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尊卑有別,即使是誕下了龍子的宮女,也不能撫養自己的兒子

2021-01-10 舊匣子

歷史上關於宋仁宗生母李氏的記載頗少,但是卻也並非是無跡可尋的。根據史實記載,這宋仁宗一共有過三位母親,而真實的李氏便是他的親生母親。李氏並非什麼富貴人家出身,也不是什麼名家之女,反而是身份地位都極其低微的宮女。

在剛進宮的時候,李氏還是一位小小的宮女,終日只能做著最粗重的活,平時也少不了被管事的打罵,好在後來她在機緣巧合之下被宋真宗提攜成了專門伺候皇帝與嬪妃們就寢的宮女。比起普通的宮女,李氏不用再做那些粗重的活,只需要伺候好皇帝和妃嬪就萬事大吉了,因此,這李氏的生活也算是慢慢地好起來了,然而,李氏的好運卻絕不僅如此。

不久之後,李氏居然被這宋真宗臨幸了,一夜之間,這李氏的身份地位立馬就不一樣了,從最底層的宮女搖身一變成為了被天子臨幸過的宮女,雖然此時的李氏依舊是宮女,但身價卻是不一樣的了。大概是老天眷顧於她,她在被宋真宗臨幸後便順利懷上了宋真宗的子嗣,並在懷胎十月後順利誕下了一名皇子,也就是宋仁宗。

要不說這李氏幸運呢,後宮中有多少的妃嬪想懷上龍種都懷不上,而這李氏只侍寢了一夜,便順利懷上了龍種,並且在後宮的明槍暗箭之中成功地保住了這唯一的皇子。誕下皇子後的李氏便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後宮眾多的嬪妃之一,後來,李氏再次誕下了一名公主,不過這位公主卻夭折早逝了。

李氏大抵就是母憑子貴的最典型例子了,出身宮女的她靠著皇子成為了身份高貴的嬪妃,雖然這並不能改變她曾是宮女的事實,但她卻也算是擺脫了昔日苦楚的生活。但是這一切對於李氏來說卻也並不那麼值得開心,因為她始終未能與自己的親生兒子宋仁宗相認。

李氏出身低微,即使後來被升為了嬪妃,依舊是不能擔當撫育皇子的重任,因此,她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認其他妃嬪為母親,這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想必是極其揪心的一件事。即使她心中有一萬個不情願,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李氏終究是將自己心中的怨念和委屈忍下去了。

其實李氏的狀況也是實屬無奈。如若她執意要將宋仁宗留在自己身邊,那麼不僅她自己無法得到錦衣玉食的生活,就連他的兒子也會因為生母低賤而被人看不起,更別說是成為讓人尊敬的皇子了,這便是古代身份尊卑的殘酷。

代替李氏撫養宋仁宗的嬪妃便是李氏之前的主子劉娥,劉娥頗受皇帝的寵愛,再加上這李氏之前就是在劉娥手下做事,將這皇子交給劉娥撫養倒也合情合理,加上這劉娥對宋仁宗視如己出,從未虧待於他,這也是李氏能夠放心將自己的親生兒子交出去的原因之一。後來,宋真宗念及李氏誕下皇子有功,便再次將她晉升為宸妃,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李氏在接到聖旨的當天便離世了,母子二人終是無緣相認。

相關焦點

  • 手段絲毫不亞於太監,古代宮女究竟是如何被淨身的?
    太監和宮女在古代都是皇宮中不可缺少的服侍主子的人。可是每日和全國最尊貴的人在一起,難免會引起雙方的猜忌。所以,無論是太監或是宮女,在古代那個男女有別不可互相接觸的年代,在進宮之前都需要淨身。一方面是為了遵循當時的嚴苛的社會輿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子嗣的純淨與高貴。
  • 14歲宮女意外被康熙寵幸,誕下龍子,成大清最長壽妃子,活到97歲
    歡迎來到百家號何方方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14歲宮女意外被康熙寵幸,誕下龍子,成大清最長壽妃子,活到97歲。她就是定妃,萬琉哈氏,出身包衣,可見地位很卑微,她14歲入宮,和她同年一起入宮的有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從史料看,我們不知道她當時到底是在宮女選拔中被康熙一眼看中的,還是日後被皇后引薦的,但在孝懿仁皇后的祭文中,可以看出應該是被引薦給皇上的,因此她是有一段宮女經歷的,畢竟她的身份本卑微。
  • 妻妾有別,尊卑分明,一夫多妻制帶來了太多惡果
    而在中國古代,最被人詬病的男女不平衡制度莫過於「一夫多妻制」了。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中國古代一直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般的,家裡的男主人娶的第一位夫人稱之為妻,其他在娶的稱之為妾。比如劉邦的皇后呂后就是妻,而戚夫人就是妾。而在這其中,通房丫頭一般很少有面向整個家族勢力的機會,而這時,妻妾就稱為這個家庭非常重要的女性角色了。
  •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古代君主集權制下宮女的悽苦生活
    宮女是古代宮廷中最龐大的群體,秦始皇時期納進宮女一萬多,光緒皇帝提倡節儉,宮裡的宮女也有兩千多。她們十幾歲就會被選入宮中,不出意外,終其一生也不可能踏出宮門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宮女的存在了,她們的任務是服務皇宮裡一切地位高於自己的人。
  • 是普普通通的宮女還是才色雙絕的道姑
    與《清平樂》裡面的不同,宋仁宗趙禎是宮女李氏所生,直到李氏死去,宋仁宗依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但是宮女李氏也有些史料記載是一個道姑。可是,宋仁宗與道姑的母子名分,曾一度風靡大名府,傳遍汴京,沸沸揚揚,鬧得甚囂塵上。其傳聞的生動和真實,令人聞而咋舌。雖不真實,卻值得玩味。
  • 古代宮女進宮前,也要淨身?手段殘忍,不亞於太監
    中國古代君主實行中央集權制度,皇帝置於萬民之上,受萬眾敬仰,普天之下也只會有一人能有幸榮登帝座,而帝王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人混淆自己的血脈。後宮之森嚴但是裡面關押著權力,還是引得無數女子趨之若赴,但是皇宮不是一個誰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的地方。
  • 小宮女有幸被皇帝相中,懷上龍子卻被皇帝遺忘,太后出馬一個頂倆
    在古代一些富貴人家中女子們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爭寵」,因為古代大多數都是三妻四妾,所以想要留住丈夫的心也是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的,尤其是在皇宮之中,後宮那麼的嬪妃,都想要得到皇上的寵愛,但是被皇帝寵愛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事,曾經就有過一位宮女被皇上臨幸,僅一次這個宮女就懷孕了,但是皇帝卻想要耍賴不認帳
  • 劉邦寵臨幸魏王豹的寵妾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魏豹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為了魏王。魏豹成了魏王后,實力不強,只能依附實力強大的起義軍。他先投靠了劉邦,但劉邦在彭城之戰中敗給了項羽,魏豹見風使舵,又投靠了項羽。劉邦聽取張良、韓信的建議,派出韓信為主將,曹參為副將,開闢北方戰場。首當其衝,一舉殲滅魏豹,俘虜了他的的妻妾。妻妾中有一個魏豹的寵妾叫薄姬的女人也被送到了劉邦的宮中做紡織女工。
  • 尊卑有別,泰國貴妃詩妮娜聚會穩站C位,昔日好友都得下跪
    詩妮娜也顯得非常高興,穿著一身一身紅裝,格外搶眼,她穩穩的站在C位上,幾個女孩圍在她的身邊有說有笑,還親切地摟在一起,大家似乎感情不錯,但是尊卑有別,女孩子們都不能站在詩妮娜旁邊,只能跪在她旁邊。據說詩妮娜得到瑪哈的垂青還與他的第三任妻子有關,瑪哈的第三任妻子西拉米是一個舞女長得相當美麗,為瑪哈生了一個小王子,據說有一次,西拉米帶著兒子來到詩妮娜的醫院看病,因為詩妮娜照顧得十分細心於是得到了王妃西拉米的賞識,然後結實了瑪哈,於是被瑪哈看中,將小護士的詩妮娜調到自己身邊當「保鏢」,方便兩人隨時見面。
  • 古代分餐制,是尊卑的體現
    區別於現代的古代分餐制,是尊卑體現在中國人們聚餐吃飯大多數都是再一次吃,雖然有公筷的使用,也是吃一盤菜。當我們去西餐廳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的菜都是單獨分開的,一人一份,雖然分餐制在現在並不是很流行,但是分餐制其實是來源於我國古代的。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古代的分餐制。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就已經擁有了分餐制,這在我們平時所看的影視劇中也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在皇家舉行宴會的時候,都是一人一桌,擺上各個樣式的菜品。
  • 作為宮女的她,卻為皇上生下皇長子,最後的封號現在都沒人明白
    在古代社會中,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國家,自然也和其他朝代一樣,講究「尊卑」之分和嚴格的等級制度。在清朝能夠入宮成為妃子的只有貴族的女兒才可以,普通百姓的女兒是沒有這個資格。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宮女,她就是憑藉著自己非貴族的身份,而成為順治的妃子的,並且還為他生下了皇長子。這位女子就是筆什赫氏我們都知道,順治皇帝在年齡非常小的時候就繼承了皇位,所以剛開始他手中並沒有實權,而一些重要的國事一般都是輔政大臣共同商量決定。而順治只有在長大結婚後才會有一定的權力,才能成為一國之君。
  • 古代乳娘是個什麼概念,為什麼媽媽不親自撫養?
    一說到古代的「乳娘」,其實總會給人造成一種,古代人生孩子都是請乳娘餵養的錯覺。乳娘即今時今日所說的奶媽、奶娘,那麼古人真的都是請奶娘的嗎?完全不是,甚至可以說,現代人請奶媽的現象,要遠比古代人繁榮,因為我們所看的歷史一直以來都是貴族史觀偏多,才會有這樣的錯覺。古代絕大多數平民及農民家庭,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養,自己喂。
  • 古代三妻四妾有多悲劇?男子年過60還要履行義務,一般人無法承受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要遵守這一規矩,凡是反叛這一規矩的,都會受到父母的嚴厲懲罰,或者世俗的強烈鄙視,由於古代的地位分別是極其嚴格的,即使是皇帝,也要被父母和文官制約,因此,這一制度誰也不能改變。他們不能夠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把家產繼承給真正有能力的兒子。無論大兒子多麼愚蠢,只要不是逆子,便都能獲得家產,這也導致了很多古代大家的家產被沒什麼本事的大兒子繼承,進而衰落。可以說,在封建制度下,人人都是被壓迫的受害者。
  • 一朝得志的歹毒皇太后,將全家封王,還害死撫養兒子的恩人
    此人善良而無辜,悉心照料一個宮女所生的孩子,最終卻被孩子的母親害死。本文要說的便是這個歹毒的親生母親。她的名字叫做蕭耨斤。說到蕭耨斤,也是出身於名門大族,其遠祖便是大名鼎鼎的遼國開國皇后述律平。不過,蕭褥斤的運氣不好,由於相貌一般,未能被選為嬪妃,只好以宮女的身份進入了遼國皇宮,其主要職責便是侍候遼聖宗的皇后蕭氏。
  • 中國古代的守陵的宮女是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的?
    不僅如此,他燒制了將軍俑,車馬俑,騎兵俑,武士俑等大量的人俑,死後服侍保護他,據研究,秦始皇死時,還是殺了宮女人殉。皇帝死後,要安排宮女包括妃嬪守陵,有時候皇后、太后單獨下葬,也會安排一定數量的守陵宮女。宮中妃嬪選拔的標準是「宮人無子」,也就是說只要是沒能為皇帝生下子女的,都要被送往陵園守陵,而這些守陵的嬪妃被稱為「諸園貴人」。沒有子嗣的妃嬪不僅包含那些從未被皇帝臨幸的女子,臨幸過沒生下孩子的,也包含那些生下孩子不幸夭折的女子。
  • 宮女先後哄搶為皇帝「洗龍溝」職位,說出來都不敢信,太吃香
    宮女先後哄搶為皇帝「洗龍溝」職位,說出來都不敢信,太吃香古代的皇帝就是喜歡跟龍扯上關係,從一開始的真龍天子,到後面的龍體、龍椅、龍攆、龍冠等等等還有很多,只要是皇帝的東西,就要帶個「龍」字。古代人總覺得龍特別的稀有,而且也是個神物,所以皇帝就為彰顯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硬是說自己是龍子。那麼今天講的就是皇上身體的一個部位,這個部位被神奇的稱為「龍溝」。左想右想確實也是很有意思。那麼龍溝到底是什麼?龍溝是什麼?
  • 「五倫」的基礎和起點——古代夫婦關係文化
    1、夫婦有別中國古代夫妻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孟子提出的「夫婦有別」。這個「別」首先是指男人與女人之自然或生理上的差別。男女在先天的體力、性情與生活興趣等方面有差異。如男人在打獵、事工上有比女人多的智慧或機智,女人在撫養幼兒上有遠超男人的愛心、耐心和技巧。在後天的發展上男女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 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了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我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尊卑有別,嫡庶有別。所以正妻的地位是很高的,小妾再美再得寵也很難撼動她的主母位置。只有少數情況是因為正妻沒有生下嫡子,地位才有所下降。但是在近代,有一個人即使正妻無子,小妾為他傳宗接代,他也依舊獨愛正妻,他就是閻錫山。
  • 朱見深與萬貴妃:娶大自己17歲宮女做貴妃,年過四十,無一兒半女
    這一年正月,她為朱見深生下了一個兒子,朱見深聞訊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宗社祭天,感謝祖宗保佑。不幸的是,第二年孩子就夭折了。那年萬阿姨40歲,幾乎不可能再生育兒女了。一般來說,這管倉庫實在不能算是個體面的差事,但紀姑娘這個倉管員當得卻是十分風光,這是因為她管的那個倉庫比較特別——錢庫。重要的是,她管的這個錢庫並非國庫,而是內藏庫。而所謂內藏庫裡存的是皇帝的私房錢,由他自己掌管,並不用交給後宮的老婆們。這也為後來發生的一切打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