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青天白日旗」持續攪動輿論。7月底,多家臺媒興衝衝分享了一則新聞:「防止被認為是中國大陸企業遭到『誤砸』,越南允許臺灣企業懸掛中華民國國旗」,甚至聲稱「這是以前沒法辦到的事情」。
然而,這股興奮勁兒還沒持續多久,就被啪啪打臉。8月2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氏秋姮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種做法是企業的自發行為。據BBC越南語頻道報導,在官方勒令下,該工廠立即撤下了違規旗幟。
▲在越臺企凱勝家具工廠前的旗幟,圖自臺灣「中央社」。
無獨有偶,印尼亞運會籌備現場也出現了青天白日旗。不過,這次還沒等到有些人歡天喜地,籌備委員會就緊急回應,這是當地民眾的自發行為,並呼籲民眾停止使用錯誤的亞運參賽旗幟。
旗幟象徵著主權,青天白日旗使用在了不恰當的場合,自然只能被撤。這樣的事情,早就不是一回兩回了。2018年1月,美國國務院、美國領務局、美國貿易代表署以及英美主導的反恐網站「堅定決心行動」官網,被發現撤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2017年2月,柬首相洪森專門對青天白日旗下禁令,要求不管何時何地,哪怕是臺灣所謂「國慶日」或是在酒店中,升臺灣青天白日旗都被禁止。
諸如此類的撤旗事件,反映的道理再明確不過。誠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所回應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
然而,就臺媒這自欺欺人的反應來看,某些人似乎始終想不明白這一道理。又或者,最近灰頭土臉的境遇,讓他們實在太需要一些所謂「積極信號」?
● 7月24日,東亞奧協在北京召開理事會特別會議,決定取消臺中市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主辦權。究其原因,正是臺當局不顧國際奧委會與大陸的一再警示,執意將「臺獨」黑手伸進體育運動,縱容所謂「正名公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主辦權的得而復失,無異於甩給「臺獨」分子一記響亮的耳光。● 7月25日,44家航企應中國民航局要求修改涉臺標識。雖然美國四家航空公司並未整改到位,雖然臺當局趕緊給出了諸如降落費、設施使用費減免等獎勵措施,但這四家航空公司仍向民航局提交了整改報告,懇請兩周後再進行審查。如此大規模的「正名」活動,毫無疑問證明著,國際社會「一中」共識的籬笆越扎越牢。
若是追溯得再遠些,還有接連被國際組織會議拒之門外、被多個國家相繼「斷交」等一系列臺當局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大堆「國際封殺」的事實擺在眼前,若臺當局還不能夠從中獲得啟示,我們不妨看看幾年前的情況——
2008年—2016年,國民黨與馬英九執政期間,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妥善地處理了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會議的問題,臺灣創造性地以「特邀嘉賓」「主席客人」等適當身份參與。
從座上賓到被拒之門外,分界線差不多正是蔡省長的上臺。自2016年5月以來,蔡當局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而且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漸進式臺獨」。在「一個中國」原則越來越成為國際共識的當下,如此作為註定不會「點亮臺灣」,只會讓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越來越低,處境越來越難,也只會讓島內發展陷入混亂。
臺灣發展的「鑰匙」,正在於「九二共識」。只有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回歸正常,才可能在「一個中國」框架下謀求臺灣發展,對臺灣參與國際事務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也才會最大可能實現雙贏。否則,國際社會自會選擇,而留給臺灣的,只能是越來越黯淡的發展前景。
這幾天,為了年底的「九合一」選舉,蔡英文正四處奔波。可是就在蔡省長親臨以「改革挺臺灣」為主題的民進黨2018候選人授旗誓師大會現場時,竟「激動地」一屁股坐在了臺上,上演了一出「倒臺」戲碼。這一跌引發網友熱烈解讀:「謊言說太多鎮不住了!」「明天應該又會怪罪是國民黨與大陸的陰謀」……希望勤勉的蔡省長好好聽聽百姓呼聲,明白怎樣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挺臺灣」,趁早放棄那些虛妄想像。
來源:北京日報 長安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