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生長在盛唐時期,是著名的田園山水詩人。他與詩仙李白出生在同一個時代,更有趣的是,王維和李白還是同年而生,但是兩人之間卻無太多交集。
王維的詩清新淡雅,自然脫俗,無論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還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每個人幾乎都能吟誦幾首王維的詩。
王維一生信佛,所以他的詩總有一種雲淡風輕之感,不雕琢,不濃重,他的每一首詩都像是一幅唯美的水墨畫,在不經意間戳中每個人的心靈。
今天,我們不妨探尋王維的另外一首經典之作《漢江臨泛》,感受詩中的真意與意趣。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王維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40年,因為工作關係途經襄陽,在這裡他欣賞到漢江的美景,感慨之餘作下此詩。
詩中開篇便向我們介紹了漢江的地理位置與歷史。
漢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邊塞水系交融的地方,它連接這三湘之水,途徑十幾個地區最後流入長江。
在荊門山下,長江的九條支流在這裡匯合,這是多麼壯觀的場景。
接下來,王維又寫道:這滾滾的江水,仿佛奔流到天地之外,而兩岸的青山,在迷霧中若隱若現,感受到一種朦朧而玄妙的美感。
這句詩也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喜歡和讚美,寥寥十個字,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壯美的山水畫卷。
詩人乘船而行,望著奔流不息的江水和時隱時現的山巒,心中自然感慨萬千,在大自然面前,人是何其渺小,卑微如江水中的一朵小浪花,轉瞬間便消失在滾滾江水中。
王維在船上感受著大自然賦予的美好,一陣風浪湧起,小船也隨著波濤不斷上下漂浮,仿佛天空和大地都隨著波浪一同顫抖,這就是江水的力量,也進一步渲染了江水磅礴的氣勢。
人在船中,船隨水勢而行,將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放逐在山水之中,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美好和幸福,真是快哉人生。
每個人遇到快樂之事,都希望能夠有人一同分享,此情此景,王維喝著小酒,望著美麗的人間美景,多麼希望能夠與山翁長醉不歸。
詩中的山翁,指的是晉代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兒子山簡,他曾是西晉時期著名的將領,鎮守襄陽,他的一生好飲酒,但是酒量很小,每飲必醉。
王維的詩和畫總能完美地融為一體,正如蘇軾這樣評價王維的作品:「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