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區」 | 第一站:南京鼓樓醫院

2020-12-14 荔枝網新聞

  1937年冬,侵華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11月下旬,留守南京的20多位國際友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

  他們與中方人士一道建立了3.86平方公裡的安全區,託起了中國難民「生」的希望。

  2020年距離那段慘痛的歷史已有83年,今天的南京城祥和繁榮。

  歲月更迭,歷史永存。

  追憶過往,珍愛和平。

  ——《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區」》

  紫峰大廈下,中山路上,鼓樓醫院矗立在繁華的南京主城。靠近醫院東北角,有三座相連的建築。雖然是冬天了,灰色磚牆上細長茂密的爬山虎藤蔓仍保留了一份生氣。從樹立的標牌可以看出,這三棟樓已歷經百年滄桑。

  1937年冬天,鼓樓醫院還是金陵大學醫院,是南京城內唯一一家對平民開放的醫院,也是當時安全區內唯一的醫療救助機構。三棟老建築中,一棟用紅磚勾邊的建築最為特別,上面寫著1892字樣,說明它誕生的年份。如今,這裡是鼓樓醫院的院史館。

  這裡展示著鼓樓醫院的前世今生,更保留了醫生威爾遜、化驗師鮑恩典等國際友人當時的記錄。他們的日記中有這樣一件事:

  12 月 19 日,一位懷孕近 7 個月的 19 歲婦女李秀英,和父親一同避難於設在安全區的一間地下室內。3 名日軍闖進安全區施暴時,李秀英與其搏鬥,全身一共被刺了三十多刀,昏死過去,被家人送往鼓樓醫院急救,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之下,雖然流產,卻奇蹟般地保住了生命。

  羅伯特•威爾遜,是那時鼓樓醫院裡唯一的外科醫生。因為他的救治,李秀英成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這位老人2004年去世,她生前的證詞,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的殘暴,被收錄在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中。

  我要死了,我不管了,我就拼命的咬他,咬的他就叫,一叫兩個日本兵就跑來了。就把刺刀拔出來,往我臉上戳。我臉上全是刀傷。血就譁譁流。過了一段時間,我流血太多,還有一刀戳在我的肚子上。我的肚子裡還有個小孩,一下就昏死過去了。——李秀英

  威爾遜這位31歲的青年雖然是美國人,卻在南京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1937年冬天,他和醫院20多位中外醫生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來挽救被日軍機槍和刺刀傷害的傷員。

  從院史館往南走三四分鐘,就是醫院的新門診大樓了。大廳裡鋼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醫院的志願者和患者常在這裡共同演奏,為的是讓前來就診的病患感到安慰。

  樓上就是顧勤醫生工作的地方。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在全球蔓延。3月底,南京鼓樓醫院選派了重症醫學科主任顧勤和副主任護師陳璐參加中國政府赴委內瑞拉抗疫醫療隊,協助當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顧勤說:「醫生是沒有國界的,83年前,國際友人無私救助了中國難民。今天,中國醫生也要有所擔當。」

  顧勤告訴記者:「我們一定要不忘那一段的歷史,銘記這些給我們無私奉獻,幫助我們的前輩和一些國際友人。病毒是沒有國界的,疾病是不分種族的,人類是個共同體,只有我們攜手才能保護這個地球村。」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顧倩穎 編輯/梁瑄)

相關焦點

  • 民眾重走南京安全區「和平路」:感恩83年間不變的「醫者仁心」
    中新網南京11月22日電(申冉 朱曉穎 徐珊珊)22日,在初冬的寒雨中,83名南京市民、學生和醫護人員從南京鼓樓醫院1892小樓前出發,重走83年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的國際「安全區」。人們感恩在戰爭中予以人道救援的國際友人和醫護人員,同時,也致敬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挺身而出的「白衣戰士」們,祈禱和平與仁愛之心永存。83年前,在南京發生的這場人類浩劫中,無數外籍人士們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南京,建立「南京安全區」,與中國人一起救助了25萬多中國難民。
  • 明日開走 | 南京安全區國際和平徒步活動明天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這個安全區庇護了25萬中國難民......我館自2016年開始舉辦感恩「南京安全區」國際和平徒步,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感恩曾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給中國難民提供無私幫助的英雄。    圖片來自網絡: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立的難民收容所  今年的和平徒步將於11月22日(明天)從鼓樓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出發,鼓樓醫院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是城內唯一對難民開放的醫院
  • 感恩徒步6公裡,今天,83人重走83年前大愛之路
    曾在南京安全區內避難的葛道榮老人聲音哽咽,細密小雨中紫金草花籽泛著希望的光澤,人們放飛和平鴿氣球……11月22日上午9點,「感恩·南京安全區」第五屆國際和平徒步活動在南京鼓樓醫院啟動,83位市民不顧驟然降溫的天氣,重走安全區,用腳步丈量83年前的這段大愛之路,感恩南京大屠殺期間國際友人對平民的救助和庇護。
  • 威爾遜第一個出庭作證南京鼓樓醫院是南京大屠殺期間城內唯一對...
    時間再推進到75年後的今天,南京鼓樓醫院建院120周年,那些為南京和平作過貢獻的先輩們在我們的記憶中並未走遠……  □柳輝豔 王斯瑤  威爾遜第一個出庭作證  南京鼓樓醫院是南京大屠殺期間城內唯一對平民開放的醫院,威爾遜時任外科醫生  20多位中外醫護人員  英勇留在南京  南京鼓樓醫院,又名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 陷京孤島: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鼓樓醫院
    根據南京守城部隊軍醫蔣公穀在《陷京三月記》中的記錄,徐先青、祁明鏡等原國民黨軍醫先後自發或經介紹在鼓樓醫院義務為難民服務。根據可查資料,當時有共計7名原國民黨部隊醫護人員在鼓樓醫院工作。戰時的鼓樓醫院作為整個南京唯一一家大型醫院,它的身份已經從傳統的「醫生」轉變為公共衛生和社會救助的執行者。在保持自身獨立的情況下,鼓樓醫院與南京安全區的其它機構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合作關係。
  • 2019年,南京鼓樓醫院的10個讓人淚奔的人文瞬間
    2019年,南京鼓樓醫院的10個讓人淚奔的人文瞬間 2020-01-17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6名再生醫學寶寶齊聚南京鼓樓醫院
    感謝醫生團隊的努力付出,圓了我們小家庭的夢想  今天下午,來自無錫的張女士懷著無比感恩的心,帶著三歲的兒子來到南京鼓樓醫院參加一場特殊的活動。她說,兒子是在南京鼓樓醫院出生,也是幹細胞移植修復子宮內膜技術下誕生的"再生寶寶"。而今天下午,和張女士的孩子一起,16位經「再生醫學項目」誕生的寶寶匯聚在他們曾經誕生的南京鼓樓醫院,參加這場特殊的「再生的微笑」活動。
  • 南京鼓樓醫院彭宇竹:這才是百年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不二法門
    目前,南京鼓樓醫院正在醫教研一體化的基礎上,研究設計針對中國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體系模式。「雖然很多醫院都在做相關的內容,但還沒有一個統一標準。一旦這一體系模式建立,將會是屬於中國人的健康管理方法和目標。」 第二個關鍵詞是「引領」,即用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帶動醫院發展升級。南京鼓樓醫院的骨科、風溼免疫、幹細胞治療輔助生殖,在國內居領先水平。
  • 「梧桐論語」理論宣講「基層行」走進南京鼓樓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京醫護人員以不畏艱險、捨我其誰的英雄主義精神勇敢逆行,投入到戰「疫」一線。4月17日下午,「梧桐論語」理論宣講「基層行」走進南京市鼓樓醫院,以「致敬戰『疫』一線最可愛的人」為主題,首次以「現場宣講+網絡直播」的形式開展宣講。活動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南京市委講師團、鼓樓醫院、《金陵瞭望》雜誌社聯合承辦。
  • 大型醫療紀錄片《醫心》在南京鼓樓醫院全國首映!
    今天(8月18日)下午,新時代職業精神精彩展示與紀錄片《醫心》首映儀式在南京鼓樓醫院舉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十集大型醫療紀錄片《醫心》開篇第一集「初心」的發生地就在南京鼓樓醫院,也是全國六家取景的三甲醫院中所佔篇幅和比重最多的一家。
  • 如果新街口是南京的心臟,鼓樓就是她的肺
    如今鼓樓本身雖然沒有報時功能,但這個地方卻仍然扮演著南京城風向標的角色。鼓樓站邊上的北京西路是秋天的犯規。另外,南京大學、鼓樓醫院和紫峰大廈,從文化到民生,從商業到交通,如果新街口是南京的心臟,那麼鼓樓就是南京的肺。
  • 南京鼓樓醫院:讓培訓者接受培訓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5年7月15日,由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主辦的「中美2015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研討會」在鼓樓醫院成功舉辦。
  • 鼓樓醫院將建成南京大學緊密型附屬醫院,22位院士率百位專家為鼓樓...
    11月7日,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舉辦2035發展綱要暨「十四五」規劃高級專家諮詢會,包括22名院士在內的百位專家學者齊聚南京,為鼓樓醫院發展建言獻策,推進鼓樓醫院全方位振興和高質量發展。
  • 有這樣一所學校,坊間人稱南京鼓樓醫院附屬南京大學醫學院
    這一年,東南大學合併了南京鐵道醫學院,這兩所同樣來自南大的大學牽手在一起,不溫不火。南京鐵道醫學院的實力相比之下太弱了,對東南大學的提升效果實在有限。與南醫大合併失敗的南大醫學院繼續走在了獨自發展的道路上,前途一片迷茫,看不到盡頭。
  • 南京鼓樓醫院舉辦「十四五」規劃高級專家諮詢會
    新華網南京11月9日電(記者陳席元)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7日舉行2021-2035年發展綱要暨「十四五」規劃高級專家諮詢會,包括22位院士在內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為鼓樓醫院未來發展獻計獻策。
  • 南京鼓樓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新增為我校臨床醫學院
    近日,我校分別與南京鼓樓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正式籤約成立「江蘇大學鼓樓臨床醫學院」和「江蘇大學附屬甘肅醫院(甘肅臨床醫學院)」,使我校臨床醫學院數量增至7家。
  • 第17年,南京鼓樓醫院「黨員義診」如約而至
    6月27日上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南京鼓樓醫院黨委舉辦免費諮詢問診活動。根據醫院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患者佩戴無呼吸閥口罩,出示蘇康碼,並接受兩次體溫測量,可以參加本次義診活動。當天上午鼓樓醫院本部及江北國際醫院同步開展義診活動,門診各專科所有號源全部向患者開放。
  • 南京鼓樓醫院「下狠心」!雙休上午門診全開 還有專家門診
    說起看病,很多家庭會遇到此類問題,上班族平時工作忙,老人一人去醫院不方便,而到了節假日醫院門診專科開放得少,也沒有專家門診。近期,為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南京鼓樓醫院全面開放了雙休日上午門診,而且絕大部分專科同步開設了專家門診。
  • 南京鼓樓醫院呼吸科整體被隔離?官方通報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京2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今日,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針對近日網傳「鼓樓醫院多名醫務人員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呼吸科整體被隔離」發布消息稱,經調查,1月21日,南京鼓樓醫院收治一名來自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疑似腫瘤患者。
  • 國內首例3D「鷹眼系統」輔助兒童脊柱截骨矯形術在南京鼓樓醫院...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柳輝豔)11月18日上午,國內首例3D顯微鏡下低齡兒童脊柱截骨矯形術在南京鼓樓醫院順利完成。記者了解到,患兒是一名5歲兒童,其兩肩不等高,背呈後凸,嚴重影響外觀,確診為先天性脊柱畸形,必須接受「截骨」矯正手術,家長慕名找到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