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新冠疫情破功德國多年零赤字狀態 各方爭論要不要借錢刺激經濟

2020-12-23 瀟湘晨報

中國小康網6月10日訊 老馬 德國聯合執政的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布林克豪斯(Ralph Brinkhaus)6月7日表示,希望儘快回歸國家財政零赤字。

德國大聯合政府治喪周推出總價值13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方案

德國媒體報導,布林克豪斯說:"這意味著,我希望我們2021年、2022年重返之前的財政狀況。"他也強調,為此,經濟增長、保障就業很重要。

在上周,德國大聯合政府推出2020年和2021年經濟刺激方案,總價值1300億歐元,以此刺激經濟和居民消費,防止因疫情引發嚴重的經濟衰退。

布林克豪斯稱,德國之所以能負擔得起這一經濟刺激方案,正要歸功於往年穩固的財政政策。

財政零赤字在德語中被稱為"黑零"(Schwarze Null),意即指財政收支平衡、沒有新負債。同為執政聯盟的社民黨主席埃斯肯(Saskia Esken)則予以反對,認為目前根本不是談"黑零"的時候。她強調,即便在新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之下,德國仍符合歐盟對於債務的規定。

早自2014年起,德國聯邦財政便實現無新負債,這是自1969年以來的首次。至2019年,德國已經連續六年實現財政平衡。

今年新冠疫情危機之下,德國政府推出的救援方案,令德國的負債明顯增加。據NTV報導,德國財政部預計,到今年年底,德國政府累積負債佔GDP的比例將達到75.25%。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截至2019年,德國政府累積負債為19957.59億歐元,佔GDP的60.451%。

"經濟學家和德國各政黨對於財政零赤字是否是最佳經濟政策,也有爭論。2019年底制定新一年財政預算時,這一爭論再度浮出。當時,聯盟黨堅持這一政策,僅有個別聲音認為應向科研、基礎設施和氣候保護投入重金。社民黨籍的財政部長朔爾茨嚴格依照前任基民盟籍財長朔伊布勒的節約政策,不過在黨內卻受到阻力。

自民黨支持"黑零",黨首林德納認為,這是穩定的標誌。綠黨認為,應對經濟增長提供更多推動力。左翼黨反對"黑零",認為應投資基礎設施、學校、醫院等。右翼民粹主義的選項黨則支持繼續財政平衡。

【來源:中國小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赤字貨幣化是什麼意思?財政赤字貨幣化爭論
    消息面:  最近,學界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討論逐漸升溫,「財政赤字貨幣化」引起熱議。4月27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一次會議上談到,「在疫情,也包括全球的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高債務、高風險的『三低兩高』新態勢下,是否可以考慮財政赤字適度貨幣化?」
  • 德媒:面對危機,德國商會只能在中國找到「正面消息」
    德媒:面對危機,德國商會只能在中國找到「正面消息」隨著多個國家出現疫情反撲、變異病毒以及第三波疫情,世界多個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的打擊。面對國際上的「負面消息」,德國《斯圖加特新聞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表示有中國存在,並不會出現危機。
  • 新冠疫情大贏家?德媒:西方救經濟資金最後都流向中國
    中國11月外貿順差創下歷史新高,讓德媒憂心忡忡。德媒就此分析稱,歐美國家用於刺激國內經濟的資金,最後都流向了中國。專家以無奈的語氣警告說,和中國人籤的每一筆合約,都在持續加強對中國的依賴。中國11月對外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顯見全球在應對疫情時更加依賴中國作為各種產品的供應商《德國之聲》引述《法蘭克福匯報》發自上海的評論稱,中國外貿順差11月創下了歷史新高,說明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貿易戰完全失效,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際,中國才是最大贏家。
  • 中國經濟再發力,德媒嗅到不尋常的信號:中國才是大贏家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各國經濟都有不同幅度的衰退或者停滯,但是中國經濟卻異軍突起,成了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再度發力,以爆發式的增長呈現在各國面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讓德國媒體嗅到了非同尋常的信號,德媒表示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風潮中,中國成了大贏家。
  • 徐高:從破窗理論看財政赤字貨幣化 中國沒到「財政赤字貨幣化」的...
    文章來源:徐高經濟研究從經濟運行的角度來看,砸碎一扇窗戶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是好是壞取決於經濟是否處在需求不足的狀態。類似地,在不同的宏觀經濟環境中,「財政赤字貨幣化」有可能利大於弊、也可能弊大於利。因此,對「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分析一定要放在經濟背景中,而不能簡單的贊成或反對。
  • 歐日之後美國第5輪經濟刺激計劃已在路上
    此前在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總額3萬億美元的新冠疫情經濟紓困法案,內容包括向州和地方政府撥款約1萬億美元、繼續向居民派發現金、給一線工人提供風險補貼、延長附加失業救濟金至明年1月、撥款750億美元用於病毒檢測等。
  • 德媒:新冠疫情令新興國家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德媒稱,新興工業國家受到新冠疫情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嚴重打擊。3月,外國投資者從這些國家撤出的資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4月10日報導,新冠病毒大流行危機動搖了世界金融市場,但受打擊最大的是新興工業國家。
  • 美媒:拜登已選定白宮新冠疫情協調員 曾為歐巴馬高級經濟顧問
    【美媒:拜登已選定白宮新冠疫情協調員曾為歐巴馬高級經濟顧問】據CNN及《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表示,拜登已選定傑弗裡·齊恩茨(JeffreyZients)擔任白宮新冠疫情協調員。據悉,齊恩茨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時期的高級經濟顧問,也是拜登過渡團隊的聯席主席。
  • 美媒:拜登力挺加碼財政刺激應對疫情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說,如果能幫助扭轉經濟局面,那麼聯邦政府就不應該因害怕財政赤字增加而退縮。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2月5日報導,他4日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說:「現在採取行動,即使有財政赤字,我們也能在不遠的將來推動經濟增長。事實上,經濟研究顯示,在當今這場危機這樣的形勢下——尤其是在低利率的情況下——不採取行動抗疫將損害經濟,傷及勞動力,削弱經濟增長,並導致國家債務增加。」
  • 銀行破產百姓借錢,難民兒童啃食遺棄食物,印媒:印度經濟正回暖
    新冠疫情給許多國家的經濟帶來的巨大的打擊,印度國內一片混亂,民眾叫苦不迭,農民罷工圍路抗議,可近日,印媒卻為迎合莫迪的"大國夢"稱,印度經濟正在高速回暖....據印度斯坦時報12月9日報導,此前有專家稱,印度經濟因新冠疫情遭受重大打擊,要扭轉第一季度23.9%的GDP萎縮,需要一兩年以上的時間。
  • 美國新刺激法案破冰,9000億美元「救命錢」要來了
    但對於美國而言,高企的赤字卻也是其日後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直升機撒錢」也是有代價的。「有總比沒有好」新刺激計劃拖不得了。當地時間20日,美國國會終於就9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達成協議,目的在於提振美國的醫療體系,以及刺激在新冠疫情重壓下陷入困境的經濟。
  • 聽證會上被喻為「赤字夫人」 拉加德為歐央行購債規模辯護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聽證會上被喻為「赤字夫人」,拉加德為歐央行購債規模辯護北京時間周一晚間,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通過視頻會議形式參加歐洲議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聽證會。在面對德國和荷蘭等歐洲北部國家代表的質詢時,拉加德堅稱,歐洲央行資產購買計劃的規模,與「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程度是「相稱的」。聽證會上,來自荷蘭的歐洲議會議員德克·揚·埃平(Derk Jan Eppin)批評歐洲央行加碼購債規模,只是為了讓南歐國家能勉強維持生計。
  • 【歐股收盤】川普支持的刺激方案遭黨內否決 德法施壓英國在與...
    【歐股收盤】川普支持的刺激方案遭黨內否決 德法施壓英國在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中讓步 歐股周五全線收高 文/爾東琛2020-10-17
  • 美專家稱紐約新冠病毒來自歐洲,德媒卻稱源頭來自美國
    新冠疫情正在全世界泛濫,進入4月份以來,全球每天新增確診病例在7~10萬例之間,其中以歐洲和美國居多,各佔40%左右,各自都被疫情折磨得焦頭爛額,而由於疫情防控不力,美官方也不斷開啟「甩鍋」模式,先是在新冠源頭上對我國加以污衊,如今被認為又開始向歐洲「甩鍋」。
  • 經濟規模僅次於德國,法國,為什麼義大利難躋身「新三駕馬車」?
    從經濟實力來看,義大利是歐盟三大經濟體之一,同時都是發達國家,感情也更接近,理應與德,法兩國一起,組成歐盟新」三駕馬車「。那麼為什麼義大利不被看好成為歐盟三巨頭?義大利在歐盟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在新冠病毒爆發以後,面對義大利的困境,歐洲國家,尤其是德法兩國都沒有及時給予支援,反倒是中國伸出了援手,向義大利派出了醫療隊和救援物資。雖然歐洲各國本身醫療物資緊缺,限制相關物資出口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如果換做是法國,很難想像其它國家會坐視不理。
  • 疫情衝擊下,中國的刺激政策如何趨利避害?|浦山講壇
    借錢給他們也能夠起到穩定美國金融市場的一些作用幫別人也是在幫自己。這是美聯儲要做的。美聯儲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什麼要放這麼多水出來呢?首先第一點,大家肯定很明白,因為現在有新冠的衝擊,美國經濟也有不同程度的停擺。
  • 美國2020財年預算赤字達3.1萬億美元
    來源:金融界網站美國最新公布財政赤字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美國財政部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此前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影響,截至9月底的財政年度,美國國會預算赤字激增逾兩倍,總額超過3.1萬億美元,債務規模超過了GDP。根據第二季度GDP,美國赤字佔經濟之比躍升至16%,為194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2009年金融危機結束時,該比例接近10%,直到2015年底才逐漸降低。
  • 德媒:西方人在救市,中國卻在賺錢
    德國記者又在發表玄學最近德國《法蘭克福報》在網站上發布了來自駐上海記者亨德裡克·安肯布蘭德的文章《疫情中的贏家》。這位常駐上海的外國記者對於後疫情時代的中國提出了不一樣的見解。他表示在疫情期間,全世界都從中國訂購各種產品,這使得中國在11月創下了貿易順差歷史新高。這位記者認為,中國的出口增長不是依靠國內工資上漲和消費鼓勵措施,而是從歐美國家的經濟刺激計劃中獲益。
  • 歐盟出手6萬億恢復經濟,美國7萬億刺激也在趕來!
    據中新社報導,當地時間21日,歐盟27國領導人在長達90分鐘的峰會中,終於就規模達750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萬億)的疫情後經濟復甦計劃,以及未來7年的歐盟預算案達成協議。與此同時,美國東部時間7月20日,休會兩周的美國國會議員們全部返回華盛頓,為8月即將到期的新冠經濟刺激計劃進行新一輪討論。
  • 義大利醞釀財政刺激計劃 歐央行會出臺新貨幣政策嗎?
    來源:第一財經義大利醞釀財政刺激計劃 歐央行會出臺新貨幣政策嗎?作者: 康愷[ 3月1日,義大利經濟部長古埃蒂宣布,將出臺一項刺激計劃為經濟紓困,該計劃總額約36億歐元,相當於義大利全年GDP的0.2%。