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由Gordon Murray教授操刀的邁凱倫F1登場。這輛絕世超跑集合了當年如日中天的邁凱倫車隊積累的大量F1科技,搭載寶馬的自吸V12引擎,採用石破天驚的三座設計,時至今日仍是很多人心裡的地表最強超跑。但近30年來,邁凱倫F1都後續無車。直到這周,Gordon Murray創辦的公司Gordon Murray Automotive發布 T.50,F1直系後裔終於登場!
在當今車壇,天價限量超跑並不少見,但Gordon Murray打造的T.50,並非賣弄高科技的弄潮兒,也不是堆砌豪華配置的奢侈品,而是最純正的駕駛機器,體現Gordon Murray個人志趣的藝術品,老派造車理念的巔峰,也可能是傳統超跑在這個時代的最後吶喊。
作為邁凱倫F1的直系後裔,T.50遵循了前作的理念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超越。在這個混動/純電橫行、汽車越來越智能化的時代,T.50反其道行之,堅守自吸、輕量化、從簡從輕的硬核設定,堅持用最傳統的手法打造最快的汽車。
動力上,T.50不僅沒有在這個連法拉利都投靠混合動力的時代用上混動或者純電的動力系統,甚至還拒絕了渦輪增壓,堅決支持自然吸氣引擎。這顆和Cosworth合作打造的4.0升V12可輸出654馬力,光看馬力數據貌似平平無奇,但當閣下知悉其121,00轉/分鐘的轉速,0.3秒即可從怠速提升到紅線的絕技,僅重178kg的輕盈體態後,定會意識到這是當今轉速最高、響應速度最快、質量最輕的V12路車引擎。
更令人驚嘆的是,為了保證駕駛的參與感,與自吸V12引擎搭配的,是H檔6速手排。
相比邁凱倫F1的年代,當下的材料技術已取得質的飛躍。T.50座艙整體使用碳纖維打造,整車僅重986kg,較邁凱倫F1輕了150kg,但車身扭轉剛度提升了2倍。Gordon Murray設計T.50的每一個部件時都想到了輕量化,連踏板都經過打孔處理,以換來0.3kg地減重。
考慮到T.50車身尺寸與保時捷718相當,在這個超跑越來越臃腫的年代,T.50可謂是一股清流。
車內,源自F1的駕駛席居中三座椅的設計被傳承了下來,三座椅僅重13kg。儘管被定位為硬核超跑,但T.50車內並沒有如賽車般簡陋,至少還配備了Arcam 10揚聲700瓦音響。
邁凱倫F1缺席車壇的這20多年裡,汽車空氣動力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幾年發布的新超跑都用各種複雜誇張兼智能的空氣動力學套件武裝到牙齒。然而,T.50卻另闢捷徑,採用地效空力設計,車身極其簡潔和流暢,在車尾配備了一個風扇來獲取下壓力。這個風扇最大轉速可達7000轉/分鐘,由一臺48V電機驅動,除了提供下壓力外,還可以製造15kg的推力。從外觀內飾設計、動力到空氣動力學,T.50都沒有順應時代潮流用主流的解決方案,卻仍取得驚人的性能,Gordon Murray真乃設計鬼才也。
近20年來,汽車工業越來越文明、高效,但造出來的新車也越來越雷同、臃腫和無趣。T.50的售價超過200萬英鎊,限量100臺,毫無疑問是地球上最多金最懂車的那100人的玩具,但所有愛車之士都能看到Gordon Murray在T.50上傾注的對駕駛的純粹熱愛,和舊時代造車理念頑強的堅守。T.50註定無法代表當今車壇,她與潮流背道而馳,解決問題的手法過於簡潔和老派。但是,對於車迷而言,T.50又絕對是令人感動的藝術品,是新時代來臨前夜,傳統車迷抵抗時代洪流的最後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