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論:深刻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內涵

2020-12-16 人民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豐富內涵,其中所強調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法治文化「四位一體」。這為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法治理論自信、法治體系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提供了引領、夯實了基礎。

一、樹立道路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決定前途。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再提什麼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管總的。具體講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舉出很多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在走什麼樣的法治道路問題上,必須向全社會釋放正確而明確的信號,指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方向,統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認識和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規定了性質、確定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邏輯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依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要樹立自信、保持定力」。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決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

我們樹立和堅定法治道路自信,實質上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內在要求。我們黨領導人民開闢和拓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促進和保障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強國之路,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以人民為主體、尊重和保障人民權利的幸福之路,是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全面依法治國之路,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圓夢之路。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

二、樹立理論自信,堅定不移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沒有正確的法治理論引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法治實踐。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和引領,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我們要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鑑國外法治有益成果,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

我們樹立和堅定法治理論自信,實質上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的必然結果。我們黨領導人民創新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和基礎,立足中國國情和法治建設實際,借鑑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體現當代中國法治發展規律,是具有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法治理論體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自信。

三、樹立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黨治國理政思想的重大創新,標誌著我們黨對法治文明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個總目標,既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重點和總抓手,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法治國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抓手來謀劃、來推進。

法治體系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總抓手和法治保障。實踐證明,通過憲法法律確認和鞏固國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並運用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保障了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穩定性。從黨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來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以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更加高效權威的法治體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我們樹立和堅定法治體系自信,實質上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必然延伸。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必須不斷完善法律規範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這些子體系環環相扣、彼此聯結、內在統一,共同構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綱舉才能目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構建和制度設計,不僅在推進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方面具有重大創新價值和實踐意義,而且在當代世界法治文明理論和法律制度建設中作出獨樹一幟的中國貢獻,我們對此要充滿信心、堅定自信。

四、樹立文化自信,堅定不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體人民意志和黨的主張相統一、社會主義倫理道德與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相統一、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與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相統一、法治宣傳教育與培養法治行為習慣相統一的集中體現。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由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法律意識、法治觀念、法治信仰、法治知識、法治習慣、法律行為、法治文藝、法治宣傳、法治(法學)教育、法治環境、法治氛圍等構成,是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成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精神家園和文化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了加強和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過程,融入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環節,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我們樹立和堅定法治文化自信,實質上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必須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汲取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精華,吸收借鑑人類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堅決抵制西方錯誤思潮和錯誤觀點影響。

總的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法治文化「四位一體」,從屬並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和文化在法學和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法治文化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方向指引、理論支撐、制度保障和文化根基,深刻蘊含和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體系自信和文化自信。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奮力開啟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新徵程,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法治文化「四位一體」,毫不動搖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法治理論自信、法治體系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學習筆談】深刻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
    原標題:【學習筆談】  深刻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  曹建民  要保證國家統一、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這個準繩、用好法治這個方式。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
    作者: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深厚的歷史底蘊、鮮明的中國氣派、飽滿的時代精神,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法治領域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要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
  • 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筆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憲法制度發展
    並深刻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執政規律、國家治理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和發展,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憲法制度發展  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總結了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人類社會法治文明發展規律,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在新時代中國實踐的光輝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重大歷史性飛躍。在新時代,我們應當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內涵,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等憲法制度。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憲法制度發展
    並深刻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執政規律、國家治理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和發展,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憲法制度發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總結了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人類社會法治文明發展規律,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在新時代中國實踐的光輝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重大歷史性飛躍。在新時代,我們應當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內涵,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等憲法制度。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高舉習近平法治思想偉大旗幟_國內新聞_新聞...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評論之一高舉習近平法治思想偉大旗幟檢察日報評論員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思想,領航宏偉的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逐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並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和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的思想旗幟。
  • [光明日報]朱景文:歷史唯物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唯物論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基礎,為我們全面、準確理解這一重要思想,把握其核心要義提供了基本框架。
  •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
    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  這是繼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之後,在全國性會議上全面闡述、明確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 【法學匯】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憲法制度發展
    並深刻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執政規律、國家治理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和發展,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憲法制度發展   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總結了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人類社會法治文明發展規律,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在新時代中國實踐的光輝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重大歷史性飛躍。
  •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有機整體
    前不久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會上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及其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令我激動不已,深切感受到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
  • 北京市法學會舉行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雙百」專場報告會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斌近日,北京市法學會舉行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暨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雙百」專場報告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韓大元受邀作「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憲法凝聚社會共識」的輔導報告。
  • 歷史唯物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唯物論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基礎,為我們全面、準確理解這一重要思想,把握其核心要義提供了基本框架。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習近平...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熱解讀|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 這個提法值得關注
    會議首次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發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成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的「11個堅持」中,「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這個提法尤其值得關注。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辯證法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我們要全面準確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係、重要保障,切實在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
  • 第七個國家憲法日 全國理論專家熱議習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國...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同時也進入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今年憲法宣傳周的活動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
  • 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重磅文章帶你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
    深遠的戰略思維、鮮明的政治導向、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
  •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政法機關應該走在前作表率
    要從政治高度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外延,從理論深度領會深厚底蘊,從實踐維度領會具體指向,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轉化為政法事業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貢獻法治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提供優質法治服務,為全面推進政法領域改革築牢法治之基,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法治保障。
  • 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到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會議首次系統提出並正式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具有劃時代裡程碑意義。一、全面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一要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和時代特徵。
  • 陳一新: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做到「八個深刻把握」,達到「五個...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的思想旗幟。陳一新指出,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