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卦」卦辭「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破解

2021-02-08 子夏故壇

(上接「二、象辭破解」)

三、卦辭破解

卦曰: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

(一)釋字(詞)

虩虩

義通「愬愬」。小心謹慎的樣子。《易·履卦》:「履虎尾,愬愬」。

虩指「蠅虎」,又稱「跳蛛」。蜘蛛的一種,單獨生活,能抽絲,但不結網,善跳躍,視力敏銳,以獵捕蒼蠅等小昆蟲為食。一旦發現獵物,便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靠近,然後瞄準目標猛然一撲,用銳利的蜇股刺進昆蟲體內,便可享受美餐了。由於蠅虎捕獵時小心謹慎的神態,故用「虩虩」來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啞啞

《說文》參《易》之「笑言啞啞」而釋「啞啞」為笑聲,非是,想當然而已,與卦象不符。《震卦》由《臨卦》變化而來。卦變時,《臨卦》下兌體變成了《震卦》下震體,兌體消失。「兌為說,為口舌」,「說」能「悅」,引申為笑,「口舌」引申為「言」,故曰「笑言」,就是有說有笑的樣子。兌體消失,說明由「有說有笑」的狀態變為了因震驚而「啞口無言」的狀態,故曰「笑言啞啞」。「啞啞」是默而無聲的樣子。「啞然失笑」,是指原來默不作聲,後忍不住笑出聲來。《成語詞典》釋「啞然」為形容笑聲,非是。

「啞」通「瘖」、「喑」,皆指默而不聲。

匕鬯

祭祀用品。「匕」為取食用的勺、匙之類。「鬯」,古代祭祀用的香酒,用鬱金草釀黑黍而成。

(二)釋義

《震卦》由《臨卦》變化而來,天時在寅時。寅時為一年當中的孟春之月,節氣為立春、雨水。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為大亨之時,故曰「震,亨」。

《震卦》由《臨卦》變化而來。卦變後,《震卦》初九成為震體主爻,但卦變時,初九並未動,故初九有震而未動之象。「震為龍」,然初九潛於初位而不動,有「潛龍勿用」之象,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這裡由於初九小心翼翼的樣子,而把他取象為「虩」。「虩」就是「蠅虎」,繩虎捕食時,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也正是由於其能小心翼翼,所以才能捕到獵物,享受美食,故彖傳曰「恐致福也」。卦變使初九成為震體主爻,故曰「震來」。卦變時初九震而不動,潛於初位,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故曰「虩虩」。「震為蕃鮮」就是指豐盛的祭品,祭祀所用的酒肉稱為「福」,故震即為「福」。卦變後,初九成為震體主爻,故曰「致福」。正是由於初九小心翼翼,故而致福,正如蠅虎小心翼翼,才能捕到獵物而享受美餐一樣。所以《彖傳》釋「震來虩虩」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

《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的。卦變後,《臨卦》下兌體消失。「兌為說」,「說」通「悅」,喜悅則為笑;又「兌為口舌」,「口舌」換言為言語。故兌有「笑言」之象,就是有說有笑的樣子。兌體消失,說明「有說有笑」的狀況一下子變得沉默起來,故曰「笑言啞啞」。

《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的。《臨卦》象為兩個震體重疊在一起,說明這兩個震體的振動頻率是一致的。《臨卦》變為《震卦》,象是把這兩個震體一分為二。一個在內,一個在外;一個在上,一個在下。出於外而在上者,其為振源;居於內而在下者,為共振體,兩個震體形成共振現象。振於外而共振於內,振於上而共振於下,距遠而共振也,故曰「震驚百裡」。

古人雖不知道共振現象的原理,卻已知道共振現象的存在,並懂得加以利用。《墨子·備穴》中就有用「鑿井聽甕」的方法來偵探敵情的記載。唐朝時候,洛陽某寺一僧人房中掛著一件樂器,經常莫名其妙地自動鳴響,僧人因此驚恐成疾,四處求治無效。他有一個朋友是朝中管音樂的官員,聞訊去看望他,適逢寺裡敲鐘,那件樂器又隨之作響,朋友才知道了僧人的病根,於是找來一把鐵銼,在樂器上銼磨幾下,樂器便再也不會自動作響了。朋友解釋說,這件樂器會和寺裡的鐘聲共鳴,把這件樂器稍稍改變一下,就會消除共鳴現象。僧人恍然大悟,病也就好了。共振現象有時會產生極大的破壞力,可不懼乎!

《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卦變時,《臨卦》九二出而為《震卦》九四。《震卦》九四為艮體主爻,「艮為門闕」,《易》常引申為「宗廟」之象;九四又為坎體主爻,「坎為水」,《易》常引申為「酒」,故曰「鬯」。九四還為震體主爻,「震為蒼筤竹」,古人常析竹而為取酒的勺匙,又《易》以震為鬥,即北鬥七星,其形如勺,故曰「匕」。又「震為長子」,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長子繼承為宗子,為宗廟主祀者。長子出而為宗廟主祀者,祭器為匕,祭品有鬯,執匕薦鬯,祭於宗廟,故曰「不喪匕鬯」。「不喪匕鬯」的意思就能繼祖業,不斷宗祀。詳言之就是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戒懼謹慎,冒險的底線就是不要把身家性命搭進去,斷了祖宗的香火。

相關焦點

  • 《易經》第五十一卦 震卦詳解 震為雷卦 震上震下
    震卦,震為雷卦,原文《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裡」,驚遠而懼邇也。「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
  • 易經-人生 51.震為雷卦(上)
    震上震下。「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 震卦
    原文《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
  • 震卦:雷霆之震,恐懼修省
    震卦:序卦傳之五十一卦。震艮互綜,一動一止。序卦傳曰:「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鼎卦為國家的主器,長子為主持禮儀的合適人選,故震卦在鼎卦之後。震為雷,為震動,重卦,表達響雷不斷,振動不止。震的天時為二月卦,鬥柄指正東,星象為青龍。正常年景雷起於驚蟄之時,終於立秋之時。
  • 震卦 || 蘇軾解讀周易——東坡易傳 (51)
    震 卦 (第五十一)  震上  震下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
  • 震卦粗解
    原文:震:亨。震來虩虩(xi),笑言啞啞(e);震驚百裡,不喪匕鬯(chang)。    初九:震來虩虩(xi),後笑言啞啞(e),吉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sheng)。    九四,震遂(zhui)泥  六五,震往來歷,意無喪,有事。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jue),徵兇;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 周易第51卦_震卦(震為雷)詳解
    周易第51卦詳解震卦原文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
  • 59.讀易經體會之震卦遇事沉著冷靜,不緊張方能堪當大任
    震卦,震是震動,發抖的意思。洊雷震,上下皆雷,相繼連續打雷,打雷有很大響聲,使人恐懼,害怕,緊張。震卦的易象為地震,地震來了,最需要保持鎮定,不要驚慌失措,到處亂跑。劉備回答:「聖賢之人聽到劇烈的雷聲,猛烈的風聲都會臉色改變,我怎麼會不畏懼呢?」就這樣輕輕地將自己的失態掩飾過去。曹操據此認為劉備胸無大志,劉備也因此消除了曹操的疑慮。震卦強調榮辱不驚,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震驚百裡,不喪匕鬯」。意思是在舉行祭祀時,舉祭人手裡端著祭品,突然打雷,頓時雷聲大作,響徹百裡。
  • 《震》《艮》
    震《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裡,驚遠而懼邇也。[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來厲.乘剛也.震蘇蘇.位不當也.震遂泥.未光也.
  • 《降龍十八掌》之學習篇第九式:笑言啞啞
    新版改為了笑言啞啞。震卦爻辭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大概意思是雷聲響起人們感到不安,是因為恐懼可招致福佑。笑語聲聲,說明人們已經懂得了天地的規則。這句話真是至理啊!每每讀到這裡都從心裡讚嘆一番。宇宙輪迴,四季交替,草木生長,世間萬物哪個不是依循特有的規律呢?及至論到學習中,也更是如此啊。
  • 遊戲《最後生還者2》劇透事件深度解析:以靜制動,方能不亂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易經·震卦》導讀紮根遊戲領域,只做深度內容,大家好我是鯊魚哥。別來我們的演唱會,更別買我們的唱片。」在《最後生還者2》被劇透、玩家不滿劇情的時間點上發布這條消息,尼爾擺明了就是在告訴玩家們:「要是你不喜歡我們的劇情、不喜歡劇情中的同性戀,那麼請你們趕緊滾,別買我們的遊戲。」
  • 「震卦」象辭「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破解
    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一)釋字洊《說文》:「瀳(洊),水至也。從水薦聲。讀若尊」。《說文·段注》:「水荒曰洊。洊者,瀳之異文。」《釋言》:「薦,再也,薦同存。」洊,瀳(zùn)之異文,意義為水浸出的樣子,這裡引申為雷在不知不覺中布散開來。震震為八卦之一。北鬥星柄指向正東方,時在仲春之月,陰陽分而雷始聲,萬物之所出也。震為足,象徵行動。《說卦傳》曰:「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旉,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