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是古代宮廷中最龐大的群體,秦始皇時期納進宮女一萬多,光緒皇帝提倡節儉,宮裡的宮女也有兩千多。她們十幾歲就會被選入宮中,不出意外,終其一生也不可能踏出宮門了。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宮女的存在了,她們的任務是服務皇宮裡一切地位高於自己的人。運氣好的人會負責妃嬪們的生活起居,運氣差的人會被打發去乾洗衣服之類的粗活。她們如機械般從早幹到晚,麻木的度過一天又一天,直至自己生命的終結。
封建社會一直是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宮女們就是皇帝的奴隸,不僅沒有自由和人權,生死還掌握在別人手裡。她們伺候主子,主子高興了就賞賜他們點自己不用的小物件,甚至極個別的人能有幸見到皇帝並得到聖寵,草雞變鳳凰,也能混個貴人答應。主子要是生氣了,輕則打罵重則趕去幹苦力甚至直接賜死。宮女們的生活水平是非常低的,她們通常都是吃著極差的食物,穿著粗布做的衣服,整日幹著活,還要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小心翼翼,努力迎合著主子們,在四方的天空下生活,看不到希望。
古時宮女的身份一般是戰俘、罪犯的妻子,還有部分是民間選來的普通女子。後來,宮裡只要民間的良家女子了。通常是由專門負責的官員到各地海選,選中了的人通過重重考核再由皇帝皇后看過滿意後方才能入宮。她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年輕貌美。
皇帝們對宮女的選拔還是挺上心的,畢竟這些都是自己的女人,何苦天天看著一些不好看的人呢。很多皇帝為了提升後宮質量,讓自己得到更好的服務,竟會強行選拔大臣的女兒入宮,更有甚者會命令天下的妙齡女子要等自己選完人後才能結婚。宮女是一個悲慘的群體,是君主集權制社會下受壓迫群眾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