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

2020-12-1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張虹蕾,編輯:魏官紅,36氪經授權發布。

北京時間10月7日,SpaceX公司在推特上宣布第12次星鏈發射完成,60顆星鏈衛星部署成功。星鏈公測在即,衛星網際網路再度升溫。銀河航天方面對記者表示,為了實現更廣泛的網絡覆蓋,要加速低成本高性能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批量生產,儘早提供星座組網能力,助力中國的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

近日,「太空狂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公開測試即可實施。銀河航天通信技術專家李建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星鏈」大規模地聯合公開測試,意味著其初步具備對公眾服務能力,這為整個衛星網際網路打出第一個樣板,是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重要節點。

星鏈公測在即,衛星網際網路再度升溫。2020年,衛星發射進入密集階段。中國的「鴻雁」衛星系統、亞馬遜的柯伊伯項目等衛星網際網路項目的進展備受矚目。

「目前,中美兩國均屬於衛星網際網路第一梯隊,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差距會逐漸縮小。」九天微星創始人兼CEO謝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衛星通信走向公眾,也要走向股市

北京時間10月7日,SpaceX公司在推特上宣布第12次星鏈發射完成,60顆星鏈衛星部署成功。至此,SpaceX已有775顆星鏈衛星位於北美上空。

受地域、環境、成本的影響,地面通信網絡難以覆蓋人口密度較低的區域,而為了解決農村等偏遠地區沒有網絡和在飛機上用網的問題,SpaceX公司CEO馬斯克在2015年首次提出「星鏈計劃」,即向太空發射1.2萬顆衛星組成「星鏈」衛星,對地面提供網際網路服務。2019年5月,SpaceX發射首批星鏈,之後SpaceX將原計劃的衛星總量由1.2萬顆增加到4.2萬顆。SpaceX也已經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了衛星申請。

馬斯克在2019年表示,衛星網際網路業務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並會在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上市,即將到來的公開測試的商業意義十分重要。

針對星鏈與5G的關係,馬斯克在SATELLITE 2020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基於世界對帶寬的無限需求,星鏈不會破壞其他衛星的商業計劃;因為關注人口密度較小、網絡不通的農村地區,星鏈也不會對電信業及5G帶來「超級威脅」(Super Threat)。「5G對高密度的情況很好,但對農村等人口稀疏環境的地區不友好;星鏈則反之,將服務3%到4%最難接觸到的電信公司客戶。所以,它可以大大減輕傳統電信公司的負擔。」

李建成對記者表示,事實上,美國仍然有大量人群存在用網困難的問題。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2019年數據,當前仍有2100萬名美國人沒有任何寬帶連接。全球仍有近三十億人口不能連接網絡。

SpaceX將最新一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 圖片來源:推特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7日的衛星發射完成後,馬斯克在推特上提及星鏈的公測計劃:「一旦這些衛星到達目標位置,我們將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推出一個相當廣泛的公測。一旦我們得到監管部門的批准,其他國家也會跟進。」

不過,根據一些國外專家的推測,衛星到達目標位置的時間可能要到明年2月。李建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星鏈自7月以來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的beta測試(一種在產品發布之前進行的軟體驗收測試活動),根據媒體公開測試數據可以看出,星鏈可以為終端用戶提供較好的網絡體驗。隨著星鏈公測計劃開展,意味著低軌衛星網際網路開始具備面向公眾的服務能力,這的確是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重要節點。

馬斯克計劃未來幾年內讓SpaceX星鏈業務上市 圖片來源:推特截圖

各路資本紛紛入局,搶佔「藍海」

近年來,各大公司陸續布局衛星網際網路,就連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推出計劃搶佔「藍海」。

放眼海外市場,2019年,亞馬遜推出柯伊伯全球衛星寬帶服務,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射3236顆衛星。此外,波音、空客、三星等公司也都在積極開展低軌通信衛星系統的研發工作。

縱觀國內市場,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被國家發改委劃定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之一。業界認為,這意味著2020年衛星網際網路方面進展迅速。同時,商業航天發展的分水嶺因此形成,行業發展也從「遊擊戰」轉為「陣地戰」。

在國家隊方面,2015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提出「鴻雁星座」和「虹雲工程」低軌通信項目。中國航天科技下屬上市公司中國衛通(601698,SH)和中國衛星(600118,SH)分別從事衛星運營和衛星研製、系統集成、終端製造等業務。

在民營隊方面,以銀河航天、九天微星、星際榮耀、藍箭航天、翎客航天等為代表的民營航天公司加快布局,吸引眾多投資機構入場。其中,九天微星在河北唐山的衛星工廠已經開工,預計衛星年產能力達到100顆。

此外,在銀河航天於今年6月初進行的衛星網際網路與地面5G網絡的融合測試中,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6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與聯通公網中的5G基站及傳輸網絡實現互聯,成功完成了5G基站開通和5G用戶業務測試。測試過程中,用戶端5G手機實測下載速率382Mbps,上傳速率91Mbps。這也是全球首次通過低軌衛星網際網路鏈路完成運營商公網中5G基站的開通和測試。

衛星網際網路與地面5G網絡的融合測試數據圖片來源:銀河航天供圖

在行業紅利下,上市公司也動作頻頻。例如,和而泰(002402,SZ)子公司目前對5G基站用射頻晶片以及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射頻晶片業務進行研發布局;華力創通(300045,SZ)旗下有公司專注於衛星應用集成電路設計,重點開展北鬥三號、天通衛星、衛星網際網路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急需的晶片研究;海格通信(002465,SZ)正在研製衛星網際網路系統。

今年7月,中國衛通完成中國首架Ka寬帶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今年9月,達華智能(002512,SZ)全資子公司與合作夥伴籤訂合作協議,向其最終用戶提供寬帶衛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值得期待

全球企業競逐衛星網際網路,源於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政策驅動。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日前發布的2020年衛星產業年度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整體太空經濟增至366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1.7%。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當前政策催化、資本入局和技術突破是衛星行業主要驅動因素,未來主要跟蹤產業鏈上企業融資及技術突破情況。衛星網際網路的受眾主要有:全球43億人次航空旅客與員工;全球3000萬~4000萬人次海航旅客與員工;全球衛星用戶;未連入網絡的通信較差或偏遠地區的40億人群中相對富裕的5%~10%群體;全球約3億人次每年戶外拓展、旅遊、科研等人群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對衛星通信系統設計能力、衛星批產能力、快速部署和低成本發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方競速對衛星研製、應用模式都將帶來重要影響。

九天微星創始人兼CEO謝濤認為,從部署時間看,美國目前稍稍領先,一箭多星發射節奏、衛星批量化速度都比較快。而在成本方面,美國的一些網際網路衛星公司也通過技術革新形成單星成本優勢。但從長遠看,衛星網際網路不僅僅是追求單顆衛星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系統可靠性和降低成本模式。雖然國內部署時間稍微慢一些,但在調集國家隊、民營企業的情況下,相信會逐漸縮短在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差距,展現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的獨特優勢。

銀河航天方面對記者表示,為了實現更廣泛的網絡覆蓋,還要加速低成本高性能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批量生產,儘早提供星座組網能力,助力中國的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星鏈」採用的地面終端是一款固定終端產品,僅可滿足固定網絡接入場景。面對個人移動、車船機載等更加靈活和廣泛的移動衛星網際網路接入場景,星鏈還缺乏成熟方案。目前,多家國內外衛星網際網路終端企業在這一領域積極創新,推出了以人工透鏡相控陣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地面終端產品。隨著包括衛星製造、火箭發射、地面終端在內的國內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布局逐步完善,相信中國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時代將很快來臨。

(實習生林姿辰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近日,「太空狂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公開測試即可實施。
  • SpaceX星鏈衛星總數達784顆,馬斯克稱即將開啟太空網際網路...
    Space X證實,每顆星鏈衛星都有一張桌子那麼大,在發射後大約1小時3分鐘就部署好了。該公司的目標是到今年年底在軌發射1000多顆衛星,並已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總共發射12000多顆衛星。它們將組成一個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群,旨在從近地軌道提供低成本的寬帶網際網路服務。
  • 衛星網際網路解讀—馬斯克的星鏈與中國航天
    關於馬斯克和SpaceX的新聞,我們總能隔三差五地在網上看到,大部分都是關於火箭回收、衛星發射以及移民火星。2015年,馬斯克在西雅圖公布了一個比在火星上種植蔬菜還要瘋狂的計劃,Starlink——星鏈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建設由數以萬計的星鏈人造衛星組成的網絡,使所有衛星連成一個「星座」,為全世界每個角落提供可靠的網際網路連接。
  • 馬斯克的SpaceX星鏈衛星上網初期網速50到150兆 包月99美元
    SpaceX野心勃勃打造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目前已經發射了近900顆衛星,還在意以每個月60顆的速度製造,基本具備了在美國西北部地區提供衛星上網服務的能力。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可以讓我們避免類似馬航MH370的困境
    之所以還未把黑匣子數據存儲在網際網路雲中,很大程度上與數據傳輸方式和經濟成本有關。飛機可以通過其天線把數據傳輸到附近的蜂窩塔,但是航行線路上的蜂窩塔數量可能滿足不了要求。因此,最好的選擇是通過其頂部天線與衛星連結,可是這樣卻也有不便的地方,天上的少量衛星要連接大量的飛機,從而每架飛機可使用的帶寬就變得很小,而且航空公司為此付出的費用也將是一筆無法承受的巨款。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是智商收割機嗎?
    馬斯克創立並擔任CEO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2017年的5月份公布「星鏈計劃」,「星鏈計劃」由近1.2萬顆衛星構成,包括4425顆低軌道衛星和7518顆軌道更低的衛星,通過數量龐大的衛星來為全球各地的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就是對各國安全赤裸裸的威脅
    近日呢太空狂人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測試即可實施。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趨於實用化,也為衛星網際網路打出了第一個樣板,是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重要節點。2020年衛星發射進入密集階段,中國的鴻雁衛星系統,亞馬遜的科伊博項目等衛星網際網路項目的進展備受矚目。
  • 馬斯克一箭60星的星鏈還有問題需解決!
    馬斯克因此提出了星鏈概念:通過向太空中發射數萬枚超低空軌道衛星,用於全球的網際網路業務。馬斯克首先是希望先發射1.2萬個衛星,然後再增加到4.2萬個實現全覆蓋。通過最近幾次發射,星鏈衛星在軌數目已經達到422顆,已經具備一定的聯網能力。這次發射成功後馬斯克發文稱:星鏈內測差不多三個月後開始,公測六個月以後。
  • 為什麼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值得警惕?-虎嗅網
    很多人稱2020年為空天網際網路元年。這一年,美國強勢推進星鏈計劃,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2020年4月20日,中國發改委首次將衛星網際網路列入「新基建」範疇,這被看作是明確產業加速的標誌性事件,也意味著「衛星網際網路」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除此以外,英國、日本在內的航天大國也在加速發射衛星。空天網際網路為何會風靡全球?又將如何改變世界?
  • 星鏈計劃要顛覆5G?馬斯克又有大動作,用一枚「五手」火箭送60顆...
    據報導,到年底前,馬斯克將把1000顆衛星送上天,其中前800顆將滿足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天基網際網路需求。未來幾年,SpaceX計劃向地球低軌發射4.2萬顆衛星(1.2萬顆已獲批准,3萬顆已提交申請),形成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有人甚至驚呼,馬斯克這是要顛覆5G,直接奔6G去了?馬斯克的「星鏈」究竟是啥,有那麼神嗎?「星鏈」究竟是啥?
  • 60顆衛星被五手火箭送上天!馬斯克瘋狂的衛星網際網路計劃不遠了
    星鏈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是科技圈的「鋼鐵俠」,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的又一個瘋狂計劃,這次用已經多次回收的「五手」獵鷹九號火箭將第八批60顆衛星送上天,是馬斯克的又一個高光時刻,雖然沒有前面用「龍」飛船送太空人到國際空間站那麼全球矚目,但星鏈計劃卻是跟更多普通人相關的。
  • 星鏈計劃能給馬斯克的智商充值嗎?
    這些天,特斯拉的星鏈計劃震驚了世界。宏偉、終極網際網路。哪方面看都足夠驚人。震驚之餘,也為馬斯克的智商捉急。一個企業霸佔了全部的地球低軌道資源,這本身就違反國際法。換作其他國家的企業這麼幹的話,美國得先急眼。
  • 馬斯克改變世界,中俄歐都跟進馬斯克的星鏈、可重複火箭等計劃!
    都不是,是馬斯克要打造的地球版星艦,以後旅行可以乘坐時速高達2.7萬公裡的火箭旅行,從地球一面到另一面,只要一個小時!3、星鏈天基網際網路:網絡一定要拉光纖或建地面基站嗎?不一定,馬斯克就要搞太空網際網路「星鏈」,通過衛星來實現網絡通信,覆蓋全球,無處不在。
  • 別做夢了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不是給手機準備的
    最近比較火的一件事情不是雙11,而是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取得了重大進展。日前,馬斯克對外公布了星鏈計劃的資費,每月資費99美元。在很多人看來,這個資費很便宜,一些網友甚至表示,要使用馬斯克的星鏈衛星上網。另據透露,星鏈衛星上網服務測試期間的帶寬在50-150Mbps之間,網絡延遲在20ms到40ms左右。單純從速度上來看,衛星上網的速度確實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比百兆寬帶還要快,比4G網絡速度更快。即便5G大規模普及後,星鏈衛星上網速度有可能比5G要快,畢竟5G的入門速度只有100Mbps。
  • 深度解讀:警惕馬斯克及星鏈計劃,美國已開啟太空資源「爭奪戰」
    此外他即將幹成的事同樣讓人熱血沸騰,包括組建星鏈計劃——讓偏遠地區的人們能夠使用網際網路、超高速列車計劃——讓城市之間通航更快速、腦機接口計劃——讓人類擁有「外掛」,以及最為超前的「火星移民計劃」——讓人類殖民火星。 所以儘管他是美國人,還是資本家,但你還不得不捏著鼻子翹起大拇指,誇他一聲了不起。
  • 在顛覆了汽車和火箭發射行業後 馬斯克能用4萬顆衛星改變網際網路嗎?
    現在輪到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了。在顛覆了汽車和火箭發射行業之後,這位億萬富翁正在向另一個搖搖欲墜的商業領域——太空通信行業發起攻擊,他希望向太空中發射數萬顆衛星,為與世隔絕的人群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星鏈計劃:讓全世界人類都能用上網際網路的偉大計劃
    馬斯克曾表示SpaceX上線網際網路服務所需要衛星的最低數量是800顆以上。如果計劃順利,我們不久之後就可以看到關於星鏈計劃公測開放的消息了。星鏈計劃,解決全球另一半人類的上網問題受地域、環境、成本的影響,地面通信網絡難以覆蓋人口密度較低的區域。截至2017年6月,全球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1.7%,意味著全球仍有一半的人口未實現網際網路連接。
  • 前行者|一萬顆衛星包圍地球 呂廷傑:美"星鏈"計劃不可能替代5G
    這一年,美國強勢推進星鏈計劃,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2020年4月20日,中國發改委首次將衛星網際網路列入「新基建」範疇,這被看作是明確產業加速的標誌性事件,也意味著「衛星網際網路」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除此以外,英國、日本在內的航天大國也在加速發射衛星。空天網際網路為何會風靡全球?
  • 星鏈計劃深度剖析:馬斯克明星光環之下,深藏美國精英的太空野心
    此外他即將幹成的事同樣讓人熱血沸騰,包括組建星鏈計劃——讓偏遠地區的人們能夠使用網際網路、超高速列車計劃——讓城市之間通航更快速、腦機接口計劃——讓人類擁有「外掛」,以及最為超前的「火星移民計劃」——讓人類殖民火星。所以儘管他是美國人,還是資本家,但你還不得不捏著鼻子翹起大拇指,誇他一聲了不起。
  • 星鏈計劃會超越5G嗎?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發射了600顆衛星後,已經在全球進行私人內測,所以馬斯克這個將由數萬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計劃獲新一輪估值,高達469億美元,馬斯克表示星鏈計劃不僅要超越5G,而且要淘汰全球的寬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