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配槍,你怎麼看!】警察佩槍後陷兩難:不開槍被指責 開槍又擔濫用風險

2021-02-20 平安湖北

中國警察用槍態度發生轉變,「3·1」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件是一個決定性的節點。其後,從中央政法委到公安部,從公安廳局到基層派出所,鼓勵警察合法用槍的信息逐層傳遞,訓練營在各地密集開練。

  5月起,公安部明確要求,一線巡警必須配槍。隨著越來越多的民警佩槍上崗,關於槍枝使用的法律邊界和槍枝管理的話題亦逐漸為公眾關注。

  警員們遇到突發情況能否依法用槍?對威懾暴恐分子有沒有起到關鍵作用?槍枝管理是否面臨考驗?4月以來,本報記者對我省公安隊伍進行了近半年的跟蹤採訪。

  十幾年沒開過一槍

  「很多幹了十幾年的人民警察,實際執行任務中還沒開過一槍。」孫自立這麼一說,記者多少有些吃驚。

  最近,在湖北警官學院地下訓練場,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訓練營。孫自立是「總教頭」,學員是來自省內各地的「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教官」。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訓練及淘汰賽後,他們中的優勝者將參加由公安部組織的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教官大比武。

  訓練場上,只見孫自立面對前方正在「鬧市區」實施砍殺的兩名「暴恐分子」,右手打開腰間槍套、拔槍、上膛,瞄準。「啪」、「啪」兩響後,目標均被擊傷倒地。整個過程僅1秒多,看得參訓警員們羨慕不已。

  「警察執行任務中,經常會碰到危險,這個時候你沒有槍、或不懂用槍,就會非常被動。」孫自立說。

  據統計,2013年,我省公安民警因公負傷176人,其中半數是同犯罪分子搏鬥造成的。在全國,2013年共有298名民警因公犧牲。

  「3·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案件,造成致31人死亡。人們對最後的那個場景記憶猶新:在恐怖分子瘋狂砍殺,造成包括火車站民警在內的人群大規模傷亡後,一名持槍特警抵達現場,果斷向正在施暴的歹徒開槍,才遏制了事態進一步惡化。

  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突發事件後,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的往往不是特警,而是巡警或一般執勤民警。而控制事態蔓延的最關鍵時刻,往往就是在事件剛剛爆發之後。武漢市徐家棚警務站副站長陳轉發告訴記者,過去巡邏民警在執行日常任務時並不帶槍,突發暴力犯罪時,他們儘管最早抵達現場,卻要等待特警到達才能有效處理。

  而在我們的記憶裡,從街頭辦案、到單打獨鬥,警察隨身帶槍,往往是只在美劇和港片裡才能見到。陳轉發回憶,11年前,公安部施行「五條禁令」,其中兩條涉及槍枝管理,中國槍枝管理驟然收緊。不久,他按單位要求,把配帶了5年的手槍上交,至今年以前再未碰過。

  而某地警官學院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長期不用槍,有些民警連槍枝的分解結合都忘了,25米半身固定靶屢打不中的大有人在。

  線巡警必須配槍

  同是發生在火車站,5月6日廣州火車站暴恐事件的後果遠輕於昆明,僅6名群眾受傷。這得益於事發時民警果斷開槍,制服了持刀嫌疑人。

  隨後,公安部緊急召開會議,要求一線巡邏執勤民警上崗必須配槍。而從4月起,公安部就已專門下發實施方案,對全國警察特別是街面巡邏、處突一線的基層警察,進行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專項訓練。

  不久,我省各地公安機關在規定值班民警必須配槍的同時,實行視頻點名制度,即在視頻中檢查配槍情況。同時,省公安廳迅速組織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專項訓練教官培訓班,分三期為全省每個縣培訓3名教官,共計培訓了366名教官。走出訓練營後,這些教官又分別展開了對各自所在公安實戰部門的培訓工作。

  許多受訪的警員坦承,這幾個月摸槍、練槍的機會,比入警以來加起來都要多。而在巡邏處突過程中,因腰中有槍,處置突發暴力案件的底氣更足了。

  武漢市民警程明告訴記者,現在,他和隊友外巡時手不離槍。5月,程明在出警時遇到一名持刀行兇者,其隊友上前制止,該行兇者居然揮刀砍來,千鈞一髮之際,程明拔槍示警,行兇者見狀逃遁而去。「除了恐怖分子外,我們巡邏防控中更多可能遇到個人極端暴力犯罪分子、精神病人、毒癮症者、乃至酒瘋子,他們都可能引發暴力傷害案件,那一刻能否合法用槍,關乎群眾和隊友的生命安危。」程明說。「槍枝是警察的第二生命,半年來的訓練、實戰證明,警察合法用槍無論對暴恐分子還是社會治安隱患,都取得了很好的威懾性效果。」省公安廳教育訓練處院校管理科科長李永洪告訴記者。

  開槍,嚴峻的心理考驗

  「衝上來的5名暴徒一個接一個倒下去了。有的直挺挺地躺在地上,有的側身倒在地上,手上還抓著砍刀……這時,我聽見被我第一個擊倒的女暴徒『哼』了一聲,正在用右手支撐著地面,扭著身子試圖強行站起來……她使出最後一點力氣,左手空中一揚,將那把20多釐米長的匕首『嗖』地向我頭上飛了過來。我敏捷地向右邊一側身,第8次果斷地扣動了扳機……」

  這段文字,來自「3·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案件持槍特警的自述。他用15秒擊倒5名歹徒,贏得了目擊者的掌聲,但這掌聲卻並不能緩解他的忐忑不安。事後,他接受了心理專家的輔導。

  很多開槍擊傷擊斃暴徒、挽救了群眾生命的民警坦言,開槍之後或多或少都有精神壓力。開槍前後的心理矛盾,讓民警的日常訓練和心理調適顯得尤為重要。

  開槍,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扣動扳機的過程,還包含著一個極為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從開槍環境來說,警察和軍人還不一樣,他需要在10米內甚至更近距離實施射擊。」李永洪說,這既需要快速的反應力,也需要處變不驚的心理控制力。實踐中,有的民警會在事後一遍一遍地回憶開槍時的情景,並出現噩夢、精神麻木、反應能力下降、神情恍惚等狀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幻覺。「這種情況幹預一定要及時,否則後果會很嚴重,甚至患上精神疾病。」雲南省公安民警心理服務中心的專職教官郭卿認為,開槍民警都要及時接受心理評估,如果思想狀態良好,不會再進行深入的治療;如果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心理諮詢師會迅速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方案。

  記者了解到,湖北省警察協會與湖北警官學院成立湖北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務專家組,6名心理專家受聘,為全省6萬公安民警提供心理諮詢,化解心理危機。「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民警排解、疏導這種壓力,恢復健康的精神狀態。」專家組的一位專家表示。

  佩槍民警的兩難處境

  5月28日,一則「民警被打10分鐘未拔槍」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宜昌伍家崗派出所民警董輝,在處理街頭一起買賣糾紛時,遭多人持石塊、啤酒瓶圍毆10餘分鐘,一直未拔出配槍。其隊友上前制止,也被打傷。派出所教導員稱,董輝沒有拔槍示警,是考慮到現場群眾安全,而「按照相關規定,他可以這麼做」。

  近年來,在各種涉槍事件中,警察進退維谷:一方面,面臨「不敢開槍」的指責;另一方面,又承擔「槍枝濫用」的風險。同樣是果斷開槍,擊傷廣州站砍人兇徒的特警廣獲褒揚,而擊斃開車堵政府大門男子的雲南警察則遭受質疑。不少受訪民警對具體情境下用槍的法律邊界抱有疑慮。

  「這個度很難拿捏。」民警葉濤說,法律法規對「何時開槍、何時不能開槍」的規定缺乏操作性,給執法帶來困難。

  目前我國涉及民警用槍的法律法規共有5個:除了《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還包括《人民警察法》、《槍枝管理法》、《公安機關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規定》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現場制止違法犯罪行為操作規程》。其中《條例》的規定最為詳細和全面,明確了人民警察依法用槍受法律保護,但必須嚴格遵守使用的對象、條件、時機、程序和限度,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詳見連結)

  根據相關法規,警察用槍的原則是「依法正確使用」。但何為「正確」?沒有標準。因此,在部分警察中存在這樣一種共識:對於槍,最「正確」的使用就是「不用」,比「不用」還正確的是「不攜帶」。

  「很多民警認為,槍一旦到手,就成為燙手山芋。」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立法普法支隊支隊長孟巍說,首先,根據相關規定,嚴禁「人槍分離」,這意味警察必須24小時攜帶——不能放在家中,也不能出入飯店、商場、歌廳等場所,不能參加朋友聚會。槍枝一旦不慎丟失,丟槍警察輕則紀律處分,重則脫警服坐牢。其次,一旦在執行公務時開槍,必須立即上報,檢察院可能提前介入調查,開槍的警察往往被同事嘲笑為「沒事找事」。

  孟巍建議,對《人民警察法》和《條例》進行修訂,將開槍情形和處置程序規定得更細化。「授權要明確、具體、規範,讓民警很明確自己用槍的尺度與用槍之後的責任。」

  目前國際社會的主流看法是,讓警察「刀槍入庫」給公共安全所帶來的風險,要高於誤傷之害。尤其我國現在的公共安全形勢非常複雜,多一些配槍的警察巡邏,並且在緊急情況下敢於開槍,將給社會帶來更多安全感。

  「應該開槍而沒有開槍,也屬於『不依法用槍』。」武漢鐵路公安局的一位法制監察人士表示,這是民警規範用槍的另一面,如果該用槍而沒用,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同樣是失職行為。

  訪 談

  每一支槍都在無縫監控之下

  訪談嘉賓:

  孟巍,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立法普法支隊支隊長

  李永洪,省公安廳教育訓練處院校管理科科長

  問:今年全面實行警察持槍上崗以來,槍枝使用數量和頻率均大幅提升,我省如何監管警察持槍?如何管理槍枝?

  答:《公安機關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規定》明確了什麼情況應該配槍,並不是所有的警察都能佩槍,首先必須取得持槍許可證。何人、何時、為何用槍,都有明確的登記,所有的槍枝配發出去,使用完後要定期收回,槍彈入庫。上一批警察將槍交庫後,下一批執勤上崗時再到槍庫領槍,這是一個無縫銜接的管理過程。每支槍都有編號,這支槍是哪位民警領走了,槍枝管理部門的臺帳上都會有明確的登記。一般執行任務為一個組,由組長進行整個槍枝的管理。

  問:萬一發生丟槍事件怎麼辦?

  答:首先是執行報告制度,即要在最短時間之內及時向上級公安機關報告,第二,馬上組織人員進行尋找,第三,如果是因為民警的過失導致槍枝丟失,要對丟槍民警給予嚴肅處理。如果丟槍不報造成嚴重後果的,檢察機關還必須介入。

  問:國內曾發生有民警佩槍「走火」傷及無辜事件,對警察持槍的公眾輿論壓力也時而出現,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況?

  答:基層群眾對民警配槍用槍大都持正面態度。他們認為,民警配槍用槍對反恐制暴、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警械無法替代的。

  在發達國家,警察涉槍事件也會令政府面對非常大的輿論壓力,如最近發生在美國密蘇裡州弗格森市的警察槍殺黑人青年事件。但一般來說,只要公眾清楚面對警察盤問時不要試圖逃跑、動作要緩慢等,警察誤判而導致錯殺的概率就會降低。

  警察開槍是為了打擊犯罪、保護公眾。警察的權力來自於公眾,也須受制於公眾。我國涉及警察用槍的法律規制、監督機制十分嚴格,正常情況下民警不會亂開槍,在現階段的社會治安環境下,社會公眾也應當支持民警用槍,並對民警用槍的事後評估採取相對寬容的態度,尊重法治精神、尊重程序正義。

  連結

  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15種情形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九條規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為的緊急情形之一,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一)放火、決水、爆炸等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二)劫持航空器、船艦、火車、機動車或者駕駛車、船等機動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三)搶奪、搶劫槍枝彈藥、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四)使用槍枝、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實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槍枝、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相威脅實施犯罪的;(五)破壞軍事、通訊、交通、能源、防險等重要設施,足以對公共安全造成嚴重、緊迫危險的;(六)實施兇殺、劫持人質等暴力行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七)國家規定的警衛、守衛、警戒的對象和目標受到暴力襲擊、破壞或者有受到暴力襲擊、破壞的緊迫危險的;(八)結夥搶劫或者持械搶劫公私財物的;(九)聚眾械鬥、暴亂等嚴重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暴力襲擊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十一)在押人犯、罪犯聚眾騷亂、暴亂、行兇或者脫逃的;(十二)劫奪在押人犯、罪犯的;(十三)實施放火、決水、爆炸、兇殺、搶劫或者其他嚴重暴力犯罪行為後拒捕、逃跑的;(十四)犯罪分子攜帶槍枝、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拒捕、逃跑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規定使用武器,來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後可能導致更為嚴重危害後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相關焦點

  • 外國警察用槍「潛規則」
    每個美國警察在開槍前的一剎那一定要想清楚兩個問題:第一,開槍是否合法?也就是說警察開槍必須是為了保護民眾或自己的生命安全,或者是為了防止更大的罪案發生。第二,除了開槍以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除威脅?美國警察隊伍龐大,而且機構和種類複雜。
  • 警察何時可以開槍,讓法律說了算
    通過相關規定,既概括了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情形,又明確了不得使用武器和停止使用武器、警械的情形,既保障人權、防止權力濫用,又保障民警依法用槍、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詹偉說。    現行武器警械使用規定較為籠統    事實上,當「警察」與「用槍」聯繫到一起時,並非所有的事件都以「制服鬧事者」的結果收場。
  • 警察處突,用不用槍何日不再左右為難
    一直以來,警察在處置突發事件時,用不用槍左右為難。一方面,面臨「不敢開槍」的指責;另一方面,又承擔「槍枝濫用」的風險。因而警察在出警時,往往怕出事不願帶槍或帶槍不敢用。2015年,公安部發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佩帶使用槍枝規範》,列出了警察可以直接開槍射擊的15種情況,進一步增強了警察果斷用槍的底氣。不過,即便警察依法果斷用槍,但用槍行為還是會招來非議。
  • 被警察連開7槍美國黑人父親發聲 無法理解警察的開槍行為
    【被警察連開7槍美國黑人父親發聲】當地時間8月23日晚,美國威斯康辛州一非洲裔男子遭警察連開數槍。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遭警察射擊的非洲裔男子雅各布·布雷克的家人透露,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救治的布雷克腰部以下已癱瘓,醫生尚不清楚癱瘓是否為永久性。布雷克的鄰居則表示,親眼目睹這一慘劇令人心理飽受折磨,兩天來無法入眠。
  • 旁觀民眾喊:別開槍!鳳凰城警察連開數槍擊斃駕駛
    鳳凰城近日驚傳警察執法過當事件,開槍擊斃車內駕駛,聲稱對方持有槍枝。截自鳳凰城警方公布的警員密錄器畫面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近日傳出警方執法過當事件,四名警察在當地時間4日下午包圍著一輛車輛,並朝車內駕駛開槍,導致該名駕駛送醫後死亡。英國衛報報導,鳳凰城當地議員卡洛斯.加西亞(Carlos Garcia)公布證人拍攝的影片片段顯示,至少四名警察包圍車輛,其中有兩名員警持槍對準駕駛,沒多久後就朝車內連開多槍。
  • 醉漢傷人且持槍,警察怎麼就不能開槍了?
    處警過程中,民警連開四槍,將懷疑持有土火槍的朱子貴當場擊斃。▲被劃傷的朱小剛(圖片來自網絡網絡上能見到的新聞說的也很含糊,沒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是簡單的說在處警過程中,民警將人擊斃。那麼新聞是怎麼介紹這個問題的呢?
  • 巴基斯坦警察向空中開槍制止暴亂,無辜女子站在陽臺中槍身亡
    據巴基斯坦媒體報導,根據警方描述,在巴基斯坦喀拉蚩的周邊地區,兩個福利組織分發食物時引發暴亂,警察向空中開槍驅散人群,卻不幸射中一名無辜女子。根據當地副監察長辦公室發言人的一份新聞通告,兩個福利組織,即尼斯特社會福利信託基金會和沙阿社區福利信託基金會,在分發食物的時候引發了一場暴亂,隨後現場出現混戰。
  • 亞特蘭大警察開槍射殺黑人男子 警察局長次日辭職
    CNN還稱,現場那家餐廳的監控視頻並沒有拍到布魯克斯和警察打鬥的場面,只拍到布魯克斯從警車處逃跑,還拿著一個電擊槍指著警察。喬治亞州調查局局長13日在發布會上稱,「在這(布魯克斯用電擊槍指著警察)之後,亞特蘭大的警官伸手從槍套中掏出了武器,開了槍,擊中了布魯克斯,然後他就倒下了。」
  • 美國不讓跑步?黑人男子慢跑健身,警察直接開槍:一看你就有問題
    近日,美國本土再次掀起了"黑命貴"運動,然而,不管怎麼抗議示威,依然無法改變美國警察對黑人的歧視。聖安東尼奧就發生了一起十分荒唐的事情。一名黑人男子在街頭慢跑健身,警察突然殺出對其盤問,隨後直接使用電擊槍進行粗暴拘捕。黑人男子犯了什麼事嗎?
  • 有人朝警察開槍!
    據「今日俄羅斯」(RT)最新報導,當地時間13日下午,美國紐約曼哈頓一教堂附近發生槍擊案,槍手朝空中和警方開了幾槍後被後者制服,隨後,槍手因槍傷被緊急送往醫院。紐約警察進入聖約翰神明大教堂槍擊案現場報導稱,據警方和一名在場的路透社攝影記者透露,美國東部時間16時左右,槍手在聖約翰神明大教堂(St. John the Divine church)附近開槍。
  • 香港警方介紹今日開槍事件始末:有暴徒試圖搶槍 ,警方被迫開槍
    11日下午,香港警方在灣仔警察總部召開記者發布會,就當天上午在西灣河有警察在執法中開槍等警方制暴行動,以及媒體普遍關注的熱點事件中存在的疑問,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面對持刀暴徒5連擊:警察的槍,真的回來了!
    眾所周知的原因,自張L一案之後,在相當程度上,基層一線民警的槍就成了擺設。在公知、謠媒甚至於那些做出枉法判決的法官,逼的公安機關基層一線領導不敢讓民警帶槍,而民警自己也不願帶槍。也是眾所周知,這一現象造成了極為沉痛的代價:昆明暴襲死傷慘重!而如果當時的民警都荷槍實彈、都敢於開槍,肯定會非常不一樣!
  • 美國老百姓既然有槍,為什麼在騷亂中,沒有和警察發生槍戰
    奇怪的是,持槍自由的美國,竟然沒有人拿槍進行反擊,他們只扔石塊,只用高爾夫球棒,只用棒球棒,這是為何呢?一、美國民眾的法治意識很強美國是一個法治國家,美國普通民眾對持槍運用還是很明白的,不會濫用槍械,而給自己招來麻煩。
  • 臺中市清泉崗機場爆發槍戰 開槍男子被警察擊斃
    原標題:臺中市清泉崗機場爆發槍戰 開槍男子被警察擊斃  中新社臺北1月19日電 (記者 路梅 邢利宇)臺中市清泉崗機場19日下午爆發槍戰,一名男子與警察相互射擊,雙方共開槍二十餘發,開槍男子被擊斃,一名警員及一名女性旅客受傷。
  • 叫港警如何不開槍?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醫管局今日(11月11日)上午9時15分表示,該名中槍男子正在東區醫院接受手術。據了解,男子腹部中槍,右邊腎臟及右邊肝臟撕裂、肝門靜脈受損,正進行剖腹手術,需要切除右邊肝及右邊腎。      香港警務處機動部隊警署警長劉澤基在微博表示:「出來破壞堵路的人一定有後果,不要認為警察永遠不會開槍,這才是國際標準。」
  • 慶安槍案民警:開槍前手被打腫,快握不住槍了(圖)
    目擊者、17歲的學生田某說,看到徐拽老太太又抓女孩,他非常生氣,想過去一起制服徐,但看到小女孩被摔,他立即趕去看女孩有沒有事。  目擊者王先生稱,當時徐嘴裡一直說話,意思是警察不敢動手,並向警察示威。
  • 刀快還是槍快?80年代香港奇案,2名皇家警察不敵一個「快刀手」
    那時候的皇家香港警察也不是好惹的,訓練有素,上街巡邏一律荷槍實彈。即便如此,皇家警察的殉職率也不低。當資深的警探遇上兇悍狡詐的罪犯,並不一定總是旗開得勝。其中馬某鎏身上有三處刀傷,最致命的一刀割斷了頸動脈;探長謝某的眉心處中彈,奄奄一息,送醫後不治身亡。警方檢驗後發現,探長謝某的佩槍打出了7發子彈裡的6發,頭部所中子彈竟然出自馬某鎏的佩槍,而馬某的手槍不在案發現場,去向不明。
  • 美國白人警察槍擊黑人之風不減,開槍依然顯不出啥猶豫
    美國正在延續的騷亂起於白人警察對黑人的粗暴對待,明擺著有種族主義的成分,騷亂已經持續了大約三個月了,可是對於美國警察行事風格不變!如果簡單地回顧一下2020年8月以來發生的各種警察執法的情況,可以發現,美國白人警察槍擊黑人之風不減,開槍依然顯不出啥猶豫。
  • 美國警察衝黑人開27槍?黑幫開啟報復模式:警察一掏槍,就地擊斃
    無恥美國警方拒不承認事件發酵當晚,數百名"反黑人歧視"抗議者圍堵了警察局,要求警方對此做出解釋。但警方稱男子身中27槍說法"不準確"。在發布會上美國警方還表示,兩名警官都開了槍,黑人男子也的確被擊中。因為這名黑人男子違反了行車條例,棄車逃跑的途中,與警察發生肢體衝突。有警察發現了男子攜帶的槍枝掉落,隨即開槍。
  • 美國黑幫正式向白宮政府宣戰,將開槍處決掏槍的警察
    黑人黑幫據環球網報導,越來越多的抗議者走上街頭抗議,而在這群抗議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帶了槍的,而警察與民兵組織也是加大了警力鎮壓這些抗議者們。在這其中曾經發生過一個17歲白人少年10槍槍殺兩名抗議者的命案。對此,黑幫組織紛紛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