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坐騎的盧馬,被視為妨主的兇馬,但就是這樣一匹所謂的兇馬,不但沒有剋死劉備,反而還救主有功,助劉備「馬躍檀溪」逃過一命。
伯樂《相馬經》:「的盧,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
《馬政論》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馬白額入口至齒者,謂之的吻,兇。」
作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名馬之一,辛棄疾在詞中曾讚嘆的盧馬:「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對於妨主的說法,的盧馬用後來馬躍檀溪的事實來反擊。
劉備一直不相信的盧馬妨主,要是相信就不會騎他了,誰也不嫌命長是吧。尤其馬躍檀溪的盧馬救主之後,劉備更加堅信妨主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但是當劉備才剛剛把自己心愛的寶馬送給龐統,「鳳雛」龐統便連人帶馬被亂箭射死在落鳳坡。
敵人誤把騎的盧馬的龐統當做劉備,所以,龐統是因為這匹馬而死。的盧雖然沒有剋死劉備,但是龐統的死還是讓它背上了妨主的黑鍋。
後世的八卦學家們紛紛表示,的盧的確妨主,只是它克不了劉備而已。為什麼它不克劉備?八卦學家們從當年劉備沒有地盤時的創業史裡找到了所謂的答案。
曹操攻打徐州陶謙時,劉備向公孫瓚借了趙雲去救援徐州,轉眼陶謙病死,公孫瓚敗亡;呂布襲奪徐州,劉備投身呂布麾下,很快呂布被曹操擒殺;後來劉備投奔袁紹,沒多久,袁紹家族便在曹操的打擊下全面潰敗;劉備又來到了荊州,效力於劉表,一直待到劉表亡故;孫權討要荊州時,劉備奉劉表長子劉琦為主公,名正言順的拒絕孫權,同年,劉琦病死。
磚家解讀,劉備跟誰混誰死,原來也是個妨主的角色!正所謂「以毒攻毒」,所以的盧馬不但克不了劉備,反而被克。
因為劉備心血來潮的贈馬,導致的盧和龐統一起因劉備而死,的盧馬中箭身亡之前不知道有沒有大喊:「劉備!劉備!今日妨吾!」
除了的盧,歷史上還有兩匹聲名遠播的戰馬被誣妨主,其中之一是三國時期的赤兔,正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勇冠三國群英,赤兔也是那個時代馬中的駿傑之首。
《三國演義》中提及赤兔馬在呂布死後成為了關羽的座騎,關羽兵敗後,赤兔為呂蒙所得,最後因思念關羽絕食而亡。真不明白這是誇赤兔馬呢還是在損它?如果是想把它塑造成忠於主人的馬,那麼按道理它跟著呂布之後,就不會再為關羽效力,甚至於落在曹操手裡的時候就應該絕食自殺了才對。
其實,關於赤兔易主,正史中則沒有這種記載,據史料記載,赤兔馬在呂布戰敗後不知去向。
正如唐代李賀《馬詩》之八有云:「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要說到真正忠主的馬,那就非西楚霸王項羽的烏騅馬莫屬了。
「虞姬克夫,烏騅妨主」的說法,好像項羽除了一死,真的就沒有什麼別的出路了。
後來西楚霸王烏江自刎,烏騅馬和虞姬那克夫妨主的黑鍋是背定了。
項羽巨鹿之戰,九戰九捷,以少勝多,力戰六十多員秦將,霸王槍未點地,馬未倒退半步,霸王身經百戰無有敗績,烏騅馬之功也。
項羽決定「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因此不肯過江東,「遂命小卒牽馬渡江。那馬咆哮跳躍,回顧霸王,戀戀不欲上船,霸王見馬留戀不舍,遂涕泣不能言。眾軍士攬轡牽馬上船,那馬長嘶數聲,望大江波心一躍,不知所往。」
所謂不知所往,其實就是淹死了,自殺殉主,可敬可嘆。
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屍還。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說戰馬妨主,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它就是一匹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馬而已。如果能夠選擇,估計馬也願意不問世事,與情侶和孩子們一起縱橫山水間,哪怕默默無聞,就算吃低保住廉租房也無怨無悔,安安生生做一匹野馬。
本文來源:知歷史 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