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這位女導演上任國家話劇院院長,她挑演員「笨一點沒關係但要...

2020-12-22 解放日報

昨天(8日)上午

文旅部人事司正式宣布

中國國家話劇院領導幹部的任命

著名導演田沁鑫被任命為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

田沁鑫在滬參加《扶貧路上》研討會

國家話劇院工作21年,田沁鑫在《生死場》《趙氏孤兒》《紅玫瑰與白玫瑰》《四世同堂》《青蛇》等,與倪大紅、段弈宏、辛柏青、秦海璐、袁泉等合作。在上戲選演員時,她對學生們提出的要求卻是,「透明度高,笨一點沒有關係。」

初見田沁鑫的人,會驚訝於這個攪動戲劇圈風雲的女導演:看上去不犀利、不咄咄逼人。四年前,她受聘成為上戲教授。聘任儀式上,田沁鑫反覆說了三四次,「我在實踐中培養青年演員,這就是培養戲劇的核心生產力。請明星參演話劇,錦上添花,而青年演員是真正的核心生產力。」

「我的內心像小孩,教書育人不是長項,教學對我來說是很新奇的事。」話鋒一轉,田沁鑫不再是「客氣」的田教授,「一畢業,你就不是青澀的學生,而是演員。沒有人會再把你當作學生,沒有人會同情你。畢業了,就要展現出表演能力。這是許多戲劇導演的困境——畢業生分配到劇院,我們導戲的同時還要做表演教學。大家本以為年輕人會朝氣蓬勃,結果反而有種迂腐在身上,學生氣滯留很強烈,不能馬上轉變。這次,我希望教會大家面向社會,鍛鍊合作能力,能快速進行身份轉換,從學生表演變為更加開放的演員表演。」

一位大四表演系學生問了田沁鑫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什麼樣的新人能入選您的作品?」「我的標準是韓東君。」田沁鑫不假思索地回答。2014年,田沁鑫執導話劇《山楂樹之戀》參加第十六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當時還是上戲表演系大二學生的韓東君在劇中扮演「老三」。「我的好朋友推薦了他,形象不錯。」帥,只是獲得登臺機會的敲門磚,「是不是真誠?是不是誠懇?很重要。韓東君健康單純,沒有複雜的想法。試鏡時,他毫不拘謹地轉了自己的正面、側面、背面。他想表達,而不是悶著,看著就很明亮。排戲時,我發現他很用功,接受能力強,有什麼說什麼,溝通方式很現代。」

田沁鑫給學生們劃了一道入行標準,「健康、漂亮;透明度高,笨一點沒有關係,要接受能力強,溝通不要太有障礙;用功,熱愛戲劇,熱愛表演。」一位學生囁嚅著提問,「畢業工作怎麼迅速融入集體,拋掉學生氣?」田沁鑫的回答讓全場笑成一片,「誠懇當然很好。如果你誠懇地傷害了他人,效果不好。要全面地認識社會,不要著急,先認識幾年。」

《狂飆》(青春版)

《紅色的起點》(青春版)之前,上海戲劇學院與國家話劇院共同打造2017屆表演系畢業公演話劇《狂飆》(青春版)。2001年,田沁鑫自編自導《狂飆》,以《國歌》作者田漢一生的事業和愛情為主線,由辛柏青、朱媛媛、陶虹、袁泉等主演,「劇本是我寫的,看了田漢16卷文集,融入他的四段情感」。

田沁鑫喜歡參與劇本創作,她曾談及科幻作品對自己的影響,「我十四五歲時,最喜歡看科幻小說家葉永烈的書,也對宇宙飛船、外星、外星人等特別感興趣。這些東西給我提供了很多想像的空間。童話我也特別愛看,比如《大人國小人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凌晨抵達上海後,她便關在賓館房間裡著手改《狂飆》(青春版)劇本。

《扶貧路上》

今年歌舞劇《扶貧路上》在滬上演,為創作《扶貧路上》採風,田沁鑫與劇組同事7天走了21個地方。去年6月中旬,《扶貧路上》劇本定稿。幾乎同時,扶貧幹部黃文秀不幸遇難的噩耗從廣西傳來。主創隨即奔赴百色。「到達黃文秀遇難地點,是她犧牲的第10天。」田沁鑫回憶,「車開了4個小時山路,泥石流尚未退去,她的同事都在哭。」劇組想去黃文秀工作過的地方,又遇到了塌方,「車子沒法過,全體人員穿上雨鞋,棄車而行。」

田沁鑫還導演過蕭紅、張愛玲、老舍、李碧華、李敖等現當代名家作品,她將經典名著的「重新編碼」和「轉譯」,始終以藝術為本,同時保持著強大市場號召力。《北京法源寺》在上海原定3晚演出由於太受歡迎,又增加了下午場,今年10月22日—11月1日該劇又在北京上演。

《北京法源寺》

李敖小說《北京法源寺》描繪從1888年到1927年之間的一系列歷史事件。田沁鑫在劇本改編上截取1898年9月11日至21日十天,作為核心的舞臺時間,選取書中光緒召見康有為、維新變法的主張形成、譚嗣同俠之大者的風範、梁啓超西學求新的追求等情節,透過宮廷、民間、寺廟三重空間窺見這段殘酷歷史。在田沁鑫看來,《北京法源寺》最大特點在於複雜的時空結構,「這和我們的民族氣質不謀而合。美國大片結尾總是很快樂,而我們的民族既快樂也憂傷,無時無刻不在掙扎糾結,如同中國菜有好多烹飪工序、好多味道。」

8日院長就職儀式上,田沁鑫說,「今天,我站在全新的事業起點,思考的將不只是個人的藝術創作風格,而是劇院整體的藝術生產和對未來的發展規劃。首先就是要有公心,從劇院著眼,為劇院著想;其次要保持初心,保持對話劇藝術的熱愛,帶領劇院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的優秀舞臺作品。」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諸葛漪

微信編輯:佳思敏

校對:泰妮

相關焦點

  • 今天,這位女導演成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她與無數明星合作過
    12月8日,導演田沁鑫成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12月4日,由她擔任總導演、上海戲劇學院青年話劇團擔綱主演的《紅色的起點》(青春版)在中國大戲院首演。在國家話劇院工作21年,田沁鑫在《生死場》《趙氏孤兒》《紅玫瑰與白玫瑰》《四世同堂》《青蛇》等劇中,與倪大紅、段弈宏、辛柏青、秦海璐、袁泉等合作。在上戲選演員時,她對學生們提出的要求卻是:「透明度高,笨一點沒有關係。」初見田沁鑫的人,會驚訝於這個攪動戲劇圈風雲的女導演:看上去不犀利、不咄咄逼人。4年前,她受聘成為上戲教授。
  • 在國家話劇院工作21年,田沁鑫從「娃娃導演」成長為第一位女性院長
    12月8號,導演田沁鑫被正式任命為國家話劇院院長。在這座已經工作了21年的劇院,從當年的「娃娃導演」成長為如今的院長,田沁鑫得到過許多鼓勵、幫助、信任,如今她想要帶著一份感恩之心再啟程,「把歷任院長帶給我的安全感和信心,再帶給其他藝術家。」
  • 導演田沁鑫出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_中國網
    導演田沁鑫出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 2020-12-09 09:17:25 來源:人民網  |  作者:王潤 | 字號:>A+ | A- 【田沁鑫出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我1999年12月份進入劇院,到今年整整21個年頭。
  • 《故事裡的中國》戲劇總導演田沁鑫出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
    今日上午,文旅部人事司正式宣布了中國國家話劇院新任領導任命。著名導演田沁鑫被任命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原任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民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文化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田沁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是中國當代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戲劇導演之一。
  • 田沁鑫:帶著感恩之心當院長
    當年那份尊重,讓我如沐春風 接受任命後,田沁鑫第一時間給國家話劇院前院長趙有亮打了電話,向這位當年發掘並將她調入中央實驗話劇院(後與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合併為中國國家話劇院)的「伯樂」報告自己的變化。從這段就職發言中可以看到,作為國家話劇院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院長,田沁鑫深知未來的自己將不僅僅是導演田沁鑫,更多的要站在院長的位置,如春風化雨滋養一方舞臺,為這座國家劇院聚人氣展形象,為中國話劇建設和普及以及面對世界的推廣做出貢獻。
  • 文旅部宣布國話、中國兒藝新任領導班子,田沁鑫出任中國國家話劇院...
    今日上午,文旅部人事司正式宣布了中國國家話劇院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領導幹部的任命。新任命田沁鑫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戈大立任中國國家話劇院藝術總監;馮俐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閃增宏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藝術總監。藝術總監和劇院黨委書記、院長一樣,同屬正局級。
  • 不逐流,不媚俗,體現話劇藝術的本體魅力——國家話劇院新排《物理...
    ……觀眾為演員的精彩表演和導演的藝術處理歡呼起來…… 這是中國家話劇院最新排演的瑞士戲劇大師迪倫馬特的《物理學家》演出現場的實際場面。此次國家話劇院任命了劇院最年輕的導演——王劍男擔綱導演,這是劇院培養青年人的好舉措,王劍男沒有辜負劇院的重託,顯示了他的導演才華,特別是做為一名導演,他能思考,對戲劇本體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在青年導演中是位佼佼者,是難能可貴的。是讓人起敬!讓人欣慰的!
  • 國家話劇院二級男演員田雨,喜劇擔當之路
    田雨,1977年12月21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二級男演員。1999年,田雨與鮑國安老師合作,主演了人生中的首部電影《真心》。2004年,田雨主演由林兆華執導的話劇《廁所》。2008年,田雨參加莎士比亞戲劇節,主演了由田沁鑫導演執導的話劇《明》;同年在拍攝的電視劇《愛你所以離開你》中,飾演馬東升一角。 2010年初,田雨和王曉鷹導演合作,主演話劇《蕭邦》,獲得由國家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表演獎,同時也是田雨戲劇上的首個個人獎。可以說早年的田雨在演藝事業上,並不是很出名,但是他所演繹的角色都會讓人知道這個角色,確不會真正地知道他的名字叫田雨。
  • 她是張嘉譯的「媽」,鮮為人知卻是國家一級演員,是個老戲骨
    現在很多觀眾都吐槽在很多的電視劇裡面,一些流量明星一點演技的都沒有,演得太出戲了,讓人直呼「尷尬」!但是在劇中有一些老戲骨的演技卻十分好,比如大家常見的容嬤嬤「趙明啟」以及醜娘「張少華」!這些人的演技真的沒得說,把劇中人物要表現的一些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知名導演,兒媳是國際影后,女兒卻是她
    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等榮譽稱號。在73歲高齡的時候,因主演電影《闖入者》,被提名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獲得影后皇冠。可以說她把一生都獻給了我國的演藝事業。她不僅事業成功,而且把子女們也都培養的十分優秀。18歲出道,為藝術兢兢業業呂中從18歲開始進入河北省話劇院,到33歲進入北京人藝,15年的青春讓她感悟到了表深的真諦。
  • 《渴望》演員楊青:導演找她9次演劉慧芳,為何後來演了徐月娟?
    楊青後來終於追趕了上來,順利畢業,被分配到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後來因為和國家話劇院合併,她又成為了國家話劇院的演員。在畢業幾年後,楊青就獲得了話劇界的最高獎——中國戲劇梅花獎。後來又獲得文華獎和金獅獎,話劇的三大獎,楊青拿了個遍。
  • 中國演員:趙淑珍,憑藉《別告訴她》亮相第77屆金球獎
    中國演員趙淑珍憑藉作品《別告訴她》走上紅毯。國家一級演員。自16歲進入哈爾濱話劇院起開始自己的藝術生涯,在舞臺上塑造了多個經典的人物形象。趙淑珍《逆流而上的你》劇照趙淑珍,她為人善良、待人熱情,被圈內尊稱為「 貓姨 」。話劇演員出身的趙淑珍曾在舞臺上演繹了多個經典的人物形象,是哈爾濱話劇院輝煌時期的當家女一號。
  • 西安話劇院受中國話劇協會全國通報表彰
    有了想法後,大年二十九那天,在西安演藝集團董事長寇雅玲的全力支持和主持下,西安話劇院院長任雪迎組織劇院高管們開了線上碰頭會,於大年三十緊急成立「西安話劇院抗疫創作領導小組」,布置安排疫情期間的創作工作。「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大家多多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多創作作品,為抗疫加油,為中國加油!」
  • 呂中|小人物中走出的大演員
    在兒子生病時,這位母親不顧個人安危,守在重症監護室門口,兒子去世後,她又主動找到院方,要求捐贈兒子的遺體供解剖研究。《在一起》許清如這位母親的扮演者,曾活躍於話劇舞臺和小螢屏大銀幕60餘年,被喜歡她的影迷稱為「呂小姐」,她就是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
  • 北京人藝改革發展40年 最負盛名話劇院名不虛傳
    「時代發展到今天就是這樣,演員會分流,觀眾會分流,話劇市場亦然,要學會去適應……」馮遠徵轉而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培訓北京人藝青年演員的課題上。  去年,他邀請濮存昕、吳剛等演員給年輕演員們上課,帶著大家朗讀經典劇本,分析人物,分享演出心得。  他親自帶著報名的演員去紅橋市場體驗老北京人的生活,觀察這片土地上不同年代的變遷。
  • 94版《三國演義》趙雲演員有3位,低調的楊凡先當老闆又做院長?
    一部經典總少不了要耗時耗力地去精心打磨,94版的《三國演義》便整整拍攝了4年,其場面震撼,竟然動用了40萬群眾演員,投資了1.7億元。其中的數字無不令人震撼,慢工出細活,大概也是如今再難經典的本質所在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有些角色,並不是一個演員從一而終,中途是有換人的。
  • 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田沁鑫:中國藝術是有「功夫」的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導演田沁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田沁鑫回憶,她在上海做過一次給要去名校留學的學生們的講座。她問,你能說出中國哪兒好嗎?學生說:長城、烤鴨。文藝必須要幫助我們這個國家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中國這次抗疫非常值得寫,抗疫一線90後的故事。我們原來有《青春之歌》,也可以寫一個新的《青春之歌》。田沁鑫認為,文化自信是固體之本。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5000年的故事可以講。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應該通過電影、電視劇或者新媒體、視頻方式,把故事講出去。
  • 三個院長一臺戲 話劇《共產黨宣言》致敬信仰的力量
    7月17日、18日晚,由西安話劇院演出的話劇《共產黨宣言》,在成都市新聲劇場上演。作為「成都市2020年『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國家精品劇目展演」劇目,該劇也是成都劇場復工後的第一場正式演出。兩場演出中,劇場上座率控制在30%以內,觀眾間隔就座、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當晚7:30,隨著幕布拉開,一場發生在風起雲湧的20世紀20年代的故事就此拉開。
  • 國家大劇院《基督山伯爵》11月亮相 于洋孫莉趙嶺等實力派演員加盟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編劇喻榮軍、導演王曉鷹、舞美設計劉科棟等知名創作人齊聚一堂,主演于洋、孫莉攜手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演員趙嶺、羅巍、孫立石及實力派演員王衛國、青年演員富鵬栩等悉數亮相,共同分享該劇的創作初衷和排演進程,帶領大家走進《基督山伯爵》的精神世界。
  • 專訪|《下午一點的她》導演兼編劇塞冷絲:不糾結,快樂就好
    由優酷、上海星楚影視出品,塞冷絲執導,薛凱琪、蔡鷺、劉夢珂、趙一凡主演的網劇《下午一點的她》正在優酷視頻熱播中。這次好劇邦邀請到《下午一點的她》導演兼編劇塞冷絲老師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這部劇。《下午一點的她》是一部喪暖風的劇。沒有堅強的大女主戲碼,只有慫慫的小文。沒有甜甜的戀愛,只有不敢談的愛情。對此,導演塞冷絲說出自己的想法,「由於自身性格和愛好的限定,我個人一直在做現實主義女性題材。而在現實主義女性題材這一類別中,我以女性自我認知為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