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來了,「有總比沒有強」?

2020-12-18 虎嗅APP


千呼萬喚的SpaceX衛星網際網路服務Starlink,終於面向普通用戶開放小範圍測試了!


前幾天,用戶Soliloqium在Reddit上發了一帖,炫耀自己收到了SpaceX的郵件,邀請他開通Starlink的測試服務。


SpaceX給這項服務的命名也挺有意思的:比沒有強。



資費、帶寬、怎麼用?


根據郵件裡透露的情況,SpaceX很顯然不想讓這一批測試用戶對Starlink有太高的期望。畢竟這還是一項衛星網際網路服務,能不能連上網全看衛星數量、覆蓋程度,以及天氣等其他各種環境因素。所以,這項測試服務就用了「比沒有強」這個名字……


截止今天,SpaceX已經完成了16次Starlink 衛星發射任務,就在10月24日還剛送了一批衛星上天,現在在軌的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860顆。這個數量倒是相當充足了,SpaceX之前也表示過要覆蓋美國只用720顆就夠,覆蓋全球則需要1800顆。


這封邀請郵件顯示,Starlink目前可以提供的網速預期至少有50Mb/s,最高可以達到150Mb/s。以Mbps為單位折算的話,在400Mbps到1200Mbps之間,最高也可以達到千兆寬帶的水平了,還不錯嘛!


SpaceX還表示,在未來的幾個月裡,網絡延遲的預估水平在20毫秒到40毫秒之間,也算得上相當不錯了。而且這位發帖的Reddit用戶也提到,郵件裡沒有提數據封頂。


至於價格,這項「比沒有強」測試服務的單月資費是$99。


和其他寬帶運營商一樣,用戶也需要運營商配套的路由器等設備才能訪問 Starlink 網絡。


和其他寬帶運營商不一樣的在於價格和模式:Starlink的終端設備包括貓/路由器,還要加上一口鍋。全套終端的價格是$499,且必須全款購買,不能像其他運營商那樣租用。


截圖自Starlink配套的手機app


結合帶寬、網絡質量、價格來看,Starlink的這項測試服務已經和其他常規寬帶運營商基本追平了。


就和其他美國傳統的美國衛星網際網路運營商相比起來,價格幾乎相同,而Starlink的網速卻是快多了。


就和美國最大的傳統衛星網際網路運營商Viasat做個比較:Viasat的Unlimited Silver 25套餐,月費$100,標稱帶寬只有25Mbps,而且還有60GB的數據封頂;而根據第三方統計,該公司標稱帶寬100Mbps的套餐,實際用戶測試的平均結果,只有33Mbps。


當然,現在Starlink的宣稱也僅限於紙面。不過就算在紙面上比較,Starlink也足以勝過Viasat了。


如果你現在想擠進測試計劃,可能已經晚了……首批測試邀請已經發給此前註冊過的用戶。想要儘快用上,趕快去Starlink官網填寫自己的郵箱和住址吧。


與此同時,你也可以下載Starlink手機app過過癮!


沒錯,隨著測試服務推出,SpaceX也正式發布了Starlink配套app,幸運的首批測試用戶可以按照app裡的教程一步步完成選址、遮蓋檢測、大鍋安裝、路由器連接等步驟。



和傳統衛星網際網路地面配置一樣,Starlink要求用戶把鍋安裝在儘量空曠的地點,且天線朝向無阻擋。上圖所示,在遮蓋檢測的步驟裡,手機app會要求用戶把手機攝像頭對著天,不斷轉動手機,確保在屏幕所示的圓圈裡只有天空,沒有房屋、樹木、地形的遮蓋阻擋。


除此之外,整個配置流程還是非常簡單的,基本就是把終端設備的各個組件插到一起,完成遮蓋檢測,再連上Starlink路由器的Wi-Fi,然後就可以暢享衛星網際網路了。


用衛星,養航天


對於地球上大部分人來說,城市居民已經在十幾、二十年前把衛星拆掉,換成了有線電視;同時,運營商的4G基站覆蓋也比較不錯,讓很大一部分農村偏遠地區也有網課上。


現在,眼看著美國人又要裝上鍋,而且還是用鍋上網……著實是件很新鮮的事。


在美國的偏遠和欠發達地區,固網鋪設成本很高,運營商沒有激勵,導致寬帶很貴。今天看來,可靠的固網在那些地方仍然是一種奢侈品。


隨之,衛星網際網路就成為了一種替代方案。比如在美國的中西部,很多商戶,比如旅館提供的Wi-Fi,以及餐館超市的POS機,背後其實都是衛星網際網路。Hughes和ViaSat兩大美國運營商,合計在網個人用戶至少有150萬,還有商業服務和政府訂單。


總的來說,衛星網際網路在美國算不上是朝陽產業、藍海市場。那麼,SpaceX 又為什麼要做衛星網際網路呢?


答案是賺錢。



做航天很燒錢,這也是為什麼私營航天公司並不多,做到像SpaceX這個級別的鳳毛麟角。去年馬斯克之前說過,SpaceX做商業發射每年的收入最多30億美元,而做衛星網際網路的話能賺到300億美元——做Starlink的主要目的是賺錢,來支持SpaceX今後在宇宙探索和商業航天方面的更多計劃。


Starlink的這項「比沒有強」測試服務,目前僅對美國和加拿大用戶開放使。SpaceX之前已經在美國幾個偏遠地區進行過早期測試。但馬斯克的野望,是把衛星網際網路覆蓋到全球,這也是為什麼他對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收入估計這麼高。



對於SpaceX的入局,很多人也將其看成是類似Uber/Lyft革命計程車,在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的一次重演。通過比較網絡質量和價格,你也能看到傳統運營商的服務其實並不經濟,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對Starlink抱有更高的期待。


當然,這裡也不得不為傳統運營商說兩句:在SpaceX和可回收火箭出現之前,衛星發射和運維非常昂貴,所以傳統運營商在服務質量上,也確實沒辦法與時俱進。Starlink的問世,對於衛星網際網路的核心用戶絕對是好消息,對於傳統運營商來說也只能是個躲不開的宿命。


Starlink目前在軌衛星數量已經有860顆,而SpaceX的計劃是在550千米左右的低地球軌道上最終擁有三萬顆衛星,做到全球覆蓋無死角。值得一提的是,Starlink app的下載頁面上寫著,SpaceX預計在2021年可以實現「在有人住的地區接近全球覆蓋」:



在發給首批幸運用戶的郵件裡,SpaceX也提到,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可以將延遲降到20毫秒以下。


你對 Starlink 的首次小範圍測試有何看法?如果你在北美也收到了邀請並且打算裝一套在自己家裡,也歡迎和我們分享安裝和使用體驗!


相關焦點

  • 衛星網際網路解讀—馬斯克的星鏈與中國航天
    關於馬斯克和SpaceX的新聞,我們總能隔三差五地在網上看到,大部分都是關於火箭回收、衛星發射以及移民火星。2015年,馬斯克在西雅圖公布了一個比在火星上種植蔬菜還要瘋狂的計劃,Starlink——星鏈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建設由數以萬計的星鏈人造衛星組成的網絡,使所有衛星連成一個「星座」,為全世界每個角落提供可靠的網際網路連接。
  • 終於來了?SpaceX星鏈衛星總數達784顆,馬斯克稱即將開啟太空網際網路...
    SpaceX星鏈衛星總數達784顆,馬斯克稱即將開啟太空網際網路公測Space X證實,每顆星鏈衛星都有一張桌子那麼大,在發射後大約1小時3分鐘就部署好了。該公司的目標是到今年年底在軌發射1000多顆衛星,並已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總共發射12000多顆衛星。它們將組成一個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群,旨在從近地軌道提供低成本的寬帶網際網路服務。
  • 60顆衛星被五手火箭送上天!馬斯克瘋狂的衛星網際網路計劃不遠了
    星鏈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是科技圈的「鋼鐵俠」,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的又一個瘋狂計劃,這次用已經多次回收的「五手」獵鷹九號火箭將第八批60顆衛星送上天,是馬斯克的又一個高光時刻,雖然沒有前面用「龍」飛船送太空人到國際空間站那麼全球矚目,但星鏈計劃卻是跟更多普通人相關的。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近日,「太空狂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公開測試即可實施。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 近日,「太空狂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公開測試即可實施。
  • 馬斯克衛星網際網路開測:最快60M,網遊視頻都OK,先造福偏遠農村
    去年5月,SpaceX發射首批60顆Starlink衛星上天,希望給偏遠地區人民帶來快速的網際網路。現在才短短一年,該計劃的Beta測試用戶已經享受到這項技術的便利。而且他們還用實測數據證明,Starlink的衛星網際網路確實好用:網速快、延遲低。
  • 在顛覆了汽車和火箭發射行業後 馬斯克能用4萬顆衛星改變網際網路嗎?
    低地軌道(LEO)衛星需要以大約每秒8千米的速度繞世界飛行,才能保持恆定的高度。為了確保可靠的網際網路服務,地面接收器必須在不中斷雙向連接的情況下不斷地從一個衛星信號跳轉到另一個衛星信號上。這就像在球場上踢12個球一樣。而且還沒有人找到一種方法來製造如此複雜的新技術,並在大眾消費市場上盈利。
  • 獵鷹9火箭一周兩發,馬斯克的60顆網際網路衛星再次升空
    旗下Space X公司首次載人龍飛船剛剛完成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該公司星鏈計劃(StarLink)第8批60顆網際網路衛星也已經於今天完成了發射任務,預計最快最下一周,Space X公司星艦飛船的第5個測試原型SN5也即將進行歷史性的低空飛行測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該SN5原型還將執行一次20公裡高度的軌道飛行測試,因此,馬斯克現在確實是一個大忙人。
  • 馬斯克的寬帶衛星上天,拿著手機就能連衛星上網?你想的太多了!
    「拿著手機就想連上我的衛星寬帶,你想多了……」「丁丁A」和「丁丁B」確實擔任著衛星網際網路實驗的功能,但指望用手機就能連到衛星上網,即使馬斯克的Starlink網絡上萬顆衛星全部發射升空,也沒有這個可能。
  • 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12月13日晚間,一位從事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經理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他現在手上有幾個從事衛星網際網路業務的公司項目,等待他的評估。「我自己要先搞清楚規則,才能知道哪個公司有投資潛力。」他說。儘管外界知曉的熱度不高,但是在風險投資圈裡,衛星網際網路已經算是新興的、較有熱度的投資領域。各種公司、項目繁多,水平參差不齊。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可以讓我們避免類似馬航MH370的困境
    目前,有專家提出,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使黑匣子數據存儲在雲中成為現實。為此,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一下星鏈衛星和黑匣子的工作原理。黑匣子黑匣子包含兩個記錄器:話音記錄器和飛行數據記錄器。在儲存卡的周圍有一薄層鋁製外殼;外面還有一層高溫絕緣層,它是由二氧化矽材料組成的,厚度為1英寸,提供高溫熱保護;最外層還有一個厚度約為0.25英寸的不鏽鋼鑄造外殼,有時候也用鈦來製造這種外殼。這些硬化的外殼非常重要,它可以抵抗3400G的撞擊,深海20000英尺的壓力,並可承受1100攝氏度的高溫。它攜帶的水下信標還可以在14000英尺的深度內連續30天發出37.5千赫茲的脈衝定位信號。
  • 僅僅一月內,馬斯克創造史上最密集衛星發射!Starlink網速超100M
    100Mbps,隨著一個月之內的 3 次密集發射,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 Starlink(星鏈計劃)已經達到了我們常用寬帶的網速。同時,一個月內發射約 180 顆衛星,這也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人類歷史上最密集的衛星發射。
  • 馬斯克的「五手」火箭完成靜態點火測試,3天後再發射60顆衛星
    【ALENG 自媒體】4月21日早間自媒體專稿,矽谷大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 X公司的網際網路衛星計劃Starlink即將進行第7次361-420顆衛星的例行發射,為了確保本次發射任務圓滿完成,日前,該公司對即將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9火箭進行了靜態點火測試,
  • 世界最富有租房人,打造星際飛船,搞衛星網際網路,理想不在地球
    說起理想和抱負,相信每個人都有,說沒有那就是在騙人,可能有人想做醫生,可能有人想當老師,可能還有人想當科學家,但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幾個人遠大理想能比得過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現在他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租房人。
  • 同為網際網路企業高下立判:國外在發射衛星,國內在與小販爭菜籃子
    包括人民日報刊發的文章,在國平軍史看來絕對的振聾發聵,「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 現實版星球大戰續集來了?OneWeb 破產面臨收購命運,貝佐斯和馬斯克...
    ——科技作家阿什利·萬斯正如科技作家阿什利·萬斯所言,貝索斯和馬斯克們的目標已經不是地球,而是太空了,這裡我們就不再贅述馬斯克,我們來談談貝索斯的太空夢想。早在 2000 年,貝佐斯就成立了商業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計劃未來搭載付費乘客飛行。藍色起源是由貝索斯創辦的航天航空公司,目前已有超過 600 名員工。
  • 網際網路大佬忙著搶窮人飯碗 馬斯克為人類移民火星而努力
    再來看看我們的網際網路大佬們。劉強東馬上就要親自出馬,帶頭賣菜,跟一群窮人搶飯碗。我沒記錯的話,當年在美國喝酒誤事的也是他吧,如今要帶領京東賣菜的還是他。但是對於那些賣了大半輩子菜的老人來說,他們可能就真的沒有活路了。小區附近的菜市場,不管颳風下雨,都有很多老人一大清早就在菜市場門口賣菜,有時候我在想,將來他們又該怎麼辦? 我一直都覺得,大人物應該有大理想,大情懷。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就是對各國安全赤裸裸的威脅
    近日呢太空狂人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測試即可實施。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趨於實用化,也為衛星網際網路打出了第一個樣板,是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重要節點。2020年衛星發射進入密集階段,中國的鴻雁衛星系統,亞馬遜的科伊博項目等衛星網際網路項目的進展備受矚目。
  • 美國星鏈計劃,中國非要發幾萬顆衛星上天嗎?衛星網際網路能代替5G
    美國要發射幾萬顆衛星上天,而且要通過這些衛星來甩掉5G直接上6G。幾萬顆衛星組成的星網在天空飄著,任何一個節點出問題都是麻煩事。今年上半年,僅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5G用戶數就已經達到了1億大關。今天我們來聊一下中國是不是非要發幾萬顆衛星上天這個問題,以及衛星網際網路難道就能真的替代5G嗎?最近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在2015年提出的星鏈計劃,引發了中國人的擔心。因為按照這個計劃,美國要發射幾萬顆衛星上天,而且要通過這些衛星來甩掉5G。那上6G,那麼中國是不是落後了呢?中國是不是也要發射幾萬顆衛星上天呢?
  • 馬斯克的SpaceX星鏈衛星上網初期網速50到150兆 包月99美元
    SpaceX野心勃勃打造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目前已經發射了近900顆衛星,還在意以每個月60顆的速度製造,基本具備了在美國西北部地區提供衛星上網服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