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宏斌:戶籍改革和農村土地改革是下一步釋放內需的重要抓手

2020-12-23 澎湃新聞

11月6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改革是未來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最重要的抓手之一,通過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改革等可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當天,談及中國經濟走勢時,屈宏斌表示,據其團隊測算,如果未來5年內戶籍改革能讓兩億九千萬農民工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福利的話,這將大幅度減少他們的預防性儲蓄,從而增加消費,由此可以每年拉動0.6個百分點的GDP增長。此外,通過土地改革使得農村家庭能夠更多享受土地升值帶來的好處,也有助於增加農民消費,可以每年拉動0.4個百分點的GDP增長。

屈宏斌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復甦走在世界前列。從3月份到現在,經濟的快速恢復主要受益於基建的快速反彈。未來6個月到9個月內,基建和出口仍然將是拉動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的兩大亮點。

出口方面,儘管全球的總需求在收縮,但由於中國在生產領域的復工復產相對其他國家較好,所以全球的訂單在向中國回流。過去幾個月,出口增長已接近雙位數,在8%到9%左右的水平,高於去年同期的出口增速。

屈宏斌說,中國在疫情控制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相信未來仍會做得比較好。這使其成為全球僅有的能夠保持產業鏈穩定運行的市場。在此情況下,中國還將繼續通過擴大全球市場份額,增加出口。

屈宏斌認為,下一步經濟復甦的關鍵在於消費和民間投資能不能出現回暖。消費數據在最近幾個月已經由負轉正,逐步向好,例如9月份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3.3%,相較前7個月的負增長已是大幅改善。但與疫情前的水平和基建投資的增速相比,仍然相對滯後。

屈宏斌稱,要促進消費復甦,在政策方面更多的還是要改善就業市場,因為工作的穩定性是決定消費信心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下一個階段,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要更加精準調控,更多地去支持企業,尤其是中小民企。年初以來,財政政策方面已經有了1.5萬億的減稅降費規模。按照年初的預計,今年整體減稅規模有2.5萬億,所以未來幾個月還有1萬億的減稅的目標。我們期待這個可以很好地落實,這對於促進企業的恢復,促進就業非常重要。」屈宏斌說。

屈宏斌還強調,在技術創新方面仍然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尤其是在貿易投資、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因為通過國際合作,尤其是跟韓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以及歐洲的合作,有利於加快我們技術進步。這些國家仍然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鑑的先進技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擴大內需應抓準有效需求\r\n
    在這種背景下,擴大內需成為社會各界寄予厚望的重要政策工具。從國內外宏觀調控經驗分析,倘若擴大內需思路不當,即使相關政策短期內促進了經濟增長,最終這些政策仍會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衝擊。因此,準確認識內需的含義並採取合適思路來擴大內需將是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  擴大內需指的是擴大內部需求。
  • 政治局首提需求側改革 擴大內需核心堵點是消費能力
    3月2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定調要擴大內需。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和「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 農村改革加速土地資產化將為人民幣提供錨定物
    新一輪農村改革即將開始。其中,《方案》強調,嚴格保護耕地的制度不會變,禁止以農業為名圈佔土地從事非農建設,防止「非糧化」現象蔓延。可以釋放的是宅基地以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對應的可能是幾十萬億元的資產。目前存在著宅基地浪費的現象,很多農村居民已在城鎮購買商品房,由於戶口限制還在農村擁有宅基地。為了未來資產,很多農民都在想方設法擴張宅基地面積。
  • 戶籍改革往事…
    01 說到中國的戶籍改革,城鄉二元體制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可以說,戶籍改革的起始點就在這裡。 1958年,中國明確將居民分為農村戶口和非農村戶口,實行城鄉二元管理體制,配合工農業剪刀差、統購統銷的方式用農業補貼工業,農村補貼城市。
  • 2021年戶籍改革,農村戶口全部遷走?農民:農村的房屋該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滿】,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近兩年來,國家在農村推行了新政策。許多農民還認為,在土地抵押權工作結束後,國家下一步將全面取消農村戶口。2014年,我國出臺了全面取消農業戶口的政策,文件《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的戶籍類型,改為居民戶口。歸根結底,農業戶口全面取消是一次重大的戶籍制度改革,各省的進程各不相同。許多農民聽後都有這樣的疑問,農業戶口全面取消後,農民的戶口都要轉嗎?農夫的舊房子該怎麼辦?
  •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中國明年GDP增速或達到8.5%
    不過,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特別強調,因GDP預計增速遠高於前幾年而出現經濟通脹、過熱的擔憂是沒有依據的。這種反彈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經濟持續恢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基數相對較低。除了GDP增速之外,明年還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呢?
  • 衡水市公安局多措並舉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河北新聞網7月22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今日上午,從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獲悉,該局今年以來重視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將其作為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面建設新時代經濟強市、美麗衡水的重要舉措,採取多項措施,確保了戶籍制度改革在衡水市順利進行。
  • 滙豐屈宏斌:受低基數影響 中國明年GDP增速可能會達到8.5%
    屈宏斌指出,從今年的2%左右到明年的8.5%,的確是一個很大幅度的反彈。這種反彈主要是因為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因為經濟持續恢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低基數因素,8.5%裡可能有3個多的百分點是受低基數的影響,所以剔除低基數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和正常的經濟增速也就是5%點多到接近6%的水平。
  • 佘力:公募REITs是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改革抓手
    圍繞公募REITs的試點推進情況和當前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佘力提出了幾個方面體會:第一,公募REITs是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改革抓手,將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他表示,當前不管是穩經濟,還是穩增長,穩基建都是我們的一個重要任務。
  • 戶籍改革又有新進展,大城市將無限擴張?
    文/朱昌俊戶籍改革又有新進展。近段時間以來,包括廣州、福州、青島等在內的多個大城市密集推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最新一例是蘇州。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所謂「形勢比人強」,近幾年戶籍政策的鬆動就是一個典型範例。
  • 2020年戶籍制度大變革!農村戶口真的「要沒了」?
    最近,有很多關於農村戶口被取消的言論傳出,也讓很多農民都在擔憂,這戶籍制度是要大變天啊?那我農村的土地、房子到底怎麼辦?會不會受到影響?1958年,在國家全力發展工業的大背景下,我國開始實行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第一次明確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種屬性。
  • 把握新形勢下擴大內需的新特點和發力點
    這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要求新一輪擴大內需不僅要更好應對外需下滑的挑戰,也要更好保障國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最大限度維護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因此,此次擴大內需的任務更重,要求擴大內需從短期應對向短期應對與中長期戰略並重轉變,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激發內需潛力。 第二,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求擴大內需從「需求側管理」向「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改革並重」轉變。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如何進一步釋放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如何進一步釋放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代表們齊獻策 買買買,多點舒心,少些煩心 記者 趙持 攝【提要】 居民消費能力是反映經濟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消費信心越強,經濟發展越有動力和後勁。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呈持續上升態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
  • 以擴大內需為基本導向的高水平開放
    未來5年至15年,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的釋放,將為我國走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空間,也將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初步測算,百萬億元級別的新增內需規模將為未來5年至15年我國實現4%至5%的經濟增長打下重要基礎。
  • 張佔斌:以創新和內需「雙驅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會議同時強調「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要求「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此次會議將「創新驅動」和「內需驅動」擺在了更加顯著、更加重要的位置,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路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券商熱議"需求側改革":核心是擴大內需 這些行業將受益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相對已經推行多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改革」這一新提法在上周末引發了各機構的熱議。  國盛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熊園12月12日發布報告分析指出,首提「注重需求側改革」,其核心是擴大內需,抓手是暢通內循環、出臺促消費舉措、推動配套制度改革。
  • 2020年農村金融改革怎麼做 訪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何廣文
    農村金融改革:一個結論和四個效果《金融時報》記者:從過去幾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政策脈絡以及農村金融改革的總體路徑看,農村金融改革已取得了怎樣的進展?何廣文:回顧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及農村金融改革的各項措施,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及四個方面的效果。
  • 【遲福林:以擴大內需為基本導向的高水平開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
    2020-12-08 08:09:05來源:FX168 【遲福林:以擴大內需為基本導向的高水平開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撰文稱,未來5年至15年,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的釋放,將為我國走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空間,也將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 2021農村戶籍最新政策如何?婚姻登記哪些新規?
    [導讀]2021農村戶籍改革最新政策是怎樣的? 一個國家的工作重點將是戶籍的變革。 結果,2014年國家已經發布了相關草案,但2017年30多個省市發布了詳細的   2021農村戶籍改革最新政策是怎樣的?
  • 時評:穩中求進 需求側改革擴內需
    堅持穩中求進,是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一個求字,體現的是積極主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加需求側改革,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一對供給和需求,實現的是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經濟運轉閉環。穩中求進,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看似突然,其實並不突然,劉鶴副總理11月25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5000字長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對需求和供給關係給予了深刻的闡述,並且提出了要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