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是不準的」的神回復,該怎麼看

2020-12-22 光明時評

  作者:張田勘

  日前有網友稱,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官微居然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

  為何中央氣象臺不維護自己的權威性?事情起因是,4月22日,一位演員發微博說自己出海玩帆板遭遇颱風遇險,還好人沒事。有部分網友留言:颱風沒被預測到,是中央氣象臺的重大失職。但經查,這並不是颱風,只是一種強對流天氣。於是,中央氣象臺髮長文回應,解釋了天氣預報為何不百分百保準,有特殊需求建議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臨近天氣預報,同時學會看氣象雷達圖,相信科學。

  網友留言的劍拔弩張,被中央氣象臺的回應巧妙化解。中央氣象臺不像過去那樣以權威部門自居,擺出一副神聖不可質疑的面孔,而是承認天氣預報並不全準,又尊重了對方需求,用科學理論、證據來解釋如何看待天氣預報的準與不準。政務微博,又向生動和有趣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心理和感知上指出天氣預報和其他一些預報的準確度,有一種定向思維的局限性。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天氣預報就是要準,否則沒有預報的必要。而準確的預報在人們看來是理所當然,反過來,不準確的天氣預報,在人們看來就是氣象預報部門的失職,將局部的不準確擴大和上升為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不準確。

  所有的預報都不會是百分之百的準確,這是一個常識。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預報天氣的技術手段日益先進,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會大大上升。這從天氣預報的發展中可以看出。

  最早的天氣預報,只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如《齊民要術》中的「天氣新晴,是夜必霜」,詩歌中的「布穀催春種」,以及民諺中的「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依靠科學技術而進行的現代天氣預報,起源於法國和英國。1856年,法國組建了第一個現代天氣服務系統,用電報傳送各地當日的氣象觀測結果。1875年4月1日,倫敦的《泰晤士報》使用有線電報收集大約15個海岸站點的天氣實況,製作成天氣圖發布在報紙上。

  中國最早的氣象臺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匯觀象臺,當時的天氣預報只有「全國風向不定、天氣多變、可能有雨」等極不準確的預報。1980年7月,徐家匯觀象臺在中央電視臺播報了中國第一次的電視天氣預報。如今,隨著現代衛星、雷達等高科技手段的加入,以及超級計算機的應用,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有了突飛猛進地提升。

  天氣預報通常由天氣模型的多次運行組成。氣象中心會運行一個網格間距約10千米的地球模型,將輸出結果傳遞給在局部區域上運行的更高解析度的模型。這意味著,我們現在可以採用高解析度運行模型,並在預測中輸入多個變量,處理更多的涉及天氣的相關數據,創建更精確的大氣圖表,做到最接近於實際的預測。

  即便如此,天氣預報領域既有蝴蝶效應,在大氣中還有2×10⁴⁴的分子在隨機運動,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準確預報。因此,在對待天氣預報上,公眾一是要有平常心,二是在追求更高準確性的時候,需要多做一些功課。例如中央氣象臺提出的,看臨近天氣預報和學會看氣象雷達圖。(張田勘)

[ 責編:王營 ]

相關焦點

  • 中央氣象臺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做個小調查每當大家看完天氣預報推送心裡究竟怎麼想的呢?官方回答來了喲~昨天中央氣象臺發微博來了這麼一句「天氣預報是不準的!」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第二,不管你們是從什麼平臺獲取天氣預報,一般能看到的都是基於本人地理信息的城市預報。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
    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官宣:天氣預報是不準的!於是就有了昨天上午這一幕中央氣象臺髮長文怒回: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原文如下: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第二,不管你們是從什麼平臺獲取天氣預報,一般能看到的都是基於地理信息的城市預報。
  •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怎麼破?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天氣、氣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過去每天晚上7點30分準時守在電視前收聽中央氣象臺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到如今隨時在智慧型手機上查看未來15天的天氣情況,足以可見人們對天氣、氣候的關注。
  •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精準把脈氣候  本報記者 張 曄  天氣、氣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過去每天晚上7點30分準時守在電視前收聽中央氣象臺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到如今隨時在智慧型手機上查看未來15天的天氣情況,足以可見人們對天氣、氣候的關注。  但是,細心的人們會發現,24小時之內的天氣狀況預報結果比較準,時間越往後,預報結果越容易出現偏差,而一個月之後的天氣狀況幾乎無法準確預測。
  • 天氣預報準不準?——關於概率預測
    我總覺得小時候的天氣預報比較科學,該說啥說啥,明天中到大雨三級風,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至於下不下那再說。現在可好,降水概率60%,這叫啥態度,報不準你可以說不一定,啥叫60%?那到底是下雨還是不下雨?有沒有人也這樣質疑過?
  • 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氣象專家有話說
    想要正確應對變化莫測的天氣,少不了要關注天氣預報。但人們常常會發現,好像自己感受到的氣溫,和氣象局對外公布的數據不一樣。  難道,是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  「當然不是!」5月7日,天眼新聞記者來到貴陽市氣象局地面觀測場,看到了「天氣預報」的真容。
  • 專家警告:我國天氣預報可能不準
    除了疫情本身帶來的社會停擺、醫療資源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外,現在專家也指出,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我國的天氣預報變得不準!近日,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ECMWF)的報告中指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一個新問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多個國家宣布停航,飛機飛行次數明顯減少,這也減少了飛機飛行時在大氣層內的觀測,這些觀測值能夠幫助ECMWF估算地球系統的狀態。
  • 說好的雨怎麼還沒下下來?最近杭州的天氣預報有點不準啊!其實,這都...
    好消息是,從下周二(19日)開始,雨水遠離,天氣轉好,最高氣溫在21日前都較為平穩,在30℃左右,最低氣溫也在20℃上下。最近的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昨天,不少讀者都在問,為什麼最近天氣預報都不準的,說好下雨,結果從早上等到下午都是烈日當空?
  •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魔咒」怎麼破
    天氣、氣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過去每天晚上7點30分準時守在電視前收聽中央氣象臺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到如今隨時在智慧型手機上查看未來15天的天氣情況,足以可見人們對天氣、氣候的關注。但是,細心的人們會發現,24小時之內的天氣狀況預報結果比較準,時間越往後,預報結果越容易出現偏差,而一個月之後的天氣狀況幾乎無法準確預測。
  • 天氣預報不準,真的要怪新冠病毒!權威專家:氣象數據減少一大半
    不少網友反映,最近天氣預報好像不太準。譬如前兩天寒潮大舉南下我國時,原本預報中應該比較溫暖的廣西廣東沿海,冷得卻出人意料。廣西北海預報了22度但實際只有14度,廣州預報18度實際只有13度,把不少網友凍慘了,因此才有人吐槽,最近的天氣預報好像有點不準。
  • 講真的,新冠疫情令全球天氣預報更不準?
    天氣預報會否因此變得不準?近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 、世界氣象組織(WMO)以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都關注了疫情對氣象觀測和預報的影響 ——WMO關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對觀測系統的影響WMO的全球觀測系統是WMO193個會員國和地區向其公民提供的所有天氣與氣候服務及產品的支柱
  • 美國氣象衛星突然罷工,分析:可能導致天氣預報不準
    在不久之前,GOES-16(GOES- East)衛星才承擔起了觀測登陸美國的颶風漢娜的職責,高密度的不間斷對其展開觀測,獲取了它生成發展增強的一系列重要資料,而從全球範圍來說,GOES-16衛星也高頻率探測西半球地區的天氣情況,由它收集到的氣象資料不僅將用作科學研究,也將供給超級計算機系統,超級計算機將基於衛星收集到的數據來展開運算,從而得到數值預報結果。
  •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向世界級氣候預測難題發起挑戰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向世界級氣候預測難題發起挑戰 2020-12-22 08:17:42 來源:科技日報 天氣、氣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四問天氣預報準確率(系列報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認為:「探討預報準確率可以圍繞數值預報展開。因為天氣預報的核心工具就是數值天氣預報。」如今的天氣預報技術已由單一的天氣圖經驗預報轉變為以數值預報產品為基礎、多種觀測資料綜合應用的現代技術。  周家斌說:「翻看數值預報的發展歷史,你會發現一個規律——依靠科學家的創新,每一次方程的改變都會帶來預報準確率的提升。」
  • 終於弄懂了新疆天氣預報的套路!原來新疆天氣預報要這樣看……
    從新疆氣象局給的長期預報來說,今年的農業天氣預報也是非常好的。各種長期預報的天氣標明:今年有效積溫比往年高。但是,很多人問:長期天氣預報準確嗎?是這樣的,長期天氣預報精確度不是很大,往往採用的是大概率事件而已。
  • 天氣預報一定是準確的嗎?聽聽濟南市氣象臺怎麼說
    「咱們全國各個氣象站都會將以上這些資料上傳至中國氣象局,由中國氣象局匯總後再下發至各個氣象臺,預報員就可以通過氣象信息分析與處理系統,來分析調看這些資料。」從而了解當前溫度、氣壓、溼度等氣象要素的情況。另外一種對天氣預報作用非常大的資料則是數值預報。
  • 太空時代的「天氣預報」——空間天氣要怎麼報?
    天氣預報,想必大家都知道,每天出門前可能很多人都會打開天氣預報看一看,以便準備一天的著裝安排及出行計劃。但是,「空間天氣」卻鮮少有人提及。此時你是不是有點疑惑:在茫茫宇宙中,也會有天氣存在嗎?會對地球有影響嗎?要怎麼預報它呢?
  • 日本「最美天氣預報員」走紅ins!難怪那麼多人愛看天氣預報了
    日本電視臺1989年的天氣預報 說到天氣預報,大家是不是覺得很遙遠了,這年頭你還會蹲在電視機前看天氣預報嗎?拿出手機搜一搜,不就知道了。
  • 「令和最美天氣預報姐姐」登場!日本國民天天蹲著看天氣預報
    原文標題「令和最美天氣預報姐姐」登場!日本國民天天蹲著看天氣預報,都是為了她!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後臺回復「設計說」日站君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 快看 青島春節天氣預報出爐
    快看 青島春節天氣預報出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23 星期四     早報1月22日訊 新春佳節到了,天氣的變化也讓眾多回家、出行的市民很關注。 22日,青島市氣象臺發布了春節假期氣象預報,春節期間,我市以多雲天氣為主,初三前後有分散性陣雨或雨夾雪,對出行影響不大,無持續性霧霾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