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所學校揭牌成立立足整個南山教育高質量發展,這所學校也是有別於南山現有的集團化學校和與高校聯辦的學校,它是南山區教科院深入基層深入學校、扎紮實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嘗試。」
4月3日,南山區首個教科院系實驗學校: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同樂實驗學校揭牌成立,南山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劉根平表示,這所學校將真正發揮南山區教科院智庫、科研中心的作用,為以後高質量教研教學輻射全區其他學校打下基礎。
當日,南山區區長黃湘嶽、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路玉萍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科研興教是南山教育的法寶
科研支撐教育是南山教育的傳統,科研興教是南山教育的法寶。
早在1992年,首個區級教科所就在南山誕生。後來又成立了第一個區級教科中心和第一個區級教師發展中心,去年升級為教科院。而區級教科研部門興辦附屬學校,南山也是首創。
2004年,南山就在全省率先創辦了教科中心的附屬學校南山第二外國語學校,現在已經成為一流名校,且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大,發展成了教育集團。
而創辦於2004年的同樂學校是南山區政府投資興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現有45個班,中、小學生1961人。有16年的辦學歷史,也有較好的基礎和鮮明的特色。
為了讓南山人民共享優質教育紅利的宗旨,為了給同樂學校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提升辦學品質,南山區決定由區教科院承辦,並更名為「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同樂實驗學校」。
成為教科研促進學校升級的新樣本
南山區教科院院長餘耀賢介紹,今日揭牌的南山區教科院同樂實驗學校是教科院成立以來的第一所實驗學校,具有先行示範的意義,不是簡單的複製和輸出,而是將實驗學校作為教育改革創新的實驗基地,全區性的教育教學改革實驗項目要首先落地實驗學校,先行先試,探索教科研助力學校發展的新範式,並把成功經驗推廣應用。
此次南山區教科院同樂實驗學校的揭牌不只是名稱的變更,對教科院而言是教育科研與教育實踐相互融合的新探索,對學校而言是新的發展機遇,是一次更高起點上的全方位的優化升級。
同樂學校校長方星表示,學校將充分藉助教科院強大的專業優勢和豐富資源,在繼續強化原有特色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切實開展實驗性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著力構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出鮮明的「實驗」特色,實現南山教育「讓每一所學校都優質」的目標,為教科研實驗創新促進學校優化升級發展提供樣本、示範,為創建世界一流教育做出貢獻。
教科院系學校能夠獲得什麼?
在去年教科院成立揭牌的儀式上,劉根平提出要拿起科研的武器,創建世界一流教育。未來,南山區教科院將繼續拿起科研的武器,在引領統籌指導全區教科研工作的同時,將教科研的探索實驗與學校的質量提升相結合,教研員將下沉到學校,全方位深層次指導各項工作。
他表示,要把當年興辦附屬學校南山二外的成功經驗和成果用於打造同樂實驗學校,建立院校聯動工作機制,理順學校管理結構,提升學校治理水平,把實驗學校打造成具有創新力、實驗型、未來性的新優質學校。
據透露,南山區教科院將採取硬核舉措指導支持學校優化升級,重點在以下幾方面指導學校提升質量:
一、聚焦課堂,提高質效。教科院把提高課堂教學質效作為重中之重,全方位指導、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集體備課、教學設計、好作業設計、評價改革等。
二、成立「教科研共同體」,加強名師專業引領。教科院教科研人員擔任主持人的名師工作室積極吸納學校教師成為工作室成員。教科院專家團隊和學校建立對接機制,專家團隊定人傳幫帶,定題進校指導,在理念上引領教師,在方法上指導教師。
三、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能。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創新應用,變革教與學模式,實現精準教與學、個性化學習、混合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提升教與學應用智慧。
當日,黃湘嶽表示,基礎教育是南山的一塊金字招牌。近年來,南山區持續加大投入,成立七大基礎教育集團,學位覆蓋率超過60%,教育優質均衡水平不斷提升。
未來,南山區委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重視、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廣泛凝聚各方力量,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力量。
【撰文】徐峰
【通訊員】趙小平
【作者】
【來源】 深圳大課堂南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