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對舊大陸的徵服和西方人的大航海,一起將世界變成了地球村

2020-12-16 心向青史

地球村一詞,用來形容科技的發展縮小了當代世界各地時空的距離。我們知道,世界並非一直如此,世界史也同樣如此,人類最初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世界上有多少個文明體存在。

世界史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文明發展的結果。從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是蒙古人和西方人(特指西歐)改變了這一局面,前者通過一系列的大徵服將整個亞歐大陸連成了一片,後者通過大航海和殖民將新大陸與舊大陸連在了一起。

今天的我們常常將世界史從公元1500年西方人的大航海算起,事實上這一歷史進程從公元13世紀的蒙古世紀就開始了。

1,蒙古人徵服舊大陸

蒙古人在公元13世紀的大徵服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其一,成吉思汗本人的徵服

這一階段,蒙古人通過攻滅花剌子模將勢力深入中亞地區,並由速不臺和哲別率領的偏師經波斯進入東歐欽察草原,為之後的兩次西徵埋下了伏筆。

其二,窩闊臺時期的拔都西徵

這一階段,蒙古鐵騎徵服俄羅斯,攻入歐洲,進入波蘭和匈牙利境內,後由於窩闊臺病逝而東返俄羅斯。

其三,蒙哥時期的旭烈兀東徵

這一階段,蒙古大軍徵服波斯,攻佔巴格達,滅阿拉伯帝國,進入敘利亞地區,後由於蒙哥之死而東返波斯。

之後,忽必烈滅南宋,完成了中國地區的統一。至此,幾乎整個亞洲和半個歐洲都倒在了蒙古鐵騎之下。

2,蒙古人的「遺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公元13世紀亞歐大陸的各大帝國,幾乎都是蒙古人的「遺產」,或者說都與蒙古人的徵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東亞,我國的明朝是通過驅逐蒙古人的元朝而建立。

明朝末年,從整個中國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個後金、蒙古與大明的三分之局,當時的蒙古人佔據著今天蒙古(包括內外蒙古)、新疆、西藏三大板塊,最終後金(清朝)一統明朝故地和蒙古三部,完成了大一統。

在中西亞的波斯地區,當年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被帖木兒帝國取代,帖木兒帝國分裂後,是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相爭,取勝的白羊王朝又被亞塞拜然人的薩菲王朝取代。薩菲王朝被認為是波斯的復興,其實一樣建立在蒙古人伊爾汗國的基礎之上。

在小亞細亞,奧斯曼帝國攻滅千年拜佔庭,取代了當年羅馬人在東地中海的地位。

但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者奧斯曼一世原本也是臣服於蒙古人的伊爾汗國的,當年旭烈兀不僅滅了阿拉伯帝國,還將突厥人的羅姆蘇丹國納入蒙古人的統治之下。

而奧斯曼最初就是羅姆蘇丹國的一支。

在東歐和北亞,是俄羅斯。俄羅斯在蒙古人入侵之前並無統一的政權,其文明狀態也非常過後,正是蒙古人240年的統治是俄羅斯人開始崛起。

俄羅斯帝國的建立,正是對當年蒙古人西徵的逆向反推,一路東徵,直到太平洋。

在南亞,雖然13世紀的蒙古人沒有進入印度,但在波斯和中亞的帖木兒帝國滅亡之後,其後人卻南下建立了莫臥爾帝國。

莫臥爾,即蒙兀兒,蒙古的意思。莫臥爾帝國,其實是帖木兒帝國的2.0版。

所以,當西方人開始大航海之時,整個亞洲的陸上諸帝國――我國的明清兩朝、印度的莫臥爾帝國、波斯的薩菲王朝、地跨亞歐非的奧斯曼帝國、東歐的俄羅斯帝國,幾乎都是建立在蒙古人的「遺產」之上。

3,西方人的大航海

如今的世界史,或者全球史,都以1500年為界,此前為地區史,此後為世界史。

由於西方人在近代的優勢,這一階段也被廣為「傳頌」,甚至對亞非拉的侵略被美化成了「白人的使命」。

但不管怎麼說,大航海時代使舊大陸――亞非拉――以外的新大陸美洲與人類其它地區連在了一起,同時也建立了一系列的海上帝國。

首先是16世紀葡萄牙帝國和西班牙帝國平分天下,之後是17世紀荷蘭佔優勢的海上馬車夫階段。

最終在海洋上一決雌雄的是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標誌性戰爭便是「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不僅使英國擊敗法國成為日不落帝國,也催生了新的海上帝國――美利堅合眾國。

至此,當年沒有被蒙古人徵服的西歐通過大航海,將舊大陸之外的美洲、澳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全部納入了西方的殖民體系。

4,一戰前後,舊大陸的帝國們全部消失

公元19世紀的世界,形成了舊大陸的陸上帝國和新大陸的海上帝國兩大體系,前者由蒙古人催生,後者由西方人建立。

最終的勝利者是西方人,因為一戰前後亞歐大陸的傳統帝國們全部消失了。

印度的莫臥爾帝國淪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英女王加冕印度皇帝。

波斯被大博弈的英國和俄國瓜分。

公元1912年,大清帝國滅亡。

以上是一戰前。

一戰後,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加上由神聖羅馬帝國分化而來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四大陸上帝國全部灰飛煙滅。

至此,新生的海上帝國取得了完全勝利,而有著數千年文明傳統的陸上帝國一敗塗地。

回望人類文明的近代史,世界史的形成其實是在陸地上和海洋上幾乎同時展開的。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從西方人的海洋視角看世界史的形成固然重要,但傳統的亞歐大陸連成一片同樣不可或缺。在這場海陸之爭中,西方人取得最後的勝利了嗎?未必。畢竟亞歐大陸從人類文明誕生之日起便是人類社會和文化的絕對中心,隨著一帶一路重新連接亞歐大陸,世界格局或者又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無論是蒙古人也好,西方人也罷,世界史的形成從不溫情脈脈,而是充滿了鐵血和殺戮。今天的人類雖然科技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似乎依然逃不開這一魔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廟堂」,就有爭鬥,亙古不變。

相關焦點

  • 為何西方人將鐵木真亞歷山大並列戰神?李敖:我那句話就是答案
    (成吉思汗)黃種人,成了對亞洲人種的泛稱,在德國自然人類學家布魯門巴哈提出後,成了學術界公認的代名詞。彆扭的稱呼讓我不忿時,不由思索?這是為何啊!原因嗎也很簡單,因為鐵木真和他建立的帝國,徵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讓所有人記憶深刻,恐懼加身,僅此而已!
  • 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人和帖木兒領導的突厥人,誰厲害?
    一、突厥人的入侵  我們首先要了解,突厥人不是一個種族群體,而是一個語言群體,他們說著同樣的突厥語系的某種語言而聯結到了一起。雖然他們種族不一,但從外貌判斷,都是高加索人種,與蒙古人種不同。公元6世紀中葉,突厥人統治了從蒙古草原到奧克蘇斯河即阿姆河的廣大平原地區。公元6到8世紀,歐亞大陸上有三個大帝國正處於興盛期,分別是大唐帝國、拜佔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  唐天寶十年,唐朝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中亞諸國聯軍發生了「怛羅斯之戰」,在與阿拉伯帝國的數次衝突中,那是唐朝唯一打了敗仗的一次遭遇戰,卻被西方歷史書籍中記錄了下來。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在大航海時代發現新世界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是19世紀美國傳奇作家華盛頓歐文的作品,這本將近六百頁的圖書,一共包含了十三卷,其中包括哥倫布的出身、早年生活、早期的航海經歷、三次航海的經歷以及在美洲諸島嶼上的殖民經歷。作者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旨在以最為客觀的角度為我們展現出哥倫布的真實形象和他的大航海事業。
  • 大航海時期天花如何肆虐全球?如何被消滅?如何滅族印第安人?
    過後印第安人在清理屍體的時候發現一具屍體全身通黑怎麼也洗不掉十分奇特,於是口口相傳,全城的人都來參觀這具屍體,可偏偏就這具屍體上有天花病毒,而且是來自非洲的一株古典天花病毒,人類大多病毒都是來自非洲大陸的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傳染力。歐洲人在發現美洲大陸的同時也徵服了非洲大陸,這個黑人是從非洲直接出口到美洲的。
  • 13世紀,世界大戰:蒙古人是如何徵服世界的?
    在隨後的半個世紀內,隨著蒙古帝國崛起,這支空前強大的鐵血軍隊,將踏過血與火,撼動整個歐亞大陸,將恐懼傳播到每一個角落。 管他天南地北、五湖四海,蒙古軍照單全收,一起打天下。除此之外,他們還會積極引進對方先進的武器技術。 徵服高麗後,蒙古人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軍,這支水軍在與南宋作戰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攻打西亞後,蒙古軍吸收了西亞的重裝甲,為軍隊裝備鏈甲、頭盔、胸甲、馬鎧;滅金之後,蒙古軍俘虜了大批工匠,學習火藥和火器技術。
  • 我們的徵途是大海與新世界:哥倫布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每個民族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古代中國有「中國中心論」,而古代的歐洲自然是「歐洲中心論」。但是從1400年開始的兩百年間,西方探險者筆下的世界地圖,從獨立、模糊、不清的小塊,開始變成一個整體,變得與現代文明地圖非常的接近。
  • 船艦啟程:勇敢的西方冒險家,大航海時代的開啟!
    今天的人們將15-17世紀歐洲的這一探索時期叫做"地理大發現",另一種說法叫做——大航海時代。本文旨在講述這一歷史性時期誕生的始末以及影響。大航海時代一、起程:中世紀歐洲遠渡重洋的歷史背景公元14世紀至16世紀,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席捲了整片歐洲大陸:隨著歐洲城市化的進程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並逐漸意識到這個世界的中心應該是人,而不是神,天主教終於不再桎梏著人們的思想。
  • 蒙古曾統治俄羅斯200多年,為啥如今俄羅斯沒有蒙古人的影子?
    東方人認為俄羅斯是西方國家,但西方主流體系卻將其排除在外。追其根本,當時坐落於遼闊大草原的蒙古部落突然崛起。隨後為了擴大疆土,首領成吉思汗便下令讓其孫子拔都等人率兵遠徵。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幾乎席捲了整個歐亞大陸,範圍之廣、附屬國之多,創造了歷史上的一個巔峰之作。
  •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沒有征服的國家,被蒙古人徵服了
    而另一個人也同樣敗在這個俄羅斯,這個人就是希特勒。希特勒在二戰初期是橫掃了整個歐洲,在攻打蘇聯的時候最後困在蘇聯,最終導致失敗。雖說希特勒是戰爭的魔鬼。但是他和拿破崙有一個共性,就是都在俄羅斯這片土地遭遇失敗。可以說俄羅斯真的是好多人物的墳場。但是有一個民族卻在很久之前徵服了這塊土地,就是蒙古人。蒙古人遠徵俄羅斯的是蒙古人第二次西徵的時候,也就是拔都西徵的時候。
  • 蒙古人佔領俄羅斯250年產生了什麼後果
    所以西方將俄羅斯人稱作白皮韃靼人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見識到西歐的先進後,俄羅斯開始推行西方化政策,全面向西方學習。經過彼得一世的改革,俄羅斯脫胎換骨,一躍成為東歐強國。大航海之後,西方逐漸超越東方,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當然願意追隨西歐國家,而對於已經衰落的蒙古則充滿著鄙視。
  • 哥倫布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地圖」,加勒比海航起點
    第一個開拓通往"第二世界"的"海上航線"的人——哥倫布(1451—1506),還有就是通往第三世界的麥哲倫,都是相信了託勒密的世界地圖,結果進行了錯誤的航海。哥倫布是為了獲得"黃金島日本"的黃金以及壟斷秦海(中國之海)的貿易權,麥哲倫則是為了繞過印度大半島(南美洲)抵達摩鹿加群島開闢香料貿易的通道,但是他們兩人的行動都以失敗告終。
  • 大航海時代前篇——西班牙收復失地,脫離伊斯蘭世界
    西班牙和葡萄牙,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者。葡萄牙曾經是西班牙的一部分,只是後來在天主教皇的支持下獨立了,西班牙在「日不落帝國」時代曾重新將葡萄牙納入版圖,至公元1640年,葡萄牙又在英法的支持下重新獨立。
  • 航海時代
    海外殖民地的開拓與航海技術的傳入和發展有關,也和國際局勢的變化有關。蒙古帝國由於文明程度太低、疆域太大,很快就土崩瓦解了。阿拉伯帝國沒有像中國一樣,通過新王朝——明朝的建立再度復興,而是從此一蹶不振,直到現在。取代蒙古人的是文明程度較低的突厥人。他們也信仰伊斯蘭教。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逐步統一了中東地區,並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消滅了東羅馬帝國。
  • 西班牙曾經計劃用兩萬人徵服大明,為何最後無奈放棄?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16世紀末的時候,也就是大航海時期西班牙無敵艦隊橫行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時候,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曾經根據西班牙駐菲總督桑德對當時大明的判斷。做了一個和豐臣秀吉一樣異想天開的「吞併大明,統治世界」的美夢,而且這個夢想比豐臣秀吉那個夢要早20多年。腓力二世比豐臣秀吉大10歲,兩人死於同一年,前後不超過10天。兩人的命運也有很多相似之處,至少在吞併大明這事上。關鍵是這兩人的計劃都出奇的相似性,而且有具體戰略框架和具體戰略目標的。
  • 西班牙曾想用兩萬人徵服明朝的計劃,為什麼最後沒有實施?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16世紀末的時候,也就是大航海時期西班牙無敵艦隊橫行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時候,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曾經根據西班牙駐菲總督桑德對當時大明的判斷,做了一個和豐臣秀吉一樣異想天開的「吞併大明,統治世界」的美夢,而且這個夢想比豐臣秀吉那個夢要早20多年。
  • 蒙古曾統治俄羅斯兩百多年,為什麼如今俄羅斯人卻不像蒙古人
    從1240年到1480年蒙古人統治羅斯諸公國長達240年之久。蒙古人的統治給俄羅斯帶來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蒙古人統治時期對俄羅斯人瘋狂掠奪,同時也正是蒙古的統治使俄羅斯與西方的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失之交臂。
  • 大航海時代(三)| 地理大發現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麥哲倫實現環球航行後,爭議又起,再次訂立條約,西班牙獨佔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則將亞洲、非洲置於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之後,荷蘭、英國、法國接踵而至,幾乎將歐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盡。  由於新大陸的瓜分,導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殺,非洲黑人大批販賣,黃金、白銀、香料等不斷運回歐洲。(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黃金流入西班牙。)
  • 蒙古人的9大發明至今影響著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
    蒙古人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卻是影響深遠,他們把亞洲的大部分合為一體,把歐亞的國家連成了一片,使得蒙古文化,漢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及其他文化直接會面的地理和交通條件開始形成
  • 統治與文明,大航海時代殖民帝國的形成與世界經濟發展
    地理大發現與殖民帝國的形成早期的遠洋航行,其目的相對還是比較單純,就是為了探尋一條繞過奧斯曼帝國前往東方的航路,由於深受貿易之路阻擋的困惑,位於歐洲最西面(同時也是最北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展開航海,從14世紀開始,葡萄牙人開始進行遠洋航海,直到達伽馬繞過最南端的好望角,成功進入到印度洋,使得西方第一次實現了不用通過絲綢之路就能抵達印度的方式
  • 葡萄牙遊記之大話「航海大發現」
    話說在世界史上的航海大發現序幕拉啟之前的1405年到1433年,中國的鄭三保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七下西洋,最遠曾到達非洲東岸。有人說鄭和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因為他比西方的麥哲倫、哥倫布和達伽瑪等人早了一百多年。其實非也,鄭和七下西洋目的並非要發現新大陸或耀我中華帝國之威,而是背負明成祖的一個見不得人秘密--尋找朱棣的侄兒建文帝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