌他人?生命寶貴,為何一些人可以輕易放棄?
  • 四川眉山一12歲女孩墜樓身亡,事發前曾與家人發生爭吵,已蓋藍布
    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的話往往不利於孩子身心成長,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都不聽孩子講什麼,也喜歡用強硬的態度來教育孩子,這樣往往會讓孩子起逆反心理,近日12月9日四川眉山就有一12歲女孩疑似與家人發生爭吵跳樓身亡。
  • 青少年自殺事件頻發是為何?如何給心理減壓?家長應該做到這三點
    青少年自殺事件一起接一起,不少人都在感慨,怎麼現在青少年的心理如此脆弱?自殺絕不是臨時起意,長期情緒的積累,一時的衝動就是最後的一根稻草。為什麼孩子的孩子動不動就自殺?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一、父母過於溺愛父母太過溺愛,孩子沒有經歷過風雨。一有點不順心,心理就承受不了。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遇到問題,擋在孩子前面,造成孩子心理太脆弱。
  • 詭異事件:成都14歲女孩跳樓墜亡,隨後同棟樓30歲圍觀女子也跳下7樓
    有心理學家分析,這很大可能是他們心理不夠堅強,無法承受太大的壓力和太多的情緒,對生活的焦慮和無奈,會迫使他們完全失控,做出過激與極端的行為,選擇用自殺來結束生命。據科學數據解釋,自殺人群可以分為三類:最嚴重的是抑鬱症患者,其次是躁鬱症人群,還有就是青少年。近些年來,媒體常有報導,很多十幾歲的少年,為一點小事,他們經歷的那些,在大人們看來都不是事的情況下,就輕易地自殺了,真是令人痛心不已!
  • 複課後多名學生跳樓自殺,背後原因比成績下滑更可怕!
    自複課以來,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學生跳樓自殺事件。5月6日晚6點,西安一名9歲的小女孩,因為無法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從15樓跳下,自殺身亡。當天老師要求所有同學完成一篇一頁半的作文,下午5點上交。到了4點半左右的時候,小女孩給出門工作的媽媽發語音,說自己只寫了一頁零一行,害怕5點鐘無法完成作業。圖片來源自網絡當時這位母親並沒有太在意,只是在語音裡勸女兒儘快完成。等到晚上6點,爺爺從樓下倒垃圾上來,推開孫女臥室門發現裡面沒有人,隨即看到了留在桌子上的遺書,才驚覺孫女跳了樓。
  • 安徽女孩高考失利後輕生,青少年自殺不應都歸咎於教育和孩子本身
    前兩天(7月27日),安徽省池州市一名女孩跳樓了。原因是高考失利,與家人發生矛盾,所幸孩子被消防人員救了上來。雖然,我們不知道女孩與她的家人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矛盾,但一個高三的孩子站在天台的那一刻,我想,她心裡必定是痛苦和絕望的。
  • 保定一15歲女生從29樓跳樓身亡,知情人:之前跟母親發生爭吵
    一名15歲女孩的生命戛然而止,一朵就要美麗盛開的花兒倏爾凋謝,這是一出多麼令人撕心裂肺的悲劇!據網友爆料,6月13日下午六點左右保定盛和嘉園小區一十五歲的女孩子因為和媽媽吵架從樓上跳下,從29樓跳下掉在二樓涼臺上,當場身亡!
  • 21世紀跳樓事件頻發,學生和社會工作者真的是壓力太大了嗎?
    青少年吸菸在每個學校無疑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老師的批評教育並沒有錯,為何趙某某會選擇跳下去呢!無獨有偶,近年來學生跳樓事件一直高呼不下,跳下去意味著一種解脫似乎是所有心理障礙學生們的共同想法,然而像趙某某這樣寫一份檢討書就掉下去的,還真是少見,在趙某某在一樓的教師辦公室寫好情況說明後,對老師謊稱自己要去上廁所,老師壓根就沒想到過趙某某會做出極端的舉動,也就同意趙某某去上廁所,結果就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 突發:12歲女孩與家人爭吵後墜樓身亡,現在的孩子究竟怎麼了?
    突發:12歲女孩與家人爭吵後墜樓身亡,現在的孩子究竟怎麼了? 跳樓,這兩個字近年來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跳樓的當事人絕大多數都是一些未成年的年輕人,極少部分才是一些被病魔纏身的高齡老人,每一起跳樓事件的背後,都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反省,為何人們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住的樓房越來越高,但是引發的跳樓事件也會越來越多。常言道,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難道如今的人們都變得不再惜命?
  • 學生「自殺」頻發,「體育生」卻是個例外!?
    2017年1月17日深夜北京某大學生研究生跳樓身亡。2017年2月19日晚,四川某大學一大四學生被發現在寢室自縊死亡。2017年除夕夜雲南鎮15歲留守少年喝農藥自殺。2017年2月16日下午,廣饒一中學生商某在家中喝下農藥,經搶救無效死亡。
  • 高一女生吸菸被批評後跳樓,正在搶救!老師到底有沒有責任?
    當然,也有許多網友對老師表示同情,「未成年女生吸菸本就是不對,寫完檢討去跳樓,心理真的是太脆弱了」、「跳樓遭罪的是她自己,痛苦的是她的家人,老師只要問心無愧就好」、「情況屬實的話,真的不值得同情」。一切難過的事情都會過去只有好好活著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 跳樓自殺的人,在跳躍的一瞬間,幾乎都會做這一動作
    所以這個事件的根源其實就是這個人自殺的動機。對於自殺,早期的研究者可以算是法國社會年鑑學派的創始人埃米爾·杜爾凱姆——他曾寫過《自殺論》。國內學者也進行了一些相關研究,對於自殺行為的階段一般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出現自殺動機,產生自殺念頭,並非小事情就能引起自殺,往往是由於一些重大事件的「催化」。二是矛盾升級,衝突加劇。
  • 一小學生跳樓自殺,最後的遺言:我太累了,想多睡會……
    「我活得太累了,現在只希望能多睡一會。」2020年12月15日當天,四川省瀘州市,網傳江陽區忠山公園對面小區內,一名小學生留下字條後跳樓,字條內容令人感到心酸。經記者核實,當天瀘州市確實發生了一起小學生墜樓事件,但事發地並非網傳的江陽小區,而是龍馬潭區內的某小區,根據現場畫面顯示,一名身穿校服的小學生躺在小區單元大廳門口道路上,旁邊疑似男孩的長輩在跪地痛哭。在疑似小男孩墜樓前留下的字條中,該男孩手寫道:「我活著太累了!現在只希望能多睡一會。」
  • 四川一小孩留下絕筆信後就跳樓自殺了,原因竟然是「太累了」
    四川一小孩留下絕筆信後就跳樓自殺了,原因竟然是「太累了」,他只想「多睡一會兒」。這則消息真是讓人痛心不已,本該天真爛漫的年齡,竟然會選擇自殺,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什麼讓他生無可戀呢?我們地區今年6月份也有一個女孩跳樓自殺了,原因很簡單,就是不想上學。
  • 不斷上升的青少年自殺案,到底是什麼讓孩子親手打開了地獄之門?
    12月4日,安徽安慶一名高二女學生投湖自殺。12月3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學生跳樓自殺。9月17日,湖北武漢一九年級學生,在被媽媽當眾訓斥2分鐘後,跳樓,視頻中毫不猶豫的結束生命的態度,讓當時的我震驚不已。6月5日,湖南邵陽綏寧5年紀女生,因為被同桌打罵,跳樓自殺,臨終前的遺書在網絡瘋傳。5月18日,濟南4名青年相約一起燒炭自殺。
  • 河南鄭州一小區內發生一起跳樓自殺事件,30歲女子跳樓身亡
    據媒體爆料稱,2020年7月11日早上,河南鄭州市紫晨路與志成街一小區內發生一起跳樓自殺事件。事發後,一名環衛工人發現一名30歲女子跳樓身亡,隨後報警。據了解,該女子住23樓,深夜曾聽到該女子和丈夫爭執,當時夫妻二人爭執聲音很大,但沒想到女子會選擇跳樓。接警後,民警迅速抵達現場,可惜跳樓女子已沒有生命特徵。警方拉起警戒線,並對現場進行勘察。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據一名小區業主講,死去女子和丈夫發生爭執,兩夫妻吵架,昨天夜裡一兩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