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柳輝豔)11月18日上午,國內首例3D顯微鏡下低齡兒童脊柱截骨矯形術在南京鼓樓醫院順利完成。記者了解到,患兒是一名5歲兒童,其兩肩不等高,背呈後凸,嚴重影響外觀,確診為先天性脊柱畸形,必須接受「截骨」矯正手術,家長慕名找到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
朱澤章主任醫師和助手戴上「黑超」為患兒手術(張可欣 攝)
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朱澤章表示,患者年齡小,椎體也較小,手術的切口及視野也相應減少,因此選擇採用3D顯微鏡下手術。在3D「鷹眼」外視顯微鏡的輔助下,醫生只需要戴上一個非常輕的眼鏡,整個視野就是一個非常真實的3D操作,手術視野放大接近40倍,並投放到高清屏幕上,顯示的組織神經血管都能清晰呈現,層次分明。這一技術的使用,使得醫生可直立操作,降低醫生疲勞度的同時,極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
「低齡兒童的脊柱矯正手術本身就十分有難度,除了對醫生技術要求高,術中出血也是一大難點。對於一個因為脊柱畸形只有30多斤的孩子來說,術中出血超過80毫升的話,孩子的血壓就可能站不住了。」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劉臻說,在手術過程中,主刀醫生和助手戴上「黑超」眼鏡後,可以更精細化的操作,也能很大程度上減少術中出血,給患兒帶來更好的安全性。此外,主刀醫師和助手所看到的視角是同步的,避免了平面顯微鏡操作時由於觀察面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理解,為醫療教學也帶來了巨大便利。此外,3D「鷹眼」外視顯微鏡還被應用在神經外科等醫療領域。
據悉,兩個肩膀一邊高一邊低——這種多發於青少年的疾病叫「脊柱側彎」,全國10-15歲的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有近300萬,其中約3萬人需要手術治療。目前該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長期不正確的坐姿、課業負擔過重等有關。南京鼓樓醫院是國內最早開展脊柱側彎矯形治療的醫院,該院每年脊柱側彎矯正手術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一。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