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俠隱》最好的影像化表達

2020-12-23 影世放映機

姜文在其「民國三部曲」中,表達了對歷史真實性的追求和敬意,並遙指社會局勢發展中的政治潛意識,其影像動態間的複雜敘事和充滿隱喻的內容塑造所體現出的歷史想像力,遠遠超過大眾的視野局限。然而正是在歷史真實與歷史想像的雙重張力之中,姜文打造出電影作為藝術作品的巨大表現力,使其作品在表達個人意識之餘,為觀眾提供對歷史真實的解構與歷史想像的無限可能。

空間敘事:鏡頭運用、自我與權力

影片的鏡頭運用對影視空間的重構有很大的作用。影片中富有趣味又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李天然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北平老胡同的屋簷之上,運用大搖臂、斯坦尼康、「蜘蛛眼」(Spidercam) 等先進拍攝儀器。影片大量使用俯拍仰拍鏡頭,俯仰鏡頭的運用浪漫富有幻想,這些鏡頭的使用不僅體現影視人物的生命靈動與情感體驗,也是滿足導演逃脫塵世的心理以及對生命的敬畏與讚美。另外,《邪不壓正》在街道布局、店鋪陳設、建築樣貌、人文景觀等遠景、全景鏡頭的運用都體現了現實空間的營造。同時,跟拍李天然的飛簷走壁以及他在敲鐘的生活鏡頭,缺乏真實邏輯但浪漫有風格,通過鏡頭的呈現也讓觀眾體會到真實與虛幻之間的隱層魅力。影片的特寫鏡頭表達情緒,觀眾身臨其境體會影視人物的內在情感。

《邪不壓正》中不同的人物體現不同的自我意識,人物之間相互交流構成親密關係,從而形成龐大的社會空間網絡。藍青峰因為要利用李天然,故意接近他;李天然作為醫生打針,接觸到了唐鳳儀;朱潛龍作為李天然的師兄因殺害了師父兩人結仇;李天然和關巧紅裁縫鋪相識,熟悉的過程中關係更加緊密。李天然通過個人自我空間的連接形成社會空間。社會空間的建構方式, 是空間的行為者、群體或制度之間越接近, 它們的共同性質便越多;反之, 距離越遠則共同性質越少。影片的空間構建,人物設定和權力二字分不開,電影中權力的展現也是通過空間的營造所展現出來的。法國思想家米歇爾·福柯致力於發現被權力壓抑的異端和被邊緣化的他者,他強調權力的空間化, 認為權力充斥著空間, 「空間是任何權力運作的基礎」。朱潛龍一心做皇帝,渴望擁有權力,他的自我與權力在電影空間中實現平衡。電影中宴會上各個人物的座位,以及最後打鬥的鏡頭,三位人物代表三方權力,通過電影畫面的空間設置體現人物的權力地位,也通過空間的營造表現權力的爭鬥和個人的自我世界。

歷史隱喻:敘事模式、迷失與成長

姜文影片的故事邏輯雖然時常被質疑,但《邪不壓正》的敘事模式還是可圈可點,整個故事集中體現李天然從迷失到成長的過程,整體的故事線索是明晰的。李天然少年時目睹師父全家被師兄朱潛龍殺害,僥倖逃脫的他被美國醫生亨德勒救下被送去美國學醫,同時接受特工訓練。1937年李天然回國,但被捲入陰謀之中,藍青峰暗中收養李天然,為了使李天然對朱潛龍構成威脅,藍青峰殺害亨德勒,使得此人物設定撲朔迷離。李天然在漩渦之中猶豫不決,最終在巧紅的幫助下他展開復仇行動。圍繞著故事主線,創作者插入了很多輔助故事敘述的暗線,但這些線索的鋪墊往往會影響觀眾對敘事的理解。例如潘公公的角色,導演設定他作為一名影評人,他打電話的語言表現趣味形象,但和當時的歷史時期沒有太多的聯繫,不過有濃厚的諷刺意味。

影片在構造歷史事件時,圍繞一個基本框架,李天然從迷失中成長為故事的核心。歷史故事通過敘事模式呈現,歷史隱喻通過細節刻畫傳達,李天然的成長過程經過了不同的人,經歷了不同的事,他遭遇了師父被害,養父亨德勒被害,這樣的傷痛讓他退去幼稚的外殼,轉而以新的狀態面對世界。他曾經猶豫不決,看不清眼前的世界,主體身份的不確定讓他迷失自我,而我們應該站在客觀的視角來看待李天然由迷失到成長經歷的一切,其背後潛藏著歷史的隱喻, 透過人物的命運勾勒歷史的背景, 通過歷史的剖析解讀個體的命運,才能更好地理解個體在歷史情境中成長的隱痛, 才能追問命運的分離聚合又有怎樣的成因。

本土故事:女性書寫、普世與價值

同樣,女性角色的呈現也是影片體現本土性質的關鍵。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李天然在和關巧紅對話的時候很多都是仰視,這體現出導演在處理人物關係時,女性的地位是高於男性的。李天然在復仇的道路上總是迷失,唐鳳儀和關巧紅兩個人物對李天然的幫助是巨大的,她們教會李天然如何控制自己,如何更加理性。我們可以注意到關巧紅的變化,最初是一瘸一拐的形象,後來李天然製作原地自行車幫助她恢復,她變得越來越舒展,她拒絕纏足,希望能夠自由奔跑,之後她在屋頂之上是一個完全放鬆自由的狀態。這一情節體現了巧紅從小腳放開大腳,女性地位的獨立和解放。另外一個女性角色唐鳳儀和巧紅的形象截然不同,她風情萬種作為朱潛龍的玩物,她卑微但有思想,她之所以尋求李天然,是因為她希望能有擺脫現實、追求感情的權利,最終從城樓上跳下砸在了耀武揚威的日本兵身上,解脫了自己獲得了自由。唐鳳儀的女性形象堅硬、獨立,她不顧世人的眼光追求自由,在性感之餘又有性格和血性,影片體現了對女性極大的尊重。

在影片的結尾,巧紅離開,當李天然衝上房簷,巧紅已經消失在視野中,他的眼神並不是堅定的,好像在他內心深處還是透露著迷茫,姜文電影最大的樂趣就是結尾開放式,留給觀眾自己感悟。我們也並沒有感受到一部復仇影片的壓抑感,戰爭的血腥與殘酷,反而感受到的是那個特定歷史時期下一個迷失的少年經歷成長的故事。實際上 ,影片還是把一種道義的力量,正義的復仇和抵禦外敵的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給予人們有正義感的一種傾向,也有一種為了這種正義的復仇。姜文導演率真浪漫、熱血豪情,他的個人特質在他的影視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邪不壓正》這部電影體現復仇國恨、愛情與自由。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影片所傳遞的歷史使命、社會擔當與文化堅守,其普適性在於傳遞出符合主流價值、觀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內容。在電影中,我們始終能夠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中國數千年形成的家國意識、倫理綱常以及女性主義都得到很好的呈現。

結語

《邪不壓正》藉助《俠隱》的外衣,通過電影空間的重構藝術,再現了一段歷史,交代了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本土故事,導演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勾畫了北平四合院的屋頂上浪漫又奔放的畫面,細節的呈現隱喻歷史,鏡頭的運用展開敘事。導演通過個性化的藝術表達精煉歷史,創作再現,使影視人物都栩栩如生。導演也將個人情感融入這塊土地,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影片的人文關懷與藝術價值。通過導演戲謔荒誕的方式再現一段歷史,以小見大,演繹出中國特有的歷史與文化。

相關焦點

  • 《邪不壓正》:電影如何喚醒俠義書寫?
    《俠隱》是旅美作家張北海的作品,寫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位張北海,算得上是一個奇人。他出生於1936年,父親張子奇參加過辛亥革命,是黨國元老,與軍閥馮玉祥以及二十九軍將領宋哲元、張自忠、孫連仲等人交好,張北海出生時,馮玉祥曾經親送過一塊懷表。這些事情後來都被他加工後寫到了《俠隱》裡面,小說中多次出現。
  • 電影《邪不壓正》如何顛覆小說原著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特稿姜文最新導演作品《邪不壓正》正在映中,影片改編自張北海所著小說《俠隱》。和以往一樣,姜文又對原著進行了「粉碎性」的改編。《俠隱》的作者張北海不是籍籍無名之輩。作為一位作家,張北海曾寫過不少文化隨筆,《美國:八個故事》、《人在紐約》、《美國郵簡》等為其代表作。陳丹青、阿城等都曾盛讚他的才華。
  • 姜文作品《邪不壓正》「衝奧」 競爭對手高手如林
    《邪不壓正》劇照  昨日上午,據奧斯卡官方網站消息,由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將代表中國內地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至此,代表中國「申奧」的三部影片塵埃落定——分別是代表中國內地的《邪不壓正》、代表中國香港的《紅海行動》和代表中國臺灣的《大佛普拉斯》。  《邪不壓正》能否成功突圍?細看今年各國選送的參賽名單,競爭對手可是高手如林!最終鹿死誰手?還得等到明年2月24日頒獎禮那天才能揭曉答案。
  • 《邪不壓正》代表中國內地「衝奧」 競爭對手高手如林
    《燃燒》劇照《小偷家族》劇照《邪不壓正》劇照昨日上午,據奧斯卡官方網站消息,由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將代表中國內地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至此,代表中國「申奧」的三部影片塵埃落定——分別是代表中國內地的《邪不壓正》、代表中國香港的《紅海行動》和代表中國臺灣的《大佛普拉斯》。《邪不壓正》能否成功突圍?
  • 俠客|民宿,客人的民宿——閨蜜的「俠隱」拾光
    世界真的很奇妙你想到一個觀點結果,就有好多論據突然冒出來支持你就像行為學中的孕婦效應我去西昌考察民宿的時候,「成功」的將民宿的管家用「俠隱」給灌醉了。為什麼?只為聊的開心。就這樣,成交了難得的重慶陽光下的周末「俠隱」拾光。今天看到她朋友圈發圖。
  • 專訪張北海:《俠隱》是致敬父輩的抗戰,尤其二十九軍將領
    但老年還是可以做夢,這麼看的話,也不妨說《俠隱》是一個千古文人的俠客夢。這也或許是為什麼王德威教授會在2007年簡體版《俠隱》序文中有這句側面評語,「是在這裡,回憶與虛構相互借鏡,印象與想像合而為一。」至於「傾注那麼多心血」,我相信這是任何寫作者都需要傾注的心血。
  • 《邪不壓正》的問題就是太容易看懂了!姜文只剩貴族式的自我懷舊
    不得不說,《邪不壓正》會再一次讓觀眾失望,更可怕的是,就連喜愛姜文驕傲的貴族式意識的小眾影迷都會為他這一次的「蒼白和保守」而大失所望。《邪不壓正》如果是一部新人導演的作品,無疑是令人驚喜的,可他是一位有著幾十年導演經歷的姜文作品,那它就是讓人失望的,或者說,至少是讓人「無感」的,一位大師級導演,最可怕的狀態就是輸出一種叫做「麻木」的東西。
  • 姜文新片《俠隱》能否超越《讓子彈飛》《一步之遙》
    作為姜文的死忠粉,非常期待《俠隱》的上映。《俠隱》是他的第五部電影,也是繼《讓子彈飛》、《一步之遙》之後民國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俠隱》改編自張北海同名武俠小說。張北海大家可能不熟悉,他是張艾嘉的叔叔。
  • 成都坐動車直達《邪不壓正》取景地!姜文任甩一個畫面,都讓人心馳...
    發仔不得不感嘆《邪不壓正》這部影片的畫面真的超級美!有人說《俠隱》是張北海先生對北平記憶的一種精雕細刻的還原,而我覺得姜文的《邪不壓正》取景於古北水鎮,也體現了人們對老北京味兒的一種情懷。圖:《邪不壓正》電影截圖胡同、庭院、長城、商販、穿過老槐樹的陽光、灑落滿地的花蕊、大院牆頭的藍白喇叭花兒、斷斷續續的蟬鳴……在這四合院的煙火盈居中,彭于晏扮演的主人公「李天然」心中湧現出的是一陣溫暖。
  • 邪不壓正:你看懂了多少?
    在看《邪不壓正》以前,我從來沒有聽過姜文,看這電影還是因為衝著彭于晏來的。我相信也有一部分觀眾是跟我一樣,衝著彭于晏來的,看完之後也是一臉懵,不知道講了什麼事,依靠許晴姿色彭于晏裸奔來吸引大眾的導演也不免顯得有些低俗。
  • 《俠隱》與《丹青》,是武將與文臣,是《街舞3》的「核興舞器」
    今天我們就專門來談一談張藝興隊伍裡的兩支舞蹈,《俠隱》與《丹青》。這兩支舞蹈不單單只是舞蹈技術和編排的展示,更是對舞蹈概念的一次更新,在街舞的元素中融入中國元素,全新的國風美被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兩組舞不僅僅是剛柔並濟,四兩撥千斤這麼簡單,而是仿佛建立了一個虛幻的王朝,《俠隱》就是這個王朝中的武將,而《丹青》則是這個王朝中的文臣。
  • 《邪不壓正》姜太太「長開妝」年近40又美出新高度
    時隔四年,導演姜文攜新作《邪不壓正》回歸。該片改編自作家張北海的武俠小說《俠隱》,講述民國時期,青年俠士李天然在美訓練多年後回到北平,捲入一場陰謀迭起的尋兇復仇案中的故事。《邪不壓正》還未上映,憑藉海報、預告片和王菲演唱的宣傳曲《偶遇》,這一波浪漫營銷,豆瓣「想看」人數就接近九萬,當然不排除純粹想看彭于晏在戲中裸奔的。一曲《偶遇》道出了兩個人青春飛揚的初遇,旋律如藍天白雲般柔柔道來,歌詞也是愛意滿滿。為此還出了一組歌詞海報,每一張的女主都是周韻,滿滿的都是屬於姜文的江湖浪漫。在這場男人戲中,有一個人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周韻。
  • 從《邪不壓正》談起:看音樂世界中的「姜湖」
    《邪不壓正》1905電影網訊 《邪不壓正》,相信大家都去看了。故事結構簡單、節奏跳躍脫線、過多夾帶「私貨」——不少觀眾在「聲討」中表達了對這種「邪」的接受不能,作品的評分也是幾度急轉直下。姜文可以說是眾多中國導演中,唯一讓小編為他口碑跌落而「痛心扼腕」的鬼才。
  • 電影《邪不壓正》簡析
    二、故事這是姜文民國三部曲的終章(《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也是姜文做導演的第六部電影,它改編自張北海武俠小說《俠隱》。1.這是一個抗日的故事,藍青峰謀劃了一盤二十年的大棋,要利用朱潛龍除掉根本一郎,再用李天然除掉朱潛龍,最後再救出張自忠將軍(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開始抗日救國大業。
  • 《好萊塢往事》:等於姜文的《邪不壓正》
    音樂和廣告詞應該有很多的典故和致敬,因為不了解那一段歷史,只會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能看出他有言外之意,但是並不懂他的言外之意是什麼每一段都可以剪輯成極具美感的vlog,看上去非常裝逼,美感且獨特,一看就能看出和其他電影色調鏡頭的不同,極其濃烈看完之後很難形容這部電影帶給人的感覺,如果真要做一個對比的話,那就是和姜文的《邪不壓正
  • 曬曬姜文23歲腹肌照,不輸《邪不壓正》彭于晏
    曬曬姜文23歲腹肌照,不輸《邪不壓正》彭于晏熱映中的《邪不壓正》,彭于晏的腹肌照是一大看點。電影裡,姜文完全解放了彭于晏的天性,讓彭于晏各種花式秀肌肉。不僅秀肌肉,還大秀身材,甚至還有露pp的鏡頭,可以說是廣大女粉絲們的最佳福利了。
  • 邢慶傑作品小小說《邪不壓正》獲「光輝獎」獲二等獎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李玉友)近日,由第七屆「光輝獎」世界華文法治微型小說大賽組委會傳來喜訊,「光輝獎」第七屆法治微型小說徵文評選日前揭曉,我市作家邢慶傑的微型小說《邪不壓正》獲二等獎。
  • 民國三部曲,從一步之遙、讓子彈飛在到邪不壓正,三部曲圓滿收官
    先說一下姜文的民國三部曲是哪三部:2010年的《讓子彈飛》,2014年的《一步之遙》,2018年的《邪不壓正》。每四年一部,雖然少卻可謂部部是經典。《讓子彈飛》虛構的是一個偏居南方的鵝城,《一步之遙》以上海為背景,《邪不壓正》則拍到了老北京城。今天就跟隨小編來走進姜文的成神之路!
  • 《環太平洋》3月歸來 姜文《邪不壓正》暑期上映
    《環太平洋》3月歸來 姜文《邪不壓正》暑期上映 時間:2018.02.09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