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年輕的,來到了一個太老的世界。
——薩蒂
你可能很少聽薩蒂的作品,但是下面這首你一定是耳熟的。
一個雨天的下午,在一個燈光昏黃的咖啡館裡捧起一本書,空氣中飄散著咖啡的香氣和這首《裸體舞曲》——是文藝小資風典範沒錯了。
《Gymnopédies》是薩蒂所作的三首相似的鋼琴曲組合的。Gymnopédies音譯為吉諾佩蒂,源自古希臘代斯巴達祭祀太陽神的祭典,意為年輕人赤裸著身體在神殿前獻上神聖的舞蹈。據薩蒂本人說,《Gymnopédies》的誕生是因為他拜讀了福樓拜的《薩朗波》而產生的靈感。這三首鋼琴曲不僅是薩蒂本人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初法國「極簡主義」音樂的代表作,而薩蒂本人正是這種風格的開創者。
Erik Satie
在一戰前夕,恢弘的浪漫主義和印象派音樂盛行的法國,薩蒂背離主流,他的音樂非常現代,非常簡單,技巧上也沒有有很大難度。薩蒂說:「不是出自真誠的音符 , 我一個也不寫 !」而他本人也是這樣一位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藝術家。
薩蒂長啥樣?
「此刻,我非常想向諸位交代一番我的個人信息(比如,外形特徵。自然,我對此能夠給出恰當的描述):頭髮與眉毛,皆為暗慄色;眼睛,灰色(可能有斑點);前額,常常皺眉;鼻子,長;嘴,普通;下巴,寬;臉型,卵狀橢圓形。身高167釐米。」
這是薩蒂對於自己外貌的描述。
薩蒂自畫像
乾飯人薩蒂
「我只吃白色的食品:雞蛋,糖,碎骨頭,死去動物的肉,小牛肉,鹽,椰子……」
進入20世紀,同時代的德彪西和拉威爾都已成為聲名顯赫的大師,但薩蒂依然做著前衛音樂的實驗掙扎在溫飽線上。他說:「可真奇怪啊,不管到哪個酒吧,大家都會請你喝一杯,卻沒有一個人會請你吃一塊三明治。」
薩蒂手繪
他還親自寫下過關於乾飯的美好回憶:
「身為一名用餐者,在眾多關於飲食的回憶中,最不能忘懷、最令人愉悅的是數年前我在老友德彪西家做客時享用的一頓午餐,當時他住在卡爾第內街。這些美味珍饈在我的心中記憶猶新。
一份雞蛋與羊排的菜單為聚會帶來融洽和睦。可那是怎樣的雞蛋與羊排啊,真是難以形容…如今我依然舔著嘴唇回味不已——在內心暗自思念。你們應該不難想像。「
」德彪西親自下廚預備了這些菜餚—至於他是怎麼做到的我不得而知(這絕對是一個秘密)。一口美味的波爾多白葡萄酒優雅地帶走了先前的味道,為這頓美味珍饈染上一抹感人的色調,它是如此恰到好處,令人沉醉在友誼的歡樂裡,遠離世間切「頑固守舊的遺老們」,業已作古的「木乃伊們」,以及那些「老掉牙的笑談」——總之,它使我忘卻了人性與「可憐世界」的一切災禍。」
乾飯幹出了藝術的境界,值得我們當代乾飯人學習!
教主薩蒂
薩蒂擔任「玫瑰十字神秘教會」常駐作曲家期間,創作了系列宗教題材音樂,這些作品對後來的梅西安與其他神秘主義作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這段經歷大概也對薩蒂的三觀起了一定的作用。
1893年,薩蒂創立了自己的神秘主義教派,名為「耶穌基督的主教藝術教堂」。宣布自己就是領導者,秉持「通過音樂與繪畫對抗社會」的口號。直到今天,薩蒂仍然是該教會唯一的會眾。
BGM祖師爺薩蒂
早在「背景音樂」這個詞出現之前薩蒂就構想了它的存在——讓一場音樂會的聽眾忽略表演者,音樂就好像牆紙一般——這就是薩蒂的「家具音樂」。1902年,他帶領樂團在巴黎的畫廊裡舉辦了「家具音樂」的首演,演出前他懇請觀眾不要關注演奏者,並且在觀眾中間進行演出。當然,由於當時的社會風氣習慣,演出一開始大家還是安安靜靜的坐了下來。
除了以上所述,薩蒂還有很多小怪異,比如他與雨傘形影不離,去世後的公寓裡留下了一百多把傘;上下班路上手裡總是拎著一把鐵錘防身;他的樂譜上經常標記一些好玩的句子,比如「彈這一段時要像猴子玩耍土豆一樣,拿一塊土豆給自己抓痒痒。」;被視為極簡主義開山之作的鋼琴曲《煩惱》,全曲僅由一個樂句組成,要求連續彈奏840次……
薩蒂就是這樣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我們的世界也因為這樣奇特的靈魂而變得更有趣一些。也許這也是藝術和藝術家存在的意義之一。
你還聽過哪些有意思的背景音樂,留言分享給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