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聯合訪談】如何進一步釋放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2021-01-19 網易新聞

如何進一步釋放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代表們齊獻策

買買買,多點舒心,少些煩心

3月12日,陽國秀代表(左二)、李小紅代表(右二)、楊娟娟代表(右一)接受聯合訪談。 記者 趙持 攝

【提要】

居民消費能力是反映經濟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消費信心越強,經濟發展越有動力和後勁。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呈持續上升態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

如何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新湖南 更出彩」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演播室邀請到3位代表,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嘉賓】

陽國秀: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小紅: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團公司董事長

楊娟娟: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新化縣曹家鎮展望村村委會主任

【觀點1】

「少煩心、多舒心」是供給側改革的應有之義

主持人:「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這次被許多中外媒體列為了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的「金句」之一。請問3位代表,您認為這句話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陽國秀: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我認為它反映了全體老百姓的一種期盼;作為一名企業家,我更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我從事的是食品加工行業,過去我們更多的是與國外市場打交道,近年來內銷市場慢慢起來了,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其實說到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如果自己想買的東西買不到,不要的東西到處有,這種供給矛盾自然導致在消費過程中失望、煩心的時候多,舒心、滿意的時候少。所以我們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進一步相適應、更協調;通過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投放市場,真正讓消費者在花錢消費時少煩心、多舒心、多高興。

李小紅: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對於中國這麼大的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消費市場的空間和潛力巨大,現在全球都在盯著中國這個消費市場。我們通常說,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消費拉動的作用將更加凸顯。這也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強調要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的重要原因。我們要通過讓群眾消費少煩心、多舒心,促進消費的穩定增長,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

楊娟娟: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老百姓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也在發生改變。李克強總理的「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這句話,真是說出了消費者的心聲,說到了我們大家的心坎裡。記得當時在現場,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代表、委員都自發地鼓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觀點2】

商家不誠信、質量不過關,消費者最煩心

主持人:3位都是女代表,女性相對而言更喜歡買買買。請問3位在日常消費中,有沒有遇到過煩心事?

楊娟娟: 作為「80後」,我過去很喜歡在網上購物,網購最多的是服裝。我就經常遇到在網上拍下的衣服,寄回來一看,款式與網店上掛出來的圖片不一樣,質量也沒有商家承諾的那樣好。退回去吧,覺得麻煩;不退貨,心裡又不舒服。所以就只能安慰自己,反正價格也不貴,就扔一邊吧。久而久之,我對網購就產生了牴觸,實質上就是對商家的誠信、產品的質量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再比如,我有時在村裡調研,怕麻煩老鄉或找不到小餐館,午飯時分就會到村裡的小賣部買包方便麵應付一下。但我發現,買回來的方便麵,「康師傅」成了「康帥傅」;店裡擺放的洗衣粉,不是「立白」而是「文白」。這說明假冒偽劣的產品還比較多,而且越是農村,越是落後地區、偏遠地區,這種現象越嚴重。這就不僅僅是煩心了,而是讓消費者感到痛心。

李小紅:每個人在消費過程中都會遇到煩心事。對我而言,如果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或者配套不全、服務不周,我就會覺得煩心。這就說到消費升級上來了,現在我們在消費的時候,更關注的是有沒有個性化的需求、有沒有良好的消費環境。

【觀點3】

政府、企業、社會齊發力

讓百姓敢消費、願消費

主持人:讓老百姓敢消費、願消費,少煩心、多舒心,離不開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的共同努力。3位代表對此有何建議?

李小紅:時下,國內有許多人更願意到國外購物,或者代購、海淘,一說起國貨卻有些「想說愛你不容易」。這一方面反映了國外企業誠信意識很強,產品質量過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外的監管機構很嚴,讓企業也不敢造假、不能造假。這就要求我們企業要真正樹立消費者至上的意識,把更多精力用到提升品質、優化服務和打造品牌上來。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要切實肩負起監管責任,進一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嚴肅查處假冒偽劣、虛假廣告、價格欺詐等行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快構建社會誠信體系。

陽國秀:我們做企業的,特別是做食品行業的,一定要時刻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把自己的產品做好。更重要的是,各級黨委、政府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大力支持企業做標準,夯實企業立身之本;要幫助企業做認證,提升產品競爭力;要加強產品檢驗檢疫和監管,剷除「害群之馬」,守住安全底線;要打造誠信的消費環境,讓老百姓敢消費、願消費。

【觀點4】

消費升級核心是觀念、產品、服務、品牌升級

主持人:消費升級對企業、商家而言意味著什麼?對普通消費者又意味著什麼?

陽國秀:在我看來,消費升級帶來的是高品質產品的消費,呼喚的是品牌。過去我們在消費時,往往是缺什麼買什麼,什麼便宜買什麼。如今,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逐漸成為主流,從上到下都開始關注高品質的產品、關注有影響力的品牌。對消費者而言,品牌會給自己帶來愉悅、帶來自信;對企業而言,品牌代表著誠信,代表著品質,代表著「工匠精神」。

李小紅:對企業而言,消費升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產品、服務升級同步跟上。未來的購物中心,提供品類齊全的產品只是最基礎的環節,而關鍵在於能否提供更好的購物消費體驗。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當你在一個商業綜合體消費時,商家通過大數據分析,順便就可幫你將醫生的預約、孩子的上學、老人的養老等問題一併解決。

楊娟娟:我所理解的消費升級,對企業、商家而言,就是要創新理念、創新產品,更好地滿足大眾需求;對我們廣大消費者而言,就是要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和意識。

■特派記者 李琪 整理

(原標題:【全國兩會聯合訪談】如何進一步釋放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本文來源:華聲在線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讓群眾消費少煩心多舒心
    3月12日,陽國秀代表(左二)、李小紅代表(右二)、楊娟娟代表(右一)接受聯合訪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消費升級和有效投資相促進,區域城鄉發展相協調,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  如何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全國兩會期間,「新湖南 更出彩」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演播室邀請到3位代表,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打好藍天保衛戰
    3月5日,龍飛鳳代表(左二)、潘碧靈委員(右二)、戴海蓉代表(右一)接受聯合訪談。湖南日報記者 趙持 攝 製圖/李珈名 ■編者按 今天,《新湖南,更出彩——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三湘都市報·瀟湘晨報·華聲在線·湖南微政務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正式發聲。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鼓勵社會力量進入 提供多樣化養老
    3月9日,胡建文代表(左二)、秦希燕代表(右二)、郭晉雲委員(右一)接受聯合訪談。記者 趙持 攝 【提要】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將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開展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教育、養老、醫療等服務。 如何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加幸福?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幸福
    3月9日,胡建文代表(左二)、秦希燕代表(右二)、郭晉雲委員(右一)接受聯合訪談。如何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加幸福?近日,「新湖南 更出彩」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演播室邀請到3位代表、委員暢所欲言。【嘉賓】秦希燕: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湖南省政府參事胡建文:全國人大代表、臨武縣武源鄉龍家村黨支部副書記、湖南臨武舜華鴨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晉云: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1養老金標準將實現13連漲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
    這一年,經濟走勢將如何?增長動力在哪?中國經濟仍是全球「一枝獨秀」嗎?  重歸增長「正常態」軌道  2020年已進入收官倒計時,中國經濟在「極不平凡的一年」裡交出令世界矚目的答卷: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
    這一年,經濟走勢將如何?增長動力在哪?中國經濟仍是全球「一枝獨秀」嗎?(小標題)重歸增長「正常態」軌道2020年已進入收官倒計時,中國經濟在「極不平凡的一年」裡交出令世界矚目的答卷: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新聞中心...
    這一年,經濟走勢將如何?增長動力在哪?中國經濟仍是全球「一枝獨秀」嗎?重歸增長「正常態」軌道2020年已進入收官倒計時,中國經濟在「極不平凡的一年」裡交出令世界矚目的答卷: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寫下結語: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_國內新聞...
    這一年,經濟走勢將如何?增長動力在哪?中國經濟仍是全球「一枝獨秀」嗎?重歸增長「正常態」軌道2020年已進入收官倒計時,中國經濟在「極不平凡的一年」裡交出令世界矚目的答卷: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 2020兩會民生熱點話題-兩會時間結束時間
    全國兩會除了涉及換屆選舉的一次會議一般為兩個星期(14-15天)外,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   以此類推,2020兩會開10-12天左右,2020兩會結束時間大概在6月初。
  • 「全國兩會地方談」京彩好評:構建完整內需體系 打造中國經濟長青...
    他提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2020年全國兩會主要內容熱點議題 今年全國兩會看點前瞻
    常態化下,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因此,今年下一階段如何做到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鬆,推動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將是全國兩會的重要議題。另外,中國將如何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抗疫,相關決策與趨勢也備受世界關注。
  • 兩會議題|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兩會議題是什麼
    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2020年兩會時間定了!「兩會」召開時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召開地點:在北京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
  • 兩會民生熱點話題2020 全國兩會閉幕時間2020最新消息
    2020兩會熱點民生話題盤點 今年全國兩會熱點話題有哪些,今年兩會熱點大盤點。  剛剛過去的一年,黨和政府持續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打虎」「拍蠅」不留死角,嚴肅查處了一批腐敗分子,從治標入手,加大治本力度。
  •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兩會聯合訪談
    魏旋君代表(左三)、劉朝暉代表(左一)、袁興中委員(左二)接受聯合訪談。 本報記者 張目 攝三湘都市報兩會聯合訪談》正式開門迎客。為進一步落實「走轉改」和「三貼近」的要求,今年省兩會,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媒體湖南日報、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聯合組成強勢陣容,在兩會駐地設立「啟航,新改革元年」視頻訪談會客室,將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電子商務發展、高考制度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等5個社會普遍關注、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改革話題,邀請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做客會客室,展開精彩的討論。
  • 內需助力「雙循環」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喬瑞慶認為,內需是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最堅實的基礎,不僅在目前穩定經濟基本盤中發揮支撐作用,而且在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中也要發揮關鍵作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也將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 宗慶後拉動內需新思路 娃哈哈百億現金激情擴張
    「我認為要提振經濟,只有拉動內需,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市場,只要內需上去了,再高速發展多年沒問題。」 寒冬之際,一向穩健的娃哈哈卻另類「激進」了起來。
  • 消費券怎麼發才能真正拉動經濟?
    新冠疫情防控局勢漸穩,社會經濟回暖迫在眉睫。據美團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國生活服務業商戶復工率已達77.4%,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達到83.0%,但消費復甦率與商戶復工率之間,仍存在較大剪刀差。為促進消費復甦,提振民眾消費信心,各地政府陸續祭出消費券「大招」,以期重振因疫情受阻的線下消費。種類繁多、覆蓋面廣闊的消費券一時成為社會焦點。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移風易俗,讓鄉村更美
    3月6日,劉長庚委員(左二)、楊莉代表(右二)、張青娥代表(右一)接受聯合訪談。湖南日報記者 趙持 攝 從2016年底以來,全國各地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全國兩會期間,「新湖南 更出彩」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演播室邀請到3位代表、委員,就如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發表真知灼見。
  • 【政策風向標】「擴內需」!需求側改革進程開啟,發力經濟內循環!
    明確需求側改革,為明年經濟工作定調 以供需改革來拉動內需增長。 2020年12月1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出供給側改革,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
  • 政策風向標:「擴內需」!需求側改革進程開啟,發力經濟內循環
    明確需求側改革,為明年經濟工作定調以供需改革來拉動內需增長。2020年12月1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出供給側改革,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需求側改革背景,拉內需促銷費本次政治局會議對目前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作出判斷,由年初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轉變為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2020年前三個季度,地產基建投資託底,出口和消費改善持續,我國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