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重980kg的V12輕混超跑:GMA T.50 輕量化之謎|gmat|mclarenf1|...

2020-12-26 騰訊網

GMA (Gordon Murray Automotive)近日公布了首款超跑 T.50 的更多詳細信息。這款受 McLaren F1 啟發而打造的三座位超跑 (Demo Car)有望在一年後正式亮相,計劃於2022年量產交付的 GMA T.50 售價高達200萬英鎊(約1,800萬人民幣)!

T.50 項目由如雷貫耳的 McLaren F1 之父 、傳奇的賽車及汽車設計工程師 Gordon Murray 主導實現。除邁凱倫 F1 外,他設計的 Brabham BT46B 風扇方程式賽車在早年亦備受矚目。T.50 選擇在英國進行生產,限量發售125臺 T.50 中包含了100臺公路版與25臺賽道版。

GMA T.50 的動力心臟來自 Cosworth 為其特別開發的3.9升V12自吸引擎,配合48V輕混系統提供的支持,標準輸出功率650馬力;若使用衝壓進氣設計,該引擎的最大功率還能漲至700馬力!

這款僅重180kg的V12引擎,比 McLaren F1 的動力總成減輕了近60kg;引擎工作紅線高達12,100rpm,這使 T.50 成為有史以來引擎轉速最高的街車;動力通過 Xtrac 六前速手動變速箱傳遞至後輪。

經精心設計的 GMA T.50 無所不用其極地實現輕量化:碳纖維單體座艙連車身覆蓋件的總重量不到150kg;踏板組與變速箱分別比 McLaren F1 減輕了300g和10kg;駕駛席座椅僅重7kg,而兩側的乘客座椅重量更不到3kg;她連前擋風玻璃都採用比常規街車薄了28%的部件 ……

事情還沒那麼簡單!GMA 的工程師對 T.50 採用的每一種固定裝置都進行了3D建模,以確保其強度符合嚴格要求;T.50 底盤周圍所採用的900個螺母 、螺栓和墊片全數採用鈦合金製造,以確保她的量產車體重不會超過980kg!

到目前為止,T.50 的所有空氣動力測試都已經通過流體動力學程序在計算機上進行了高度模擬,部分設計還使用了靜態模型在風洞中進行了測試。關於 T.50 車尾上那個直徑400mm的地效風扇,與六種不同工作模式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本站早已報導過,詳情可參閱《萬二轉自吸三座手波風扇 Hypercar :GMA T.50「真身」初現》一文。

GMA 還透露 T.50 的引擎輸出特性及牽引力控制程度都是可以進行調整的。據悉,項目團隊正抓緊製造首臺原型測試車,預計今年10月前能完成。

號外:微信改版在即,望各位把「至強汽車情報站」設為星標及置頂。具體操作流程:點擊本文右上角的三個點,再點「查看公眾號」,最後點右上角三個點並選擇「置頂/星標」即可。

BTW:為什麼測試的引擎只有三缸?四組拼起來不就是 V12 咯 ……

生於南非 Durban 的 Gordon Murray ,六十年代末來到英國從事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工程設計,並主導設計了多款獲得錦標的冠軍車。1995年首次出戰勒芒24小時便斬獲冠軍寶座的 McLaren F1 GTR ,更是震驚全球車壇!那 Murray 又對 T.50 抱有何種期望呢?(以下是外媒與 Gordon Murray 的Q&A專訪)

Q:您是否會把 T.50 描述為「當代的 McLaren F1」?

A:我堅信在 F1 之後,近三十年來都沒人再造過像 F1 這樣專注駕駛者 、專注工程細節與輕量化的跑車。F1 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她每個部分都是單獨定製的,並沒有妥協的空間。T.50 的起點與 F1 完全相同,從這個角度看她是新世代的 F1 ,兩者目標相同。當然,我的玩具箱現在也更龐大了 —— 我們現在擁有一支更為強大 、經驗也更為豐富的專業團隊。

Q:T.50 公路版的100位準車主中,有多少人已經擁有 F1 ?

A:大約三分之一是 McLaren F1 的車主,這是合乎邏輯的事情,T.50 在各個方面都會比 F1 表現得更好。因此,如果你擁有價值2,500萬英鎊的 F1 ,並且想要在不損耗她的前提下體驗更棒的駕駛樂趣,你可以駕駛 T.50 。

Q:T.50 980kg的重量是標題黨嗎?

A:我們的確吸引到不少客戶到訪,沒錯,她只有650馬力,但她的推重比卻遠勝於 LaFerrari 或 P1 GTR 。您真的需要400km/h的極速嗎?打造 McLaren F1 時我並沒有為她定立任何性能目標,但事實已經證明了 F1 是一輛非常快的跑車。我所設定的目標是把 T.50 打造成有史以來最好的駕駛者之車。

Q:McLaren F1 的賽車在1995年贏得了勒芒冠軍,你會讓 T.50 再披戰甲嗎?

A:重新參賽的話,組委會肯定不讓她裝風扇!但我們已經在虛擬風洞中進行了兩百多次測試,即便沒有風扇,她所產生的數據也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問題是我們必須額外增重300kg …… 但我目前正與 FIA 進行協商,因為我渴望能再次參賽!

Q:為公路跑車配備地效風扇是否很困難?

A:信不信由你,因為沒有賽例的限制,地效風扇使我們能夠控制更多下壓力,在設計上我們還能製造出線條非常流暢的跑車。我很想回到原點,我想擺脫滿身是洞 、周圍有翼的當代跑車設計。地效風扇的末端技術性很強很複雜,但車身會變得非常漂亮,我也在設計過程中獲得了更多樂趣。

Q:除了 T.50 ,你對 Gordon Murray Automotive 有何種期望?

A:GMA 與 Gordon Murray Design 在各種車輛上進行的工作同步進行,製造超跑只是你的第一感覺。我們同時還在忙著製造首款單人電動汽車原型,她有400kg重。我不想與法拉利 、邁凱倫或任何類似的品牌競爭。我們始終為少數有識之士打造精品汽車,她們將永遠是獨特的 、低產量的玩具。

(資料來源:Gordon Murray Automotive / 編輯:ty)

- END -

相關焦點

  • 自吸V12最後瘋狂,手動654匹車重僅986kg,邁凱倫T.50面世
    作為邁凱倫F1的直系後裔,T.50遵循了前作的理念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超越。在這個混動/純電橫行、汽車越來越智能化的時代,T.50反其道行之,堅守自吸、輕量化、從簡從輕的硬核設定,堅持用最傳統的手法打造最快的汽車。
  • Gordon Murray 專訪:GMA T.50 Q&A
    A:如果您回頭看,老實說自 F1 以來,我認為沒有人做過像 F1 這種絕對專注於駕駛樂趣和輕量化的跑車,而且是沒有以刷圈為目標的跑車。她並不追求最快的紐北圈速 、百公裡加速或極速。當下現在有很多跑車比 F1 跑得更快,渦輪增壓 、混合動力,但她們都沒有給我帶來如 F1 般的脊椎刺痛感。
  • 邁凱倫F1正統續作Gordon Murray T.50發布,萬轉V12+車尾「風扇」
    日前,Gordon Murray汽車公司發布了全新超跑Gordon Murray T.50。該車的設計師正是邁凱倫F1的締造者,其自1992年之後再沒有設計任何跑車。因此,Gordon Murray T.50也被譽為邁凱倫F1的正統繼任者。
  • SCC Review#19 運用地面效應,GMA T.50發布;瑪莎拉蒂擴充Trofeo車型
    本周最熱門的新車,當屬GMA T.50,這款頗有時代意義的跑車,被不少人認為是當下造車技術的極致體現,輕量化、V12自吸、手動擋,甚至是地面效應,這些會讓最硬核的車迷眼饞。
  • 地表最強V12引擎 升至1.2萬轉速僅需0.3秒
    只傳承精神或許全新的T.50外觀看起來比較像邁凱倫與保時捷的私生子,但這次Gordon Murray是從頭到尾的設計總監,也是他批准了每一個T.50設計流程,而他本人也在發表會中表示他對這輛車「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挑剔之處了」…那這樣我們還有任何討論的餘地嗎? 大師說好就是極好的。
  • 前邁凱倫設計師操刀T.50超跑 搭載V12發動機/限量100臺
    易車訊日前,易車從海外媒體獲悉,前邁凱倫著名設計師戈登·默裡(Gordon Murray)操刀打造最新作品,T.50超跑發布。全車僅重986千克,使用了4.0L V12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488kW(654馬力),最大扭矩467Nm。
  • 珍寶-維斯瑪車隊使用Corima輪組之謎
    ▲前CORIMA後Dura-Ace搭配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輕量化其實這一點也可以從他們使用更輕的圈剎車型以及更進一步輕量化的黑色塗裝Bianchi Oltre XR4進行比賽就可以看出;畢竟現在珍寶-維斯瑪車隊所使用的Bianchi Oltre XR4已經是2016年發布的「老車」了,而他們的許多對手的新車型已經更輕量化(比如說,新款的56碼碟剎版本閃電SL7
  • 汽車越重越安全?那為什麼還要輕量化生產?
    2021-01-04 15:16:50 來源: 大河汽車 舉報
  • 擁有「邁凱倫」蝴蝶門 和強大的V12發動機 Gordon Murray T.50亮相
    日前,網通社從外媒獲得了一組T.50圖片。T.50是前麥拿輪著名設計師戈登·默裡(Gordon Murray)操刀打造最新作品,全車僅重986千克,使用了4.0L V12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488kW(654馬力),最大扭矩467N·m。
  • 布加迪Bolide賽道超跑模擬官圖發布 僅重1240kg/搭8.0L W16發動機
    新車繼承了布加迪的家族化設計,採用了自家Chiron的碳纖維單體殼並進行了進一步的輕量化設計,使得布加迪Bolide的重量減輕至1240千克,因此車輛擁有0.67kg/hp的推重比。新車採用了大量的碳纖維用於車身部件,新車採用了大量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整車看起來非常科幻。
  • 福田汽車重中輕卡全系輕量化!有何意義?
    以7.5T寬體物流車為例,計劃逐步實現鋁合金車架、非金屬板簧、複合材料箱貨、鋰電池、鋁合金輪輞、單根傳動軸、輕量化前橋、輕量化後橋、鋁合金飛輪殼、塑料組合式燃油箱、鋁合金後視鏡鏡杆、防油無紡布頂棚、輕量化橫拉杆、座椅鎂鋁合金金屬架等,於2022年3月規劃整車降重大於或等於805kg。福田超級輕量化中卡產品,也將做到進一步降重提質。
  • Mindshunter發布輕量化滑鼠Zephyr:內置風冷 僅重68克
    近日Mindshunter發布了一款名為Zephyr的輕量化滑鼠,與其他輕量化滑鼠不同的是,Zephyr在僅重68克的情況下,不僅配備了原相PMW3389引擎、RGB燈帶,還內置了最高10000RPM的RGB散熱風扇,可以解決使用者的手汗問題。
  • v12發動機 v12發動機多少錢
    對於皮卡中國小編這種老車迷來說,v12發動機絕對是奢侈的代表。它就是頂級、昂貴、高油耗的代名詞。它主要應用在一些頂級豪華車和跑車上,即使v12發動機工藝複雜,造價昂貴,重量奇大,油耗高得你都找不到廠家提供的官方數據。但是買得起這種車的人怎麼會在乎價格,怎麼會在乎油耗。今天咱也來看看這款土豪專屬的v12發動機,讓小編帶你任性帶你飛。
  • 邁凱倫F1設計師最新作品:T.50,不到一噸的663馬力自吸三座超跑
    (終極超跑 : Gordon Murray T.50)由其設計師戈登•穆雷(Gordan Murray)創建的Gordon Murray Automotive公司又發布了一款新的三座超跑,並將其命名為T.50。毫無疑問,兩款車有著傳承上的關聯,但新的T.50更加出色。
  • 一輛僅重4.91kg的公路車還有什麼減重空間?一個74g的把立
    他們最新的一件產品是一個手工打造的公路自行車把立,實際重量僅為74g。為了向世人炫耀他有多輕,Darimo還邀請來自己的一位客戶安裝上新把立,看看這輛車究竟還可以輕多少。Darimo這次發布的這款把立真的算的上新品了,新到甚至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和型號。在這之前,他們還發布過超輕的公路車彎把,gravel公路車彎把。
  • 【輕量化】鈴木Baleno車身的46%採用高張力鋼板實現輕量化
    車身骨架的高張力鋼板的具體使用比例方面,440~780MPa級冷軋鋼板為30%,980MPa級冷軋鋼板為16%。其中,980MPa級用於中柱、前柱、門檻梁、前座框架及保險杠梁等對強度要求最高的部位(圖2)。       而使用440~780MPa級高張力鋼板的部位為車頂縱梁、車頂支柱及前縱梁等。
  • 汽車輕量化專題報告:輕量化需求驅動,鋁合金壓鑄是優質賽道
    從汽車之家在售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統計得知,可以續航 300-400 公裡的有 96 種車, 可以續航 400 公裡以上的有 77 種車。目前一般內燃機車加滿油的續航裡程都在 500 公裡以上,大部分的電動車續航裡程在 300-400 公裡左 右,和內燃機汽車差距是存在的。
  • 新車僅重750kg,還是一臺皮卡
    實際上,跨界造車或許在海外算是新奇,但是在中國市場還真是屢見不鮮,樂視不好好做視頻網站非要「眾籌」造超跑、董小姐放著第一家電企業不要非要拖著地產商造汽車,再加上一堆網際網路巨頭去刷了紐北量產車的圈速紀錄,跨界造汽車在中國簡直就像賣衣服的買褲衩兒一樣。而我們說到的賣樂器的造汽車便是來自日本的全球最大樂器製造商——YAMAHA(山葉)。
  • GMA T.50—關注本人依然是最急速的汽車資訊—夢思成
    的重量比小型車輕 T.50的開發不是在計算機上開始,而是在紙上開始。帶有駕駛員座椅的碳纖維硬殼在汽車中間,重約150公斤。Cosworth製造的鋁製發動機重178公斤。Xtrac的手動六速變速器增加了80.5千克。鍛造的鋁製輪輞前部重8公斤,後部重9公斤,三個座椅的總重13公斤。穆雷(Murray)為擁有十個揚聲器的音頻系統而感到特別自豪:它僅重4.35千克-少於許多低音揚聲器。 設計人員只對底盤做出了讓步。
  • 三座神獸再現,Gordon Murray T.50才叫做真正的Hypercar
    這輛車沒有像是蘭博基尼SCV12的張狂,圓潤的曲線多了些優雅感受,但其實不要看它溫文儒雅的樣子,說出來的數據可是可以海放一堆Hypercar,V12自然進氣引擎,擁有663hp的最大馬力,加上986kg的車重,高達12,100rpm的引擎轉數,這叫人如何不為之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