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龜年:僅28個字,怎麼就成了杜甫的七絕壓卷之作了?

2020-12-22 說史可還行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公元770年,59歲的杜甫在江南的一個落花之日,遇到了許久許久不見的老熟人,這人就是李龜年,一個曾在盛唐時期綻放出最耀眼光芒的藝術家。

我們都知道,杜甫是唐代的大詩人,有「詩聖」之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人,那麼李龜年又是誰呢?

李龜年是盛唐時期的音樂家,也是個大才子,和杜甫的文學領域不同,他的專業在音樂方面,不僅擅長各種樂器,還能作曲歌唱,深受唐玄宗器重。

李龜年在大唐曾盛極一時,唐玄宗是歷史上少見的對音樂之事非常喜愛的帝王,李龜年的曲子每每能震撼人心,令人泫然而泣,唐玄宗就經常在宴席上讓李龜年演奏。得到了唐玄宗的認可後,當時的王公貴族家裡舉辦宴會,也會搶著邀請李龜年前來演奏,並以能請到李龜年為炫耀資本。

詩中的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範,以好學愛才著稱,岐王和他哥哥一樣,也是個愛好風雅之人,對音律頗為精通,時不時地就在自己的府邸裡開個宴會。

而崔九,即崔滌,是中書令崔湜的弟弟,頗受唐玄宗的寵幸,在當時也是有地位有權勢的名門大家。

這兩位舉辦宴會的時候,必要請來李龜年,可見李龜年的搶手程度。當李龜年紅得發紫的時候,杜甫還年少,他聽聞、目睹了這些盛況,心中對大唐的盛世嚮往不已,也對李龜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實際上,李龜年受到追捧的背後,是大唐盛世一派繁華壯美的燦爛景象的折射,他儼然成了這盛世的一個標籤。

但不久後,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倉皇出逃,大唐已然不復當時的昌盛,頹勢愈發明顯,這一場天翻地覆的動亂也將無數人的生活撕毀。李龜年因戰火流離在外,不復當年長安的榮華富貴。杜甫本人更是飽受戰火之苦,幾番輾轉流浪,無限悽楚。

幾年後,杜甫還在漂泊的途中,遇見了李龜年,杜甫首先想起的是當年在長安見到的盛況,那時王孫公子,優遊貴樂,京城華燈璀璨,川流不息,那是何等的場面,李龜年也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而現在,站在杜甫面前的,卻只是一個飽經憂患的上了年紀的老者。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這前兩句便是影射出了大唐盛世,而與現在的悽涼場景相對比,這種時代的變化,更讓人無限唏噓。而後兩句,杜甫卻突然轉到「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看似無頭無腦,怎麼上一句還在回憶感懷以往的時光,這一句就說起風景了呢?

想想兩個垂垂老去的人,都經歷了同樣的戰亂和顛沛流離的生活,心中有著同樣的苦楚,而李龜年更甚,他當年可是名動京城的啊,可現在呢?

人世滄桑至此,杜甫還能說什麼呢,萬般苦楚彼此都是知道的,也沒有必要再去糾結前半生的繁華。在歷經滄桑之後,物是人非,杜甫將過往雲煙全部咽下,只輕輕地講了一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亂世無情,但起碼現在,他還能在落花時節遇到李龜年,這上下句的轉折堪稱神來之筆,杜甫將這些悲壯濃烈的情緒濃縮在一起,輕飄飄地吐出,讓這唱不盡的興亡夢幻,彈不盡的悲傷感嘆,都在這落花流水的風光裡飄去吧。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平淡樸素的詩句中蘊含著哪些不凡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稱為「詩聖」,保留下來的詩歌大約有1500首左右。比較著名的有《望嶽》、《春夜喜雨》、《登高》、《蜀相》等很多很多。有一首七絕《江南逢李龜年》也是一篇難得的佳作。清代邵長蘅曾這樣評價《江南逢李龜年》「子美七絕,此為壓卷」。
  • 七年級語文,《江南逢李龜年》,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江南逢李龜年》,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 能夠熟練地背誦讀詩歌,積累古詩文。 2、 理解詩文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新設計教學設計一、導入小學時候,同學們學過杜甫的哪些詩作,能回憶起來嗎?(學生回憶,自由回答)。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杜甫的詩作《江南逢李龜年》。
  •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場重逢,踏碎了杜甫的盛世夢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時光流轉,彼時正逢開元盛世。玄宗領導下的大唐,糧倉豐滿,百業興盛。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隨著文化的興起。加之玄宗本身熱愛文藝,藝術家的地位一度十分受歡迎。音樂出身的李龜年更是被捧到了一定高度,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每每王公貴族的筵席上,總少不了李龜年的身影。少年杜甫遊歷在外,有幸在岐王的宅院裡見過幾次李龜年,又在崔九的廳堂上聽過他的歌聲。然而,盛極必衰。後來的玄宗昏庸無道,識人不明,導致大唐遭遇了動搖根基的安史之亂。
  • 李龜年是誰?為什麼王維、杜甫都寫詩紀念他?網友:明星級人物
    《江南逢李龜年》是語文課本中的一篇杜甫的詩,它是被《唐詩三百首》的編者孫沫譽為「少陵七絕,此為壓卷」的詩。清代的黃生也在其專門評價杜甫作品的《杜詩說》中評價道:「見風韻於行間,寓感慨於字裡,即使龍標、供奉操筆,亦無以過。」
  • 《江南逢李龜年》練習精選
    1.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誼之深,又從一個側面表現「開元盛世」的繁華。有人說《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中,「落花時節」有三重含義,請寫出你的理解。【答案】①自然的景色;②國家的衰敗;③詩人自己和李龜年的顛沛流離。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 用一首詩就寫盡了唐朝興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譽為七絕之冠
    今天這首詩就寫於杜甫人生的最後一個年頭,公元770年在長沙的某一天,他將所有感悟都融匯在了28個字當中。創作的起因非常巧合,是因為杜甫在長沙偶遇了一個舊相識,他就是當初名滿長安的著名歌手李龜年。當年,李龜年紅極一時,為長安權貴傾情演唱,而杜甫有幸聽到過一回,聽得是熱血澎湃。
  •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詞賞析——落魄文人的多愁善感
    讀唐詩,就躲不開李白和杜甫。但這次小編寫了12首唐詩賞鑑了,到現在才賞杜甫的詩。原因無他,因為不喜歡李白和杜甫的詩風。但這首《江南逢李龜年》是杜甫的絕句中感情最濃鬱,著筆最自然的一首,有必要一讀。這次杜甫的詩中,又有了李龜年。說明李龜年在玄宗時期,是個人物。其實李龜年作為一位歌唱藝術家,他是玄宗繁盛時期的一個時代標記,我們知道唐朝到了玄宗期間有過一段短暫繁榮,繁盛時期社會好歌舞,好藝術,這是常理。先看詩 題。《江南逢李龜年》:江南指湖南湘江一帶。
  • 《江南逢李龜年》古詩朗讀
    江南逢李龜年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詩聖」的詩。一、初讀知詩意這首詩也是作於安史之亂後,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帶,和流落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重逢,回憶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邸頻繁相見和聽歌的情景而感慨萬千寫下的詩。二、細讀解詩句李龜年:唐代著名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後流落江南。
  • 透過《江南逢李龜年》,解讀「詩聖」對唐王朝的感慨及現狀的悲哀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外古詩詞誦讀《江南逢李龜年》,具體分析如下:圖片展示:古詩內容一、寫作背景:本詩選自《杜詩詳註》卷二十三。李龜年,唐玄宗時著名樂師,擅長唱歌。「安史之亂」後,流落江南。杜甫漂泊到潭州(今湖南長沙)一帶,和流落在此的李龜年重逢,回憶起當年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頻繁相見和聽歌的情景,感慨萬千,寫下此詩。二、作者簡介:
  • 杜甫僅用一首詩,便寫盡大唐40年興衰,區區28個字,承載歷史巨變
    杜甫定睛一看,那位兩鬢斑白的歌者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宮廷樂師李龜年。(音樂家李龜年)此情此景,杜甫撫今思昔,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一首《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大意是:我們曾在岐王宅邸經常相見,也曾在崔九堂前多次聆聽您的美妙歌聲。
  • 杜甫僅一首詩,寫盡了唐朝的興衰,不虧是詩聖!
    比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不要小看這短短的28個字,這是一部縮微版的唐玄宗盛衰史,也是一首絕句版的《長恨歌》。為什麼這麼說?先看前兩句:「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我曾經總在岐王的宅子裡看見您,也曾經在崔九的廳堂前多次聆聽您的歌聲。
  • 唐時樂人李龜年
    天寶年間,玄宗與楊貴妃到長安興慶宮沉香亭前觀賞牡丹,李龜年帶領樂隊隨從。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怎麼沒有新曲?」命李龜年速召學士李白進宮。李白此時醉酒長安酒樓,待酒醒後,寫下了著名的《清平樂》:「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李龜年立即按詞譜曲並演唱,玄宗親自吹笛伴奏。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云:「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 李龜年何人,竟然讓杜甫和王維都有詩贈,還給李白遞過花箋稿紙?
    三月讀詩:落花時節又逢君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 紅豆生南國:李龜年,你活在多少人的盛世之夢中?
    短短20個字,卻道盡了人間愁思,鮮紅的紅豆有個別名,換做「相思子」,將一尋常的自然景物,賦予深情的含義,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浪漫。相思子晶瑩如珊瑚,常被用來當作寄託相思之物,而這思的,不僅有愛情,還有友情。
  •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的詩,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壯志難酬,還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思鄉之情。還有著《江南逢李龜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的悽涼感慨。今日小覓分享: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當杜甫遇上歌手,寫下生平最後一首七言絕句,看似欣喜,實則無奈
    兩人初遇時的驚喜,重逢時的無奈,都被寫在《江南逢李龜年》這首千古絕唱中,全詩是這樣的: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也是杜甫生平最後一首七絕,表現上看起來是重遇好友的欣喜之情,其實包含著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透露出內心的無奈。
  • 李龜年是誰,杜甫王維都為他寫詩
    王維的名篇《相思》又名《江上贈李龜年》,是寫給李龜年的,杜甫也寫《江南逢李龜年》,其中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與「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平分秋色,李龜年是誰,為什麼有那麼大的魅力,讓兩個大詩人能為之傾倒,為他寫相思的詩呢
  • 杜甫與李龜年:See you again,與你重逢在江南
    李白也是這裡的常客,他個子不高,但光芒不亞於王維。除了他的高鼻梁深眼窩很惹人注目之外,主要是他給老大的最愛——楊貴妃,寫過三首《清平調》。雖然他經常喝酒誤事被老大炒了魷魚,但誰不知道他是「詩仙」啊?座上嘉賓還有王昌齡和高適,他們從邊塞過來,身上還帶著新鮮的馬糞味道,是叫好聲最大的。
  • 晚年杜甫在江南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通篇充滿了憂愁
    杜甫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少年時代雖然家境不錯,可是後來家道中落,以至於生活都成問題,使得他時常還要朋友接濟,正是有著這樣的人生經歷,讓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更具有感染力;另外杜甫骨子裡的家國情懷,也最為令人感動,儘管自己活得很卑微,但是他心繫天下,把僅有的一點愛給予了國家
  • 讓孩子愛上古詩詞:杜甫詩中的李龜年,強大的貴族及雅士的朋友圈
    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岐王和李龜年也有個小故事,某日李龜年應邀到岐王府做客賞樂,結束後,歧王以「破紅綃、蟾酥紗」等珍貴絲織品饋贈來賓。李龜年卻放下一邊,逕自闖入樂人內室,把擅長彈奏秦音的樂人沈妍手中的琵琶拿了過來,一邊撥弄琴弦一邊揚長而去。如此無理令眾人目瞪口呆,岐王卻毫無慍色,微笑目送,足見對藝術家之尊重。這放在現在,估計也得上了熱搜了。但古代對藝術家是寬容和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