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楊文國作詞的歌曲《萬千祈禱》推出民族唱法版

2020-12-14 紅網

詞作者楊文國。

紅網時刻5月2日訊(通訊員 文佳)為滿足不同類型聽眾的欣賞需要,歌曲《萬千祈禱》詞作者、綏寧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文國與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再度聯袂合作,對原版歌詞加以修改,推出民族唱法版,這個詞曲版本由我國著名青年歌唱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劉和剛傾情演唱,由邵陽市電視臺支持於5月1日推出。這也是音樂創作上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創新。

2020新年伊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我國開展的抗擊疫情人民戰爭,史無前例。大疫大戰面前,文藝界積極行動,以各種形式、各類作品給人以溫暖、感動、激勵,彰顯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大量的新創歌曲中,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由第六批中國夢系列創新歌曲、中宣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100首優秀歌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歌曲《信仰》詞作者楊文國作詞的抗「疫」公益作品《萬千祈禱》,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改版作品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抒寫悠悠天地心,深深家國情。從人性的層面和角度深度挖掘具有中國精神特質的普世價值和家國情懷,突出彰顯中國之治的制度優越性,輻射出人生多層面、多角度的豐富內涵,以正能量啟迪和鼓舞人們更好地敬畏自然,珍愛生命、熱愛祖國和人民。這個版本在「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個特殊節日推出,抒發了萬千祈禱天下蒼生歲月靜好的良好祈願,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思維大情懷。、

藝術之美源於生活。生命中有平凡的幸福,有芸芸眾生的悲哀與焦慮,更有災難面前的大愛與奉獻。任何試圖在普通日常中尋找詩意和遠方的藝術,最終必然走向對人生、對歷史、對世界乃至宇宙認知思考的升華。《萬千祈禱》詞作者楊文國立足庚子大疫的特定環境與背景,在感恩國家、時代與英雄的同時,以濃重筆墨書寫了人民大眾在災難背景上對平安、平靜、平常歲月的珍惜,努力去思考人與災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關係等深層次問題,去發掘人性美的礦藏,以滿懷真情的深層感悟構建了一個真善美的藝術世界。

歌曲第一段唱道:「平淡而恬靜的日子怡然自得地逍遙/漫不經心總看不到暗藏的波濤/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幸降臨到拂曉/驀然回首才覺得活著真的很好」。這裡,有災難降臨的現實面前人們對歲月靜好的回味、眷戀與期待,有「活著真的很好」的生命真諦體察,這種真純樸素的生命觀,寫出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色彩和情調,表現了疫情之下人們的現實困惑和對熱愛生命的更深切思考與更深沉領悟。作品告誡我們,人類必須居安思危,強化危機意識,必須築牢生命的防護牆,時刻警惕和提防如暗藏波濤一樣的危險與災難。而不能一味地消耗自然,消減生命,消磨時光,消費美好。

「想起兒時裝滿故鄉記憶的流水小橋/依戀漂泊他鄉都市的繁華喧囂/思念浸透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感恩還有祖國和人民守護生活的美妙」。歌曲第三段,有回想,有依戀,有思念,更有感恩。困境面前,人們更懷念故鄉的流水小橋,都市的繁華喧囂,更感覺到對故土家園的依戀,對煙火人間的深情。在這裡,我們看到漂泊他鄉的遊子在回憶中打撈自己的人生,撫摸滄桑的命運。我們可以感受到無論身處何方,每一個全球華人那拳拳的「中國心」,感受到那血濃於水的對骨肉同胞的深切牽掛思念之情,感受那人人應有的對護佑眾生負重奮進的新時代英雄群體的深層感念之心、深重感恩之情,更可以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精誠團結,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大仁大義和滿滿的正能量。

正是這血濃於水的中國心,骨肉情,同胞愛,讓中華民族不斷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讓五千年華夏文明生生不息,讓中國共產黨不斷領導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並越來越贏得全世界的認同與尊重。歌曲在這裡有力地展現了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力量給中國大地帶來的新氣象,新形象,弘揚了積極向上的主旋律。

我們知道,跨國界的自然災害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這次全球性的新冠病毒疫情,來勢洶洶。歌曲《萬千祈禱》十分可貴而敏銳地觸及到了病毒災害的全球性問題。歌曲最後一段唱道:「平平常常的年月並不是每天陽光普照/天地有情珍愛自然是人類共同的需要/萬千祈禱天下蒼生歲月靜好/期待久別重逢活出詩與遠方的味道」。這裡的反思不可謂不深刻,這裡的醒悟不可謂不深切,這裡的告白不可謂不深情。不是嗎?人類只是向自然借了一塊地方,被賜予了一段時光,以高端的生命形式存在於這個美妙的星球,並享受生命的甘美。

作曲家孟文豪對《萬千祈禱》採用民族唱法、突出民歌風味進行譜曲,旋律優美動聽,一詠三嘆,飽含深情。同時在音色處理、聲線把握上都與劉和剛的風格貼切吻合,洋溢著濃鬱的民族風味和鮮明的時代感,具有很高的藝術鑑賞性。「青歌王子」劉和剛的演唱感情真摯、圓潤豐滿、高亢明亮、質樸自然,富有民族韻味和極強的藝術生命力,體現了新時期社會和人民群眾對音樂審美標準的新高度。作品綿長的音韻將同胞之情、親人之愛、生活之美娓娓道來,深沁聽眾心靈,給身處疫境中的人們以強烈情感共鳴。

從劉和剛的演唱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對生命守護者高尚情懷的盡情抒發,是天下蒼生對平常安逸日子的無限嚮往,是喚醒人們敬畏自然、珍愛生命的深情演繹,更藝術地彰顯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可以說,歌曲《萬千祈禱》民族唱法版十分優美地演繹了熱烈的家國情懷,更以深層的憂患意識審視和觀照地球,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地球發出了大同心聲和大美呼喚。是一首在平和卻深沉的憂傷中寄託熱切希望,具有深厚思想內涵和鮮明藝術特色的聲樂力作。歌曲生動宣示了中華民族和樂眾生、和美天下的全球眼光、擔當意識和大愛情懷。

相關焦點

  • 民族版《萬千祈禱》「五一」唱響
    △演唱者 劉和剛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日訊(記者 尹建國 通訊員 湯嵐 李斌)為滿足不同類型聽眾的欣賞需要,歌曲《萬千祈禱》詞作者、綏寧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文國與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再度聯袂合作,對《萬千祈禱》原版歌詞加以修改,推出民族唱法版
  • 悠悠天地心,深深家國情——歌曲《萬千祈禱》「五·一」隆重推出
    大量的新創歌曲中,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由第六批中國夢系列創新歌曲、中宣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100首優秀歌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歌曲《信仰》詞作者楊文國作詞的抗「疫」公益作品《萬千祈禱》,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 戰「疫」歌曲《萬千祈禱》熱血首發 武力父子「聲」援全球
    戰「疫」歌曲《萬千祈禱》熱血首發武力父子「聲」援全球武力 武藝演唱《萬千祈禱》中文版音樂MV作詞:楊文國作曲:段徵宇演唱:武力 武藝3月25日,抗「疫」公益作品MV《萬千祈禱》正式面世,優美的歌詞和旋律感心動耳,就像是飛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是叮咚的泉水在山間流淌,還像是璀璨的星辰,在夜空閃爍……作品在邵陽廣播電視臺愛上邵陽新聞客戶端首發,一經推出瞬間「引爆」網絡,各大媒體紛紛轉載,刷屏微信朋友圈。
  • 以生命的名義,抒寫人間大愛歌曲《萬千祈禱》賞析(湯嵐)
    大量的新創歌曲中,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由第六批中國夢系列創新歌曲、中宣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100首優秀歌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歌曲《信仰》詞作者楊文國作詞,由著名音樂人段徵宇作曲,由資深歌手武力和實力派歌手武藝父子跨國中英文傾情聯袂演繹,由浙江東陽天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最近支持推出的抗「疫」公益作品《萬千祈禱》,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 情真意切的呼喚 震聾發聵的吶喊—對話《萬千祈禱》詞作者楊文國
    ——對話《萬千祈禱》詞作者楊文國一、關於創作歌詞的背景記者:楊老師好!去年你創作的《信仰》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最近你創作的《萬千祈禱》,再次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請您談談創作這首歌的背景?作者:好的!
  • 中國民族唱法的沒落與新生
    我認為中國的民族唱法足以和西方的美聲唱法相媲美,都是屬於高雅藝術的範疇。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民族唱法明顯有沒落的跡象,民族唱法的人才也出現嚴重的凋零。我認為民族唱法急需轉變觀念,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解放以後到上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民族唱法的黃金時期。這期間,出現了太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出現了無數民族唱法的音樂大師。
  • 綏寧:中國民族器樂音樂會走進山區學校
    《瀏陽河》是一首中國經典民歌,由徐叔華作詞,朱力奇、唐璧光作曲,曲調婉轉悠揚,歌詞質樸熱情,表達出了湖南人民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展現出了中國兒女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希望。該作品自誕生之後便為眾多歌唱家所喜愛,音樂愛好者們對民樂版本更是讚譽滿滿。《步步高》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頗有特色的廣東民樂。樂譜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樂譜》,在當時已很流行。
  • 中國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之比較研究
    藏族、蒙古族、鄂倫春族等各個民族的特色聲樂都出現了多部代表作品,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佳作,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如今依然在聲樂教學中傳承。不同民族的聲樂歌曲有著不同的風格,對聲樂傳承也有著極高的貢獻。隨著新中國的更迭,中國文化舞臺上百花盛開,聲樂廣泛吸收了西方美聲唱法,並傳承中國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聲樂,通過國家對文化藝術的弘揚與倡導,聲樂藝術正在迅速地發展。
  • 中國民族風類唱法的創作型女歌手——薩頂頂
    薩頂頂是中國民族風類唱法的創作型女歌手她演唱的很多歌曲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歡並且也獲得了很多大型的獎項她也為不少電視劇演唱過相關的歌曲這些歌曲也成為了各大音樂榜的熱搜歌曲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哪幾首歌曲吧第一首《萬物生》
  • 鄒少雄作詞劉曉勇作曲林珈羽演唱歌曲《一生不容易》首發上線
    原標題:鄒少雄作詞劉曉勇作曲林珈羽演唱歌曲《一生不容易》首發上線近日,由詞作家鄒少雄作詞,音樂人劉曉勇譜曲並編曲,客家青年女歌手林珈羽演唱的音樂作品《一生不容易》走心發布上線。據悉,《一生不容易》歌曲詮釋了人生在世,一生所經歷的各種生活人生經歷有·精彩,慘澹,順境 泥濘·····用歌曲告誡世人,每一個人都應該懂得知足,哪怕生活再艱難,也笑著面對。歌曲《一生不容易》詞作者鄒少雄把歌詞寫得直入心扉,音樂人劉曉勇的作曲及樂器編配更是錦上添花 ,加之客家青年女歌手林珈羽走心用情的演唱,使這首歌曲在這寒冷的冬天,讓人聽後瞬間感受暖心至極 。
  • 如東人作詞,抗擊疫情公益歌曲《給你》MV發布!
    ,給你只想給你的胸膛波浪大海的波浪看見煙波江的硝煙但願詩意盎然聽見古琴臺的誓言但願樂聲悠揚飛躍關山給你我的祝願你可聽見楚天千裡蔚藍櫻花萬樹湖畔晴川飛過歸雁啊,給你只想給你的呼吸召喚春天的召喚作詞旋律採用羽調音階,抒情歌曲的風格,結構為二部曲式。主歌部分一開始「看過煙波江的思鄉今日是硝煙……」的幾句,採用委婉悠揚略帶憂傷的節奏,像是在訴說;尾音的拉長,像是在感嘆。這種吟誦旋律多次出現在歌曲當中,為副歌情感的進一步抒發打下了基礎。
  • 王 喆《絲路敦煌》作詞:艾長春 作曲:朝樂蒙
    絲路敦煌作詞:艾長春  作曲:朝樂蒙王喆曾榮獲第十四、十五屆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銀獎、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唱法銀獎第一名;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領銜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代表作品:歌曲《乘夢飛翔》;民族歌劇《運河謠》(飾演女主人公水紅蓮)《長徵》(飾演女主人公洪大夫)。
  • 什麼是美聲唱法?秒懂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區別
    美聲唱法來自義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妙的歌唱「或者」精美的歌唱「,現在人們習慣性認為,強調聲音華麗優美,具有詠嘆性風格,體現高難度技巧的發聲唱法,就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起始於17世紀初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
  • 綏寧人龍玲豔:在民族舞蹈世界逐夢前行
    綏寧縣牛角尖尖舞蹈藝術文化中心創辦人龍玲豔是一位執著的舞者,她在民族舞蹈世界逐夢前行,用汗水和付出成就自己的舞蹈人生。為了培養更多的民族文化傳承人,為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輸送優秀人才,2018年3月,龍玲豔與人合作共同創辦了綏寧縣牛角尖尖舞蹈藝術文化中心。該中心是邵陽市唯一一家由市文聯授牌的苗侗文化傳承基地,是中國舞蹈家協會授予的考級定點單位,也是湖南教育電視臺特約合作單位。
  • 帶你快速了解爵士唱法、搖滾唱法、Soul唱法、鄉村唱法等演唱風格
    標準爵士唱法講究即興,廣泛運用切分音。並經常運用襯詞來即興演唱,由於這種唱法具有較高難度,而且即興後歌曲旋律性也不強,所以很少被中國歌手所採用,但在歐美真正稱得上是爵士大家的,大部分都是標準爵士唱法的歌手。
  • 悠揚激昂,經典重現主旋律歌曲《信仰》央視國慶晚會再度唱響
    演員陣容強大,所有歌曲和節目都緊靠主旋律,精彩紛呈,媲美春晚。綏寧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文國、聞藝作詞、著名音樂家孟文豪作曲、編曲的《信仰》。9月30日晚8:00,將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綜藝頻道(CCTV-3)並機播出。
  • 【歌曲】《寧州等你來》
    璀璨瑰麗的寧州等呀等你來等你來啊 等你來 寧州等你來等你來啊 等你來 寧州等你來      歌曲《寧州等你來》是繼《夢回義渠》後,我縣全力打造的又一首推介宣傳我縣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發展成就的本土原創歌曲,作品由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策劃,歷時兩年時間創作完成。
  • 中國高鐵中國龍-演唱周香香 作詞高巖 作曲戴金霄
    她從小酷愛文藝,包括戲曲、歌曲、舞蹈、模特、主持、朗誦、樂器等,愛好非常廣泛。疫情期間,她被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築英雄們的偉大創舉深深感動,懷著對建設者的敬仰之情作詞、作曲寫下了《情灑英雄山》和《神山奇蹟》。兩首作品於5月份發行後,又應詞作者高巖先生之邀,譜寫了一首兒歌《戶外動起來》六一前也已發行。
  • 譚晶唱的一個電視劇主題曲遠情 是其跨界唱法的代表作之一
    塵緣苦短嘆人間路長不能夠容我細思量繁華瞬間如夢幻一場世上人有幾番空忙春去秋來嘆世事滄桑算人生成敗相當登臨遠望看山水迷茫情通天下一路奔放幾番起落雨暴風狂轉眼間鬢已成霜留住所愛留住所想留住一夢相伴日月長塵緣苦短嘆人間路長不能夠容我細思量繁華瞬間如夢幻一場世上人有幾番空忙春去秋來嘆世事滄桑算人生成敗相當登臨遠望看山水迷茫情通天下一路奔放幾番起落雨暴風狂轉眼間鬢已成霜留住所愛留住所想留住一夢相伴日月長塵緣苦短嘆人間路長不能夠容我細思量繁華瞬間如夢幻一場世上人有幾番空忙春去秋來嘆世事滄桑算人生成敗相當登臨遠望看山水迷茫情通天下一路奔放幾番起落雨暴風狂轉眼間鬢已成霜留住所愛留住所想留住一夢相伴日月長《遠情》是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主題曲,由易茗作詞
  • 歌曲《鳥部落子民》呈現民族風韻
    本地熱辣本報記者 趙 娟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原創歌曲《鳥部落子民》近日結題,在「廣西原創風雲榜」打榜推出。歌曲《鳥部落子民》創作完成於2018年3月,是湯谷音樂系列作品之一。湯谷村位於雲南西疇,《山海經》有記載:「日出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